回肠炎
回肠炎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7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861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内镜杂志、兽医导刊、猪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福建省科协第十三届学术年会分会场——福建省畜牧兽医学术年会、2008中国猪业发展大会等;回肠炎的相关文献由21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国华、乔卫平、秦雷等。
回肠炎
-研究学者
- 周国华
- 乔卫平
- 秦雷
- 万明
- 修雪玲
- 匡宝晓
- 张坤
- 方学锋
- 晏永新
- 李绪更
- 杨敏
- 王飞峰
- 舒文林
- 蔡美萍
- Adel Assaad
- Angelo Andriulli
- Anja A Kühl
- Anna Latiano
- C.
- C. Gebhart
- Connie Gebhart
- D. Dau
- D. Weigel
- Daniela Struck
- Elisabetta Colombo
- Fabrizio Bossa
- G. Alaniz
- Gulseren Seven
- Hardge
- J. Bradford
- J. Crane
- Jim O Donovan
- J·J·克罗尔
- Jrg C Hoffmann
- Katja Grollich
- Keller
- Koichi Matsumoto
- Kum Hei Ryu
- Martin Zeitz
- Melissa Veenhuizen
- M·A·艾希梅厄
- M·B·鲁夫
- N. Winkelman
- Nina N Pawlowski
- Oliver Liesenfeld
- Orazio Palmieri
- R. Singer
- Richard A Kozarek
- Roberto Guedes
- S. Wattanaphansak
-
-
迂斌;
颜运秋
-
-
摘要:
1泰万菌素的作用能减轻蓝耳病对猪群的危害,使母猪流产率降低,减少保育猪呼吸道疾病的爆发;通过增加猪的非特异性免疫从而提高猪群的整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猪场的继发感染。此外,还可减轻蓝耳病因结合支原体所产生的协同破坏作用。控制回肠炎,猪痢疾及结肠炎,预防因回肠炎影响猪正常生长速度,对于健康猪有常规保健及促生长效果。
-
-
汤电;
李奇润;
谭涛
-
-
摘要:
猪回肠炎是生长育肥猪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生长育肥猪回肠炎的猪场阳性率接近100%,样品阳性率为59.8%;全球范围内回肠炎的猪场阳性率为96%。猪群发生回肠炎感染后,会降低猪群饲料报酬6%~27%,降低增重9%~21%,增加死亡1%~5%,所以给全球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回肠炎的临床症状,根据发病特征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床型。
-
-
李志
-
-
摘要:
仔猪腹泻表现形式有仔猪黄白痢、仔猪红痢、传染性胃肠炎、猪痢疾、猪增生性回肠炎等。四季都可发生,但冬春季发病率高,冬季最高。本文介绍了采取同群猪饲养、控温保暖、疫苗免疫、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降低仔猪腹泻发病率。
-
-
匡宝晓
-
-
摘要:
猪回肠炎又称为增生性肠病,是一种由细胞内劳森菌引起的困扰全世界猪肠道健康的疾病。接种疫苗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但了解这种细菌何时及大量繁殖的原因也非常重要。本文根据猪回肠炎的临床和病变特征的不同,给出了防控对策及诊疗措施,以期为养殖从业者提供借鉴。
-
-
侯华
-
-
摘要:
育肥猪回肠炎,属于猪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只要育肥猪患上回肠炎,就直接影响其生长速度,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最近几年,我国很多养猪场都出现育肥猪回肠炎的情况,因为此病会造成患猪淘汰和死亡,所以不利于养猪场的稳定发展.
-
-
杨敏
-
-
摘要:
猪回肠炎是由于感染厌氧菌中的胞内劳森菌而发生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发生间歇性或者顽固性的出血性下痢。通常是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多发,发病率在5%~25%左右,有时可高达40%,病死率大约为10%,有时刚断奶的仔猪和成年公母猪也可发病。病猪生长速度减缓,猪群均匀度变差,有时甚至发生死亡。由于该病会导致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淘汰率升高,并造成死亡,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
-
-
杨敏
-
-
摘要:
猪回肠炎是由于感染厌氧菌中的胞内劳森菌而发生的一种消化道疾病,主要特征是发生间歇性或者顽固性的出血性下痢.通常是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多发,发病率在5%~25%左右,有时可高达40%,病死率大约为10%,有时刚断奶的仔猪和成年公母猪也可发病.病猪生长速度减缓,猪群均匀度变差,有时甚至发生死亡.由于该病会导致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淘汰率升高,并造成死亡,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
-
黄其敏;
骆贤群
-
-
摘要:
猪回肠炎和猪痢疾均对生猪养殖造成严重危害,几乎96%的养猪场都受到回肠炎和痢疾的困扰,使养猪效益严重下降.如何做好猪场回肠炎和痢疾的诊治,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
-
裴申军;
吴兴旺;
王侠;
田晓燕;
王斌;
梅俏;
宋建
-
-
摘要:
目的 观察末端回肠炎宝石能谱CT成像(GSI)表现,并与常规CT小肠造影(CTE)比较,分析其对末端回肠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末端回肠疾病患者,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显示72例末端回肠炎,6例回盲部息肉或肿瘤样病变,30例回肠克罗恩病及7例回肠肠结核,5例未见明显异常.其中70例接受常规CTE,50例接受GSI,比较其影像学表现.分析2种方法检出末端回肠炎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相比常规CTE,GSI低keV单能量图像显示病灶较清晰,相应能谱曲线及碘基图能清晰区分病变肠壁、正常肠壁、肠腔液体及邻近脂肪组织;动、静脉期末端回肠炎病变肠壁碘浓度分别为(10.90±0.55)及(14.33±0.75)μg/cm3.常规CTE及GSI检测末端回肠炎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差及较高(Kappa=0.35、0.72,P=0.16、<0.01);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敏感度、特异度(86.21%、85.71%)均高于常规CTE(65.12%、51.85%,x2=3.97、6.10,P均<0.05).GSI检出末端回肠炎的AUC(0.86)高于常规CTE(0.57,Z=2.42,P=0.02).结论 GSI能清晰显示末端回肠炎病灶,对末端回肠炎有较高诊断效能.
-
-
-
-
-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阐述胞内劳森菌发现由来以及其所诱发的慢性、急性、亚临床回肠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概述胞内劳森菌在国外的流行状况.总结国内受检规模化猪场的胞内劳森菌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状况:所有受检猪场中没有一个猪场胞内劳森菌抗体是阴性的,受捡规模化猪场中至少有一头育肥猪为胞内劳森菌阳性的猪场比例为98%,而至少一头种猪为阳性的猪场则为74%,猪只随着其日龄的增长胞内劳森菌抗体阳性的比例逐步升高,约70%的中国猪场在保育结束时转为胞内劳森菌抗体阳性.分析抗生素用于控制回肠炎失败的原因,回肠炎活疫苗免疫是预防,控制回肠炎经济的,有效的手段.
-
-
-
J. Crane;
G. Alaniz;
D. Weigel;
J. Bradford;
T. Hoover;
N. Winkelman
- 《亚洲猪病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
| 2007年
-
摘要:
猪回肠炎(Porcine proliferative enteropathy(PPE)),也称回肠炎,属胞内劳森菌全球性肠道疾病。致病物是劳森菌。PPE发生时,其症状表现为慢性坏死肠炎和猪小肠腺病(PIA),急性的出血形式即为出血性肠病。慢性PPE,最普通的疾病形式,发生在猪生长6~20周时,主要出现短暂重量增加速度降低.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对猪进行林肯霉素(林肯霉素(R),辉瑞动物保健品公司)药物喂养和/或回肠疫苗(Enterisol(R)Ileitis;Boehringer Ingelheim)接种疫苗对经济和临床的影响,这些猪必须无回肠炎的临床史,并未用劳森菌菌株进行过人工感染。
-
-
牛志强;
万进
- 《2016第六届中国兽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6学术年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制品学分会2016年联合学术大会)》
| 2016年
-
摘要:
酒石酸泰万菌素,曾称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2009年10月农业部发文(农业部1254号公告)正式统一规定命名为酒石酸泰万菌素(Tylosin Tartrate).基于其药效学特征与以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大幅提高以及其独特的适应症(蓝耳病控制、回肠炎等)使其在养殖业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规模.近年来泰万菌素的出现为控制猪场蓝耳病提供了新思路:Stuart发现基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药效学特点使泰万菌素能进入胞内,并在次级小体内蓄积,泰万菌素偏碱性能提高次级小体内的pH值,促使蓝耳病病毒囊膜不能与次级小体融合,进而被产生的溶酶体消化掉,从而阻止蓝耳病病毒在细胞质中的复制。酒石酸泰万菌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兽用抗生素,其对畜禽支原体病的预防和解决是其突出特点之一。实验表明泰万菌素对鸡各类支原体感染以及气囊炎都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针对猪回肠炎的治疗,临床表明泰万菌素或泰妙菌素都能达到较好疗效,泰万菌素、金霉素以及亚甲基双水杨酸杆菌肽联合拌料进行预防,连续饲喂7-14天;针对回肠炎症状严重,明显拉稀情况下可提高泰万菌素给药量至200ppm控制病情。此外已有研究证实泰万菌素对自然感染的猪痢疾的治疗作用。另外研究表明以推荐剂量的5倍~20倍对实验猪给药发现对猪的血液生化、组织病理学、采食量、体重等均无影响。其在猪上使用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
-
-
-
-
-
-
-
-
-
-
-
- 项朝荣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6-18
-
摘要:
一种加米霉素乳剂,每100g该乳剂的重量组成为:加米霉素0.01~5.0g、金钱草油0.1~16.0g、亚油酸乙酯0.1~5.0g、蔗糖脂肪酸酯8.0~30.0g、聚氧乙烯醚(60)氢化蓖麻油10.0~20.0g、1,2‑丙二醇5.0~10.0g、余量为去离子水。同时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其制备方法,工艺可操作性强,利于生产转化。本发明的乳剂为油水互包型,制备的产品可用水无限稀释,也可用油无限稀释,水稀释后能满足饮水给药需求,使用方便,油稀释后能制备成缓释乳剂,起到长效抗菌作用,减少给药次数。本发明的乳剂可用于猪胞内劳森菌感染引发的回肠炎疾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技术,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