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词
咏梅词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549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党史博览、党史文汇、文史知识等;
咏梅词的相关文献由8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爱金、李勤印、杨蓓蓓等。
咏梅词
-研究学者
- 周爱金
- 李勤印
- 杨蓓蓓
- 王富红
- 詹其仙
- (宋)陆游
- 亓琪
- 佘卉囡
- 刘慧珍
- 刘晓东
- 刘汉民
- 刘泽宇
- 包琳
- 卢艳
- 向梅林
- 吴小满
- 吴绍渔
- 周世伟
- 周岩
- 周生杰
- 周语宁1
- 夏志颖
- 孔韦娜
- 孙崇恩
- 孙虹
- 季子琦
- 封家骞
- 张宏
- 张庆利1
- 张绍卿
- 张艳春
- 彭远利
- 徐亚玲
- 徐启基
- 徐晖
- 方仁工
- 曹小欣
- 朱雪洁
- 李亦辉
- 李克因
- 李冬冬
- 李建萍
- 李文
- 李星
- 李春艳
- 李翔翥
- 李荷蓉
- 李莹
- 杨红霞
- 毛泽东
-
-
王晓慧
-
-
摘要:
梅花资质幽雅,清香怡人,不惧风霜雨雪,被人们称为“岁寒三友”之一。梅花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较为普遍的意象,被文人骚客寓意为独立的性格品性和雅洁优美的生活意趣。南宋词人陆游、李清照都是中国古代诗人中的杰出代表,二人也都曾以梅花为题赋词:陆游以梅花之美喻示了自己的品德与精神,有着鲜明的诗词内涵和丰富的美学特色;李清照在咏梅词中将自己的一生际遇和梅花的生长经历融合在一起,在咏梅的同时也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文章将对陆游和李清照的咏梅词从思想内涵和美学特色的层面进行剖析。
-
-
赵乾瑛;
夏志颖
-
-
摘要:
词史上被评为“梅词第一”的作品共有五首,即周邦彦的《花犯》、苏轼的《西江月》、晁补之的《盐角儿》和姜夔的《暗香》《疏影》,它们分别得到了南宋何士信与张炎、明代杨慎、清代李调元以及浙西、常州两大词派的认可。这些认可,既反映了南宋至清代不同时期的词坛风貌,又展现了咏物词之创作由共情感发到思力安排的变化过程。而不同时代的词评家在面对“梅词第一”的论题时,所表现出的与前人对话的心态,也成为我们观察古典词学史演进的一个微观视角。
-
-
(宋)陆游
-
-
摘要: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赏析: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
-
沈芳
-
-
摘要:
咏梅文学由先秦萌芽,于宋代发展至顶峰。有宋一代,诸多咏梅大家佳作频出,陆游、李清照更是爱梅成痴,创作了大量极具格调的咏梅诗词。由于陆游、李清照有着相似的遭遇,二人的咏梅词体现出了相同的审美取向及相似的主题内容,如咏梅以显生活情趣、抒发志向、寄托相思、感叹命运等。但又因二人的性别与精神境界不同,其创作的咏梅词有着情感跨度、情感层次、寄情对象等不同的情感内涵差异。与此同时,在语言风格、艺术表现方式以及意象使用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性。
-
-
徐亚玲
-
-
摘要:
王沂孙与周密均为宋末词坛大家,二人的咏梅词书写了末世文人的生命体验,弥漫着浓郁的末世情怀,张扬着末世遗民的文化品格;王沂孙词幽深奇幻富有浪漫主义特色,周密工于词藻、工于造句,注重字句的锤炼.通过对二人咏梅词的探析,可以掌握时代氛围与人格精神的互动,窥见末世文人的生命体验与行止出处.
-
-
季子琦
-
-
摘要:
我国很多诗人都具有咏梅的诗词,其中李清照赋予了梅深刻的思想内涵,李清照结合了梅花的生命历程和自己的身世际遇,在写梅的同时也是在写自己,赋予梅特殊的思想内涵,此外李清照利用艺术手法,使梅具备更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特色,使梅更具生命美.本文主要分析了李清照咏梅词,进而深入了解李清照的词句的魅力.
-
-
马钰雯1
-
-
摘要:
姜夔词作为文人词中的典范,其中包括数量可观,质量极高的咏梅词。姜夔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感情变化对其词作创作有极大的影响。通过对姜夔咏梅词词风、梅花意象的使用、咏梅词的艺术特色等分析词人的个性特点,并结合姜夔的人生经历,了解他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变化及创作风格,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词人。
-
-
周语宁1
-
-
摘要: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在咏梅词赋层面上有非常高的文学造诣,在咏梅词创作中风格较为独特,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梅花的生命过程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在进行咏梅,更是在抒发自己的人生观点。所以,文中分析并解读李清照的咏梅词,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时期李清照所著咏梅词的独有特点。
-
-
张庆利1
-
-
摘要:
扬无咎(1097-1169),字补之,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清江(今属江西)人,因仰慕汉代扬雄,故改姓''杨''为''扬''。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词人,他的书法学唐代欧阳询,绘画学北宋李公麟,词自成一家。南宋末期词人刘克庄评价他说:''其墨梅擅天下,身后寸纸千金;所制梅词《柳梢青》十阙,不减《花间》《香奁》,及小晏、秦郎得意之作。词画既妙,而行书姿媚精绝。''所以誉之为''逃禅三绝''(刘克庄《后村题跋·杨补之词画》)。
-
-
李星
-
-
摘要:
李清照的咏物词以咏梅最具代表性,词人笔下的梅花,不仅具有特殊的审美意蕴,更与词人在心灵上互相呼应.李清照的人生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从浪漫的青年到憔悴的中年,再到飘零的晚年,其咏梅词也经历了早期咏梅花之美,中期感梅花之伤,晚期借梅花悼亡的递进和转换,这个过程也折射出李清照在人生不同阶段内心情感的变化和人生命运的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