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骞
吴兆骞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专利文献2057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北方论丛、学习与探索、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吴兆骞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克、陈曼平、陈四益等。
吴兆骞
-研究学者
- 张克
- 陈曼平
- 陈四益
- 何鑫
- 李华
- 杨旸
- 范垂正
- 赵淑侠
- 马晓军
- 马立
- 高亢
- 高艳
- 麻守中
- 黑与白
- 于平
- 介子平
- 任艳
- 余显斌
- 侯垚
- 傅朗云
- 刘世南
- 刘小燕
- 刘江波
- 刘艳祖
- 吴可文
- 嘿与白
- 土默热
- 孙雪艳
- 宋德金
- 尚志发
- 康式昭
- 张丽丽
- 张兵
- 张天民
- 张宪
- 张岩
- 张志强
- 张志远
- 彭善国
- 徐佑
- 扶楠
- 押沙龙
- 敖运梅
- 易启明
- 曙光
- 朱孝文
- 朱铭
- 李兴盛
- 李庆西
- 杨保国
-
-
陆唯
-
-
摘要:
由于吴兆骞的身份和经历,《秋笳集》不仅反映了清代流人的精神世界,也直接描绘了清代东北地区的山川风物、地理民俗、军屯征战等场景,为研究清代流人文学及东北边疆开发史提供了重要资料。《秋笳集》中不仅有情感孤愁与物象广阔的书写特色,亦蕴含边塞贬谪风格特征。
-
-
-
赵忠山;
侯垚
-
-
摘要:
江南才子吴兆骞在风华正茂之年,遭人陷构卷入"南闱科场案",流放宁古塔.在流放期间,吴兆骞非但没有在逆境中容与止步,反而挣扎向前.本文选取了一部分吴兆骞在流放期间的诗作,试图通过不同时间阶段下作品思想内涵的转变来分析吴兆骞本人在流放时期精神世界的发展过程.
-
-
袁晨晖
-
-
摘要:
远方,寂寞的天空燃烧着璀璨的红霞。我是一条路,一条穿梭于荒地之间的路。从无数踏过我的人口中得知,我似乎通往一处让人沉重的地方——宁古塔。秋色已深,天气很冷,映着阳光,几位乞丐般的中年人用麻绳捆住自己身上又脏又破的长袍子,脚下的破洞草鞋在我的皮肤表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他们的后面,紧跟着赤脚单衣的女子,还有枷锁千里的孩子。这是第几批从我身上踏过的人了?我不知道,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们倒在我的身上。
-
-
土默热
-
-
摘要:
引言--吴兆骞流徙出关吴兆骞(1631-1684),字汉槎,号季子,吴江松陵镇(今属苏州)人。少有才名,与华亭彭师度、宜兴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誉。顺治十四年(1657)八月南闱乡试中举,十一月“南闱科场案”起,被诬陷,入京参加复试。次年四月在复试时因“战栗未能终卷”,被判除名,贵四十板,家产籍没,按重罪流徙苦寒之地宁古塔,同案方拱乾等八人一同流徙。
-
-
-
耿立1
-
-
摘要:
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你是我兄弟》,叙写文森特·梵高和他的弟弟提奥。梵高一生经济困窘,无论是画笔颜料,衣物爨食,时常阙如,只有靠提奥接济,方可勉强度日。弟弟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也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与崇拜者,他知梵高,他懂哥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