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社会化改革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41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58803篇;相关期刊292种,包括中国机关后勤、集团经济研究、教育财会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全国外语外贸院校学生工作协作会第十一届年会、2001年全国医院管理学术研讨会等;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相关文献由458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朝东、张友昌、张正才等。
后勤社会化改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58803篇
占比:99.93%
总计:559214篇
后勤社会化改革
-研究学者
- 郭朝东
- 张友昌
- 张正才
- 汪文敏
- 肖竟章
- 郦解放
- 万碧波
- 任运康
- 刘继平
- 卞宝瑞
- 周京国
- 周建国
- 夏万林
- 姜群瑛
- 孙连奎
- 张武
- 张永刚
- 张颂宪
- 李延生
- 李秀芳
- 杜国富
- 杨旻
- 林知
- 桂昌宁
- 潘忠
- 王圣宏
- 王宏斌
- 章普贤
- 翟吉和
- 胡帅
- 蒋贤明
- 蔡本睿
- 许延庆
- 谢江桦
- 赵康民
- 邓易元
- 金菊
- 钱秀峰
- 闵永新
- 陈武
- 马金祥
- 高向东
- Yuan学军
- 丁丁
- 丁志卫1
- 万毅
- 万联耀
- 严正宝
-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后勤管理工作委员会
- 乔志忠
-
-
田苗;
马天琛;
曹芹
-
-
摘要:
西北大学打造综合服务餐厅、多元化配置服务资源、优化后勤保障服务体系,深刻揭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迈向现代化的经验与成就,更切身体现了西北大学后勤系统“三服务、两育人”的初心使命。经校方多方考察、研究、讨论,西北大学在长安校区筹建综合餐厅。要了解西北大学开办伙食的历程,就先要了解西北大学在后勤改革之前的状况。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高校食堂自然也成为推进社会化改革的突破口。
-
-
林晓洋
-
-
摘要: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实行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自此医院便开始了20余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有的医院成功了,有的医院效果不尽如人意。所谓后勤服务社会化,即在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各单位的后勤服务工作主要靠社会上的第三产业提供,靠价值规律来调节,以商品交换的形式为各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包括保洁、保安、洗衣、饭堂、输送、护工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即后勤工作的部分或全部外包。
-
-
-
-
丁志卫1;
鲁石1
-
-
摘要:
服务外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形式和必然趋势。当前高校后勤部分外包模式中存在的体制性矛盾与效能性问题,对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持续化推进提出了挑战。全面服务外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这需要政府层面高瞻远瞩的政策性保障、行业层面权威有效的规范化指导、企业层面专业优质的市场化运作与高校层面高效务实的精细监管,通过多方合力拓展高校后勤全面服务外包的政策保证、评价考核、监督管理和良性激励的改革路径。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总方向。
-
-
-
桂昌宁
-
-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基本实现了社会化改革,传统的高校宿舍管理模式与新时期社会变革出现了不适应,形成了新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创新高校宿舍管理与服务模式已成为后勤部门认真考量的问题.基于此,我们以后勤的视角研究高校宿舍管理如何适应新时期广大学生所需求,分析高校宿舍管理模式中的缺陷,探究和创新现代高校宿舍管理的办法.
-
-
曹利霞
-
-
摘要:
教育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为高职院校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与此同时,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和各方面的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高职院校必须要对现有的后勤管理进行详细的调查,然后根据发展需求有效地进行社会化的后勤改革和创.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日常的办学活动都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相关的工作人员还必须要全面加强对财务的管理,在原则基础上引进全新的财务管理方法和财务管理机制,进而确保高职院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取得相对较好的成效.
-
-
桂昌宁
-
-
摘要:
回顾和总结高校后勤虽然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发展历程,对照该项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我们欣喜地看到高校后勤体制改革逐步脱离行政办后勤、后勤办社会局面,开始利用市场机制作用实现社会资源有效配置,使学校后勤保障工作逐步实现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督的向好方向发展的势头,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但然而由于政府出于职能机制转换的需要,对改革的引领和主导节奏放缓,使许多高校对后勤这场改革的深入发展产生迷茫,形成各自为阵、自我调整、自我探索的状况.本文认为,通过实践和研究,现阶段应当以不断总结和完善高校后勤改革的经验教训,以建立完善的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和制度,固化阶段性的成果,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