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1年内共计490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化学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篇、专利文献98986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安徽科技、新材料产业等;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相关文献由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汪永安、中国科学院等。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8986篇
占比:99.51%
总计:99476篇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学者
- 刘刚
- 汪永安
- 中国科学院
- 新华网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
- 科苑
- 许牧1
- 郑庆伟
- Scott
- W.KX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
- 中科
-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
- 仲科
- 伍胜
- 农民日报(摘编)
- 凤凰资讯1
- 刊综
- 刘刚1
- 刘增毅
- 刘巍
- 卜文娟
- 卞晓庆
- 叶春波(摘编)
- 合物院
- 国家石油和化工网1
- 安信
- 安徽日报
- 安徽日报(来源)
- 岳茂武
- 张坤
- 张应松
- 张涛
- 张田勘
- 张金平
- 徐海涛
- 新华
- 新华社
- 新华网1
- 无1
- 朱小妹
- 李朦(摄影)
- 杨丁淼
- 杨漾
- 江亚丽
- 汪水安
- 汪洋
- 温伟力12
-
-
卜文娟
-
-
摘要:
历经8年艰苦奋斗和自主创新,世界上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中国率先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为未来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提供实验研究平台。位于安徽省的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创造新世界纪录,重复以1.2亿摄氏度及1.6亿摄氏度的温度,分别运行等离子体101秒及20秒,将原来的1亿摄氏度运行20秒纪录延长5倍。
-
-
张田勘
-
-
摘要: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和1.6亿摄氏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将1亿摄氏度20秒的原纪录延长了5倍。
-
-
-
-
-
摘要:
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所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通过感知酸碱度来释放有效成分的控释农药,据测算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20%,从而减少施药频次,并且还能利用磁场回收残留农药,降低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
-
-
-
-
摘要: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通过感知酸碱度来释放有效成分的控释农药,据测算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20%,从而减少施药频次,并且还能利用磁场回收残留农药,降低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
-
-
-
-
摘要: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技术生物所专家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通过感知酸碱度来释放有效成分的控释农药,据测算能够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20%,从而减少施药频次,并且还能利用磁场回收残留农药,降低农药引发的面源污染。
-
-
-
-
摘要:
传统农药的释放与需求难以精准匹配,利用率低、成本高、易污染。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光热控释型农药,可以自动感光生热并“智能”地促进农药释放,平均提效约三成却降低20%以上的成本。美国化学会知名学术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日前发表了该成果。
-
-
杨漾;
陈凌瑶
-
-
摘要:
安徽合肥西郊蜀山湖畔的董铺半岛,通常被称为“科学岛”,这里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下称合肥院)的所在地。不足3平方公里的岛上气氛静谧,大多数时候低调得像是与世隔绝。但这里是尖端技术的孕育地,拥有可控核聚变、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实验装置。
-
-
邵梦;
李朦(摄影)
-
-
摘要:
打造一支团队、筹办一场大会、锁定一批项目……中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第一年倏忽而过,中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梅良华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从募资寒冬中走来,他却并不感到寒冷。背靠控股方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这棵“大树”,他坚信“认知为王”,依托于中科院体系中的硬科技实力。
-
-
徐海涛
-
-
摘要:
传统农药的释放与需求难以精准匹配,利用率低、成本高、易污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成功研制出一种光热控释型农药,可以自动感光生热并"智能"地促进农药释放,平均提效约三成却降低20%以上的成本。美国化学会知名学术期刊《可持续化学与工程》日前发表了该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