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959685篇;相关期刊168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科技风、科技资讯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0创新型煤炭企业发展与信息化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相关文献由7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李承耀、梁卢鸿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9685篇
占比:99.98%
总计:1960004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研究学者
- 张勇
- 李承耀
- 梁卢鸿
- 王卫斌
- 张伟东
- 李惜玉
- 杨利水
- 王博伟
- 王德刚
- 王明
- 罗三保
- 肖堃
- 冯宇虹
- 刘景峰
- 刘雪飞
- 徐征
- 朱坤双
- 李健
- 李均强
- 李宣义
- 李颖
- 李颖慧
- 梁宾
- 王坤渝
- 王强
- 王彦博
- 王晓蔚
- 白英伟
- 肖静
- 胡文平
- 胡雪华
- 衣乔木
- 金晶
- 韩振峰
- 饶群
- 么克曼
- 于哲
- 付明
- 何正友
- 侯娟
- 储海兵
- 刁冠勋
- 刘振华
- 刘晋宇
- 叶利东
- 周仲晖
- 周广兴
- 周有庆
- 孙开放
- 孙淑信
-
-
李都红;
郭树林;
解凯;
马向追;
朱春雷
-
-
摘要:
基于"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理念,某机场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运用电网全景视图技术,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双总线技术、灵活分布式运行技术、虚拟电力数据仓库技术、一体化电网综合分析平台技术等先进技术,实现可视化监视、控制、计量、分析、预测、优化调度、运维管理与培训仿真等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通过电力调度监控子系统、调度运行管理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及可视化子系统、电能质量监测分析子系统、大屏显示子系统等子系统建设,实现工作区、飞行区和航站楼在内的10kV电力系统全场监控管理和联络通信.作为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的核心,PCS—9000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紧紧围绕电网的核心工作,采用一体化、标准化、开放性、平台化和智能化设计理念,促进二次相关专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提高机场电网运行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打造大型国际综合枢纽机场保驾护航.
-
-
徐萍;
唐伟波;
姜延奇;
吴东凯
-
-
摘要:
本钢南芬厂区供电新建变电站已全部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旧变电站除南芬一号66 kV变电站外,其他也已全部采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为此对南芬一号66 kV变电站进行改造以实现综合自动化,并在南芬厂区建设集控站,提高南芬厂区供电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
-
-
-
黄亚璇
-
-
摘要:
《变电站综合自动自动化技术》课程,是电气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与综合性的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适应电力行业对人力的需求,必须将专业知识与电力企业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契合.文章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就业岗位工作职责为主线,实际工程案例为学习任务并将单一的授课过程分为线上、线下两线并行实施,展开混合式教学.将课程内容按学生就业岗位工作内容为重点进行重构与序化,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满足电力行业一线技术人员的要求.
-
-
-
冉懋海;
龙洋
-
-
摘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涉及多学科的知识.介绍开设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训的过程,参照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施工、编辑、调试和操作运行等工作环节开发实训任务,对实训任务进行教学设计,并进行了实践.
-
-
赵克兰霞
-
-
摘要:
变电站作为污水处理厂核心动力环节,为污水处理厂提供电力支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设计、运行状况的优劣也决定了污水处理厂的产能及经济效益.结合某污水处理厂10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从设计原则、软硬件设计、功能设计等方面优化确立系统设计应用方案,并加以项目实施,实现10 kV变电站的自动化无人值班式运行管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自愈水平,确保污水处理厂的节能用电与经济化运行.
-
-
茆晓永
-
-
摘要:
在当今科学和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变电站必将朝向综合化、自动化发展,这不仅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水平,同时运行和维护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更好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传统的变电站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态势,借助先进科技,使变电站的设备配置更加智能,自动化水平更高,在此基础上改善变电站现状,为电力行业不断发展夯实基础。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问题与解决方案展开讨论,希望为更多业界人士提供有效帮助。
-
-
孙辉
-
-
摘要:
为了更好地研究电网GPS对时系统的性能,本文介绍了GPS对时系统的工作原理,通过GPS对时技术在佛山电网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佛山地区常见对时系统的结构,包括对软件和硬件的详细介绍,详细介绍了四种对时方式的概括和各自的优缺点,并对GPS对时系统的测试技术予以详细阐述,提供了针对佛山电网GPS不同型号的对时装置的测试与接线方法,并给出相应的测试结果,该方法不仅有很好的针对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
-
-
-
叶利东
-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中提高施工效率且又能尽量减少电网停电损失,是电力生产建设中一直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电网公司220kV红塔变综合自动化改造为例,从安全、经济等角度上,提出几种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停电方案,通过对比选取最佳方案并最终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
-
-
-
-
蔡俊宇;
叶利东
- 《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供电的质量。云南电网公司玉溪供电局2000年以前建设的220kV变电所均按常规变电站进行设计建造,此类型变电站需要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在综合自动化改造中,主控制屏的布置方案是一难点,本论文从布置的合理性、施工安全性、电网安全性等三方面对主控制屏的布置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优化的布置方案,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
戴克铭
- 《第二届电力安全论坛》
| 2006年
-
摘要:
随着技术进步大部分供电单位的220kY及以下变电站都已实行了无人值班,然而,倒闸操作基本上是由操作队人员延续原有的方式进行.该文对使用"典型操作票"、实行"单人操作"、推行"检修人员操作"、实施"程序化操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认为可以采用这四种方式对220kV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倒闸操作,提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潜力和人力资源的优化,作为220kY及以下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倒闸操作方式的探讨.
-
-
阎波;
黄梅
-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微机保护产品得到大量的应用,保护逻辑也趋向多样化要求.为了提高逻辑功能的适用性,提高了可编程逻辑的概念.在论述了可编程逻辑简单、灵活等优点之后,阐述了可编程逻辑的模块化设计原理.基于这种设计思想,利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语言,提出了可编程逻辑软件平台的实现方法和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