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C61850标准
IEC61850标准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32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5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149179篇;相关期刊140种,包括中国电力教育、科技创新导报、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会议暨2011年学术交流会等;IEC61850标准的相关文献由680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杰、黄国方、刘琳等。
IEC61850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9179篇
占比:99.78%
总计:149504篇
IEC61850标准
-研究学者
- 丁杰
- 黄国方
- 刘琳
- 刘骥
- 常弘
- 鲁国刚
- 张敏
- 张毅
- 彭志强
- 文正国
- 是晨光
- 梁晓兵
- 沈健
- 王聪
- 茹锋
- 陈爱林
- 高湛军
- 丁网林
- 丛伟
- 傅纲林
- 刘建国
- 刘道兵
- 刘静
- 刘麟
- 史丽萍
- 吴仕平
- 吴国沛
- 吴在军
- 周邺飞
- 唐喜丰
- 喻亮
- 奚后玮
- 孙平
- 宋占党
- 张杭
- 张涛
- 张红芳
- 张长银
- 彭文才
- 徐军岳
- 徐石明
- 徐秋良
- 晋阳珺
- 曹丽娟
- 曹敏
- 朱永利
- 李海鹏
- 李顺
- 杜宇
- 杨烨
-
-
-
丁泽涛
-
-
摘要:
分析IEC61850标准采用后对水电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带来的影响,通过对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的分析,从法规、安全架构、风险评估,边界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措施,为智能化建设下的水电站等级保护测评、安全防护评估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
吕杰辉;
夏社幸;
张颖基
-
-
摘要:
针对目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存在通信介质不统一、通信协议不统一等问题,IEC61850标准就成为今后电力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的基础。应用IEC61850标准能够有效支撑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建设,为变电站自动化设计、开发、工程以及维护等方面提供指导,在提升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同时确保变电站各基础设备可以安全、稳定且可靠地运行。因此,对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进行分析,研究IEC61850标准的主要技术特点和通信管理机制,以此设计一种基于IEC61850标准的设备通信管理方式,从而有效地支撑变电站低压电源设备的运行。
-
-
袁伟
-
-
摘要:
传统变电站未按照分层进行设计,智能变电站采用IEC 61850将系统分为了站控层、过程层和间隔层。对IEC 61850进行了介绍,将各种电力设备数据统一上传,方便定位分析,进行模块化配置;针对物联网相关技术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功能变电站智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的智能控制;对功能变电站智能系统的设计,通过分析其需求,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并介绍了总系统下各个子系统的功能。
-
-
郑明忠;
卜强生;
高磊;
彭志强;
张琦兵;
盛福
-
-
摘要:
变电站二次系统通信报文规范(CMS)协议定义了将IEC 61850标准中抽象通信服务接口直接映射到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进行数据交换的方法,实现了对制造报文规范(MMS)的替代。为了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CMS协议的推广应用,需要开展一致性测试。在深入理解二次系统CMS协议编码规则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与MMS的区别,面向扩展服务设计了测试用例,提出了基于协议插件的二次系统CMS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基于所提一致性测试方法,开发了一致性测试工具,并将其应用于自主可控变电站二次设备出厂验收,提升了一致性测试效率,保证了一致性测试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
-
郑龙全;
韩卫卫;
辛晓东
-
-
摘要:
在分析SDTU的结构、功能及配电网自愈控制的实现目标和自愈处理流程的基础上,参考了IEC 61850标准下分层结构体系和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模型,针对SDTU分布式存在的终端间信息交互不畅、故障发生时越级跳闸的问题,对基于对等通信网络的智能分布式自愈控制进行了研究。借助分层体系结构下的智能终端及其分布式FA逻辑算法,完成对配电网故障的监测、定位、隔离及恢复。参照GOOSE模型的对等通信网络报文传输,实现了报文传输的实时性与灵活性,并通过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实际设备建模实验,验证了基于对等通信网络的分布式自愈控制有效地实现了SDTU多点多联络的分布式控制,保证了故障定位、隔离和恢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周嫣蕾;
傅笑梅
-
-
摘要:
数字化变电站是新时期下变电站技术的发展趋向,直接影响智能电网的发展情况。文章从分析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及优势着手,研究其功能分层情况,包括过程层、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介绍了数字化变电站建设的关键内容,包括IEC 61850标准,以及智能断路器、电子互感器等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IEC61850标准的应用情况,证实IEC 61850标准值得推广。
-
-
盛利;
国世乾;
温庆明
-
-
摘要:
针对动力定位钻井平台在发生开关故障跳闸或者发电机意外停机时,如何快速降低电网负荷,避免其他在线发电机欠频或过载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平台电站采用智能化电子设备和IEC61850通信网络的基础上,介绍基于事件的快速减载策略,并跟传统的基于频率和可用功率的减载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事件的故障减载策略在快速响应方面有明显优势;在电站采用IEC61850标准和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通讯的动力定位钻井平台或船舶上,基于事件的故障减载策略能够显著提高平台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
-
-
摘要:
straton的开发是为了满足能源部门对安全性和互连性不断增长的需求,这需要越来越复杂的协议和控制应用程序。涉及所有初级和次级设备,例如变压器,电气自耦变压器或高压断路器。C0PA-DATA正在开发一系列组件,这些组件将本设备的所有基本功能整合在一起,并简化了标准工业协议的配置,以使IEC61131和IEC61850标准完全集成在单个工具中。
-
-
王峰;
刘世丹;
陈桥平;
李一泉;
谭乾;
丁佳彦;
梁远升;
李海锋
-
-
摘要:
对于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风险管控措施的防护效果,现有研究缺乏量化评估.为定量评估计及风险应对策略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可靠性,将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远方修改保护定值过程划分为定值修改录入、下发与确认3个关键环节.对各环节的风险点进行辨识及成因分析,梳理风险点关系,构建远方修改定值失效故障树,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结合多种风险应对策略,通过量化分析采取风险应对策略后未能识别风险发生的概率,为进一步选定远方修改保护定值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
XIA Chenglin;
夏成林;
SHEN Yulong;
沈宇龙
- 《“紫金论电”2016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电流、动作次数等多信息点的融合评估,实现对断路器的触头寿命进行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通过设定断路器的损耗曲线参数,并结合断路器的分/合操作次数及保护跳闸电流值,评估断路器的触头寿命,同时根据IEC61850规范对断路器监视逻辑设备SCBR(Circuit breaker supervision)进行建模.将断路器的在线监测、保护、测控等功能集成在同一个IED上,并将变电站的多种状态信息通过MMS服务上送后台服务器,最终实现最新对变电站信息的实时监视功能.该方案已在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并在国外变电站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
-
XIA Chenglin;
夏成林;
SHEN Yulong;
沈宇龙
- 《“紫金论电”2016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电流、动作次数等多信息点的融合评估,实现对断路器的触头寿命进行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通过设定断路器的损耗曲线参数,并结合断路器的分/合操作次数及保护跳闸电流值,评估断路器的触头寿命,同时根据IEC61850规范对断路器监视逻辑设备SCBR(Circuit breaker supervision)进行建模.将断路器的在线监测、保护、测控等功能集成在同一个IED上,并将变电站的多种状态信息通过MMS服务上送后台服务器,最终实现最新对变电站信息的实时监视功能.该方案已在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并在国外变电站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
-
XIA Chenglin;
夏成林;
SHEN Yulong;
沈宇龙
- 《“紫金论电”2016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电流、动作次数等多信息点的融合评估,实现对断路器的触头寿命进行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通过设定断路器的损耗曲线参数,并结合断路器的分/合操作次数及保护跳闸电流值,评估断路器的触头寿命,同时根据IEC61850规范对断路器监视逻辑设备SCBR(Circuit breaker supervision)进行建模.将断路器的在线监测、保护、测控等功能集成在同一个IED上,并将变电站的多种状态信息通过MMS服务上送后台服务器,最终实现最新对变电站信息的实时监视功能.该方案已在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并在国外变电站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
-
XIA Chenglin;
夏成林;
SHEN Yulong;
沈宇龙
- 《“紫金论电”2016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对断路器分/合闸动作电流、动作次数等多信息点的融合评估,实现对断路器的触头寿命进行监测及预警的方法.通过设定断路器的损耗曲线参数,并结合断路器的分/合操作次数及保护跳闸电流值,评估断路器的触头寿命,同时根据IEC61850规范对断路器监视逻辑设备SCBR(Circuit breaker supervision)进行建模.将断路器的在线监测、保护、测控等功能集成在同一个IED上,并将变电站的多种状态信息通过MMS服务上送后台服务器,最终实现最新对变电站信息的实时监视功能.该方案已在变电站保护测控装置中实现并在国外变电站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
-
马祖富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一套致力于智能化实现的电力系统方案,可靠、稳定的通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各种应用场合的电力通讯方案层出不穷,传统的MODBUS、DNP、104等通讯协议正逐渐退出电力通讯的舞台,随之代替的是IEC61850通讯标准,但从新一代电力通信的角度来看,现存智能通讯的实现方式与10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IEC61850标准没有对数据集、报告控制块进行实例化,此定义被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针对此情况,本文选用多核嵌入式平台,并简述软硬件框架结构,结合libIEC61850开源库的实现方式,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实现IEC61850服务器的跨平台移植,详细对其数据集、报告控制块、及Goose控制块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为国内从事IEC61850工程化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
马祖富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一套致力于智能化实现的电力系统方案,可靠、稳定的通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各种应用场合的电力通讯方案层出不穷,传统的MODBUS、DNP、104等通讯协议正逐渐退出电力通讯的舞台,随之代替的是IEC61850通讯标准,但从新一代电力通信的角度来看,现存智能通讯的实现方式与10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IEC61850标准没有对数据集、报告控制块进行实例化,此定义被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针对此情况,本文选用多核嵌入式平台,并简述软硬件框架结构,结合libIEC61850开源库的实现方式,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实现IEC61850服务器的跨平台移植,详细对其数据集、报告控制块、及Goose控制块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为国内从事IEC61850工程化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
马祖富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一套致力于智能化实现的电力系统方案,可靠、稳定的通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各种应用场合的电力通讯方案层出不穷,传统的MODBUS、DNP、104等通讯协议正逐渐退出电力通讯的舞台,随之代替的是IEC61850通讯标准,但从新一代电力通信的角度来看,现存智能通讯的实现方式与10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IEC61850标准没有对数据集、报告控制块进行实例化,此定义被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针对此情况,本文选用多核嵌入式平台,并简述软硬件框架结构,结合libIEC61850开源库的实现方式,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实现IEC61850服务器的跨平台移植,详细对其数据集、报告控制块、及Goose控制块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为国内从事IEC61850工程化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
马祖富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一套致力于智能化实现的电力系统方案,可靠、稳定的通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各种应用场合的电力通讯方案层出不穷,传统的MODBUS、DNP、104等通讯协议正逐渐退出电力通讯的舞台,随之代替的是IEC61850通讯标准,但从新一代电力通信的角度来看,现存智能通讯的实现方式与10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IEC61850标准没有对数据集、报告控制块进行实例化,此定义被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针对此情况,本文选用多核嵌入式平台,并简述软硬件框架结构,结合libIEC61850开源库的实现方式,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实现IEC61850服务器的跨平台移植,详细对其数据集、报告控制块、及Goose控制块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为国内从事IEC61850工程化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
马祖富
- 《2016年KGE杯智能配电与智能充电新技术与应用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针对一套致力于智能化实现的电力系统方案,可靠、稳定的通讯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近年来,各种应用场合的电力通讯方案层出不穷,传统的MODBUS、DNP、104等通讯协议正逐渐退出电力通讯的舞台,随之代替的是IEC61850通讯标准,但从新一代电力通信的角度来看,现存智能通讯的实现方式与10年前并没有本质的差别。IEC61850标准没有对数据集、报告控制块进行实例化,此定义被留在工程实施阶段进行.针对此情况,本文选用多核嵌入式平台,并简述软硬件框架结构,结合libIEC61850开源库的实现方式,通过交叉编译工具,实现IEC61850服务器的跨平台移植,详细对其数据集、报告控制块、及Goose控制块的实现方式进行研究,为国内从事IEC61850工程化的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
-
郭良基;
王文栋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针对目前大部分大型火电厂电气监控系统实现模式的构架、特点及功能应用进行简讨;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数字化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设计理念,详细介绍了神华福建石狮鸿山热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ECMS系统组网结构、特点、实施应用及注意事项,最大限度的利用智能终端设备以IEC61850通信、现场总线技术实现火电厂厂用电系统控制、监视、管理等的全通信应用方案.针对ECMS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对海量信息应用不足现象,为充分发挥系统组网后优势,提出ECMS系统功能二次开发及深度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