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电工技术>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
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

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2-10

主办单位: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以海南电网为例,简要阐述了电网全景展现与运行指挥系统在海南电网的开发应用情况。研究适应电网全景展现运行指挥系统和各专业平台之间信息和服务高效交互需求的ESB总线技术、实时数据快速刷新技术、数据智能采集和分析技术、视频联动技术、流量监控技术和海量视频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全景展现运行指挥系统基于全网接线图的电网全景展现功能,变电站统一视频监控系统功能以及气象信息综合展现功能。
  • 摘要:用户通信系统承载了用户变电站至所辖调度的调度电话、自动化等基本信息,有的用户通信系统甚至承载了继电保护信息,加强用户通信管理是保证用户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南通供电公司编制了《用户通信接入工程管理规定》,规定从用户通信的设计、设备购置、施工、竣工验收、设备投运、运行维护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标准的管理,依据并网调度协议或并网调度补充协议,对用户通信系统运行实施全面、有效的管理.
  • 摘要:电网遥视系统为远程值班人员提供了现场视频的重要信息,但当前的遥视系统仅仅被局限在被动监看整体环境的尴尬位置.智能分析系统是采用视频处理和行为识别等先进的技术,对视频信号进行自动分析和监测,降低使用成本,提升监控效率和准确性。通过智能分析技术,实现与入侵检测、周界防护、逗留(滞留)检测、可疑物品遗留检测、图像异常告警识别等检测报警和相关的告警联动;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实时测量监控设备的表面温度,实时监测、自动预警、并自动生成相应的温度变化报表;摄像机镜头移位、视频信号输入更改、视频丢失等情况的检测和报警功能;入侵检测、周界防护等情况可按需求设置规则,对进入禁入区域的目标进行检测并触发报警,发生入侵行为后,系统能对非法目标实现移动跟踪;逗留(滞留)检测按需要设定时间,探测在禁停区域逗留的目标,超过设置时间即触发报警;对摄像机采集到的视频进行视频质量诊断;录像文件的智能后检索功能,用户通过指定要进行后检索的录像通道及时间段,并设定检索规则。通过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准确识别变电站现场多种表计、刀闸、开关与隔离开关位置等,发现异常实时报警;通过设置漏油检测、烟雾检测、火焰或火花检测、越线检测、禁区检测、物品遗留检测、区域密度检测、视频状态检测、PTZ目标跟踪、运动目标异常行为检测、运动目标分类检测等多种功能模块。可以很好地解决变电站目前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 摘要:电路交换向软交换系统演进必须先解决软交换系统的安全问题.基于P2DRR模型,电力系统提出了二次系统的安全防护总体要求.本文在分析电力软交换系统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从系统安全隔离的角度,利用MPLS VPN技术建立软交换系统分组专用网,并针对与电力其他业务系统网络、其他软交换系统网络、终端接入网络的不同的隔离要求,分别采用采用安全隔离装置、会话边缘控制网关、边缘通信代理技术提出了相应的网络隔离方案.
  • 摘要:本文主要对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供电企业数据中心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企业的数据中心中运行的PC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上平均部署1至2个应用,服务器的CPU平均利用率在20%左右,内存平均利用率在30%左右,其大部分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为了使服务器的硬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采用分散云虚拟技术扩展和虚拟服务器硬件资源,共享服务器硬件资源信息,可以极大发挥PC服务器的硬件性能。在三种分散云虚拟技术中,OS-level虚拟化存在单一性和扩展性差,Host-level虚拟化存在性能瓶颈,在这两种虚拟技术中,虚拟机都是架设于底层操作系统之上运行的,因此VM/VE之间的通信主要由同样运行于底层操作系统之上的网络交换应用程序来完成,相互之间的通讯都是间接式的,此两种虚拟技术均不适合企业数据中心使用,而裸虚拟化扩展性好,通过底层虚拟硬件平台调用服务器硬件资源,性能较好,虚拟机直接架设于底层虚拟硬件平台上,没有底层OS,VM之间通信是直接式的,因此裸虚拟化最适合在企业数据中心部署应用。
  • 摘要:本文以一种大容量的OLT设备网管软件开发为背景,分析了Ip Infusion公司的协议软件ZebOS的框架结构以及框架内各个模块的通信机制,结合当前主流的开源网管软件NetSNMP,采用了Master-Subagent(主代理和子代理方式),实现了ZebOS与NetSNMP的集成与移植.本网管软件设计,将子代理分布在ZebOS模块内部,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程序部署的灵活性,总体上降低了系统内部各模块的通信的复杂度,提高了程序可靠性.本文给出的基于主代理和子代理结合的方式,对其它类似的大型设备网管软件开发以及现有设备网管软件开发及改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电力通信线路日趋增多,光缆开剥无专用工具,费时费力.本文作者对三种普通的光缆开剥工具进行分析,针对普通开剥工具的不足以及对光缆开剥实际应用中的需要,研制出了适合光缆开剥的专用工具.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更简便;全金属结构,可靠性高,使用寿命更长;在纵横向的基础上添加了螺旋切割,功能更强的功能,在使用时转动两边的调节旋帽,使刀片刻度与零刻度线平齐,确定光缆开剥方向,若为横向切割,则调至“横”处;若为纵向切割,则调至“纵”处;若为螺旋切割,则使用有“旋”字样的一侧开剥。把光缆沿滚轮凹槽放入,移动滚轮将光缆夹紧,然后旋紧夹紧旋帽。转动调节旋帽,推进刀片,应根据光缆粗细调节刀片深度,并注意观察刀片的方向是否与开剥的方向一致。握紧手柄开始开剥光缆。开剥完毕,再次将刀片退回零刻度,松开夹紧旋帽,取出光缆。
  • 摘要: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是建设智能电网的条件.未来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传输带宽,柔性,抗灾害性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智能电网对电力通信设备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可靠性,高带宽,实时性,开放化,标准化和集成化.为了满足电力通信设备的高带宽性,大容量,高密度性,选择ATCA作为电力交换系统的架构.研究了基于ATCA结构电力交换设备的关键技术,包括背板设计,机箱管理ATCA结构能帮助设备提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传输速度,提供足够多的外部连接接口和安全而高效的系统管理机制,而且它还具有标准而可靠的系统连接方式,易于维护的系统结构,良好地开放性和可扩展性抗恶劣环境,容错性强等特点.所以ATCA结构在电力通信设备中将有很广泛的运用.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软视频系统,该软视频系统以SIP协议为主,通过各种协议的配合,整合了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流.在软视频基本应用的基础上,考虑电力通信网引入软视频系统的关键问题,开展具有电力特色的应用.以解决电力生产办公通信系统中,多个通讯系统相互隔离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电力通信网中的网络互通,电力数据实时接收与分析,紧急情况下快速部署电力工作台,满足智能化电网环境下的特殊通信需求.
  • 摘要:配用电通信网是承载配网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双向互动营销等信息的通道,由于通信技术种类多样,通信设备数量繁多,网络管理平台多样化,缺乏统一完善的管理技术与规范,给运行、维护、检修带来不便,因此提出了建设配用电通信一体化管理平台,该系统以“统一通信接口、统一通信规范、统一通信网管”为最终实现目标,本系统设计满足EPON、PLC、工业以太网、无线专网、无线公网等系统的接入,能够实现对所辖配用电通信终端、光缆、通信通道资源以及配电终端运行环境等资源的统一实时监测与管理,该系统由信息通信综合监管平台与通信实时监视、通信资源管理、数据采集平台、横向系统互连等配电通信业务功能组成。系统管理的网络范围覆盖终端通信接入网和数据网,并具有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能力。并介绍了其软件基础平台的设计,实现了数据建模、数据访问、消息总线、矢量图形等功能。
  • 摘要:认知无线电技术因具有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提高频谱资源管理水平的优势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应用研究,电力行业同样存在应用的需求.电力通信是坚强智能电网各环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而电力无线通信作为有线通信的重要补充,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针对电力行业无线通信频谱资源有限、海量无线通信终端通信需求的现状,提出将认知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电力通信中,首先对认知无线电与软件无线电的区别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具体应用的需求、优势以及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电力通信系统将体现出快速的无线接入、高效的频谱利用、合理的频谱共享、优质的频谱管理、有效的干扰规避等特点,将是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网络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 摘要:目前,电力系统正朝着智能电网的方向发展,在智能电网下通信方式将会呈现多样化,无线通信网络将成为电力系统通信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无线网络以其在网络建设的灵活性、便捷性、扩展性、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得到了应用和普及.同时,随着无线传输在电力监控系统中所占有的地位日显重要,其安全性逐渐成为电力系统通信中的研究热点.为了实现安全特性和目标,WWAN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方面安全措施:采用唯一的国际移动设备标识符(IMEI)对移动设备识别;使用临时识别符(TMSI)代替用户永久身份(IMSI),防止IMSI被窃听;使用认证和密钥协商(AKA)对用户鉴权;无线链路上对通信信息加密和信令信息完整性保护。目前对无线WWAN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3G安全机制的增强研究,另一方面是对4G安全机制的研究。
  •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网络可信度量的安全审计方法.该方法根据网络的实时日志信息,周期性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生成规则,并将规则应用到数据流的过滤中.根据数据流与规则的匹配情况进行动态的可信度量,使得系统对可信行为和危险行为形成不同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较以前以固定规则应对变化的访问控制和过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具有很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 摘要:图像识别是图像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它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人等许多领域.智能电网是世界电网发展的趋势,它将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性高、灵活性强及高质量的电能.为了保证智能电网的安全可靠,电力信息安全技术是必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图像识别过程及其步骤,综述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和图像识别算法,总结图像识别的研究方向.数据安全过滤方面,在智能电网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网业务同时也在不断的扩大,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新增需求越来越希望电网内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有更多的信息交互。在电网网络内部,存在不同安全级别的内部网络,整个电网内部网络的安全级别又高于互联网,在这些不同级别的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时,需要对数据进行安全过滤,以防止涉密信息泄漏。在防止信息泄漏中,图像的安全过滤是核心问题之一。身份认证方面,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电网的智能设备将会越来越多,部分大型的智能设备将会非常关键,如变电站和配电站中的操控设备,为了更安全的对设备进行操作,有必要将来在智能设备上安装身份识别装置(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或是人脸识别),以防止非工作人员或非技术人员对设备的随意操作。
  • 摘要:在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标清终端向高清终端的转变成为了一种趋势.在两种技术转换的过渡期必然会出现高清与标清终端兼容的问题.本文借助南京市供电公司电视电话系统中模拟标清终端设备和数字高清终端设备共存的案例探讨了过渡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针对混频会议提出了三种信号转换方式:使用高清标清转换设备进行信号的转换;使用POLYCOM HDX7000终端自带的s端子作为标清的输出;使用POLYCOM公司的标清终端作为南京市电力公司和省公司电视电话会议系统的中转设备。针对分会场站点接入方式统一改为IP接入,针对音视频信号传输可以增加通信通道带宽,使用光端机利用光纤或者网络双绞线进行信号传输;优化设备侧信号接入等手段对信号进行处理,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 摘要:智能用电小区双向互动是改变电网和用户之间传统交互方式的重要举措,合理、科学、稳健的体系架构是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保障.文章在此背景下通过对现阶段的双向互动体系架构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种“电网-小区-用户”的分层双向互动体系架构并进行详细阐述,该体系架构和现有架构相比,能够提供更灵活的管理方式、更快速的故障响应、更优质的电力服务.
  • 摘要:在不降低通信可靠性前提下,为提高电力无线通信传感网的网络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动态速率漂移算法,该算法通过网络节点间数据的传输时延以及信号质量作为基本参考,预先估计节点发送所使用的调制方式,并通过误码率来矫正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达到稳定状态,此时,传感网形成了以中心节点为圆心的不同速率传输区域.该算法充分利用不同节点与中心节点的距离和信号质量,提高了空中资源利用效率,增大了网络容量.
  • 摘要: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发展与延伸,融合了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等最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热点.本文首先简述了物联网通信的含义以及当前物联网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了物联网实现的两种基本技术:RFID及无线传感技术,接着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模式和一些关键应用领域,随后本文讨论了物联网通信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两种物联网安全机制:SMSC及SMC,文章最后通过发电环节、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用电环节讨论了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可能及实现方式.
  • 摘要: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电力营销市场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电网作业点分散于环境恶劣的野外,对电力系统通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无线网络以其在网络建设的灵活性、便捷性、扩展性、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优势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得到了应用和普及.WLAN是无线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智能电网的全面建设,WLAN已被应用于电力通信之中,其安全问题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通信的背景,接着,分别对WLAN的WEP,WPA、WPA2和WAPI安全机制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WLAN安全机制之间的差异和缺陷,增强电力物联网下WLAN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强健有效的WLAN安全协议,包括认证、数据加密、完整性保护三方面;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安全协议的缺陷进行改进;隐藏SSID,防止不明用户访问WLAN;物理地址过滤;保护AP的射频信号,合理安置AP等设备;非法AP的检测和定位;无线网络内入侵检测和防护;启用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为网络设置静态IP;经常更改AP和路由器的管理员用户名和口令。
  • 摘要:文章重点介绍淮安电网通信在近期及“十二五”期间基本建设思路,分别对电网通信传输网、业务网、支撑网等建设思路进行了方向性地探讨,认为从以后运行维护和技术发展方面来看,通信建设应:取消220kV及以下变电站独立通信电源,采用DC/DC方式,取消PCM设备采用IP方式,取消220kV及以下变电站独立通信机房,融入变电站控制室,统一管理,尽可能取消音频电缆,采用光缆和软交换方式,尽可能取消附挂式普通光缆,采用ADSS光缆代替。以后应尽可能做到传输设备双重化,会议电视设备双重化,电源设备双重化,传输A,B网光缆路由双重化,交换系统软交换化,附挂式普通光缆ADSS化。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电网通信从业人员积极探索电网通信建设思路,共同建设好电网通信,为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等提供有力的保证。
  • 摘要:光传输系统作为电力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电网可靠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本文在分析地区电网一体化光传输系统运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升级公共控制板卡、优化完善同步时钟的优化措施,并进一步介绍了一体化光传输系统的运行管理办法.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很好满足电力通信专网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要求.
  • 摘要:随着电力通信网发展,作为通信网重要资源的光缆资源数量越来越庞大,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结合南京供电公司在电力通信光缆网络资源管理研发应用经验,介绍电力系统通信光缆线路资源管理系统应开发设计思路与主要功能,实现了从图纸、数据分离到图纸数据一体化的转变,并依托地理信息平台闭环管理:通信建设、维护、巡视等光缆资源相关工作,实现了从逻辑路由快速转变到物理路由的光缆故障信息化故障研判手法。在配网自动化通信光缆线路智能设计、覆盖分析上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通过系统建设,构架起通信线路班组协同工作数据管理平台,发挥GIS软件快速查找、定位与分析等特点,提高运维、抢修效率,缩短了图纸更新时间和周期。南京通信网络GIS平台的建成,为建设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坚强智能电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提高配网信息化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高压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智能设备进入实用阶段,变电站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通过各种方法对设备进行状态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大部分的设备缺陷,对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香港中电电力的在线监测工程提出了对各个电压等级的智能变电站进行远方集中监测的系统设计方案,系统采用任务均衡设计,全网统一采用IEC61850规约与所有变电站进行通讯,主站系统多冗余配置,数据库采用面向对象建模,各进程具有多重容错功能,包含了实时状态监测、设备状态估计、设备告警、历史数据分析和保存、上级监测通讯接口、Web浏览、故障恢复、安全访问等关键功能,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可靠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 摘要:全国网省电力系统的用户在使用PI3000平台时,提供快速有效的全文检索功能.本文根据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研究和分析对开源的搜索引擎工具包Lucene进行封装和集成,通过PI3000建模工具对全文检索的建模,快速地构建适合电力系统的全文检索应用.
  •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网继电保护状态评价与辅助决策系统的现状,指出缺乏统一建模是相关系统在架构上的主要缺陷,提出根据模型驱动体系结构的核心思想,建立继电保护状态评价与辅助决策全过程的平台无关信息模型(PIM).本文首先对继电保护状态评价与辅助决策的全过程进行了抽象总结,然后通过对状态量采集和存储、状态评价和辅助决策这三个过程分别进行分析和建模,最终给出了继电保护在线状态评价与辅助决策系统PIM模型的参考架构.
  • 摘要:现在大多数电厂均采用不同厂家的自动化装置:微机保护设备、故障录波装置、电量计费系统、RTU设备、SCADA、DEH、DCS、MIS、SIS系统、除灰、输煤、脱硫等自动装置,这些自动装置大多数都有各自的独立时钟,而各时钟都有一定的偏差.全厂各系统不能在统一基准时钟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交换,而各自动装置独立时钟的同时存在也不利于现场运行维护.彭城电厂全厂GPS时钟系统分两期建设,2009年实现了对电网控制室继电保护设备、PMU设备、安全稳定装置、RTU远动装置、故障滤波装置、#1-6机发一变组保护装置、DEH,DCS,MIS,SIS,SCADA系统的对时,2011年实现了对#1-4机组6kV保护装置的对时,满足了全厂统一时钟要求,为事故分析提供了全厂统一精准的时间,提高了全厂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摘要:随着IP化技术的发展,调度设备的更新,多媒体调度系统比传统调度系统更加直观性与人性化.因此电力调度系统也引入了软交换来开发多媒体调度系统.在深入研究CTI技术及其JTAPI标准协议接口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软交换调度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思科统一通信平台的多媒体调度系统架构,对框架中的调度服务器的基本外呼、多方会议、强插、强拆等功能,给出了在JAVA平台上基于JTAPI标准接口开发的具体实现方法.
  • 摘要:南京溧水供电公司的配网通信,是从2009年开始试点远程集中抄表,配网通信的主要任务是集中抄表.溧水供电公司的配网通信是应用光纤接入,在农村配电线路上再架设一段光缆,实行远程抄表,即不用去(用户家里)现场,在办公室就能集中抄表,大大地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安装好的集中抄表装置,首先要进行测试,才能投入使用。只能从集抄中心测到配电间的交换机,用ping命令测试,ping每个配电间交换机的IP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为了判断故障需要用到两端对测。两端对测时,不仅看是否收到数据,还要看接收端测试的数据结果必须与发送端发出的数据一致,否则就是两端设备波特率设置不同,就不能正常通信。
  •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在建设智能用电小区时采用低压电力特种光电复合缆技术,实现电力光纤到户(PFTTH),为用户提供用电信息采集、信息宽带接入等业务。光纤到户(FTTH:Fiber To The Home),顾名思义就是光纤直接连接到家庭用户,实现光纤接入。光纤接入技术实际就是在接入网中全部或部分采用光纤,构成光纤用户环路或称光纤接入网,实现宽带接入的一种方案。低压电力特种光电复合缆是将电力线、光纤通过电缆护套藕合成一根线缆,既能传输电能,同时也可以传输光信号,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无源光网络宽带综合接入技术,最后介绍了智能用电小区光纤到户建设方案,首先,研究适合应用于智能小区建成后的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主要包含公用通信系统运行维护模式研究、电力专用通讯系统运行维护模式研究,智能配电系统运行维护模式研究、智能用电系统运行维护模式研究。其次,要分析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庭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和互联网的业务融合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基于低压特种光电复合缆的“多网融合”商业运营模式。最后,进一步明确开发商、供电部门、运营商及相关各方的职责,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小区运行维护框架,保证智能小区各系统正常运行,使智能小区运行维护规范化、流程化。
  • 摘要:频谱资源是限制变电站内的传感终端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终端可动态检测空闲频谱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变电站内复杂的无线环境给频谱感知带来麻烦,快速准确的频谱感知意义重大.本文研究恶意节点对协作频谱感知性能的影响,给出一种基于声望值的双门限加权的序贯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融合数据进行加权来提高感知性能,缩短感知时间,减少判决样本,能够进行恶意节点的判断.
  • 摘要:本文中,首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概念及其在电力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存在的隐私问题;其次针对位置隐私保护进行了概述,并给出了攻击者模型;接下来,分别介绍了源节点位置隐私保护的洪泛法、随机路由、环路陷阱路由协议、假源节点策略等方法,以及汇聚节点位置隐私保护的重加密策略、多父节点路由、伪造汇聚节点、随机路由、位置保护路由协议、有差分的分支路由协议、随机选择发送时间等方法,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认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必须考虑:源节点和汇聚节点的位置隐私被有效保护;汇聚节点必须能够顺利地接收到线路的监测数据;汇聚节点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线路的监测数据;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额外能量消耗不能过大,以保证网络的生命周期。因此,选择位置隐私保护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如:对于源节点的位置隐私保护,可选择假源节点机制,对于汇聚节点的位置隐私保护,位置保护路由和有差分的分支路由将是不错的选择。
  •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系统处理的敏感信息规模不断增长,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变得非常重要.本文对传统的多级安全模型BLP模型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对敏感信息完整性保护不足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安全隐患,本文设计了基于动态可信度量的敏感信息安全控制模型(DTMSISCM)并给出了其实现架构,DTMSISCM通过实施基于可信度的敏感信息安全控制,在维持和BLP模型相同保密性的基础上,保证了敏感数据的完整性,提高了系统敏感信息安全控制的可用性.
  • 摘要:智能电网环境下数据密集型应用往往涉及跨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和数据中心内的数据迁移,这对数据分布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充分利用计算存储资源,满足智能电网大规模数据可靠存储和高效处理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密集型存储方法,该方法将数据集映射成数据空间的点集.设计了两阶段分类过程:第1阶段基于传统的K均值算法实现点集的初始分类;第2阶段针对各数据集与初始聚类的隶属关系,引入数据迁移的代价函数,对初始分类进行调节,实现数据集到数据中心的布局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存取效率和兼顾全局负载均衡.
  • 摘要:在通信经济学中的定义是:所谓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变的过程。组成信息化的核心系统,无论是信息识别(包括文字、语音与图像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再生、信息安全等都必须依赖于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超凡功能,才能得以实现。提到电子计算机,就比如会涉及把实现信息化建设各个环节所需的各自功能的核心设备(电子计算机)安置于一个科学合理的空间,以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个空间就是经常所讲的计算机机房。机房环境建设时,机房的选址要科学、合理,应远离无线电干扰源和强电力源,远离震源和污染源。对机房进行功能间分隔和装修时,装饰材料应选择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不易变形的材料,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当第二类辅助间内有强烈振动设备时,设备及通往机房的管道,应采取隔振措施。并且计算机系统中的供电部分,是机房建设中的重中之重。信息化建设所应用的关键技术的核心硬件的工作状态的安全与稳定性的要求将会不断提高,因此机房环境无论是对系统自身运行的安全,还是对其信息处理的安全的保驾护航作用将日趋显著。
  •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交换及IMS两种技术,分析两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从业务、网络构架等方面进行了SWOT分析,详细对比了各电信运营商的建设情况和运行情况,分析了电力通信现状和新的业务需求,提出了采用软交换技术构建下一代多业务通信与交换平台,新建平台(基于软交换机技术)要能够继承原系统(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功能,并能够无缝的互联互通;要具有比原系统更高的运行可靠性;随着新业务的不断涌现,尤其是信息调度、备用调度、反事故演习系统的建设,要求不同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甚至要求能够融入其他业务流程实现闭环操作,要求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系统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行维护投资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求选择技术成熟、经济合理、可行的建设方案,同时要考虑到技术标准的变化,由此带来的设备升级等问题。新建电力多业务通信与交换平台可对不同业务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数据模型,借助软交换技术实现呼叫控制与数据交换以及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共享,然后通过统一的业务应用接口将数据信息提供给电力业务应用系统。
  • 摘要:电力企业拥有丰富的电力杆塔和电力沟道资源,由于这些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被运营商私自搭挂通信线缆和各种装置,威胁电力设施安全和居民安全用电.本文介绍南京供电公司开展电力杆线治理,采用物联网技术中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对电力通信光缆资源进行识别和管理,实现了对杆塔通信资源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确保了电力设施和通信网络安全.
  • 摘要:ZigBee技术是新兴的低成本低速率短距离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并以其微功耗的优良特性成为物联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着重研究了ZigBee技术在自组网和微功耗方面的技术特点,将ZigBee技术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中的气象监测系统应用需求相结合,主要从系统架构和组网方式等方面给出了ZigBee技术在气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模式,由于ZigBee在成本和功耗上的优势,集成了ZigBee通信模块的气象监测终端可以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和电池的容量均可以很小,从而价格也很低,设备体积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气象监测点的部署成本和施工难度也相应很低。单点成本降低可以使得节点的数目在总投资额不变的情况下得以增加,提高了气象监测的精度和水平。ZigBee技术非常适合于风光储联合发电站气象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并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建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提升系统的服务质量。
  • 摘要:传统电力移动作业PDA接入系统可能存在身份认证强度低、传输通道安全性差、网络隔离强度弱、终端集中监管及访问控制难、终端行为安全审计难等安全风险,为此采用多种安全技术如双向数字证书认证与数据加密、透明转发、安全数据过滤、统一消息总线等等,进行了新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较大地增强了电力移动作业应用的安全性及防护能力。该系统后续将在数据过滤效率及准确度、采用更高安全等级的加密算法、移动PDA终端自身安全防护、多种嵌入式移动终端接入支持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工作。并对其总体架构及功能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系统可进行双向证书认证、数据保密传输、安全访问控制、网络隔离与安全数据过滤、实时监控管理,可有效解决电力移动作业应用的安全防护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