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2-10-12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106条结果
  • 摘要:在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砖构建筑在中东铁路附属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其继承了俄罗斯传统的砖构技术,使得中东铁路附属建筑具有独特的俄罗斯风情.本文以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砖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砖装饰的基本形态与构成法则两方面进行分析比较.通过对砖装饰的基本构图元素及附加元素的拼贴构成方式的对比及整理,找出其潜在的构图法则——加法法则与减法法则,从而归纳出砖装饰的营造规律与表现特点,揭示出砖装饰潜在规律与外在表现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有关中东铁路附属建筑的深层次研究做出基础工作.
  • 摘要:解析大连凤鸣历史街区建设的历史背景、起源及因社会变革导致建筑形式等的破变,复原相关史料,展示大连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文化与技术.通过现场调研、测绘、历史文献检索、图纸绘制与综合分析,提供出凤鸣街建筑形式破变的细节,同时分析其产生原因及其时间年代划分.大连凤鸣街无论从群落还是单体的形式上都具备相当的文化价值,应对其破变加以控制,进行保护性恢复,更加不应该进行毁坏.
  • 摘要:清末官制改革始,国家权力机构逐渐承担了保护古物古迹的管理职责,为近代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过诸多尝试.通过文献档案综合的研究方法.阐述中央政府对古物古迹保护观念的转变、法规的制定、调查与保护、展示与研究等诸多方面的成果,亦引申出中国近代建筑保护史的重要现象与概念.从清末1909年民政部“古物保存办法折”可看出,古物一词与古迹混用,而古迹主要指古代的遗迹,而近代以后“建筑”的概念并未提出并与之分离。北洋政府时期,视文物古迹为“非但供考古之研究,实关于国粹之保存。”这是民国之后,对文物古迹保护保存认识观念上的转折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文物古迹保护,走向法制化正轨的时期。
  • 摘要:建筑史学界普遍认为旅顺近代城市是在俄日殖民后逐渐发展形成的,甚至将旅顺和大连一同归为完全外来输入式的城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1880年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随着旅顺的海防建设,它已经发展成一个以海防为主要功能的近代城市,可以说旅顺是中国东北少有的,以自主近代城市化为开端的城市.日俄又在清军营建的近代旅顺城基础上,继续完善了它的海防体系,并对其城市进行了改扩建,使其初具今日的规模.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旅顺近代城市的发展始终受到其海防建设的制约,旅顺东港作为点状要素,是旅顺近代城市的肇始之地,由它向外辐射出去逐渐形成了今日的旅顺老市街;海岸和后路两道防线,结合地形构成了旅顺城市的天然屏障,也限定了其城市日后的发展空间,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因此研究旅顺近代海防建设,在宏观层面对旅顺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梳理以及深入分析城市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在微观层面,作为历史上的海防重镇,其遗留的堡垒炮台的也成为旅顺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遗产,等待着发掘和研究。
  • 摘要:中国传统城市十分重视对山水城市格局的营建,强调人工与自然的融合.本文尝试以现代科学定量化的研究方法对延安古城的山水城市格局进行考量,通过对其在轴线定位、尺度控制、城内标志建筑和城外风景建筑营建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探讨人工要素与山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笔者认为,结合山水环境的传统城市格局中存在着明确的定量控制现象.
  • 摘要:夹处在三貂角与基隆之间的"鼻头"聚落是台湾"东北角"许多渔港聚落中的一个,看似淹没在战后依赖现代性的特殊发展之下,却仍具有着因为特殊洋海地质生态与社会历史质素所交缠形构而成的丰富空间性魅力,并形构了以渔业生活为主要内涵的特殊地域文化,值得对其进行深度的发掘.本文即希望援引历史社会学、人文地理学、建筑学等跨领域聚落研究长期积累的"历史地理建筑学"视野与"地域性"研究观点,透过文献搜集与田野调查,对鼻头角渔业聚落的"文化地景"进行历史社会的初步考察,揭露其所具有的"空间意义"与"空间结构",不仅作为深度了解台湾东北角渔港聚落地景的起点,也作为未来海峡两岸聚落重新再造的参考性基础.
  • 摘要:本论文的目的在于发现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闽南红砖聚落,与闽南文化的内在联系.本论文以南安蔡氏古民居为例,通过对闽南文化的考察,并回顾蔡资深家族从海外移居到南安所经历的聚落建设过程,及对其聚落建设理念、建筑个性特色等方面的分析,将其发展历程与地域性历史文化特点结合起来.论文旨在阐释以南安蔡氏古民居为代表的闽南红砖聚落的历史发展与地域文化内涵,并得出结论:闽南红砖聚落一方面深受官方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支配;另一方面,也追求一定的行为自主,它承载了该地区所特有的正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 摘要:西辽河上游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生长衍进在流域内的聚落环境如同记录着古老基因的活化石,蕴含着数千年与流域生态环境共生发展的文化内蕴.由于当代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流域内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聚落环境的建设同样面临着缺乏有效理论指引和诸多发展问题,作为生态脆弱的地区特质而言,生态环境的保持与和谐发展成为至关重要的研究命题.针对现实地域内聚落实践需要,本文从生态进化论视角展开研究,解析当地聚落形成、发展与衍进的内在规律,探索了流域聚落形态的衍进过程表现为散布、漂移、积聚和扩展,提出了以生态进化论观点研究流域内传统聚落的基本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进行了关于传统聚落的宏观特征总结及部分聚落实地调研与分析,形成对于西辽河上游流域聚落建设有益的理论线索.
  • 摘要:论文从《营造法式》图样中地盘分槽图、草架侧样图、正样图及其释文入手,对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中殿阁、槽、地盘图、骑槽、压槽等几个关键概念加以研判.通过图样的阐释,指出地盘分槽图是铺作层的俯视图.殿阁平行于平座,是铺作层部分.
  • 摘要:干栏是中国建筑的一大体系,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从新石器时代以来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起发展,跨越数个古代文明,在中国西南地区存在的还被使用着的大量干栏建筑是世界建筑的"活化石",包含着许多历史信息,在史学和地域文化学上有重要价值,应受到重视.本文将历史材料与当代实例进行归纳与对比,运用地图学方式进行图示,分析干栏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地理空间分布情况以及形态嬗变规律,从而说明中国的干栏建筑体系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而是一种泛文化现象,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与西南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摘要:崇安寺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城内,现存三进院落以明清时期建筑为主."过殿"位于中轴线上第一进院落,面阔五间、前出廊、单檐歇山顶,建造年代不早于明.基于实地考察与清华大学公布的部分测图数据,文章将对过殿柱网关系、屋架设计、斗栱做法等方面展开介绍.相对明清官式建筑,整个大殿木结构既反映了山西地方特征,又自成系统,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 摘要:徽州传统民居大多采用木构框架与围护砖墙各自相对独立又形成整体的建造方式,因而木构框架与围护砖墙之间的连接做法是其得以实现的基础,更是徽州传统民居建造特色的重要方面.本文关注徽州传统民居的这一建造细节,研究其连接节点建造方式实现的具体方法,砖石砌块、木销钉、铁牵是最常见的三种连接构造,三种处理方式并非单一使用,而是在一座建筑中使用两至三种,共同产生作用。从交接节点的分布位置来看,徽州传统民居木构架与围护砖墙的连接最主要集中在梁柱交接的部位,即木构架容易产生变形的部位,其围护外墙与木构框架各自独立又形成整体以及构造连接。
  • 摘要:阿房宫是我国秦代著名的建筑.这座历史上的伟大建筑,在后世仍为众多名人吟咏和感叹.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秦阿房宫宫殿建筑布局、夯土平面以及建筑技术的复原推断,来让人们对阿房宫的形象及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再现雄伟宫殿形象.通过和阿房宫同时期的秦咸阳宫以及和它有前后传承关系的先秦宫殿及汉代宫殿建筑进行比较,探讨当时建筑的建筑布局、平面设计特点和建筑技术,表明阿房宫的宫殿建筑布局可能是"品"字形态的三殿式台榭建筑.本文运用建筑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多方案对比分析进行复原,系统地总结了秦代宫殿建筑的布局特点和平面设计思路,加强了对秦代建筑的了解,增加了后人对秦代历史文明的认识.
  • 摘要:安鹤宫是高句丽后期的重要宫殿遗址,以尺长0.269米、10丈为模数对安鹤宫宫殿址的布局进行研究发现,安鹤宫的总平面东西方向尺度约为230丈,南北方向尺度约为250丈,呈现一个菱形的布局形状,但是若将菱形的北部一个角补齐到南部所缺的地方,则安鹤宫的整体尺度约为230丈×240丈,仍然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正方形平面,其庭院尺度,有可能是以10丈为模数进行规划的,通过这种模数化的尺度,可以有效控制各个宫殿建筑院落空间的大小,并进而确立宫殿中建筑的等级关系,通过与渤海上京龙泉府宫殿的比较可知其在宫殿布局上存在的规律性,对于渤海的宫殿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中原乃至东亚的宫殿布局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摘要:地处黔湘桂交界处的侗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侗族鼓楼是侗族建筑的集中代表,作为黔东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标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大量田野考查成果和三维数字模型分析,从侗族鼓楼形态与空间、建构技术与文化等几方面对侗族鼓楼进行探索研究,系统性阐释侗族鼓楼所蕴涵的民族与地区传统文化和建筑文化特质.
  • 摘要:南通地处南北文化过渡地带,在多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两种在民居布局和建筑思想上截然不同的民居型制.传承千年的文化载体民居随着民族自信的衰落而逐渐淡出视野,城市和乡村正在和传统的地域性越走越远,研究保护地域风景线就是拯救民族智慧和方向.南通民居作为中国民居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沿海地区民居的一个侧影,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包括实地勘察、拍照记录、建筑测绘、民俗体验、文献查阅,并使用形态学、类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南通民居以其独特的海洋文化影响下的传承方式形成了城乡异构的民居面貌,形成了院落的开敞封闭、建筑的进化速度、文化传承等截然不同的内涵的城乡异构的南通民居.
  • 摘要:胡雪岩故居修建于清同冶十一年(1872年),占地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胡雪岩故居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豪宅,宅子建筑总体虽是杭州传统民居风格,但故居内采用了福建地域流行的红陶透窗、石柱础,主楼设美人靠等,还把福州地区私家园林中的扑凉台也建造在故居芝园,并且胡雪岩在马尾船政,把当时外国船上通话的德律风—传声筒,装到了家里。不得不说明这也是胡雪岩对他乡的怀念,更重要的是引进、学习先进和取其精华,为己所有,这种改革开放并借鉴别国和他乡的做法,是胡雪岩成功做事的又一例证。
  • 摘要:中国传统书院是古代东方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其建筑空间形式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集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本文从书院建筑本体与书院文化脉络入手,通过对传统书院的空间特点进行深入解析,探索在古代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书院空间演化历程,进而归纳出"礼乐相成"的传统书院空间模式与深层文化内涵.把握书院建筑精髓、传承书院空间文化内涵,将有助于当代大学校园找到真正具备文化意义的发展道路,也为继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 摘要:以基于湖南地区气候环境的建造模式,达到普及低碳农村住宅建造方式的目的.综合运用地域建筑学、建筑历史、生态学、建筑节能技术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可供湖南新农村住宅设计的生态技术与做法.以湖南夏热冬冷气候条件与丘陵地形条件为地域条件,以湖南省湘中、湘西、湘南的典型传统村落为对象,研究湖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传统民居生态价值,最终以此研究为基础,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节约能源、资源,营建绿色建筑体系,大力发展新农村住宅生态建筑材料等一系列适用于湖南新农村建筑的生态设计做法.同时将这些生态设计做法应用到湖南新农村住宅的建设当中去.新农村建设中住宅的设计和建造应当借鉴湖南传统村落的生态经验和营建技术,应当营建绿色环保建筑体系,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通过对昆明地区乡土建筑整体性的考察研究,把握昆明地区乡土建筑体系特征,认知乡土建筑的形成机制.强调实地考察及对比分析的方法,对乡土建筑进行细致的、深入的研究.由此,对于昆明地区乡土建筑体系形成较为全面的认知,对乡土建筑的形成有了更深入而具体的理解.乡土建筑是特定自然、社会人文环境的一种适应性的模式,昆明地区以山、水为特征的多样化的自然环境特征,乡、镇、城多元并存的聚居体系,及其所具有的多层次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关系系统,影响并限定了该区域乡土建筑的体系特征与变异特征,形成兼具整体性、丰富性的“一颗印”乡土民居建筑体系。
  • 摘要:金崖作为丝绸古道上的一处驿站集镇,自汉始就承担着商贸补给、货物中转、邮政传输等重要的历史作用,文化底蕴深厚,而作为历史文化载体之一的金崖传统民居由此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根据实地调研与相关史地资料研究,分析了金崖传统民居在组织形态、外部空间、平面布局、空间尺度以及结构、材料、装饰细部等方面的特征,其在布局、形态、空间处理等方面遵循着“适形而止”的建筑原则。其空间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少有变化,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较为精致。民居建筑承载的民居文化蕴含着经济政治、民族宗教、风土习俗、历史沿革等多种人文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各有影响,对西北地区民居文化的形成以及多元的发展态势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
  • 摘要:目的:沈阳方城城隍庙商圈作为中街纵向延伸的商圈之一,其历史因素、位置关系特殊.处理由于地块的位置、包含的历史内容及周边环境的特殊性等造成的此地块的独特关系,更好的规划和协调方城的整体设计,是对地块设计的必要前提.方法:商圈设计中采用即体现古风风貌,又结合现代手法满足当代商业需求的方法.结果:通过各项分析,有力处理了各种复杂的历史、人文关系.结论:使对地块不利因素的消极适应,转变为设计中对其的主动的恰当应用.
  • 摘要:电影中的场景往往与建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试图探寻建筑场景中所表达得建筑内涵.通过对电影镜头的总结与归纳和对电影场景的赏析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张艺谋导演于1991年拍摄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一部通过对山西祁县乔家大院的院落空间本质的理解,运用镜头在画面中位置的转变,以及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的运用,完美的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中尊卑有序,中轴对称的特点,并从其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的伦理地位以及等级森严的礼教制度.轴线在空间秩序的协调方面具有很强的控制力,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设计的重要组织手段.
  • 摘要:通过对东北地区碱土民居大量的实地踏勘和重点测绘,归纳总结了碱土民居的分布概况、地域特色和使用现状.本文根据实地的测绘图和实景照片,从聚落-院落-单体这种由大到小的空间形态入手,采取比较的方法对东北地区碱土民居的空间尺度和比例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平面形态、外观形态及构成要素,从而得出其独有的空间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 摘要:雷州半岛闽海系民居建筑装饰是闽海系艺术形式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对闽海系装饰艺术与风水间关系的进行深入研究是解析闽海系民居装饰特点的重要途径.综合运用风水学、视觉美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成果,应用分类法、归纳法与调研法,分析了抽象表现与具象表现两种艺术手法和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彩绘的装饰工艺,对风水与民居装饰间的关系、风水在民居装饰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阐述与分析.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对闽海系民居的保护工作有所帮助,并为当今的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风水是传统哲学观念的体现,而装饰则是表达这种观念的物化手段.
  • 摘要:井冈山物质性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技术、艺术及开发利用等价值.为保证在下一步研究工作中达到保护这一珍贵资源,有必要明确保护的基本原则.对部分红色历史建筑现状进行调查,评估前人保护工作,参照中国、国际等有关法律、宪章,提出相关原则.井冈山红色历史建筑表皮抢救性保护应遵守抢救性、完整性、真实性及可识别性、安全性及技术可靠性、经济性及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井冈山红色历史建筑表皮的保护应以从整体性、完整性等角度以现场保护为主.
  • 摘要:天津市五大道地区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返潮、泛碱等病害严重影响利用好这些历史风貌建筑.研究目的是开发出适合天津五大道地区历史风貌建筑的有效、快捷的防潮层修复技术手段.引进消化吸收欧洲注射防潮技术并结合天津五大道建筑特点与可选材料,将实验研究与实践结合,确定适合的材料与工艺以及效果评估方法.大部分泛潮墙体可以采用无压力化学注射工艺修复,适合的材料为甲基硅酸钾、纳米有机硅微乳液等,热红外成像为适宜的评估技术手段.化学注射工艺对墙体损害小,工期短,效果明显,为历史风貌建筑修复中值得推广的技术.
  • 摘要:重视遗产地传统社区对遗产保存和延续有重大意义,鼓励社区参与并强调遗产的可持续使用对当地社区的积极影响,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重要的理论发展趋势.福建土楼既是特殊聚居生活形态的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又是展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的杰出范例.由土楼传统居民组成的遗产地社区应被视为其遗产构成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将其积极纳入到遗产保护与管理体系当中.实现遗产地传统社区在文化、环境、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确保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有效保护的关键.
  • 摘要:万荣东岳庙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荣东岳庙是山西省万荣县现存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代表性建筑飞云楼,更是享誉中外的传统木结构楼阁式建筑的代表作,是山西地区丰富的传统木结构建筑类文化遗产的标志之一.作者根据对建筑形式的考察,由现存碑刻题记、文献研究,推断文物建筑始建、修缮沿革,以及原有寺院空间格局.基于以上对寺院原有格局研究,提出对万荣东岳庙文物建筑、院落格局的保护措施.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利用管理万荣东岳庙珍贵的文物资源.
  • 摘要:辽宁朝阳地区历史悠久且建筑遗产丰富,但随着社会发展古建筑外部环境正遭受改变和破坏.本文对古建筑外部环境破坏的进行分析研究,作为以后古建筑保护方案的基础,使古建筑的历史信息得到真实全面的延续.通过实地勘察和史料查找对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然后运用类型学对朝阳地区古建筑外部环境分类,最后使用比较研究与图表归纳法分析出古建筑外部环境的破坏情况.分析得出朝阳地区各种类型的古建筑外部环境破坏要素及程度,总结现状问题并简要提出环境整治建议,即要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以对古建筑外部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本地区古建筑的全面性的保护性研究,完成本地区的各类古建筑的保护规划;再次是微观上针对个体的外部环境保护和整治要按照遗产保护适宜性、景观适宜性、生态适宜性和经济适宜性的原则进行;最后是要唤醒公众参与,使我国建筑遗产保护慢慢的不再是专家呼吁和政府批示这种自上而下的单向行政管理制度,使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有坚实的社会基础。
  • 摘要:文章试图通过对沈阳市南关天主教堂的修复与装饰施工研究评价,得出历史建筑保护措施与建议.通过研究中得出的肯定和不足之处的分析,提出砖石结构的近代历史保护建筑不能片面追求形象的完整性,应在进一步深化对文物建筑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真实性认识的基础上,更深入、更充分地发掘文化遗产的文化、社会价值,并针对这样一些价值,提出修缮的策略应参考国外砖石建筑相应方案,采用最少干预的原则,修缮的方案、采用的材料与技术应由对保护建筑历史与施工熟悉的专家参与指导,应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对教堂进行全面修缮等进行保护性修缮的策略与建议.
  • 摘要:吉林市的历史风貌区作为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和社会发展中的宝贵财富.运用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相结合,多学科相互借鉴为辅助手段,对历史风貌区进行全面剖析.提出延展旧城空间结构、协调区域周边环境、构建沿江遗产廊道、营造特色开放空间四种策略.解决现阶段吉林市历史风貌区环境保护和发展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历史文化氛围.
  • 摘要:本文试图从文化景观的角度,解析潮州古城的整体景观空间分布状况及具有特色的地方性文化景观.从古城内文化景观的现实特征出发,探究关于城市布局、街巷、建筑、牌坊街、古井、民间信仰、传统民俗等话题.以此来加深人们对潮州古城的再认识,同时也能更好的把握古城的文化发展脉络.文化景观是地方认同感、集体记忆下不可或缺的城市发展要素.
  • 摘要:梳理西安"新唐风"建筑的形式特征、手法演进及发展脉络,论证"新唐风"建筑在"仿唐"基础上由早期"写实"到近期"写意"的变化,探究其产生、发展的规律.收集、归纳相关信息,分析"新唐风"建筑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城市文化背景.明晰"新唐风"建筑是西安特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对"古都风貌"具有关键意义.由"新唐风"建筑研究推而广之,提出中国当代建筑传统形式表达的研究方向.
  • 摘要:近些年,各国建筑师多致力于在建筑创作中运用现代手法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如罗伯特·文丘里、詹姆斯·斯特林、迈克尔·格雷夫斯等.2012年普利策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建筑师王澍也一贯如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例解析和比较归纳等研究方法,透过对王澍主要作品的解读,试图探讨在新时期,建筑师应如何应对传统传文化问题.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狭隘地对传统建筑的表层形象及符号元素进行模仿和照搬,而是可以运用"非常规"的多种现代创作手法,对传统建筑文化等进行个性化的创新和变革,并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中,以唤醒建筑界重新审视传统建筑理念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面向时代的表达.
  • 摘要:针对富含大量历史信息的老城区保护和改造工作,后发城镇需从自然环境和实际需求出发,尊重自发生成而不可复制的历史空间形态,营造满足现代标准的生活环境.本文以湘西辰溪县老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史料文献的爬梳、实地测绘、访谈与问卷调查、个案与比较研究等方法,理清老城区的沿革脉络,划分保护层次,勾勒空间骨架,凝练地域建筑语汇,并且结合现状与当地政府发展愿景,提出保护与改造的理念与方法,为城镇的差异化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 摘要:为地域性建筑的相关文化建立基础的保护框架,为相关文化遗产提供实践支持而引入国际先进保护理论,在文化环境定义的基础之上建立分析框架,同时引入社会学的相关调查研究方法、非物质遗产保护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小会岭二仙庙文化环境的保护基本框架体系,将乡土管理制度与国保管理制度相结合,将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的保护相结合。文化环境的分析和保护将地域性建筑的保护关注点引向新的方向,确保遗产在文脉中有效保护传承.
  •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新宁县西村坊古民居的历史现状、选址布局、民居的造型、构造、装饰特征等的实地调研,针对西村坊古民居的实际情况,分析西村坊古民居在发展保护中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政策局限性、居民意识等问题,总结出保护的内容和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制定规划,严格控制,加大投入,经费保障等对策,并在保护西村坊古民居的基础上,初步探讨这一历史文脉与现代建筑的共存问题.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考察、测绘、拍照、人物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为西村坊古民居的发展保护提供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法,使西村坊古民居得到完好的保护并且在传承中发展.
  • 摘要:以位于中国东北的世界遗产地沈阳故宫为例,探讨世界遗产地监测系统方案设置.本文根据沈阳故宫作为世界遗产地的保护要求和管理现状,从制定沈阳故宫保护规划、制定沈阳故宫建筑遗产检测计划和形成一个研究如何建立监测体系的多学科研究的松散的课题组几个方面入手,根据地域、气候、建筑等特点建立长效的监测系统,确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内容.形成针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域行之有效的监测步骤,提出一个较为合理和可行的监测方案体系.使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不仅解决遗产本体的保护而且对相同地域相同建筑形式以及东北其他世界遗产地具有借鉴意义.
  • 摘要: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首先对方城的文化景观系统的演变以及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着重讨论了方城的地理文化特征及其文化景观的发展和现状;并且对方城的的文化景观特色、文化景观保护设计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阐述沈阳方城的保护策略,根据方城整体格局的形成时期以及文物建筑的分布,确定以盛京都城时期为方城的整体文化体系背景,通过对盛京都城的文化体系的修复实现方城文化景观的整体脉络;根据方城内文物建筑、历史建筑的分布划分出不同主题的文化区域,以确保各代表时期的文化系统具有完整的逻辑性。保护城区内真实而又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持历史街区的原真性,使其成为城市发展历史的见证。但不宜按照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风格和布局进行大面积的修复,可以在局部重点地区进行修复,尊重历史的延续性、演变过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根据方城内现有的文化资源,联系其建城的制度以及满人特有的文化制度,合理利用街区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合资源体系,发展有文化内涵、高品质的第三产,业以及在保护设计中体现这些文化特点,以达到将方城建设成为具有独特文化景观的城市活力带。根据方城内文化景观所属的不同时期以及它们的所代表的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通过景观廊道等景观轴线的设计使其具有系统性,方城的保护则围绕文化景观系统的展开和延伸,做到方城内的历史文物街区和景观不再是“只言片语”,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文化体系。
  • 摘要:以黔东北传统民居为例,分析其对气候的适应性设计.综合运用生态气候学、建筑学,通过调研与分析民居营造的选址布局、空间形态和所采用的构造技术.提供一种可行性的方法,总结出民居在地域性营造中对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以及现代住宅设计中建筑群体布局应采用有利于通风的布局形式,同时考虑气候特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摘要:以传教士路思义的经历为线索,论述几个近代著名教会大学校园建筑的变迁与发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通过个案的梳理和比较,对多个案例进行分析.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审视并评价近代教会大学校园建筑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的诸多得失.从在齐鲁大学的"中国式",到燕京大学的"中国古典建筑复兴",以及东海大学的"现代主义",揭示中国近代建筑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之路.
  • 摘要:本文以沈阳中山路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还原影响该街区城市空间形态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因素,确定中山路"轴"向空间结构类型特点.同时运用分析城市空间的思路深入剖析它的空间形态的构成和发展规律,为保护与更新提供一种依据,为历史要素和现代要素的“空间并置”提供了可能。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建筑和城市片断及部件拼贴、整合在一起,使新旧要素在同一个场面出现,让历时性的构成要素在共时性的结构中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既有“历史”意义,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化的形式,能够以生动的空间形象重新诠释和表达中山路历史街区的传统意象。
  • 摘要:儒家雅乐文化泛指我国古代宫廷音乐、祭祀音乐和仪礼音乐,其中的祭孔乐舞是雅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作为中国古代奉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和传授儒家文化的重要建筑,其乐舞仪式空间的形成及其特点与祭孔乐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本文以湖南省孔庙建筑中乐舞仪式空间保存较完整的浏阳孔庙为例,从浏阳祭孔乐舞文化与乐舞仪式空间的关系角度出发,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测绘图,综合运用地域建筑学、建筑声学、社会学、音乐史学及其它学科,加深对孔庙建筑体系的认识.总结了浏阳孔庙建筑中乐舞仪式空间的布局规则、类型特点及尺度规律.对研究、保护和利用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孔庙建筑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通过对诸多明清时期州县衙署布局的分析,认为州县衙署总体具有前衙后宅、空间封闭、功能集中、用地规整的特点,同时总结出了明清州县衙署典型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以及不同州县衙署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的变化特点,认为各地州县衙署有中路上建筑次序基本相同,东西路建筑布局因地制宜的规律.
  • 摘要:浙闽沿海五代两宋石经幢是密教发展的重要遗迹,有一定研究价值.通过对现存石经幢的分布区域、位置特征、形制特征、装饰特征、雕刻工艺等进行分析,可对浙闽沿海石经幢发展特征及其与密教发展、密教经义及作用等的关系问题进行初步揭示.宋元时期浙闽沿海因天台密教持续发展及外来密教的持续传入,使石经幢在这一地区持续建造,成为重要的石建筑遗产及石作技术的重要物质载体.
  • 摘要:辽塔在中国佛塔史上独树一帜,形制上具有很多其他时代和地区的佛塔所不具有的特点,其营造技术和艺术水平都达到了中国砖石密檐塔营造的顶峰,通过研究辽代佛塔形制特点形成原因及背景,揭示形成其建筑特色的背后深层原因.本文从宗教特点、地域因素、历史背景等方面针对其形制特点分析形成原因,探研辽塔形制特点与辽代宗教特点、地域因素、历史背景等密切相关.辽塔形制特点的形成是辽代宗教特点、地域因素、历史背景等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建筑历史应该放在更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去研究.
  • 摘要:本文对运河水系对中国古代城市聚落分布格局的影响作初步归纳.通过研读古代文献并结合田野调查成果,分析中国古代运河的开凿与各朝代都城建立之间的关系.随着国家都城从汉唐长安逐渐迁移到南宋临安,江南聚落在隋唐大运河、萧绍运河的支撑之下渐有清晰的格局,国家权力和文化中心逐渐与经济中心相统一.元代以后,京杭大运河凿通,带动了运河沿线的再次发展,最终导致了中国近现代东西部聚落差异的初步形成,并奠定了全国南北主要城市格局的基本结构.运河的开凿及其漕运等功能对中国古代权力、文化中心的变迁起到非常显著的推动作用.
  • 摘要:中国传统聚落的兴起和衰败与不同时期的聚落形态变迁相联系,直接决定这些变化的因素是古代社会的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本文通过列表分析相关制度与聚落物质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论证了正是土地、户籍与赋税制度直接诱发了古代聚落既一脉相承,又丰富多彩的形态变迁.制度的更迭是帮助探究聚落变迁内部原因的重要线索.对相关制度演化下的聚落内部形态变迁分析得到的一些规律,对于当今的城乡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摘要:以往历史学者认为蓟镇镇城即位于河北三屯营,但是明代蓟镇镇府并非自始至终设在三屯营.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分析蓟镇中心聚落——镇城的设置过程及空间特征.发现蓟镇镇府最初设在桃林口,后来移至狮子峪,最终才迁入三屯营城.文章对蓟镇镇府的时空演变进行考辨,通过分析镇府三迁与蓟镇防御范围演变之间的关系发现,蓟镇镇府三迁与蓟镇防御范围的变化相呼应。蓟镇防御范围的变化与明代北边的形势、边防政策密切相关。蓟镇的地域范围基本形成于永乐年间,嘉靖后期随着蓟镇的战略地位凸显其地域范围逐渐变小,此变化过程是明朝北部边防与明廷对外政策与防御意识变化的历史印记。从镇城与蓟镇整体空间关系来看,镇府三迁是从蓟镇的东部到中部、从空间的边缘到中心的过程。蓟镇“镇府三迁”的过程投射出蓟镇军事防御结构逐渐形成并不断调整的历史脉络。作为一镇中心的镇城无论在地理选址、战略位置、周边环境、建制规模等各种因素都能够满足全镇军事作战指挥和日常军务管理的功能需求。
  • 摘要:在中国建国初期,由于苏联援建的政治史实背景,大量的住宅和公共建筑一定程度上是在苏联建筑师的指导下建设的.本文以苏联重点援建的中国东北地区为例,从建筑群体的规划布局、建筑整体形态和细部构件方面,分析了苏联建筑师在中国的建筑实践中应用的中国元素.文章认为,这些"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基于苏联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的理解和对民族传统的尊重而形成的多元文化,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文化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近代百年中西方居住建筑形式转变的研究,使设计师更充分的认识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技术的变革可以改变人们的美学观念、社会爱好、风尚,从而对建筑的空间与形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创作出更符合时代的居住建筑.
  • 摘要:本文以光明路14号住宅为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做了建筑再利用方面的方案设计,视为一种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探索.通过实地测绘绘制测绘图,运用建筑学相关设计及技术研究成果,对既存建筑再利用设计进行探索,重点探讨了空间和院落的再设计.在分析近代建筑的特色的基础上,对该建筑进行再利用设计,使这些建筑摆脱"拆之可惜,存之少用"的"鸡肋"境地,或许是在"拆"与"存"之间找寻一条中庸之路.
  • 摘要:中东铁路南部支线是近代中国东北铁路工业发展的开端,铁路附属地是随着中东铁路干线与支线的建设而出现的,其建设与发展在加速中国近代殖民化的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筑类型等方面形成了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以文化线路为视角研究南满铁路建筑文化遗产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化线路在地域文化、城镇发展形态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明确历史脉络和现实互动交流的可能性.本文将从三方面:南满铁路建筑文化遗产与文化线路内涵的耦合性,南满铁路文化遗产中的物质及非物质构成要素,对附属地内的建筑类型、铁路沿线构筑物、附属地城市规划类型进行统筹和概述.从而揭示"铁路附属地现象"所具有的独特建筑文化遗产价值.
  • 摘要:中东铁路沿线职员住宅入口的形态表达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地域建筑文化特征.通过对中东铁路沿线职工住宅入口的多种表现形态进行解析,剖析当时建筑入口的形态表征和构成方式.本文主要以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建筑中入口形态为研究对象,通过从形态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随着铁路的修筑带来的外来文化,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冲击,这些中东铁路职工住宅有着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展现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中东铁路职工住宅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多元化的建筑艺术和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文化.
  • 摘要:"可逆性"原则是文物保护和修复的基本原则之一,本文旨在系统地分析研究"可逆性"原则,以便在实践中更好地操作和评价"可逆性".本文追溯"可逆性"原则的源起及其理论背景,结合理论和实践分析"可逆性"原则的特殊性和适用性.提出并论述"可逆性"具有相对性,并且分析了在实践中针对不同情况如何运用"可逆性"原则.最后强调了在文物建筑保护和修复中运用“可逆性”原则时,要整体的、弹性的、辩证的判断和选择适当的干预措施。首先,应将“可逆性”与其它理论一起综合运用,整体的运用现代保护修复理论体系,当其与最高宗旨有冲突时,都要服从最高宗旨。其次,应该弹性的看待“可逆性”,“可逆性”作为理论原则,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是100分的标准;但是在实践中,“可逆性”是通过具有一定程度“可逆性”的措施来实现的,因此“可逆性”是一个弹性范围,只要不是绝对“不可逆”,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逆”。再次,要辩证的看待“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不加节制的运用“可逆”的措施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不可逆”的措施,如果经过设计加工,添加一个环节,通过较少的损失也许可以变成“可逆”的措施。而且,认识到了“可逆性”的重要性,在对待“不可逆”的干预要更加谨慎。最后,要加强对文物建筑的跟踪调研总结,对文物建筑的调查不仅局限在修复前,还要延续到修复后的跟踪调研,以便能够更好地控制保护修复的结果,并最终对技术措施做出更正。
  • 摘要:宗教信仰场所作为城市综合体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其融入城市开始,就根据城市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做出回应和调整。从清代潮州城的宗教信仰场所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宗教或民间信仰的发展程度与其所代表的阶层利益是宗教信仰场所选址和分布的根本因素;而潮州城内厚德坊、艮极坊、里仁坊、仁贤坊、生融坊、长养坊、和睦坊七坊的等级和功能的差异决定了信仰场所分类型聚集的态势。从宗教信仰场所分布的角度研究清代潮州的城市形态,可以更深层次地探寻清代潮州城的城市生活,以更深刻地理解潮州城市形态的发展规律。
  • 摘要:本文根据乌拉古镇的历史沿革,选出明、清、民国三个典型时期的聚落结构形态进行研究,通过搜集资料、理想模型分析了乌拉古镇三个时期的聚落形态、结构特点、形成原因、发展动力因素,阐述了乌拉聚落由单一的聚落空间结构发展为双城的聚落集群,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向综合经济时代发展,人文思想由封建礼制向多元化开放人文理念发展。乌拉古镇聚落在不同时期,空间结构构架重心存在客观差异,也有一些意外因素导致空间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但是整个乌拉古镇空间聚落发展是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向多元化、复杂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 摘要:诺邓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历史上诺邓是滇西著名的商业中心之一.盐井的出现和盐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诺邓村发展的轨迹,也改变了聚落发展的内在机制和模式.本文拟以其"生命轨迹"——盐业经济为切入点,研究盐井从诞生到发展的过程中,经济模式和商业贸易如何对整个聚落的布局、空间形态、单体建筑等方面产生影响.其次,结合诺邓村为典型山地聚落的特点,将其合院建筑空间和坝区白族合院进行对比研究,找出白族民居山地化的演变模式;并通过对其公共建筑和建构技术以及装饰文化进行研究,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去探寻这个千年古村形成的内在因素以及各种因素的内在联系.
  • 摘要:本文对陕北乡村的特色经济活动特征在传统建筑环境中的体现做具体研究,从而总结出与乡村经济活动相对应的建成环境的文化特征体系的特征.运用传统建筑环境和乡土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方法,选取区域性经济作物——红枣的生产加工活动和传统建筑环境的关系研究角度,以陕北高杰村为具体研究案例,总结特殊经济活动在村落传统建筑环境中文化特征的体现;此外,还选取经济方式的改变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研究角度,以陕北毛乌素沙地边缘的老峁集村为具体案例,总结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双重因素影响下,传统建筑环境的文化特征、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
  • 摘要:白族三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是白汉文化交融与嬗变的历程.白族传统民居装饰艺术体现了白族人民生活哲学之价值观、审美观,既包括耕读持家、知书尚礼、尊卑有序的儒学思想,又包括亲近自然、崇尚白色、夸饰照壁门楼等白族传统习俗,颇具研究价值.本文从白族民居的生活哲学意蕴、尚白习俗与居住装饰审美、耕读持家传统与照壁文化、夸饰风格的门楼文化、室内外装饰的汉文化遗韵等多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出白族传统民居所承载的白汉文化双重教化功能,并在民居装饰艺术中有深刻的表现.白族传统民居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融合白族审美心理取向以及民族精神风貌于其中,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风格.
  • 摘要:在我国流传至今为数不多的建筑文献中,《营造法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目前国内外对《营造法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和对原文献内容加以介绍、补充及研究方面,尚缺乏深入系统的体系化研究。该文献由导论、本论、附录、插图与图版五部分构成,整体布局较为全面。本论为该文献重点,主要根据木作、花作、石作、砖作、水作进行组织。将地面总论放于最前,作为本论的铺垫,将工限单独列为一章,对以上各作的工限进行综述,另将园林建筑总论、杂俎单独列出,构成体系较为清晰。但《营造法原》的各章构成比较随意,往往根据各章或建筑类型的不同需要,而对不同侧重点进行阐述,并不按统一模式。各建筑类型尺度关系不作重点记述,而更偏重于做法,并且有些章节集做法、用料和工限于一身,由此更可见民间建筑文献的随意性和灵活性。
  • 摘要:本论文借用四川乐山《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的解读,具体说明古文献阅读过程和困难,以期提高阅读古文献能力和掌握思考分析方法,为考察研究提供依据.本文采用对不同版本、不同文献进行归纳、校勘、比较的方法,考察研究文献自身的准确性,形成综合性的相对可靠的文献,并且加标点、断句,注解难字、难词,区分段落,文义今译,并且得出结论,韦皋唐文原碑刻最可靠地记录了大佛建造的历史和意义.
  • 摘要:笔者在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沈阳故宫建筑营造技术的角度,阐述其在大小木作、砖瓦石作等方面的营造特征,运用对建筑的实测方法和比较分析的方法,较为全面、客观地总结出沈阳故宫建筑与同时期中原建筑在木构架结构体系、檐枋(额枋)与檐柱的关系、檩揪、穿插枋和抱头梁的关系、斗栱、墙体等的营造技术上的共性与个性.沈阳故宫建筑独特的结构体系和构造做法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满族建筑文化的特点,是汉、藏、蒙等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与共同作用的难得实例.
  • 摘要: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年)到镰仓时代(1192-1333年),约略在中国唐代到宋代.日本奈良时代的佛寺受中国影响较深.平安到镰仓时代的佛寺开始日本化过渡,但其结构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通过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对日本平安到镰仓时代的佛寺大木结构类型进行归纳.其大佛样为穿斗结构的变体。禅宗样表现为“类抬梁”结构,并伴随着铺作层。此间,屋身为中国大木结构的衍生形态,屋顶为日本结构形式。
  •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余姚河姆渡干阑建筑、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二里头遗址、商代建筑、秦汉时期、南北朝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的建筑形式,探讨了斜梁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形成、发展和消亡过程.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各地现存的古建筑和仍在使用传统做法的民居来综合分析.斜梁结构起源于古老的大叉手结构,而并非受到西方的影响,其历史要早于西方三角木屋架,斜梁结构在梁架形式、受力特点和构造做法方面的独特的特点,探讨其起源,揭示其文化意义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对研究古代木构架的源流和发展是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
  • 摘要:本文以秦阿房宫遗址区建筑想象复原为例,对历史建筑想象复原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以考古报告为依据,参照历史文献、历史图档、当代复原与研究成果及秦汉建筑专题研究,运用建筑复原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与逻辑推理,探讨秦阿房宫的建筑布局、形制及特点.对前殿阿房宫的宫殿布局及建筑形象等进行了想象复原.并对历史建筑想象复原及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 摘要:本文汇总并梳理了辽宁地区古代建筑研究的相关文献著作资料.回顾了辽宁古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从研究对象入手,分析了当下的在研主题及研究动态.旨在阐明辽宁地区古建筑研究在内容与方法上的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古代书籍、地方志等文献资料就古建筑的研究基本处在现状描述及总结整理的层次,对于建筑艺术、技术的深层探究较少。后人在古籍训诂、实地考古的基础上重点对某建筑单体、群体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并逐渐深入,从历史背景、建筑文化、营造意匠等多方面探寻考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和建筑的文物保护等级、现存保护情况、地理位置等方面密切相关。重要建筑文献考证,实地考古测绘基本完成。特殊重要的研究对象已有详尽的理论学术研究。从宏观层面,对辽宁古建筑以及东北古建筑的总体概括及特征归纳相关文献著作较少。古建筑研究正在有从单独点状向线性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方面发展,并结合有创新性理论支持。
  • 摘要:本文选取分布于明清江西-湖广-四川移民通道上的典型戏场为研究对象,以比较分析的方法,着重探讨其多样化的类型与形制,从类型上看,包括神庙戏场、会馆戏场、宗祠戏场、宅院戏场、万年台、水台等,体现出移民通道上与其地方表演形式相关联的独特的多样化空间形态。从特征上看,明清时期的戏场往往是由多元的建筑实体要素(如戏楼、厅堂、观廊等),以及空间要素(广场、中庭、院落等)呈现出复杂的层级性结构,大多数与祠堂、会馆及聚落有密切关联。同时,戏场作为该移民文化线路上的重要建筑之一,受到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建筑风格、人文风俗、戏曲习俗的影响,使得这条文化线路上的戏场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凸显承传与衍化特征。通过对江西-湖广-四川移民通道上的戏场建筑类型和特征研究,发现各地戏场建筑虽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在文化路线中也存在复杂的关联性。目的在于,由此分析这些戏场建筑在形态、空间上的特点,进而讨论戏场建筑在这条特殊的移民文化线路上呈现的关联性;从分析的结果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明清移民通道上不同地点的戏场建筑呈现出明显的承传与衍化特征.
  • 摘要:本文研究对象为90年代后的台湾宜兰地区的公共建筑,这一时期的建筑是"宜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台湾建筑是如何处理现代性与本土化的关系的?如何进行对现代性的转译?本文通过对宣兰新建筑的梳理归类,试图从建筑形态、空间组合、材料运用、结构创新这4个方面入手,研究与整理这一时期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设计策略.细致的对设计策略进行分类,阐明宜兰作为台湾现代建筑试验地的重要地位.结论宜兰建筑的地域性并不能简单的阐释为"乡土",而是带有批判性的地域主义风格.
  • 摘要:本研究之目的为发掘1980年代以降台湾新兴宗教建筑之空间表征及其意义,并以"世界宗教博物馆"为例,透过深度访谈、文献考察、与理论分析等方法讨论全世界唯一以跨宗教展示为主轴,并以"宗教百货公司"自居且是全世界唯一个盖在百货公司顶楼的宗教空间,在跨国合作的生产机制下如何被形构?本研究发现由经营者灵鹫山住持心道法师及团队、美国犹太屠杀博物馆设计团队RAA、哈佛大学宗教研究中心Lawrence E.Sullivan教授研究团队,与汉宝德馆长所组成的阵容,在"全球伦理/普世美学"的思路上创造宗教多元主义与后现代博物馆的表述形式,迪斯尼乐园内观式逻辑与展场即卖场策略,将沉默的建筑外观皮层有意识的转化为游乐园建筑的背面,此必要性的沉默让过往宗教建筑的象征意涵在此消逝,藉以让宗教入世建筑匿名的隐身于都市并成为停泊于都会上空的飞行之舟,其寓言也是台湾当代宗教建筑转型与再现的机制,说明着:我消费所以我存在.
  • 摘要:窑洞民居是中国西北地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它既经济适用、节能环保又防火、防噪,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但这种传统建筑正在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与时代的脱离性而逐渐被废弃,乃至消失.文章对咸阳市区北部黄土窑洞带的靠崖式窑洞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靠崖式窑洞内外部实现现代化改造的设计方法.从空间形式、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对窑洞进行改善,能够提高黄土窑洞带建筑的总体功能和居民的生活品质,使窑洞民居在延续传统技术和文化的同时,更加满足当代人对建筑现代化的需求.
  • 摘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拥有大量优秀历史建筑遗存的上海传统村镇受到巨大冲击,本文针对传统村镇有效保护与有序再生的迫切现实需求,展开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新场古镇为例,通过对当地传统门楼和院落进行实地考察测绘,记录其类型与装饰艺术风格,探讨门楼与院落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由此营造的民居地域特色.通过测绘调研数据,比较新场古镇门楼艺术在各时期的风格特征,探析门楼的演变过程与新场历史变迁的内在关联性.对新场古镇的门楼艺术研究,在发掘当地历史文脉,揭示上海传统建筑风貌特征的同时,可为进一步梳理郊县村镇建筑与近现代上海市区里弄住宅空间组合及装饰元素的相互影响做铺垫.
  • 摘要:本文按照时间的历史纵向发展,收集整理了关天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发展演进历程.发现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同时,传统生土民居在其功能布局、生活方式、建筑技术方面的特点的历史变迁与演进都与生土具有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与技术水平的变迁而变化,从半穴居到窄四合院,空间由单一到组合,材料由茅草到砖瓦,但由于与黄土的深切关系,民居的乡土特征,土的应用从未停顿,千百年来不离不弃。随着封建等级制度的发展,对民居的制约与发展同步,使得民居在提升品质的同时获得布局严谨、对称的特色;但是住户、匠人手工艺的建构方式又决定了自由、随意的民居多姿多彩、不拘一格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生土材料的简单运用不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天水与关中大部分地区民居中过去经常使用的土坯、土夯这类生土墙体材料已逐步由粘土砖取代,“生土”这一古老的建筑材料渐渐从人们的生活之中消失。但是对于西北这样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来说,它经济实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使地方的材料以及廉价人力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生土有很高的蓄热能力,建筑室内冬暖夏凉比现代人工的采暖和空调自然舒适,隔音和防潮效果经过有效的设计亦比较好。在西北地区生土有着很高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 摘要:诺邓是云南省屈指可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聚落整体风貌以及百年以上的众多明清古建筑保留完整.本文运用实地考察法、分类比较法对诺邓聚落的形态特征以及民居建筑特色进行解读,挖掘出其内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技术价值,对诺邓聚落的保护发展提出粗略的思考.诺邓渐进缓行的开发模式有利于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求.
  • 摘要:通过《小石城山记》中关于景观的描述,分析小石城山的景观特色,将其归纳总结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文章分别分析构成小石城山的五个景观元素——"石""川""门""树""箭",并分析各组成元素之间的关系."石"构成主体场所空间,"川""门"是针对主体进行的近处设景,"树""箭"是远处设景,以上各元素使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感知.结合视觉、听觉、触觉营造主体空间,分别通过设置近处、远处景观和预设场景的方法营造清邃奇丽的可观可游空间.
  • 摘要:21世纪的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这个快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许多村落都面临着拆迁性开发或者保护性开发的情况.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维度的变化将影响着环境,环境则影响着人的行为.在这些多维转型的变化中,一些传统历史文化村落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兰溪瑶族村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桃川镇,是古代四大民瑶之一勾蓝瑶的居住地.本文将以笔者参与的兰溪瑶族村的保护规划为案例,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中的环境与行为进行研究与探讨.过去对于古村落保护多从建筑技术以及规划技术的层面进行研究和保护.本文将另辟蹊径,从环境行为与人的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之间的关系着手研究,深入探讨文化、经济、社会、审美、心理等多个维度对兰溪村的整个大环境以及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并就如何应对这种影响作用提出进行古民居的保护性更新,以建筑维护和改善环境为主,避免大拆大建,鼓励居民按照保护规划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善民居空间结构和配套设施,同时也可以采取自愿搬迁的人口疏散政策,减少村民在古寨内拆旧建新导致的对古村原有历史风貌的影响等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与方案.
  • 摘要:论文对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概念以及我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的公共利益状况进行研究.在法理层面上对公共利益概念进行解读,并结合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发展和我国现状进行具体分析.公共利益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法理基础,在我国当前建筑遗产保护中存在着公共利益的泛化与缺位现象.在实践中需要准确界定,以免造成对个人财产权利的侵害.在公有建筑遗产的管理中则应遵循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
  • 摘要:澳门圣母雪地殿教堂是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特色及中西合璧的室内壁画特征都深刻反映了澳门作为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枢纽的历史地位.目前壁画破坏严重,综合应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整体保护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在保护教堂内部壁画的过程中,应用了三维激光扫描、高精度数码摄影(宏观、微距)、环境温湿度监测、热红外成像、微波扫描、贯入阻力测试等现代技术.对文物的现状信息进行综合采集和分析.为最终科学合理地保护文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特色是长期的历史发展所留下来的痕迹,它的形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这种和谐共生验证了中国几千年乡村发展的正确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乡土建筑遗产的景观特色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见证.针对复州城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建设特色景观带,形成以古城门入口、标志性建筑群为主的特色景观节点,建设特色景观廊道等保护策略。
  • 摘要:基于历史研究、价值评估、现状勘察和评估的结论,探讨适合文物特色的保护方案.通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武侯祠的保护规划和保护工程的实践案例,分析地域文化特色,从遗产整体性保护和文物建筑保护两方面研究保护对策.武侯祠文物建筑的传统材料和工艺,非常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在文物现状勘察时发现,对文物的不当干预特别是增加现代钢筋混凝土材料,不利建筑的通风透气,不仅导致木构件的糟朽,还严重影响室内的附属文物如碑刻和壁画等,引起酥碱、风化等病害。因此,文物建筑的修缮工程将混凝土墙全部恢复为传统的编壁,同时对一些门扇下槛下缝封堵的水泥灰浆进行清除,增加建筑的透气性。此外,成都武侯祠文物建筑的保护不能仅依赖于保护工程的实施,文物的日常监测和维护更为重要,重点应针对灾害和损伤的多发、易发部位,如瓦顶的修补和更换、夹垄等,避免因瓦顶漏雨引起椽子的糟朽。
  • 摘要:广州近代高校建筑是我国近代建筑转型时期对继承中国传统建筑的可贵探索,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本文旨在对其保护与利用方式进行初步探讨.以岭南大学和原国立中山大学现存近代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文献查阅、现场勘察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总结两大近代高校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的现存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近代高校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原则及优化策略.采用分级保护利用、定期维修保养、功能置换、设备更新和外部空间营造等方式,能从根本上促进广州近代高校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并对其他类型和地区的近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 摘要:19世纪末,大批欧洲的犹太人来到了哈尔滨,哈尔滨曾一度成为远东最大的犹太人聚居中心.本文通过现场调查获得了哈尔滨犹太建筑特色、现状、人文及自然环境等资料,结合历史研究、对比上海犹太建筑特点,认定哈尔滨犹太社团与近代哈尔滨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哈尔滨犹太建筑极具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哈尔滨犹太建筑保存现状的梳理,提出尽早将通江街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借鉴天津五大道历史街区整体保护理念,加强宣传,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等哈尔滨犹太建筑整体保护策略.
  • 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使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城市现代化"的脚步无情地踩得粉碎.论文将哈尔滨历史建筑放在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访谈等方法,归纳了哈尔滨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应遵循真实性、可识别性的原则和历史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的理念,采用历史建筑功能的延续和利用,历史建筑的功能重组和置换等途径和方法,希望能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 摘要:本文旨在对全球化与地域性这对矛盾统一体争论不休的今天,通过对近代长沙历次城市规划内容及其不足之处研究得到启示,认为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影响城市界面与空间结构形成的地域特征为重点考虑因素来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历史资料的归纳和比较分析方法.以史为鉴,为今天的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使今天强调的地域特色不能违背历史规律和文脉传承.
  • 摘要: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应当慎重的对待旧城区域,而非简单的通过拆迁方式,将这些区域的历史痕迹轻易的抹杀.以"城中村"适用的孤岛式空间特征来描述我国旧城区域的存在状态,通过对城市中心区历史和文化性的解读.归纳出精神性、开放性、消费性和生态性四个主要特性,以其为参照,与城市旧城区域进行比较.提出以旧城区域为中心区的城市发展理念与构想.
  • 摘要:城市湖泊风景是城市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之一,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城市湖泊蕴涵着丰富的景观资源,且凝聚着丰厚的地域人文精神.景观空间要素作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运用建筑学、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理论,分析滨湖风景与建筑的景观空间要素,包括道路、入口广场、院落、平台与台阶、岛等外部空间,廊、亭、轩、榭、堤等中介空间和滨湖建筑与湖面的相对关系和交接方式、建筑物外墙不同的开窗方式、室内空间的品质等建筑内部空间以及植物配置,使滨湖风景区达到环境改善、空间塑造、场所形成、视觉完善与特色突显的效果.构建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
  • 摘要:五龙宫遗址是"武当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五龙宫遗址保护规划设想,期望更为深入地探讨该遗址保护规划问题.分析了该遗址现状特征:主殿已修复,废墟规模较大,历史沧桑感深厚,且拥有世外桃源般的环境,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同时还提出了保持基本现状不变、局部修复九曲墙与北道院、停车场设置在较远处等保护规划设想.期望能够保护该遗址独特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不受损害.
  • 摘要:本文以湖南城步苗乡桃林村为例,探讨了该方法的具体实施与运用,从而初步实证了原型优化法是促进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一种良好方法这一结论.巧妙沟通传统和现代,平衡保护和发展这一对矛盾,这是面对古村落时必须处理的问题,本文提出原型优化的方法,它能有效克服发展中建设性破坏的问题,实现历时性和共时性辩证统一的目的,从而达到古村落的动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结果.
  • 摘要:本文的目的在于基于技术策略重新划分古民居保护利用类型模式,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用途的古民居进行不同的保护与利用,指导古民居的所有者、使用者、设计人员维护、修复及改造利用古民居,既延续其文化脉络,又改善居住者的生活状况.通过对古民居保护利用几种分类模式的综合比较及结合当地古民居现实境况,分析适用于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的分类模式及类型划分.本文提出了四种类型的新划分,重新建构适用于徽州古民居分类保护利用新型模式,对徽州地区古民居科学的层次化的保护利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试图为大量一般性的徽州古民居——"历史性建筑"面临的新问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保护利用途径.
  • 摘要: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具有符号语言的材料之一是与中国传统工艺完全不同的各式各样的(含石灰)水泥基装饰粉刷,包括水刷石、卵石罩面、粗细面水泥疙瘩以及后期(近代)喷涂等,科学的修复需要调查材料成分、工艺及沿袭.在对主要材料的历史价值、构造、成分、工艺等进行现场勘察、实验研究及模拟配方等基础上,摸清天津五大道主要饰面材料的沿袭性特点.以"庆王府"的水刷石修复为例,阐明饰面材料保护修复的工艺流程.天津市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装饰粉刷的保护修复不仅能提升历史风貌建筑的价值,而且对近现代的中西合璧的传统工艺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为了使历史建筑在遭受到灾害侵袭时,能够将对自身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护历史建筑.综合运用建筑防灾学、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综合成果,分析适用于提高历史建筑防灾能力的技术,其必须对历史建筑定期进行灾害安全性评价,提高历史建筑的防灾设防标准,改善历史建筑内外空间,提高历史建筑周围环境的要求,对历史建筑配置应急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一系列提高历史建筑防灾能力的技术.提高历史建筑的防灾能力,保护历史建筑.
  • 摘要:2012年年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发生了一场古城墙保护的舆论风波,笔者由此联系到目前中国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大量出现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建设发生矛盾的问题,分析了这些矛盾产生的根源为观念的错误,追求GDP,追求所谓“政绩”和体制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对城市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宣传教育,要使他们懂得一个城市最可贵的是它的特色,即它所拥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同时解决解决体制问题等观点和建议.
  • 摘要:本文通过对闽南传统民居的研究,以建筑环境、空间、形态、材料和建造技术等要素作为切入点,总结归纳出较为全面的闽南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通过对闽南传统民居地域特征的总结和对闽南现有的地域建筑实践进行分析,创造性地解答闽南传统民居地域特征在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后对闽南地域建筑创作提出了展望,指出传统的建筑材料大多数把材料的肌理和质地直接暴露出来。传统材料自身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烟炙砖上的斜纹,蚵壳厝上等具有功能,又具有装饰的味道,材料的功能和形式的高度统一。闽南传统民居在材料组合上具有鲜明的特点,这对于当代建筑创作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的组合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材料的演变带来了文化的更新。传统的建筑材料的建造技术的不断更新会给建筑带来新的活力。
  • 摘要:本文以克格依村为例从地理环境、宗教文化、聚落构成等几个方面研究丹巴碉楼的选址特征.丹巴县地质灾害多发,对碉楼选址的影响毋庸置疑.当地信奉藏传佛教,其相关宗教人士对碉楼选址具有一定的干预能力.而碉楼本身是一种带有防御性的建筑,它在聚落中的地理位置也取决于古时战事的需要,用于囤积生活物品成为易守难攻的堡垒式建筑.作者通过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对碉楼选址问题进行研究阐述.弄清楚碉楼的选址特征能进一步推进丹巴碉楼的研究工作,并能对其保护利用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 摘要:比较不同殖民城市,其被博物馆想象化的建构过程,如何及营造出什么想象共同体.采取历史学、文化研究的综合比较研究,比较新加坡、香港、台北、首尔四城市,在汉文化圈不同角色与英日殖民模式交叉比对下,四个城市的博物馆建构.英日殖民地博物馆确实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但博物馆将殖民地化为"原始"或"衰退",却是同样的对照出殖民国自己的"科学""进步"图象,博物馆建筑空间强调科学理性外貌,被运用到殖民地,却是隐含着非理性、非科学的殖民地建构过程.
  • 摘要:本文旨在揭示普陀宗乘之庙对其建筑"原型"——布达拉宫写仿过程中平面布局和视觉处理所发生的变异现象,并就原因试作探讨.通过细读两处建筑在各自所处政治景观区域中的地理位置、群组构成、前导空间形态的写仿关系,并以"观者"角度辅以历史图像分析实地访问者对两处建筑视觉观感的差异,说明普庙在建筑相对山体分布方式和主次建筑视觉对比上均有所独创.普庙的独特设计是藏式与汉式建筑群落传统选址方式的折衷方案,这并非通常"汉藏结合"说法所能简单解释,更为该庙在热河景观区域扮演的政治角色所决定.
  • 摘要:石窟寺源于印度,在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传统建筑园林文化形成了中国式石窟寺.其中巴蜀石窟寺以数量多,分布广、规模大而闻名.巴蜀石窟寺经过近千年的营造,在选址布局、造景手法、造园艺术等方面自成体系,组景真山真水,合理改造自然景观,小心处理摩崖建筑,形成了融历史、文化、宗教为一体的壮观的摩崖山水园林。借势于自然山水风貌和植被,并结合人工造景以及大型的建筑组合、小型的亭阁点缀,善于处理复杂的地形地貌与景观布局。不局促于一地一景中。形成人工造景难以跨越的大尺度、大景致。山势的高低屈伸隐显,加上石窟摩崖窟龛的大肆铺排,形成丰富景观。园林景观建筑与石窟、寺庙相互呼应,名人古迹穿插其中,形成具有独特的精神审美体验的石窟寺园林空间。
  • 摘要:券洞式城门是目前常见的中国古代城墙的城门形式.本文以史记记载、考古发现以及实物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古代城墙券洞式城门的出现与发展.宋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砖石券洞式城门开始在南方地区应用,至明代在全国范围普及,代替了沿袭千余年的木构门洞城门.战争中兵器的发展特别是热火兵器的应用是刺激券洞式城门替代木构城门的直接原因,城墙包砖技术的普及与进步是券洞式城门出现的必要条件,我国成熟的拱券技术为券洞式城门的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在券洞式城门形成的过程中,其形制经过了一系列的演化与发展,最终形成了券栿相间的正半圆拱的形式.
  • 摘要:晚近跨学域的空间性研究早已揭示了,任何的地域并非只是一种实质性的存在,而更是一种纠结了心灵与生活的人文性实体.因此,需要一套与既往以透视等实证科学图绘不同的表征方式以掌握地域复杂的空间意涵与空间结构,毕竟,适切的图绘不只具有描绘记录的工具性效能,还将拥有协助掌握地域现实的深刻潜能.本文即是以笔者过往在浙江泰顺与台湾东北角、石碇、马祖等聚落进行田调所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就知识论与方法论的层次,初探"文化地景图"表征、再现"地域性"的可能进路与潜力。文化地景图作为一种阶段性图绘虽然开显了地域总体性,却是恒常与地域历史现实处于辩证发展的关系之中的。事实上,其作为一种表征性论述,实具有着地域“空间表征”之内涵,除了昭显地域的总体特质外,亦可以作为镜像、而中介、指引着下一阶段地域性的发展。如此认识落实到操作性的层次,即是可藉之而作为历史空间魅力实践的有力工具:一来,文化地景图明确地宣称了聚落有形与无形的重要文化资产所在,可藉以厘定必须保留保护的名单与实践策略;另一方面,由于揭露了聚落的总体文化意义,其将有助于促进传统与现代彼此对话,进而将问题、困境转化为潜力与挑战,从而形构出聚落空间具有深意的可能愿景。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