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南京
  • 出版时间: 2016-06-30

主办单位:;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105条结果
  • 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情感障碍,是影响到躯体多种指标的综合性疾病.因此,抑郁症的诊断十分困难,需要跨领域/维度进行鉴别诊断,并且需要对患者的心理、躯体症状、功能恢复以及共病进行有效的治疗.认知损害评估工具的使用将很大程度改善抑郁症的治疗现状。目前关于情感障碍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包括单胺假说、神经营养假说、炎症假说等。从药物研发的角度上来说,既往用于其他疾病治疗的药物也显示出治疗情感障碍的疗效:例如用于麻醉的氯胺酮,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抑郁症状,并且通过调节谷氨酸神经回路改善认知状况;用于糖尿病治疗的经鼻胰岛素和利拉鲁肤等药物均显示出改善抑郁症中认知损害的疗效,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抗炎症药物总体抗抑郁作用明显。总之,对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基于这些研究进行的新药开发,将对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摘要:通过对120例库欣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的比对(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内分泌指标、缓解及预后等),发现USP8突变与临床表型密切相关:USP8突变肿瘤平均直径较小,与野生型相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突变型肿瘤较野生型肿瘤具有更强的分泌能力;但在预后及复发指标中,两组病人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证实了库欣病存有功能性基因突变,并揭示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为库欣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理论依据。
  • 摘要:应激事件的是PTSD的主要诱因,背景恐惧记忆增强是PTSD的主要特征之一。实验发现背景恐惧学习后血清中皮质酮的急剧增加和海马区活性Racl的下调,且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阻断皮质激素受体的作用不但阻断海马区活性Racl的下调且损伤背景恐惧记忆的提取。抑制活性Racl的作用可以增强背景恐惧记忆的提取.海马区活性Racl的下调是背景恐惧记忆的主要原因,抑制活性Racl的作用可以增强背景恐惧记忆的提取。进一步的研究中将探讨Racl对于认知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 摘要:研究目的:1.评估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功能,明确是否存在区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特征的生物学标记,同时能够在"个体水平"区别患者和对照.2.进一步明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躁狂/轻躁狂,稳定状态和抑郁状态认知功能的变化,寻找并验证特征性生物学标记.3.明确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和社会心理功能的关系. 研究方法:在机器学习中,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收集183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与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185例。采用韦氏智力测验和剑桥成套认知测验评估受试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共纳入51个特征(其中一般信息有3个特征,韦氏智力测验有3个特征,剑桥认知成套测验评估有45个特征)。采用scikit-learn机器学习API中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寻找分类器的最优参数及特征的重要性神经认知指标。进一步亚组分析中,文章筛选了111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抑郁发作,HAMD评分≥17;躁狂/轻躁狂状态:标准躁狂/轻躁狂发作,YMRS评分≥12;稳定状态:标准缓解,症状稳定1个月,YMRS评分≤10,HAMD评分10)。将113名正常对照(HC)与稳定状态(E)(例数=30),抑郁状态(D)(例数=39),躁狂/轻躁狂状态(M)(例数=42)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了剑桥认知成套测试功能的比较。同时,对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症状和社会心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神经认知特征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的判别准确率为75.68,Fl分数为0.76,曲线下面积(ROC)为0.85。其中,tops重要特征为:大小圆测试中正确反应时(0.098),空间工作记忆重复点击(between)错误数(0.089),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总数(0.08),快速视觉信息处理平均反应时(0.059),内外空间转换校正错误总数(0.056)。亚组分析中,处于躁狂/轻躁狂和抑郁状态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在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方面存在认知缺陷。躁狂/轻躁狂状态的患者存在包括注意力的下降的更广泛的认知缺陷。空间工作记忆力缺陷存在于急性发作和缓解状态的所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临床症状与社会心理功能存在负相关。本研究未发现认知功能缺陷和社会心理功能的相关性。 研究讨论:机器学习表明双相障碍患者存在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可以将双相障碍患者和对照在"个体水平"相区分,空间工作记忆受损、持续注意及信息处理速度的异常、转换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亚组分析进一步支持了空间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力损害为双相情感障碍的特征性认知缺陷。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可以预测双相患者的社会心理功能。临床症状对认知功能也存在影响。
  • 摘要: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可持续至成人期,成人ADHD的患病率为2.5%,成年期患病率的男女比为3∶2.在正常人群的脑影像学研究发现男性与女性被试间存在差异.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方法:对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符合DSM-IV诊断标准,且从未进行过药物治疗的32名成人ADHD患者(16名男性,16名女性)以及32名年龄、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在静息态的状态下进行磁共振扫描,采用部分低频波动振幅(fraction alamp 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fALFF)及功能连接强度(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rength,FCS)作为测量指标。采用协方差分析的方法,将年龄、智商、头动作为协变量,计算组间、性别间的主效应以及交互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两两检验。 结果:1、组间主效应结果(图1):相对于对照组,ADHD组在双侧枕叶、右侧颖中回的fALFF值增高。而在双侧内侧前额叶、外侧前额叶的fALFF值降低;FCS的结果显示,双侧内侧前额叶、右侧顶叶与全脑其他部位间的连接减弱。2、性别间的主效应(图2):相对于女性,男性在双侧的内侧额叶,双侧的外侧额叶及左侧颖叶的fALFF值较低,而在双侧岛叶及左侧部分颖上回的fALFF值较高;FCS的结果显示,双侧枕叶与全脑其他部位间的功能连接增强。3、组别与性别的交互效应(图3):在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壳核及右侧梭状回,男性患者同对照间在fALFF值上的差异小于女性患者同对照间的差异;FCS的结果显示,在左侧中央后回、右侧中央前回、枕叶,男性间在功能连接强度上的差异小于女性间的差异,而在右侧后扣带回,男性间的差异大于女性间的差异。 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成人ADHD患者枕叶、颖叶的脑区活动有所升高,而额叶的活动有所下降,且与全脑其他部位的功能连接有所减弱。性别主要影响成人ADHD患者中央前、后回,梭状回,壳核的功能活动以及中央前、后回,枕叶及后扣带回与全脑其他部位的功能连接。这种性别对于脑功能的影响有可能是成年男、女ADHD患者在行为学上存在差异的原因。
  • 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形态的异常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异常疾病,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标记.已经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呈现形态异常.本研究表明,皮层厚度的多中心一致的受损区域可能和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可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中可靠的生物标记;言语性幻听患者左侧颖中回皮层变薄可能与幻听产生机制有关;rs2007044多态性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认知相关脑区的皮层表面积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
  • 摘要:目的:抑郁障碍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精神疾病,探明其病理机制,找到可能影响其发生及转归的生物学标记物意义重大.既往研究显示miRNAs调控紊乱是抑郁障碍的重要病理机制.动物实验及课题组前期实验提示miR-34b/c表达异常可能与应激和抑郁有关.因此本研究拟进行抑郁障碍外周血miR-34b/c表达分析,以期在人体水平探讨miR-34b/c表达与抑郁障碍发生发展的关系. 材料及方法:研究对象筛选:抑郁障碍患者入组标准:30岁≤年龄≤60岁;患者符合DSM-IV关于重性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既往未使用过任何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患有重大躯体疾病或有颅脑外伤史;患有其它神经精神疾病;有酒或其他物质依赖或滥用证据者;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家族史;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正常对照入组标准:性别、年龄与病例组相匹配,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曾有抑郁发作史;有其它精神疾病及严重躯体疾病;有家族精神疾病记载史;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最终有60例抑郁障碍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纳入研究。抗抑郁治疗:抑郁患者给予5-轻色胺再摄取抑郁剂(SSRIs)规范化治疗8周,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检查评估。血标本采集:研究对象采血当天晨起空腹,于上午7:30-8:30间采取静脉血后立即提取白细胞,置于Trizol-80°C保存,用于检测。临床评估:使用HAMD-17评估被试抑郁严重程度;使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评估患者自杀意念;采用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测验(RBANS)评估被试记忆、注意、执行等认知功能。检测指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qRT-PCR)技术检测抑郁障碍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miR-34b-5p和miR-34c-5p的表达水平。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miR-34c-5p在病例组表达升高,而在治疗后明显降低;未发现miR-34b-5p表达有差异。 2、miR-34c-5p表达在治疗前与HAMD-17总分呈正相关,治疗后其表达改变与HAMD-17减分率呈正相关。 3、有自杀意念抑郁患者miR-34c-5p表达水平高于无自杀意念患者。 4、抑郁患者miR-34c-5p表达与言语功、延时记忆、色词总数呈负相关,与连线1时间、连线2时间呈正相关。 结论:抑郁障碍存在特异的外周血miR-34c表达异常。miR-34c表达变化与抑郁患者的严重程度、自杀临床表型、抗抑郁疗效以及认知功能相关。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全球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3%-0.7%.多项大样本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揭示扩展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he extended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xMHC)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域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区域.位于人类6号染色体短臂上的xMHC区域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关系的发现,是对精神分裂症免疫假说的支持.由于xMHC区域基因密度高、具有大量的多态位点及位点间高度连锁不平衡,在此区域难以鉴定出明确的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对于这一区域系统的基因表达分析,将可能为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基因研究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也可能据此开发出该疾病的分子诊断方法. 方法:本研究包含2套样本:发现集样本(24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和24例健康对照)和验证集样本(41例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和37例健康对照)。在发现集样本中,我们用基于适时定量PCR的TaqMan低密度陈列(TaqMan low-densityarray,TLDA)方法分析xMHC区域162个蛋白编码基因在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再对差异表达基因用TaqMan适时定量PCR方法验证TLDA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对发现集样本中找到的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在独立验证集样本中检验实验结果的重复性。 结果:对发现集样本外周血白细胞中基因表达的TLDA分析显示:xMHC区域162个蛋白编码基因中的127个基因表达量在检测限以上,其中60个基因的表达量在疾病组与正常组中显示有差异(P<0.05),11个基因表达量经Bonferroni校正后依然显著差异(Pvalues:9.78×10-6~3.74×10-4,fold changes:0.61-0.77)。TaqMan适时定量PCR方法支持TLDA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在独立验证集样本中对这11个差异表达基因定量分析,结果支持这11个基因在疾病人群中的下调表达,其中9个基因(ABCF1,BTN3A3,HISTIH4C,HISTIH4I,MRPSI8B,TUBB.ZNF184,ZNRD1,ZSCANI2)达到统计学显著差异水平(Pvalues:5.27×10-11~3.58×10-3,fold changes:0.61-0.83)。这9个基因中有3个(ZNF184,ZSCANI2,ZNRD1)编码调节基因转录水平的锌指蛋白,2个(HISTIH4I,HISTIH4C)编码组蛋白,ABCF1和BTN3A3编码免疫功能相关蛋白。 结论:在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外周血白细胞中,xMHC区域的9个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显著下调。这一结果经2种不同方法的基因表达定量分析、2个独立人群验证。推测在精神分裂症人群中这9个基因表达一致下调可能是这一染色体区域基因表达集中受到调控的结果。对免疫细胞功能的研究或将可更细致地揭示这一复杂疾病的机制。
  • 摘要: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患病率约为5%.ADHD具有高度遗传性,遗传度约为0.76,且遗传异质性强,是多基因遗传的复杂疾病,多个基因在ADHD的发病中产生交互作用.有学者指出生物钟系统的遗传学变异可能导致昼夜节律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化,进而导致ADHD的发病.因此,本研究拟探讨儿童ADHD生物钟系统基因交互作用及其ADHD核心症状的影响. 方法:共纳入1059名ADHD患儿(9.25±2.46岁)和963名正常对照(14.97±8.92岁)。采用]L童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评定ADHD患儿临床症状,依据DSM-IV诊断标准划分ADHD亚型与共患病,采用ADHD评定量表评定ADHD患儿的核心症状。从本课题组的GWAS芯片及外显子组芯片研究中,根据既往文献报道选择BMAIL,CLOCK,NPAS2,PER2,PER3,CRY1及CRY2共7个核心生物钟基因的16个单核昔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通过广义多因子降维法,使用GMDR软件进行生物钟基因的交互效应分析,对结果进行1000次置换检验校正。检验水平a=0.05。 结果:1、ADHD的生物钟基因交互效应(表1):(1)全部ADHD中,BMAL1,CLOCK,CRYI,CRY2,PER2,PER3基因的7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BMAL1,CLOCK,NPAS2,CRY1,CRY2,PER2,PER3基因的8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2)男性ADHD中,BMAL1,CLOCK,CRYI,CRY2,PER3基因的6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3)ADHD混合型(ADHD-C)中,BMAL1,PER2,CRY1基因的3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BMAL1,CLOCK,NPAS2,CRY1,CRY2,PER2,PER3基因的8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ADHD注意缺陷型(ADHD-I)中,BMAL1基因的2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BMAL1.CRY1,CRY2,PER3基因的5个SNP间存在交互作用。 2、ADHD核心症状的生物钟基因交互效应(表1):全部ADHD中,BMAL1,CLOCK.PER3基因的4个SNP的交互作用影响多动冲动分。 结论:生物钟基因间的交互作用可能与与ADHD儿童的易感性相关,并预测ADHD的多动冲动症状。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遗传异质性一直困扰该病病因学的研究.内表型能够提高样本同质性,为确定关键基因提供思路,发病年龄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遗传内表型.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与家族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都有关系.研究发现,免疫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既充当环境因素也是遗传因素.本研究将探讨性别、TNF-α-1031T/C多态性位点、家族史及其交互作用是否会影响患者的发病年龄. 方法:本研究从北京回龙观医院,河北荣军医院和温州康宁医院共入组1225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64名健康对照。TNF-α-1031T/C多态性位点通过PCR-RFLP的方法进行分型,发病年龄从临床观察量表中获得。通过SPSS19.0软件分析基因型频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是否有差异,分析基因型、遗传度、性别等因素对发病年龄的影响。 结果:TNF-α-1031T/C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患者组和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P>0.05),-1031T/C位点多态性与发病年龄显著相关(F=7.321,P=0.007);根据采集的家族史资料,把患者分成有家族史和无家族史两组,矫正性别后进行协方差分析发现,家族史与发病年龄不相关;男女之间在发病年龄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男性24.07±6.3vs女性26.01±8.1,t=2.51,P=0.013);鉴于性别之间在发病年龄上存在差异,我们分开比较一1031T/C位点与家族史对发病年龄的影响,结果发现,家族史对男、女发病年龄都没有显著影响(均P>0.05),-1031T/C位点对男性患者的发病年龄没有影响(P>0.05),-1031T/C位点与女性患者的发病年龄相关(TT+TC28.13±10.3vsCC24.90±6.7;t=2.14,P=0.03),-1031T/C*家族史交互作用结果显著(TT+TC/家族史阴性30.21±11.7vsCC/家族史阳性22.81±5.1;F=3.50,P=0.031)。 结论:TNF-α-1031T/C多态性位点可以影响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家族史可与TNF-α-1031T/C多态性位点交互作用而进一步影响女性患者发病年龄的早晚。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由多个易感基因协同环境因素作用所导致的精神疾病,具有高度遗传易感性.基于大样本的中国汉族人群,课题组的一项既往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CACNA1C存在新的风险多态性位点rs2007044.这一发现在Schizophrenia Working Groupof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最新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得到验证.然而,迄今为止,这一多态性位点导致精神分裂症的神经机制并不清楚.既往研究显示,CACNA1C可以通过影响信号传递从而影响细胞骨架可塑性,进而导致神经系统结果和功能的异常.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这一多态性位点是否通过影响皮层厚度以及表面积从而参与疾病的发生. 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影像遗传学的方法,所用样本包括85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9个健康对照(年龄、性别及教育程度匹配)。首先基于个体提取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并分别对rs2007044多态性与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rs2007044多态性对皮层厚度没有显著影响。对于皮层表面积,rs2007044的基因型与诊断在中央控制网络的两个关键脑区,包括右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BA9,p=0.042 after RFT correction)和左侧顶上小叶(SPC,BA7,p=0.011 after RFT correction),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同时,在非风险等位基因的纯合子中,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评分与两个脑区的皮层表面积均存在显著负相关(DLPFC:R=-0.363,p=0.030;SPC:R=-0.422,p=0.010);这种相关性在风险等位基因携带者中不存在,可能与风险等位基因对皮层表面积的影响有关。 结论:rs2007044多态性可能主要通过影响认知相关脑区的皮层表面积参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
  • 摘要:目的: 探讨CADM1基因多态性与ADHD表型及内表型(认知功能和静息态脑功能)之间的关联. 方法: 根据本组既往GWAS芯片结果,选择10个CADM1基因的tagSNPs,采用"基因-神经影像-神经心理-临床表型"策略进行以下三步骤研究:首先,在1040例ADHD和963例正常对照中分析上述10个SNPs与ADHD及其各表型的关联;其次,在基因型和认知数据均完整的1032例ADHD和290例正常对照儿童中进行协方差分析,考察诊断、基因型以及诊断*基因型交互效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后,以与表型及认知指标存在显著关联的位点为分组标准,在35例ADHD和56例基因型、静息态fMRI和认知资料均完整的样本中,计算诊断、基因型主效应以及诊断*基因型交互效应对静息态脑功能有显著影响的区域。 结果: 1、CADM1基因与ADHD表型关联研究 rs10891819的基因型频率在单纯ADHD和对照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8)。 2、CADM1基因与ADHD认知内表型关联研究 在单纯ADHD与对照的比较中发现包括rs10891819在内的5个SNPs对认知功能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主效应或诊断*基因型交互效应,其中rs10891819对编码因子分存在显著的诊断*基因型交互效应(P=0.011).尤其对单纯ADHD儿童的编码因子分存在基因型主效应(P=0.038)。 3、CADM1基因对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 ①诊断的主效应出现在左侧眶部额上回、眶部额中回、楔前叶及内侧额上回区域;②rs10891819基因型主效应出现在右侧背外侧额上回:与T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GT/TT)GG基因型的ALFF值均显著降低(ADHD:P=0.002;对照组:P=0.002);③诊断*基因型交互效应出现在右侧额中回和背外侧额上回:对于右侧额中回而言,ADHD组的GG基因型的ALFF值显著高于GT/TT组(P=0.005),但在对照组,结果刚好相反(P<0.001):对于右侧背外侧额上回而言,仅在ADHD组中,GG纯合子的ALFF值显著低于GT/TT组(P<0.001);对照中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305);④ADHD患儿中,受交互效应影响的右侧背外侧额上回脑区的ALFF值与字义干扰时(r=0.403,P=0.018)和转换时间成正相关(r=0.399,P=0.024)。 结论: 1、CADM1基因与单纯ADHD表型存在关联; 2、CADM1基因与抑制、工作记忆、转换及加工速度存在关联; 3、ADHD患儿的左侧眶部额上回、眶部额中回、楔前叶及内侧额上回区域存在静息态脑功能的异常; 4、CADM1基因影响ADHD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和额中回的静息态脑功能;ADHD右侧背外侧额上回的激活水平与其抑制和转换能力相关; 5、右侧前额叶在CADMI参与ADHD的发病及其特异的脑影像学和认知功能的改变中发挥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还不清楚.线粒体的功能障碍和氧化应激是神经退行性病的一个重要假说.线粒体DNA(mtDNA)的线粒体单倍型类群变异和mtDNA稀有变异可能对AD的发病或临床表型产生影响.据此,开展了具有潜在母系遗传的早发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EOFAD)家系mtDNA全序列变异研究. 方法:纳入了四个疑似母系遗传的云南地区早发阿尔茨海默病家系样本,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开展mtDNA全序列测序,进行了线粒体DNA全序列变异研究,包括mtDNA单倍型类群的分类和分析,稀有变异的保守性、致病性分析等。 结果:4个云南汉族AD家系的2个家系中发现4个枝端非同义突变。通过对这些变异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保守性分析、致病性分析和数据库检索,本研究发现m.8978T>C变异是mtDNA稀有变异,且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变异的致病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功能验证。结合我们之前的研究结果:m.8978T>C变异家系的先证者检测到APOEε4/ε4,己知APOEε4等位基因是AD的高风险等位基因,推测mtDNA变异m.8978T>C在该家系中可能协同APOEε4共同影响神经退行性变而导致AD。 结论:mtDNA的稀有变异m.8978T>C可能是潜在的致病性变异。对云南早发阿尔茨海默病家系的线粒体基因突变筛查研究将有助于AD的病因机制研究和EOFAD家系的患者及其亲属的遗传学咨询。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的世界患病率约为3.8‰-8.4‰,终生患病率高达13‰,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但其发病机制迄今并不清楚.早期社会隔离(social isolation,SI)作为生命早期应激模型的-种,能够引起动物成年后一系列复杂的神经精神病理行为,可以作为建立各种神经精神障碍的模型.三联组胺酸核苷结合蛋白(histidine triad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1,HINT1)属于三联组胺酸酶家族,在机体可以广泛表达,同时相关研究证明HINT1与神经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药物成瘾、抑郁症、双相障碍以及神经性肌强直等密切相关.因此采用早期SI模型研究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并探究HINT1参与的调节机制. 方法:取3周龄C57雄性小鼠,离乳后单笼饲养至8周龄,成年后观察其行为学改变,包括一般生长发育情况、自主活动能力;阴性相关,如筑巢能力;情绪症状相关,如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maze test,EPM);认知记忆症状相关,如T迷宫(T maze test),Morris水迷宫(Morrismaze test)以及前脉冲抑制(prepulseinhibition,PPI)等。处死后取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septum,NAc)、尾状壳核(caudate putamen,CPu)和海马(hippocampus,Hip),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不同核团内HINT1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群养(group housing,GH)小鼠作为对照组。 结果:1.与GH组相比,早期SI未影响小鼠的生长发育和自主活动能力(图1和图2);2.阴性症状相关行为出现,小鼠筑巢能力降低(图4);3.情绪相关行为中,小鼠抑郁样行为和焦虑样行为增加,TST和FST中不动时间明显增加,EPM中进入开臂次数和开臂停留时间均明显降低(图3,图5和图6);4,认知记忆相关行为中,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T迷宫交替次数明显减少,Morris水迷宫目标区域穿越次数明显降少,PPI能力损害(图7,图8和图9);5.与GH组相比,经早期SI应激后,基因水平上,小鼠Pfc及NAc中HINT1表达明显降低,海马中HINT1表达明显升高,CPu中HINT1表达无差异(图10);6.在蛋白水平上,Pfc及NAc中HINT1表达明显降低,HIP中HINT1表达明显升高,CPu中HINT1表达无差异(图11)。 结论:早期社会隔离会导致小鼠精神分裂样行为,HINT1可能参与其部分调节。
  • 摘要:目的:探索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和正常儿童在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1/SLC6A3基因)、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D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并了解DAT1、DRD4基甲基化水平与ADHD患儿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旨在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进一步了解和阐明ADHD患病的遗传学机制、以及临床症状和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甲基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111例ADHD患者及118例对照组儿童的外周血及一般人口学资料,同时对111例ADHD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家族史进行评定。采用亚硫酸氢钠测序法,明确111例ADHD患者及118例对照儿童的DAT1基因、DRD4基因的启动子区CpG岛目标片段中每一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 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在DAT1和DRD4基因启动子区总体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AT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中,第17个CpG位点病例组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DRD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片段中,第8个CpG位点病例组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较对照组高(P<0.05);2、在所有样本中,DAT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DRD4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频数的比例则为女性高于男性(P<0.05);病例组中DAT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对照组中DRD4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为女性高于男性(P<0.05).3、在所有样本中,>7岁年龄组在DAT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高于1饰岁组(P<0.05);病例组中>7岁年龄组在DAT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亦高于1-7岁组(P<0.05);病例组中病程>4年组在DAT1基因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的频数比例高于病程为1飞年组的ADHD患者(P<0.05).4、病例组中,无抑郁、焦虑、ADHD家族史的患者其DAT1启动子区甲基化频数比例高于有相关家族史的患者(P<0.05)。5、病例组中,对立违抗障碍量表(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ODD)<9分的患儿其DAT1基因甲基化频数比例较ODD量表得分)9分的患儿高,且DAT1基因甲基化率与ODD量表得分呈负相关(P均<0.05);DAT1和DRD4基因甲基化频数比例在ADHD-RS-IV(ADHD评估量表)总分(≤30分组与>30分组)、注意缺陷分(≤17分组与>17分组)、多动冲动分(≤13分组与>13分组)以上两两组间的比较中均未检出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1、DAT1及DRD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可能与ADHD易感性相关;2、不同性别、年龄DAT1及DRD4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存在差异;3、DAT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可能影响ADHD患者对立违抗行为的严重程度。
  • 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PRKCB1基因多态性(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与抑郁症的发病及症状的相关性. 对象与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诊断标准,共纳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及住院部的汉族人群病例组671例,来自健康查体中心的健康汉族人群纳入对照组709例.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的患者均进行HAMD-17和HAMA-14疾病严重程度评估,取肘静脉血3m1,保存于-20°C冰箱,采用上海莱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lml血液基因组DNA小量提取试剂盒提取DNA。运用Taqman基因分型技术检测PRKCBI基因四个位点: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基因型。应用SHEsis在线软件进行H-W平衡及等位基因关联分析。应用spssl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正常对照组和病例组两组间PRKCBI的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共5个位点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显示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针对391例临床资料完善的病例组,将5个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与HAMD-17和HAMD-14各因子分做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多重检验矫正后发现:(1)rs11859534三组基因型比较HAMD-17的第12项"胃肠道症状"三组评分有显著差异(p=0.008);(2)rs8054767三组基因型比较,HAMA-14第9项"自血管系统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2)。 结论:未发现PRKCB1基因rs11859534,rs3785383,rs1490754,rs805476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存在关联;但发现PRKCB1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胃肠道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关。
  • 摘要: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动物实验及人类遗传学研究证据提示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1)可能参与ADHD的病理发病机制,特别是多动、冲动及攻击性行为等.本研究旨在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NOS1)多态性与ADHD及其多动/冲动症状、攻击性行为及执行功能的关联. 方法:入组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ADHD混合型(ADHD-C)患儿680例和963名正常对照。采用父母填写的ADHDRS-IV量表评定临床症状;采用BRIEF量表评估执行功能(抑制/转换/情绪调控及其构成的行为管理指数);采用CBCL量表评估攻击行为。基于课题组既往AFFY6.0芯片数据,选择NOS1基因的20个标签SNP(tagSNPs)。首先比较单个SNP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ADHD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频率,同时在ADHD组中分析基因型与ADHD多动/冲动症状的关联;对上述分析中P<0.05的位点进一步与ADHD行为管理及攻击性行为进行关联分析。以上分析通过Plink,Haploview及SPSS等软件进行。 结果:(1)病例对照分析显示:rs9658280位点C等位基因(P=0.016)及CC基因型(P=0.026),rs1483757位点G等位基因(P=0.017),rs9658551位点A等位基因(P=0.046),rs2077171位点T等位基因(P=0.047),rs482555位点C等位基因(P=0.049)在ADHD中的分布频率高于对照组。(2)与多动/冲动症状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2293054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多动/冲动症状得分高于AA基因型(P=0.015),rs9658335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多动/冲动症状得分高于G等位基因携带者(P=0.039),rs9658551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多动/冲动症状得分高于CC基因型携带者(P=0.041),症状更重。(3)对上述位点与ADHD行为管理及攻击性行为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rs2293054及rs1483757基因型分别与ADHD抑制(P=0.038P=0.015)、情感控制(P=0.038,P=0.010)以及行为管理指数(P=0.009,P=0.007)存在关联,危险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因子分更高,行为管理能力更差。未发现任何SNP位点与ADHD患儿的攻击行为存在关联。 结论:NOS1基因可能与ADHD及其多动/冲动行为、执行功能存在关联,参与ADHD的遗传学发病机制。
  • 摘要:目的:抑郁症是病因不明的复杂疾病,既往研究显示miRNAs调控紊乱是抑郁症的重要病理机制.动物实验及课题组前期实验提示miR-34b/c表达异常可能与应激和抑郁有关,但其遗传变异是否与抑郁症有关尚未见报道.鉴于抑郁症是一种异质性较高的精神疾病,负性生活事件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其遗传易感性.因此本研究拟对抑郁症样本进行分层纯化,去除有严重负性生活事件的研究人群,以期在样本较为同质的基础上进行miR-34b/c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的关联分析. 材料及方法:纳入381例抑郁症患者和291名正常对照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对照负性生活事件的95%界值(39分)为标准,>39分表示遭受严重生活事件。去除遭受严重生活事件的人群对抑郁症患者和健康人进行分层纯化,最终有303例病例和273名对照纳入分析。使用质谱法检测miR-34b/c基因的4个单核昔酸多态性(SNP)位点:rs4938723.rs11606481,rs2187473.rs287576230最后采用SPSS和UNPHASED软件包对候选SNPs进行等位基因、基因型以及单倍型分析。 结果:1、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显示rs11606481基因多态性在对照人群不平衡(P<0.001)。故在后续的分析中予以剔除,其余3个SNPs纳入关联分析。2、单位点分析未发现病例对照组间miR-34b/c基因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进行mir-34b/c遗传模型分析,结果发现在显性模型中,携带有rs4938723多态性的TC/CC基因型的人抑郁风险增高(P=0.027);同时也发现rs2187473多态性的TC/CC基因型抑郁风险明显升高(P=0.030)。3、单倍型分析显示miR-34b/c基因的两位点组合rs28757623-rs4938723(G-C)单倍型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6),相对危险度(OR)为1.958。 结论:MiR-34b/c基因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分层抑郁症相关。
  • 摘要:目的: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以原发性、持久性阴性症状为特征,其神经认知特征、流行病学和治疗效应与非缺陷型患者(non-deficit schizophrenia,NDS)均有差异,可能是独特的精神分裂症亚型.DS神经生物学特征研究较为鲜见,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神经可塑性及炎症反应等相关,有报道可能参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本研究进一步探讨D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MP-9基因表达以及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可能的特征性变化,分析表观遗传机制与DS临床表型的关联。 方法:入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104例,根据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划分为DS51例和NDS53例,匹配男性健康者50例(HealthControl,HC),收集一般资料,评定阳性症状量表(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SANS)。分别提取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NA和DNA,以RealtimePCR检测I}ll4tP-9基因表达;基因组DNA经重亚硫酸盐处理后以PCR扩增MMP-9基因启动子第4和第5外显子片段,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两外显子片段内9个DNACpG位点甲基化程度,分析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结果:1、临床资料:三组间年龄、吸烟状况等无显著差异,两患者组教育年限低于正常组,两患者组间无显著差异;两患者组发病年龄、住院年数、抗精神病用药种类、氯丙嗦当量等无显著差异;DS组SANS评分显著大于NDS组(P<0.001),SAPS两患者组间无差异。 2、MMP-9基因表达:ANCOVA比较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患者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DS<0.001;PDNS=0.008),DS组显著高于NDS组高(P=0.001)。 3、MMP-9基因DNA甲基化:ANCOVA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两患者组与正常组相比,除第5外显子第2个CpG位点(CpGS-2)甲基化NDS组与HC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8个CpG位点正常组甲基化均显著高于两患者组。两患者组比较显示除第4外显子的第3和第4个CpG位点(CpG4-3和CpG4-4)无显著差异外,其余7个CpG位点DS组甲基化均显著低于NDS组(均P<0.001),而DS组第4外显子第5个CpG位点(CpG4-5)甲基化显著高于NDS组(P<0.001). 4、偏相关分析:精神分裂症总体患者第4外显子第1-2个CpG位点以及第5外显子第1-4个CpG位点甲基化程度均与阴性症状负相关,而第4外显子第5个CpG位点(CpG4-5)甲基化与阴性症状总分正相关。DS和NDS组NARP-9各CpG位点甲基化与SANS和SAPS均无显著相关。 结论: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MMP-9基因表达异常,可能受启动子区DNA甲基化调节,其生物学机制和临床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 摘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自由基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集、介导免疫应答、调节神经递质代谢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不少研究均证明,NO信号通路和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而且基于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假说.脑内NO主要有神经元内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生成,它是NO合成最关键的限速酶,其活性变化直接调节NO的生成量及其生物效应.NOS具体可以分为3种同工酶,NOS1主要分布于CNS,同时,NOS1位于12q24,也处于精神分裂的热点区域。因此,很有必要探究精神分裂症和NOS1多态性的关联性。本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入组对象均为中国汉族,包括1034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1034名正常对照。通过Massarray平台完成了NOS1的rs1105026,rs9658501,rs3741475,rs1047735,rs11068428,rs1123425,rs2293054等7个SNPs的基因分型,数据分析采用在线SHESIS软件完成。结果显示,rs2293054不符合哈迪一温伯格平衡,因此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只对其余6个SNPs进行了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rs1123425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7),在经过性别和区域矫正后,差异仍然存在,而rs1105026,rs9658501,rs3741475,rs1047735,rs11068428等5个SNPs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其中,rs9658501-rs3741475.rs1047735-rs11068428间呈现强连锁不平衡(D'>0.9),但二者构成的单倍型频率在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结果显示,在汉族人群中NOS1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易感基因,但仍需要独立样本验证及进一步获得功能研究的证据支持。
  • 摘要: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重症精神障碍性疾病,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type glutamate receptors,NMDAR)属于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它的过度激活引起兴奋性神经元持续去极化,导致钙离子内流,胞内钙超载引起细胞死亡,这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RIN2B基因编码NMDAR蛋白的一个亚基,不少研究均提示GRIN2B与多种精神类疾病的易感性显著相关,特别是精神分裂症。为了探究GRIN2B基因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易感性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设计,以752名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及相匹配的1034名汉族健康人群为对照组,运用MassARRAY平台对GRIN2B的四rs890,rs1806191,rs219872,rs172677等4个SNPs进行了基因分型。结果表明,rs890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316),而rs890和rs1806191呈强连锁,rs890和rs1806191可能相互作用而共同影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结果表明,GRIN2B的rs890可能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与精神分裂症显著相关,在中国人群中,NMDAR相关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 摘要: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谷氨酸假说是目前公认的假说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识别重性精神障碍的易感基因是当前该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代谢型谷氨酸受体7(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7, GRM7)与与G蛋白耦联,参与谷氨酸递质释放的负性调节,不少研究提示,GRM7与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多动症和重度抑郁症相关,然而不同的研究中尚未发现重复性较好的功能性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GRM7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MDD易感性的相关性。本文以568例重度抑郁患者和846名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历一对照研究,采用MassARRAY平台进行基因分型,深入研究了GRM7基因的rs9814881, rs13353402, rs9870680, s1531939等4个SNPs在两组人群之间的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单体型及连锁不平衡分析差异及其与重度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重度抑郁症患者组和对照组在rs981488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287),然而rs9814881的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rs13353402,rs9870680和s1531939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均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GRM7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重度抑郁症具有相关联,确切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抑郁症为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伴有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如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以及执行功能下降等表现.TNFα是抑郁症免疫学说中的重要促炎因子,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TNFα水平升高并且TNFα也会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血浆TNFα水平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软件(WCST)和Stroop效应色词测验软件检查78例正常对照和77例未用药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应用人类TNFα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试剂盒检测血浆中的TNFα水平。WCST指标包括完成分类数、总应答数、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持续性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及概念化水平,Stroop任务测验包括正确数、错误数、遗漏数和反应时间。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将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作为协变量,应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校正,比较两组认知水平和血浆TNFα水平,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TNFα水平与WCST和stroop测验各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共纳入155例受试者,其中抑郁症患者77例,正常对照78例。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年龄(P=0.111)、性别(P=0.567)、和受教育水平(P=0.071)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抑郁症组在总应答数(F=10.114,P=0.002)、错误应答数(F=13.928,P=0.000)、持续应答数(F=15.992,P=0.000)、持续性错误数(F=8.823,P=0.003)方面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完成分类数(F=7.042,P=0.009)方面低于正常对照组;虽然在正确应答数(63.48±13.78vs.66.46±8.56,F=2.882,P=0.092)和概念化水平应答数(60.44±15.15vs.64.53±9.64,F=3.733,P=0.055)的均值低于正常组,但按照a=0.05检验水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在Stroop测验中,抑郁症组在正确数方面低于正常对照组(F=34.472,P=0.000),在错误数(F=8.319,P=0.005)和遗漏数(F=35.404,P=0.000)方面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反应时间(F=0.188,P=0.665)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抑郁症组血浆TNFα水平(1gTNFα)大于正常对照组(F=4.651,P=0.033)。抑郁症组血浆TNFα水平与WSCT总应答数(r=0.194,P=0.012)、错误应答数(r=0.159,P=0.040)、持续应答数(r=0.194,P=0.010)呈正相关,与完成分类数成负相关(r=0.154,P=0.047);与Stroop任务的反应时间呈正相关(r=0.182,P=0.021)。 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浆TNFα水平升高和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并且两者存在相关性,这可能提示TNFα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认知功能下降的发病机制。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未明,大量证据表明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和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越来越受到关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deficit schizophrenia,DS)以持续存在的原发性阴性症状为基本特质,研究认为选择此类患者为研究对象能够降低疾病的高异质性.目前关于DS患者的BDNF研究仅有少量报道,结果并不一致,而关于DS患者的GDNF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DS患者血清BDNF、GDNF水平变化与社会功能、认知功能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扬州五台山医院处于恢复期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缺陷型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评估患者的缺陷症状,将患者分为DS组和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non-deficitschizophrenia. NDS)组。运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cale of social function in psychosisinpatients, SSPI)和社会适应量表(social-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 SAFE)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采用数字划消测验、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TMT), WMS-III空间广度测验(Wechsler MemoryScale-III Spatial Span Test, WMS-III SST)、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Paced Auditory Serial AdditionTask, PASAT). Stroop测验、木块图(Block Design)评估所有受试者的神经认知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BDNF, GDNF蛋白水平。 结果:DS组和NDS组血清BDN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2.9±1.8)ug/L.(3.4±1.7)ug/Lvs.(9.5±4.0)ug/L,均P<0.017,而DS与NDS组间BDN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三组间血清GDNF水平均无差异(F=1.97,P=1.43);与NDS组相比,DS组SSPI总分和各因子分均较低,SAFE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总分均较高;将所有完成认知功能测定的患者纳入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组数字划消测验、TMT-A,TMT-B.Stroop测验、木块图、WMS-ⅢSST逆行分、PASAT成绩均差于对照组(P<0.05);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与SAFE分呈负相关(r=-0.197,P=0.038),与SSPI因子I,SSPI因子II呈正相关(r=0.232,P=0.014;r=0.224,P=0.018);GDNF与SSPI.SAFE均未见任何相关性;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与数字划消测验中的错误个数呈负相关(r=-0.262,P=0.049),血清GDNF水平与Stroop色词干扰测验分呈正相关(r=0.263,P=0.048). 结论:1.DS患者阴性症状明显,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提示DS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亚型。2.外周BDNF和GDNF可能不能作为区分DS与NDS的生物学诊断指标。3.BDNF可能是分裂症的一种素质性标志物;而GDNF可能与分裂症的治疗有关。4.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稳定期仍存在广泛的神经认知功能受损。5.BDNF和GDNF可能反映精神分裂症不同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6.BDNF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在精神分裂症及其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部分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会出现易激惹、敌对等行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抗炎药物被发现可以较好的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Th17相关炎症因子主要参与了机体的自身免疫反应;C3是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的临床指标之一.本研究将探索Th17相关炎症因子(IL-17,IL-23及TGF-β1)及补体C3与精神分裂症及其暴力攻击行为之间相关性. 方法:纳入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发未用药或停药4周以上的患者40名,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40名。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病例组和对照组IL-17,IL-23,TGF-β1及C3外周血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IVS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估精神分裂症及暴力攻击行为的严重程度。通过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等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IL-17,IL-23及TGF-β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而精神分裂症患者C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
  • 摘要:时间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现象和时间关系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理论是"近日节律",根据该理论,从低等动物到人类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呈现近乎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变化(20~28小时).生物体内最主要的近日节律是休息-活动周期,此外,体温、肝肾血流量、胃肠蠕动、神经体液调节等多种生命活动也呈现近日节律.节律的产生一方面是机体接受外源光信号即授时因子作用而与环境同步所致,称为导引;另一方面,在没有外源光信号的作用下,生物体仍然可在内源性生物钟前驱动下呈现内在节律.本文试对生物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睡眠紊乱综合征、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诊疗中的应用作一总结.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了,而神经发育异常假说认为精神分裂症是脑组织发育异常的结果.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可塑性及损伤后修复有重要作用.在电休克动物模型中发现ECT可以提高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以及GDNF受体mRNA水平的表达.本研究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GDNF水平的影响.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8例正常人(正常组)和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在MECT前后进行血清GDNF水平检测,研究M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GDNF水平的影响。患者组MECT采用美国SPECT公司的醒脉通牌多功能电痉挛治疗监测仪。MECT治疗频率最初为每天1次,2-3次后改为每周3次,总疗程6-10次,治疗前后采用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精神症状评定。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浓度的检测:患者组MECT前后和正常组抽取空腹静脉血5m1,分离出血清,低温保存。购买Promega公司的血清GDNF检测试剂盒,在免疫酶标仪上一次性检测所有标本。 结果:MECT前,患者组血清GDNF水平[(34.98±20.36)ng/ml]显著低于正常组[(78.23±40.57)ng/ml](t=6.821,P<0.001).MECT后,患者组血清GDNF水平[(79.88±36.10)ng/ml]显著升高,与MECT前比较有显著差异(t=-10.64,P<0.01),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t=-0.232,P>0.05).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GDNF水平低下,MECT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清GDNF水平。
  • 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受损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最核心、最具特征性的损害之一.这种损害在预测精神分裂症的功能预后方面尤为重要.动物研究发现NMDA受体功能低下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存在工作记忆损伤.本文就精神分裂症中NMDA受体在工作记忆中的作用做一综述.许多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存在内源性NMDA受体的拮抗剂,进一步支持精神分裂症存在着原发的谷氨酸功能异常的理论。研究表明,NMDA受体参与了认知功能的调节功能,NMDA受体可介导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增强(LTP)是一种有效的胞内模型。
  • 摘要: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血清瘦素水平的差异;研究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瘦素水平的关系. 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酒依赖诊断标准的酒依赖患者45例和正常对照者45例,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入组对象的认知功能,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瘦素水平,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酒依赖患者组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对照组[(8.1±0.90ul/L)与((5.26±0.74)ul/L,P<0.05]。酒依赖患者组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中的正确数和完成分类数的得分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错误数、持续性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以下指标呈负相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正确数(r=-0.34,P<0.05)、完成分类数(r=0.33,P<0.05);患者组血清瘦素水平与以下指标呈正相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数(r=0.34,P<0.05)、持续性错误数(r=0.37,P<0.05)。 结论:本组酒依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者;本研究提示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其血清瘦素水平就越高。
  •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单纯抑郁症组、焦虑抑郁共病组、焦虑障碍组、正常对照组组间血清CNP水平是否有差异. 方法:本实验共收集单纯抑郁组与焦虑抑郁共病组各30例,焦虑障碍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病例组经两名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评定,均符合DSM-Ⅳ关于抑郁障碍以及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对照组成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8分且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所有入组人员血清CNP水平的测定.测定结果采用2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分析. 结果:单纯抑郁症组血清CNP水平低于焦虑障碍组(q=4.256;P<0.05),低于焦虑抑郁共病组(q=3.277P<0.05),低于对照组(q=4.634,P<0.05);焦虑障碍组血清CNP水平高于焦虑抑郁共病组'q=4.019;P<0.05),高于对照组(q=4.062;P<0.05);焦虑抑郁共病组较对照组血清C型利钠肤水平无统计学差异(q=1.660,P>0.05)。 结论:单纯抑郁症组血清CNP水平较焦虑抑郁共病组、焦虑障碍组、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焦虑障碍组血清CNP较焦虑抑郁共病组、对照组明显升高。
  • 摘要:目的:研究酒依赖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酒依赖诊断标准的酒依赖患者45例,应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定入组对象的认知功能,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酒依赖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与以下指标呈负相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P<0.05);酒依赖患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与以下指标呈正相关: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中的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P<0.05)。 结论: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程度越重其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水平越高。
  • 摘要:目的:过去的研究已知背景恐惧记忆依赖于海马,然而左右两个海马是否有功能上的差异仍然未知,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单侧海马在背景恐惧记忆中的作用. 方法:利用SD大鼠,采用药理学抑制或兴奋毒性损伤单侧海马,继而进行背景恐惧记忆的训练和记忆提取,从而探索单侧海马在背景恐惧记忆中的作用. 结果:在背景恐惧记忆训练前使用GABAA受体激动剂抑制单侧海马功能并不影响恐惧记忆的训练曲线,同时也不影响24小时以后对恐俱记忆的检测,且抑制左侧或右侧海马并没有显著区别,提示单侧海马抑制不影响恐惧记忆的获得和24小时后的记忆提取。然而双侧海马受抑制后,动物无法有效获得恐惧记忆,表现为恐惧记忆的训练曲线显著低于对照及单侧海马抑制组,同时24小时后的记忆检测也发现双侧海马抑制组几乎无法形成有效的恐惧记忆,表现为动物在恐惧记忆背景环境中并不表现显著恐惧。 在背景恐惧记忆训练后或24小时记忆提取前立即进行单侧海马的抑制与训练前抑制类似,恐俱记忆均不受影响,而相同条件下进行双侧海马抑制则恐俱记忆无法有效保持。 由于GABAA受体激动剂代谢时间相对比较短,只能用于观察单侧海马在近期记忆中的作用,因此当我们看单侧海马对远期记忆影响的时候,采用了兴奋毒永久损伤单侧海马的方法。永久损伤单侧海马的动物与使用药理学抑制单侧海马的动物类似,背景恐惧的获得或24小时甚至7天的记忆提取均并无显著改变。有趣的是,单侧海马永久损伤的动物无法将近期记忆转换为远期记忆,表现为恐惧记忆训练后28天再进行记忆提取,无损伤的动物仍可记住恐惧记忆的背景环境,从而仍然保持强烈的恐惧行为,而单侧海马损伤的动物的恐惧记忆受到显著损伤,与双侧海马损伤类似。 结论与讨论:单侧海马损伤的动物,其背景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及近期记忆的提取均不受影响,但无法完成背景恐惧记忆从近期记忆向远期记忆的转化。 既往研究提示长期记忆并不储存在海马,但是如果没有海马,陈述性记忆无法形成。研究发现,尽管海马有左侧右侧两个,但只需要一个海马,就足以完成陈述性记忆的获得、巩固和近期提取等功能,并且至少在啮齿类动物并不存在明显的偏侧化,任一均可执行此功能。然而近期记忆向远期记忆转化功能却需要两个海马的完整,单个海马无法完成。这些研究加深了对海马在记忆中作用的理解。
  • 摘要:目的:对高脂食物诱导肥胖小鼠抑郁焦虑样情感行为变化进行评价,从而探究肥胖与抑郁焦虑表现在模式动物中是否存在共病现象. 方法:选择年龄一致C57BL/6雌性小鼠12只(17~19g)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饲养高脂食物,对照组饲养普通食物,两组分别饲养8周并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变化,于8周末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肥胖模型构建成功后用动物行为学实验中的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消耗实验、社交受损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黑白箱实验、新物体刺激实验对小鼠抑郁及焦虑表型进行评价. 结果:模型构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且糖耐量受损,说明高脂诱导肥胖小鼠模型成功并伴有代谢受损。模型评价:模型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总活动量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无差异,进入中心区域次数及停留时间也无差异,说明模型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无明显抑郁焦虑表现;在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中模型组小鼠总不动时间明显延长,说明模型组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及悬尾实验中有抑郁表型在反应快感行为的糖水消耗实验中,模型组小鼠1小时内饮用糖水与蒸馏水百分比明显降低,说明模型组小鼠在糖水消耗实验中具有抑郁表型;社交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在社交鼠箱停留时间与空箱之间无差异,说明模型组小鼠具有抑郁表型;在反映焦虑表型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以及黑白箱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与闭合臂停留时间比及进入次数比均有明显差异,进入白箱次数及停留时间明显增多,说明高脂诱导肥胖小鼠具有焦虑表型;新物体刺激实验中,模型组小鼠进入中心区域次数明显降低,但在中心区域停留时间与对照组小鼠无差异,说明模型组小鼠在新物体刺激实验中表型不明显。 结论:高脂食物诱导的肥胖小鼠模型可伴有抑郁焦虑表现,但焦虑表型不如抑郁表型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异氟烷对小鼠神经干细胞的BDNF,Caspase3及Notch信号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给予体外培养的新生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异氟烷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异氟烷处理组(IS01.0,IS01.5),其中异氟烷组细胞分别给予1.0MAC和1.5MAC两个浓度的异氟烷处理2小时,对照组给予O2处理2小时,随后置于培养箱正常培养24小时后收集细胞,提取细胞RNA检测BDNF,Caspase3及Notch相关基因(Notch2,Notch3,Hes5)的表达变化. 结果:(1)异氟烷下调神经干细胞BDNFmRNA水平,上调Caspase3mRNA水平如图1A所示,处理组ISO1.0和ISO1.5的BDNFmRNA水平(0.776±0.008,0.364±0.058)与对照O2组(1.458±0.048)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处理组ISO 1.0(1.783±0.062)和ISO 1.5(2.267±0.056)的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表达较对照O2组(1.479±0.049)明显升高(P<0.01).(2)异氛烷抑制神经干细胞的Notch2,Notch3及Hess表达如图2所示,与O2对照组(37.618±0.212,30.583±4.230)相比,异氟烷处理组ISO 1.0(32.213±2.092,7.490±2.095),ISO 1.5(9.615士2.249,2.084±0.240)明显抑制了Notch2(图2A)和Notch3(图2B)受体基因表达(P<0.01);如图2C所示,与O2对照组(5.220±0.250)相比,异氟烷处理组ISO 1.0(1.947±0.204).ISO 1.5(1.730±0.049)细胞的HessmRNA水平明显下调,并且有统计差异(P<0.01)。 结论:异氟烷可能通过抑制小鼠神经干细胞的Notch信号通路,下调BDNF的mRNA水平,上调Caspase3mRNA水平,影响神经干细胞的正常功能。
  • 摘要:目的:检测大鼠海马CA1区5-HT2a受体在场景恐惧记忆遗忘中的作用,探讨恐忆障碍患者恐惧记忆遗忘的分子机制. 方法:实验一:成年雄性SD大鼠在条件恐惧操作箱内接受5次电击强度为0.8mA的足底电击,两次电击间隔时间分别为122s(间隔学习)或12s(集中学习),24h后把大鼠放入条件恐惧箱内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部分大鼠学习后1h、6h、24h取材行5-HT2a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实验二:成年雄性SD大鼠双侧海马CA1区埋管,动物恢复7d后行场景条件恐惧学习,学习前122s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予5-HT2a受体拮抗剂MDL11939(17mmol,1μL/侧,Tocris Bioscience)或溶媒,12s组大鼠双侧海马CA1区予5-HT2a受体激动剂TBC-2(80mmol,1μL/侧,Tocris Bioscience)或溶媒,24h后进行恐惧记忆的检测. 结果:实验一:24 h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122 s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增强,与12 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122 s组海马CA1区5-HT2a受体表达显著增多,高于正常对照组,12 s组海马CA1区5-HT2a受体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实验二:MDL11939不影响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学习,24 h恐惧记忆检测结果显示予5-HT2a受体拮抗剂(122s+MDL11939)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低于予溶媒对照(122 s+Vehicle)组;予5-HT2a受体激动剂(122 s+TBC-2)组大鼠恐惧记忆明显高于予溶媒对照(12 s+Vehicle)组,达到122 s组的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 结论:场景条件恐惧的间隔学习显著上调海马CA1区5-HT2a受体的表达,产生强的恐惧记忆;场景条件恐惧的集中学习不影响海马CA1区5-HT2a受体的表达,导致弱的恐惧记忆。抑制间隔学习组大鼠海马5-HT2a受体,导致场景恐惧记忆减弱;反之,激动集中学习组大鼠海马5-HT2a受体,导致场景恐俱记忆增强。以上结果表明海马5-HT2a受体调节着大鼠场景恐惧记忆的巩固及遗忘,恐惧障碍患者病理性恐惧记忆的不能遗忘可能与其海马CA1区5-HT2a系统异常有关。
  • 摘要:目的:长期经历社会心理应激会增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应激引起的情感障碍不仅发生于应激事件的亲身经历者,同时还发生于应激事件的目击者.这种对目击者的间接应激能够更好地反映人类社会中的心理应激事件.然而,目前尚缺少有效的社会心理应激导致抑郁行为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对社会心理应激诱导易感个体(亲密关系小鼠)出现抑郁行为的研究,探讨个体对社会心理应激的不同反应性,揭示应激导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旨在降低个体对应激的易感性,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方法:本研究首先建立具有不同程度亲密关系的C57BL/6小鼠模型:即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亲密小鼠)和不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陌生小鼠)。亲密关系小鼠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在此过程中,C57BL/6小鼠目睹与自己亲密的小鼠遭受CD1小鼠的直接攻击,每天5min,连续10天。同样,陌生关系的小鼠也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在此过程中,C57BL/6小鼠目睹与自己陌生的小鼠遭受CDl小鼠的直接攻击。随后,采用社会交往实验评价C57BL/6小鼠的社交回避行为,通过糖水偏爱实验评价小鼠的快感缺失行为,通过新奇环境抑制摄食实验评价抑郁症伴随的焦虑行为。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应激激素皮质酮的含量,以考察社会心理应激对C57BL/6小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的激活程度;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小鼠伏隔核脑区fos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分析社会心理应激对小鼠伏隔核脑区神经元活性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伏隔核脑区多巴胺受体D1R, D2R以及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ynapsin的表达水平。 结果:亲密关系小鼠经历10天的社会心理应激后,表现为社交回避行为增加、糖水偏爱下降以及新环境中摄食潜伏期的延长,提示社会心理应激可诱导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出现抑郁行为。然而,在目击陌生小鼠遭受CD1小鼠的攻击后,C57BL/6小鼠并没有表现出行为学的异常改变。这表明社会心理应激可以诱导小鼠出现抑郁行为,并且这种抑郁行为只发生于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此外,在亲密关系小鼠经历目击应激后,社会心理应激使亲密关系小鼠HPA轴活性增强;伏隔核脑区fo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伏隔核脑区多巴胺D2R受体、突触后蛋白PSD95和Synapsin的表达水平下降。 结论:在社会心理应激实验中,具有亲密关系的小鼠对心理应激更为敏感,而具有陌生关系的小鼠则表现出对社会心理应激的抵抗性。社会心理应激通过激活亲密小鼠的HPA轴,抑制伏隔核神经元,下调伏隔核多巴胺受体,降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参与社会心理应激诱导的抑郁行为。
  • 摘要:目的:考察氟西汀及艾司西酞普兰不同的使用时程对大鼠抑郁样行为及海马ERK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96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2组:(1)M1组:正常对照1周(2)M2组:CUMS+生理盐水1周(3)M3组:CUMS+氟西汀1周(4)M4组:CUMS+艾司西酞普兰1周(5)M5组:正常对照2周(6)M6组:CUMS+生理盐水2周(7)M7:CUMS+氟西汀2周(8)M8组:CUMS+艾司西酞普兰2周(9)M9组:正常对照3周(10)M10组:CUMS+生理盐水3周(11)M11组:CUMS+氟西汀3周(12)M12组:CUMS+艾司西酞普兰3周.造模后M2、M6、M10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M3、M7、M11组腹腔注射氟西汀,M4、M8、M12组腹腔注射艾司西酞普兰.1周后,M1、M2、M3、M4组行矿场实验及糖水偏好实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ERK、pERK蛋白表达.2周后,M5、M6、M7、M8组行相同操作.3周后,M9、M10、M11、M12组行相同操作. 结果:(1)在矿场实验中,10min总行程结果显示,与M1组相比,M2组、M3组显著降低(P<0.05);与M2组相比,M4组显著升高,(P<0.05);M3组较M4组显著降低(P<0.05);与M5组相比,M6组显著降低(P<0.05);与M6组相比,M8组显著升高(P<0.05);与M9组相比,M10组显著降低(P<0.05);与M10组相比,M11组、M12组显著升高(P<0.05).(2)在糖水偏好实验中,糖水偏好率结果显示,与M1组相比,M2组显著降低(P<0.05);与M2组相比,M4组显著升高(P<0.05);与M5组相比,M6组显著降低(P<0.05);与M6组相比,M7组、M8组显著升高(P<0.05):与M9组相比,M10组显著降低(P<0.05);与M10组相比,M11,M12组间显著升高(P<0.05).(3)Western-Blot结果显示:ERK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与M1组相比,M2组、M3组、M4组显著下降(P<0.05);M4组较M3组显著升高(P<0.05);M5组、M6组、M7组、M8组间差异不显著(P=0.073);M9组、M10组、M11组、M12组间差异不显著(P=0.449);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方面,与M1组相比,M2组、M3组、M4组显著下降(P<0.05);与M2组相比,M3组、M4组显著上升(P<0.05);与M5组相比,M6组、M7组、M8组显著下降(P<0.05);与M6组相比,M8组显著上升(P<0.05);与M9组相比,M10组、M11组、M12组显著下降(P<0.05);与M10组相比,M12组显著上升(P<0.05). 结论:氟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使用三周后均能改善大鼠抑郁样行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起效时间更快,可能的原因之一便是对海马区ERK蛋白的激活更快速,继而通过对相关通路的作用,改善抑郁行为。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通过香菇多糖处理后,免疫调节受体Dectin-1(β-葡聚糖的受体)在CD-1小鼠抑郁样模型的行为学中是否介导抗抑郁效果,并探讨其对神经免疫抗炎细胞因子IL-4和AMPA受体磷酸化的调节,以及AMPA受体在Dectin-1介导的抗抑郁行为中的作用. 方法:实验使用7-8周的CD-1小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包括阴性对照组(0.9%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丙咪嗪15mg/kg)、香菇多糖低剂量组(5mg/kg)、香菇多糖中剂量组(12.5mg/kg)、香菇多糖高剂量组(20mg/kg)。腹腔注射小鼠60分钟、一天或持续注射五天后进行悬尾实验或强迫游泳实验;持续注射四天后进行旷场实验。Dectin-1或AMPA的活性在抗抑郁样模型中的作用分别通过其特异性拮抗剂laminarin或GYKI52466来确定。并通过Westernblot,检测小鼠大脑前额叶中的p一葡聚糖受体Dectin-1和TLR2,以及兴奋性AMPA受体的亚基G1uR1,GluR2,G1uR3及G1uRl(5845)磷酸化表达水平,还有神经免疫细胞因子TNF-(,IL-1(,IL-4的变化。 结果:(1)在香菇多糖处理60分钟后的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中,香菇多糖高剂量(20mg/kg)表现出急性的抗抑郁效果;持续注射香菇多糖一天或五天后进行了悬尾或强迫游泳实验,香菇多糖低(5mg/kg),中(12.5mg/kg)和高(20mg/kg)三个剂量均表现出持续的抗抑郁效果。(2)在旷野实验中,香菇多糖三个剂量在旷场总框和中间框中的移动距离和生理盐水相似,表明其并未引起极度活跃的行为学表现。(3)在Dectin-1特异性拮抗剂laminarin(10mg/kg)预处理一小时后,再次注射香菇多糖(20mg/kg),一小时后的悬尾实验结果表明:laminarin能够阻断香菇多糖的抗抑郁效果。(4)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在香菇多糖连续注射五天后的小鼠大脑前额叶中,Dectin-1和抑炎细胞因子IL-4的表达水平均升高,同时,大脑前额叶中AMPA受体G1uR1(S845)磷酸化的活性显著升高,其G1uR1的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5)在香菇多糖(12.5mg/kg)处理一小时后,行为学实验前半小时应用AMPA受体特异性拮抗剂GYKI52466(15mg/kg)处理能够阻断香菇多糖的抗抑郁效果。 结论:本研究确定了Dectin-1作为一种新颖的抗抑郁药物开发的作用靶点并明确了其通过调节谷氨酸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理机制。
  • 摘要:目的:母亲在子代脑胚胎发育期遭受慢性应激与子代的认知、行为、情感障碍的发生有关.其中,炎症因子发挥重大的调控作用.本实验通过建立母孕期应激模型,观察母孕期应激对子代大鼠行为学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并使用度洛西汀对子代进行干预,观察其抗抑郁的效果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方法:采用母孕期慢性温和性应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ontrol,CON)在妊娠期不给予任何应激;应激组(PS)从妊娠期第7-20天给予慢性温和性应激。子代在出生后第60-80天分别进行度洛西汀(10mg/kg/d)及等体积生理盐水干预,因而将大鼠分为四组:控制组+盐水组(CON+V),控制组+度洛西汀干预组(CON+D),应激组+盐水组(PS+V),应激组+度洛西汀干预组(PS+D)。药物干预21天后,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测试,并使用RT-PCR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IL-1β,IL-6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在旷场试验中:与CON+V组相比,PS+V组大鼠的运动距离(P<0.05),出现在中心区的时间(P<0.05)及出现在中心区的频率显著减少(P<0.05);与PS+V组相比,PS+D组大鼠的运动距离(P<0.01),出现在中心区的时间(P<0.01)及出现在中心区的频率显著增加(P<0.01).在强迫游泳试验中:与CON+V组相比,PS+V组大鼠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5),而PS+D组逆转了大鼠不动时间的增加(P<0.01).促炎症因子的表达:1.应激及药物因素对IL-1β表达量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2.与CON+V组相比,PS+V组IL-6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PS+D组则逆转了IL-6表达水平的上调(P<0.01)。3.与CON+V组相比,CON+D组大鼠海马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与PS+V组相比,PS+D组大鼠海马TNF-a的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P<0.05)。 结论:母孕期应激会诱导子代类焦虑抑郁样行为的产生及促炎因子水平的上升,子代成年期度洛西汀干预可以减少类焦虑抑郁样行为的产生,并阻止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上调。本研究通过揭示母孕期应激对子代的长期影响为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考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2015年1月至12月,选取431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标准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冲动行为危险因素评估和大五人格量表(NEOP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用药依从性的评定. 结果:(1)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发生情况: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行为发生率52.9%(男性发生率54.1%,女性51.2%),其中,言语攻击行为发生率41.8%(男性发生率52.1%,女性41.3%),身体攻击行为发生率30.6%(男性发生率34.0%,女性25.6%),毁物行为发生率20.4%(男性发生率20.8%,女性19.7%)。(2)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影响因素: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宜人性、中断过服药和积极应对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言语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性别和宜人性可能是身体攻击行为的预测因素,首发年龄、精神障碍遗传史、吸烟、宜人性、中断服药和自行换药可能是毁物行为的预测因素(见表1)。 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风险行为较为多见,尤其是在言语攻击、身体攻击和毁物等方面,需要给予足够重视;性别、首发年龄、应对方式、用药依从性和人格因素等可能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风险行为的预测因素。
  • 摘要: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类型.其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寻找敏感高效的生物标记以早期诊断和干预一直是AD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拟建立基于视网膜参数的AD生物标记,探索其对AD认知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并通过与AD经典影像学标记——海马体积的关联验证视网膜参数作为AD生物标记的有效性. 方法:对上海市社区非痴呆老人(年龄)65岁)进行整群抽样,开展为期25个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所有入组个体首先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眼科检查及精神心理量表筛查等常规检查。基线评估主要包括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Status, RBAN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和头颅磁共振检查(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MRI),从而获取多维度认知功能,视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黄斑容积及平均厚度,海马体积作为基线数据;25个月后进行随访,复测内容同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基线时,99人符合入组标准,包括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23例、认知功能正常者(Normal Cognition,NC)76例;所有受试者均完成认知功能和OCT评估,其中40人同时完成头颅MRI检查。随访时,共78人完成认知功能评估和OCT检查(AD=10例、MCI=18例、NC=50例),28人完成MRI随访。根据认知转归情况将随访人群进一步分为认知恶化组(NC进展为MCI/AD或MCI进展为AD的个体,N=18)和认知稳定组(仍然为NC或MCI的个体,N=60)。 1.视网膜参数与认知功能的变化及相关:(1)横向比较,AD和MCI患者存在多维度认知功能损害;下象限RNFL厚度、黄斑容积、黄斑平均厚度与多个认知域评分呈负相关。(2)经过25个月随访,认知恶化组表现出更为广泛严重的认知损害且情节记忆减退最突出,同时下象限RNFL厚度变薄、黄斑容积减小、黄斑平均厚度变薄达到统计学意义;且认知恶化组平均RNFL厚度下降值、黄斑容积减小量及黄斑平均厚度下降值与多个认知域评分降低值呈负相关。 2.视网膜参数与海马体积的变化及相关:(1)基线时,颖象限RNFL厚度与海马体积呈正相关。(2)经过25个月随访,上象限RNFL厚度退变与海马体积萎缩平行变化;且RNFL厚度下降值、黄斑容积减小量及黄斑平均厚度下降值与海马体积减少值呈正相关。 结论:老年个体视网膜参数的变化与认知功能转归、海马体积萎缩存在一定的关联。基于OCT的视网膜相关参数,如RNFL厚度和黄斑容积可能是AD早期潜在的生物标记。
  • 摘要:目的:探索重性精神病治疗随访管理新模式,建立防治机制和网络,提高治疗成功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方法:选择四平市为试点,对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精神疾病线索调查,根据线索信息入户调查,对符合ICD-10、CCMD-3标准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建档立卡管理,并录入全国重性精神疾病治疗管理网络系统,经危险行为评估,对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的贫困患者,给予免费服药管理、应急处置、免费住院治疗. 结果:线索调查获得有精神异常信息2652条,初筛符合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者1737例,经评估有3级以上危险行为者352例。对244人次有危险行为或有严重药物副反应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了应急处置,其中有108人次紧急住院,170人免费治疗。 结论: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将有效减少症状复发,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被管理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 摘要:目的:通过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监管的探讨,以减少或预防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方法:以医院2010年-2014年完成司法鉴定案例400例,其中男性307例.女性93例,在全部鉴定案例中,以肇事肇祸案例为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0例鉴定案件中,杀人案例22例,持刀伤害30例,寻恤滋事7例,纵火5例.杀人案例22例中,杀死丈夫8例,杀死妻4例,杀死女儿1例,杀死婆婆1例,杀无辜人8例.持刀伤害30例中,重伤16例,轻伤10,轻微伤4例.结论: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监管,应以政府财政出钱,公安牵头,法定监护人配合,医疗专家危险评估的监管治疗模式,减少或预防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 摘要:目的:本研究调查双相障碍患者残留症状及危险因素和其对疾病结局影响. 方法:门诊双相障碍患者,经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定式临床检查(SCID)诊断符合双相障碍,汉族人群,年龄18-65岁,男女不限,已在精神病专科医院接受情感稳定剂碳酸锂或丙戊酸盐治疗,不合用或合用选择性5-HT再摄取阻滞剂,足量治疗≥12周,可合用苯二氮卓类药,获得书面知情同意.排除有精神病性障碍、严重躯体疾病及其他遗传疾病史,排除智力低于正常水平及其它因素(如严重视、听觉障碍)影响测试者.共调查64例.测评自编人口学和一般临床情况调查表、杨氏躁狂量表(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量表(SDSS). 根据YMRS (≥10分)、HAMD-17评分(≥38分)分别分为无残留症状组和有残留症状组,残留躁狂症状组和残留抑郁症状组,进行t检验、x2检验、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双相障碍患者YMRS≥10分、HAMD-17≥8分比例分别为12.5%,14.1%,有残留躁狂症状或残留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5%。残留症状组与婚姻状况、总病程相关(P<0.05);残留躁狂症状组与总病程显著相关(P<0.01);残留抑郁症状组与文化程度相关(P<0.05),与年龄、总病程显著相关(P<0.01)。残留症状组与SDSS家庭职能、对外界的兴趣与关心、责任心与计划心因子受损显著相关(p<0.01);残留躁狂症状组与SDSS的婚姻功能因子受损相关(p<0.05);残留抑郁症状组与家庭职能、对外界的兴趣与关心、责任心与计划心因子受损显著相关(p<0.01)。 结论:双相障碍患者残留症状发生率较高,残留抑郁症状与残留躁狂症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情况不同。
  • 摘要:目的:本文为探索长春地区综合医院自杀者的自杀行为模式特征,为自杀预防及干预提供更多可靠资料和有力依据. 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地区市、县级10家综合医院,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到医院就诊的自杀抢救患者.包括自杀身亡及自杀未遂者.符合诊断标准并愿意接受调查自杀身亡者家属及自杀未遂患者家属或本人共收集到640例使用SPSS13.0软件包上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服毒者489例(76.41%)(包括合并其他方式自杀,其中一种为服毒者),选择自统者56例(8.75%),割腕或刀伤69例(10.78%),溺水6例(0.94%),交通事故者8例(1.25%),跳楼12例(1.875%)。服毒物主要来源:放在家里的药或物品396例(61.875%);伤害者为自伤而买的197例(30.78%);别人提供17例(2.66%);其他来源30(4.69%)。服毒地点:在家里472例(73.75%);在单位36例(5.625%),在公共场所46例(7.19%);偏僻户外82(12.81%),其他地点4例(0.625%). 结论:长春地区自杀者最主要的自杀方式是口服农药或鼠药,其次是割腕、自绕和坠落。多选择在家中服用己有毒药,因此家中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应加强家中治疗药有毒药物管理。
  • 摘要:目的:抑郁障碍是一种发病率高、危害公众健康、引起严重的功能损害及巨大的社会负担的疾病n],有很多研究对抑郁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做出了积极探索,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哪些可以作为预测发病的困素,尚无定论.本研究主要探讨抑郁障碍患者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与抑郁障碍严重程度的关系,以便于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关注、预防、治疗和心理干预. 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包括2009年-2012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以及同期正常对照,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入组标准:①采用较客观的半定式诊断工具SCID进行筛查并符合美国精神疾病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共同确定;②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③无器质胜脑部疾病;.6个月内无酒精和药物滥用;⑤无严重躯体疾病史。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②精神发育迟滞;③酒精或药物所致精神障碍;④目前患有严重躯体疾病。评定工具: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被试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估被试人格特征;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估被试的应对方感。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多组比较用方差分析,抑郁程度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a=0.05. 结果:1、经方差分析病例组在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总分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掩饰性得分四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对有差异的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得分进行LSD两两比较,三个维度得分比较均为正常组和轻、中、重度抑郁障碍得分不同((P<0.05)。而轻度、中度、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之间得分各指标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2、将调查人群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得分作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艾森克人格得分、特质应对方式得分等作为自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最终有文化程度、艾森克人格得分、特质应对方式得分三方面进入到回归模型(P<0.05)。从表2可以看出模型拟合情况尚可,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为:HAMD-17得分=-4.817-0.984文化程度-0.108内外向+0.218神经质+0.106精神质-0.193积极应对方式+0.268消极应对方式, 结论:抑郁障碍患者在人格特征方面表现为内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应对方式以消极应对为主。
  •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拒药原因.方法: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病史采集,入院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出现拒药行为最多的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病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结论:精神病人的药物治疗起关键性的作用,精神病人的拒药行为严重影响着医生的治疗,同时延长了病人病情的恢复时间,增加了病人住院期间自伤自杀他伤的危险性,给护理工作增添了难度,所以真对病人拒药的特点,应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
  • 摘要:目的:研究血浆nesfatin-1水平及心率变异性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T2DM)抑郁程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T2DM共病抑郁症患者与非共病抑郁症患者、健康对照组nesfatin-1及心率变异性的差异.探讨其改变在2型糖尿病与抑郁症共病中的作用机制. 方法:选取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66例,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将其分为两组,2型糖尿病共病抑郁症组23例(DDM组)、2型糖尿病非抑郁症组43例(NDDM组),并选取同期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评定。采取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nesfatin-1水平,同期应用韩国Medicore公司SA3000P精神压力分析仪检测心率变异性,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同时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等水平。比较三组血浆nesfatin-1水平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差异,对nesfatin-1水平、心率变异性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及其他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 结果:DDM组患者血浆nesfatin-1浓度明显高于NDDM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DDM组与NC组之间nesfatin-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变异性分析的时域分析显示,DDM组及NDDM组的心率变异标准偏差(SDNN)及连续变异的平方根(RMSSD)均明显低于NC组,而DDM组与ND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频域分析显示,DDM组及NDDM组总能量(TP)、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均明显低于NC组,DDM组与ND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的血浆nesfatin-1水平与SDS分数、HAMD分数、C肤水平、T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SDNN,TP,LF,HF水平均与HAMD分数均呈明显负相关。 结论:T2DM患者的血浆nesfatin-1水平、心率变异性水平均与其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说明nesfatin-1及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在T2DM与抑郁症共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并且T2DM患者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明显受损,抑郁越严重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越重。
  • 摘要:目的:研究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女性双向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对比两组患者的躁狂量表评分、副反应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RMS评分、TE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女性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抑郁障碍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终生患病率接近10%.21世纪抑郁障碍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有学者研究发现,75%的抑郁障碍患者存在自杀观念.因此对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研究是该疾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以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儿童期虐待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入组的方法,对97例首发未用药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所有入组患者的HAMD评分≥20,入组年龄在18-60岁之间。儿童期虐待采用的是儿童期虐待问卷中文版(CTQ-SF),该量表从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五个维度来分析儿童期虐待的程度。自杀风险的评估采用的是贝克自杀意念问卷(SSI),该量表从有无自杀意念和自杀意念的强烈程度两个方面来评估抑郁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先通过贝克自杀意念问卷将患者分为无自杀意念组和有自杀意念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儿童期虐待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再通过pearson方差分析,进一步检测儿童期虐待各分量表得分与与自杀意念得分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儿童期虐待各因子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关系。 结果:97例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中有自杀意念的67例,占69.1%。儿童期虐待问卷得分与自杀意念存在相关性(F=3.645,P<0.05)。儿童期虐待问卷五个分量表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均成正相关,其中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441,P<0.05;r=0.617,P<0.01;r=0.626,P<0.01;r=0.798,P<0.01)。 结论:儿童期虐待能够影响抑郁障碍的自杀风险,其中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及性虐待对自杀风险的影响可能更为重要。
  • 摘要: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国内外多使用中枢兴奋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医院通过文拉法辛结合胞磷胆碱钠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已作过报导,现加用蓝光照射后加快起效时间,提高疗效。蓝光治疗的机理是蓝光比白色光对褪黑激素的抑制更强,其更能提高警觉性和信息传递速度。本组中蓝光光照强度较小,且在照射的同时可谈话、听歌等静态活动,并未发现不良反应。下一步将对治疗患者作褪黑激素的测定,以确明其治疗机理。
  •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服刑人员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相关人口学、犯罪学以及临床特点,为该群人员卫生干预以及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从2012年-2013年湖南省女子监狱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中获得的边缘型人格障碍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非边缘型人格障碍为对照组,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其相关的人口学、犯罪学及临床特点,并进一步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相关因素. 结果:1.女性服刑人员边缘型人格障碍(BPD)和非边缘型人格障碍(NBPD)相比,年龄较轻(34.6士8.9vs40.4士10.4,t=7.7,P<0.05),未曾结过婚更多(63.2%vs80.5%,x2=45.6,P<0.001),离婚比率更高(31.6%vs25.2%,xZ=5.4,P<0.05),文化水平处于小学或者文盲的人数较少(27.1%vs38.1%,x2=13.3,P<0.001),入狱前处于无业状态更多(59.4%vs41.1%,x2=35.1,P<0.001).BPD家庭成员中饮酒比率、毒品使用比率、犯罪比率以及存在精神疾病史比NBPD较高,分别为74.3%vs61.7%,x2=17.6,P<0.001;14.6%vs6.8%,x2=22.0,P<0.001;20.1%vs13.2%,x2=10.4,P<0.05;11.1%vs5.4%,x2=45.6,P<0.05.BPD较NBPD更多吸烟以及毒品使用情况,分别为63.2%vs41.8,x2=188.7,P<0.001;61.1%vs23.0,x2=188.P<0.001.BPD具有更多犯罪史(10.8%vs6.3%,x2=8.0,P<0.05);在犯罪类型上更多是涉毒罪(53.1%vs35.2%,x2=22.0,P<0.001);BPD较NBPD更多存在经期情绪问题以及非计划怀孕,分别为53.1%vs27.5%,x2=80.0.P<0.00177.0%vs48.2%,x2=74.9,P<0.001.BPD共病更多的精神障碍,和抑郁症、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共病情况与NBPD相比分别为46.2%vs35.4%,x2=13.0,P<0.001;57.6%vs20.0%,x2=199.4,P<0.001;5.9%vs3.4%,x2-4.4P
  • 摘要:目的:治疗药物监测是在20世纪中后期,药物部门随着分析技术的发展而开展的一项服务,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使用药物的患者的血清、尿液或者唾液等进行定时定量的采集,监测其中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的浓度,目的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药物浓度与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关系,协助医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帕罗西汀属于SSRI类药物,至今关于该药物TDM的研究较少.本研究试图探讨帕罗西汀对抑郁症患者早期血药浓度的影响及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5年04月一2016年O1月在本院就诊的44例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口服固定剂量的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8周,第1-4天服10mg/日,之后服20mg/日。在基线及治疗后第1.2,4,8周末进行HAMD,HAMA.MADRS.VAS,SF-36,TESS量表评估,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监测治疗后第1与2周末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统计分析时,临床疗效指标采用FAS集数据分析,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采用PP集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等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与基线比较,治疗后在各观察时间点(第1,2,4,8周末)的HAMD,HAMA.MADRS.SF-36量表总分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基线比较,治疗后在各观察时间点(第1,2,4,8周末)的VA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起效组和早期未起效组在8周末的临床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患者服药后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范围为(2.2-57.8)ng/ml,早期起效者血药浓度与早期未起效者血药浓度相比较,二者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1,2周末的血药浓度与第1.2周末HAMD减分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且与第1,2周末VAS评分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服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获得临床治愈的患者比未达到临床治愈的患者第1,2周末血药浓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服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获得治疗有效的患者与未获得治疗有效的患者第1,2周末血药浓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帕罗西汀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但对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尚不明显。帕罗西汀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厌食、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头昏和昏厥。但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之间无显著相关性。2.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与HAMD减分率之间具有相关性;较高的帕罗西汀血药浓度的患者疗效更好,提示早期(1周末、2周末)帕罗西汀的血药浓度可以预测患者8周末的临床治愈率。并找到治疗1周末及2周末帕罗西汀的最低早期起效浓度值分别为11.68ng/ml与14.600ng/ml。且治疗后第1周末与第2周末的血药浓度对8周末临床治愈的预测价值相同。
  • 摘要:目的:评价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阿立哌唑组30例和富马酸喹硫平组30例,进行为期8周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治疗中出现的副反应量表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评定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治疗8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各时点各量表评分两组间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阿立哌唑组有效率60.3%,富马酸喹硫平组有效率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P=0.211)。两组均未发生相关不良事件。阿立哌唑组镇静作用较富马酸喹硫平组小。 结论:阿立呱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富马酸哇硫平的疗效相当,对镇静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 摘要:目的:对氢溴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62例老年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3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7.0±7.5)岁,病程2~11个月,平均病程(5.3±3.2)个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为(23.3±3.4)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等方面的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草酸氢溴酸西酞普兰(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923;20mg)治疗,患者初始服用剂量为每天20mg,此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每日20~40mg,早餐后服用.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43052;75mg)治疗,患者初始服用剂量为每日75mg,此后依据患者病情适量增加剂量,每日150~225mg,均在早餐后服用.如患者存在睡眠质量差的情况,则酌情给予艾司唑仑、地西泮等镇静安眠药物.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和文拉法辛的疗效均较为确切,但氢溴酸西酞普兰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率低的优点,可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分析坦度螺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116例焦虑症患者入院后经临床诊断,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焦虑症诊断标准相符;就诊时间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男性50例,女性66例;年龄20岁至60岁,年龄平均(35.7±4.9)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8.6±0.7)年;经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组58例患者接受坦度螺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58例患者接受坦度螺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用药前2周均停止服用抗精神药物。对照组患者初始每天口服10mg坦度螺酮(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02),使用两周后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每天服用20-30mg。治疗组患者坦度螺酮治疗情况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同时初始每天服用帕罗西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84) 20mg,使用两周后根据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每天30-50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8周及10周后的HAMA评分。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8周、10周HAMA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 05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轻微,未加处理,数周后消失。 结论:坦度螺酮合并帕罗西汀治疗焦虑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症状,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单臂、开放、前瞻性的临床试验.受试者为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满意的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13周.本研究采用事后分析旨在探讨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以PANSS评分<70、PSP评分>70和IEQ>6分作为评价受试者症状、功能和照料者负担等预后的指标.利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受试者预后良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 结果:研究入组的受试者例数为616人,其中610例纳入全分析集。受试者平均年龄(SD)为31.5(10.9)男性336例(55%),受试者基线PANSS和PSP总分平均分(SD)分别为为91.8(12.5)和44.9(13.7)岁。随着治疗的进行,PANSS总分<70的受试者比例逐渐增加。在治疗第13周,66.72%的受试者PANSS<70。单因素回归的结果表明受试者第13周PANSS总分<70的相关因素包括:受试者的病程、第三针剂量、基线PANSS,MARS和MSQ评分、基线PSP总分和PSP总分的改善情况等。病程越短、基线MARS和PSP评分越高以及PSP改善更明显的受试者,在第13周出现PANSS评分<70分的可能性越高。多因素回归中,受试者的病程、基线PANSS评分和前5周PANSS评分的改善情况与第13周PANSS评分<70分显著相关。随着治疗的进行,PSP总分>70的患者比例逐渐增多。在治疗第13周,34.25%的受试者PSP总分>70。与受试者第13周PSP总分>70相关的因素包括:受试者的工作状态(全职、临时工作和无工作)、病程、第三针注射剂量、基线IEQ总分、基线PANSS和PSP总分、PANSS和PSP总分的改善情况等。经过治疗,病程短和PANSS改善更明显的受试者功能改善更佳。多因素回归中基线PSP和PANSS总分、以及第5周PSP和PANSS评分的改善与第13周PSP总分>70显著相关。在治疗第13周,50.19%的受试者IEQ降低>6分。与第13周IEQ减分(五分类)>6分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受试者病程分布(是否大于3年)、基线CGI和工EQ评分、PSP和PANSS总分的改善情况等。病程小于3年、治疗后PANSS及PSP改善更明显的受试者,照料者负担降低更为明显。多因素回归中,受试者的工作状态、基线IEQ总分和第5周PANSS评分的改善与IEQ降低>6分显著相关。 结论:对研究进行的事后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在急性期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包括受试者的病程、工作状态、治疗早期症状和功能的改善情况。
  • 摘要:目的:抑郁症的一线治疗药物具有起效慢的主要缺点,而且部分患者对各种抗抑郁药物都不反应.近年来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及其作用与难治性抑郁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其成瘾和其他毒副作用限制其广泛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本研究鉴别具备快速抗抑郁作用的中医药及其机制. 方法:利用快速抗抑郁药物具备的持久抗抑郁性,我们使用了不同的抑郁症及抗抑郁动物模型,对中药越鞠丸的快速与持久抗抑郁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氯胺酮作为阳性对照。并对CREB-BDNF和mTOR信号介导的神经可塑性在越鞠丸快速抗抑郁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结果:在ICR品系中,越鞠丸单次给药可以在30分钟产生降低悬尾不动时间的抗抑郁作用,并可持续24小时,也可以缓解获得性无助与陌生环境摄食抑制行为。而在昆明小鼠中,越鞠丸同样可在30分钟产生抗抑郁作用,但是可持续到5天。在两个品系的海马中,越鞠丸均可以在30min导致BDNF蛋白的转录后表达增强,是通过抑制EEF2的信号实现的,并在3小时时产生BDNF的基因表达增强,但是不能持续更久。但是在昆明鼠中,越鞠丸3小时后,有显著的CREB与BDNF基因和表达增强,且CREB信号与BDNF基因表达增强可以持续至少2天以上。氯胺酮表现出相似的品系依赖性行为与分子信号差异。但是,使用CREB上游PKA信号抑制剂可以逆转越鞠丸对BDNF基因表达增强和抗抑郁作用,而对氯胺酮没有作用。使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可以逆转氯胺酮,而不是越鞠丸的效果。这说明越鞠丸是通过激活海马细胞CREB-BDNF来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持久性。在昆明小鼠进行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研究中发现,越鞠丸可以早在给药后2小时逆转糖偏好的降低,而氟西汀没有此作用。而且越鞠丸的逆转糖偏好和陌生环境摄食抑制行为可以持续到单次给药后第六天,此时氯胺酮己没有抗抑郁作用。与氯胺酮一样,越鞠丸可以快速逆转前额叶mTOR相关信号,如上游AKT,ERK和下游S6k与4EBP的,及突触蛋白G1uR1,synapin1等降低和NMDAR亚单位NR1的升高。而到给药6天后,相对于氯胺酮,越鞠丸选择性地提高了AKT信号,抑制NR1信号。越鞠丸也持久抑制海马的NR1信号。 结论:不同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越鞠丸具有类似于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且持久性比起更长,其快速抗抑郁作用可能是通过BDNF的快速增强产生,而其持久抗抑郁作用这依赖于CREB引起的BDNF基因表达增强,并与AKT和NR1的持久调节有一定的关系,从而导致神经可塑性的的快速持久的增强。
  • 摘要:目的:探讨强迫症(OCD)患者的冲动功能和反应抑制功能与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首发未用药的门诊强迫症患者44例,社会招募健康志愿者46例,与OCD组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两组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用以评估被试的冲动功能;进行信号停止任务(Stop Signal Task,SST),用以评估被试的反应抑制功能;并比较两组的差异. 结果:1.Barratt冲动量表:采用BIS-11中文版量表,包括26个条目,三个维度:注意冲动(attention impulsive,AI);运动性冲动(motor impulsive,MI);无计划性冲动(no-planning impulsive,NPI)。OCD组注意冲动性子量表评分为(14.18±3.20)分,较正常对照组(12.26±2.1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OCD组量表总分为(56.98±7.06)分,运动冲动性子量表(18.39±2.76)分,无计划冲动性子量表(22.77±3.76)分,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4.30±7.46)分,(18.35±2.88)分,(22.07土3.86)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OCD组存在注意冲动缺陷。2.行为学范式:该任务包含执行试次(Go)和停止试次(Stop)。停止信号反应时间(Stopsignalreactiontime,SSRT),作为衡量抑制控制能力的指标,SSRT越短,提示抑制功能越强。OCD组对Go的正确反应率为(0.77±0.17)%,较正常对照组(0.85±0.14)%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提示OCD患者存在持续注意缺陷;OCD组对Stop的正确反应率为(0.59±0.17)%,较正常对照组(0.53±0.12)%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提示OCD患者可能对负性刺激存在更高的注意偏向;OCD组的SSRT值为(368.51±41.18)ms,较正常对照组(388.36±28.69)m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提示OCD组抑制控制能力高于正常对照组。 结论:强迫症患者存在注意功能和抑制功能缺陷。
  • 摘要:目的:在抑郁症患者中采用cloninger的人格精神生物模型(TCI-R)、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查,探讨抑郁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抑郁症的诊断依据ICD-10为诊断标准,随机纳入100名确诊为抑郁症的住院患者(男性50例,女性50例),均为首发病例.100名健康人(男性50例,女性50例)作为对照,完成中国版本气质性格量表(TCI-R)240条目版本及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 结果:抑郁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躲避伤害性(Harm avoidanceHA)(F=157.72,p=0.000)、奖赏依赖性(Reward dependence RD)(F=11.69,p=0.001)、坚持有恒性(Persistent PS)(F=27.82,p=0.000).自我定向性性(Self-directed nessSD)(F=78.61,p=0.000)和合作性(Cooperativeness CO)(F=63.89,p=0.000)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HA显示明显的高分(107.08±14.36),而在RD(99.68±12.31),PS(117.55±16.11),SD(118.94±14.66)和CO(119.35士12.94)维度显示明显低分,的HA维度中,病例组所有的子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在PS,SD和CO两个维度中所有子维度均低于对照组。抑郁症患者在HA维度中不同性别间存在差异,(F=6.08,p=0.015),女性得分高于男性,(男103.63±13.36,女110.68±14.61),在子维度中HA2(男23.46±3.85,女26.06±4.04,F=10.62,p=0.002).SD3(男14.75±2.68,女13.00士3.67,F=7.34,p=0.008).C05(男25.12±2.36,女26.42±3.10,F=5.47,p=0.021)存在显著差异。在病例组,探求新奇性(Noveltyseeking)NS与PS(r=0.466,p=0.000)呈显著的负相关,HA与PS(-0.461,p=0.000),SD(r=-0.563,p=0.000)呈显著的负相关,SD与CO(r=0.443,p=0.000)呈正相关。另外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对抑郁症有明显影响。 结论: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间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症患者对刺激大多表现出抑制反应的倾向,避免惩罚和非奖赏的行为,行为多为抑制或中断的,对有利信号缺少积极反应,对行为不能持续和维持,更多表现为多愁善感、社会依恋及依赖,并且不能控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使个人行为选择符合具体情境及目标,很难接受并融入他人。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对抑郁症均有明显影响(p<0.05)。也为下一步的心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显示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阻断多巴胺受体改善临床症状,而绝大多数患者认知损害改善不明显.与多巴胺神经递质通路相比,N-甲基-D-天冬氨酸环路异常对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更重要.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调节NMDA受体活性,从而对脑的认知功能起到更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尸脑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的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精神患者长时记忆与BDNF血清水平下降有关.大量研究报道精神分裂症BDNF基因多态性与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显著相关,然而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目前国内外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与BDNF基因多态性研究报道多未能排除药物,慢性病程等因素影响。本研究采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诊断及诊断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临床特征与脑源性生长因子Va166Met基因多态性相关性。 方法:采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对87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76名对照BDNF基因Va166Met(rs6265)进行检测,采用韦氏智力成人版测试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分析诊断和基因对智商的交互作用,并对患者异常的灰质体积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患者组总智商、言语智商和操作智商和对照组比较出现显著下降,总智商(F=4.59,P=0.01)和言语智商(F=4.44,P=0.01)下降受基因和诊断交互作用的影响(Bonferroni矫正<0.05).Val/Val基因型患者言语智商显著小于Val/Met和Met/Met基因型患者,而Met/Met基因型对照言语智商小于Val/Met基因型、Met/Met基因型对照总智商小于Val/Met和Val/Val基因型对照。精神分裂症Val/Val基因型者总智商与阳性症状(r=-0.65,P=0.03)和思维紊乱(r=-0.61,P=0.02)呈负相关。 结论:精神分裂症认知损害和临床特征共同受到脑源性生长因子Va166Met基因多态性影响,BDNFVa166等位基因是精神分裂症重要易感基因。
  • 摘要:目的: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症患者除情绪症状外,还可能伴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虽然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不少,但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特点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运用神经心理测验RBANS结合神经电生理指标P300对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试,探索不同程度首发抑郁症患者神经心理和神经生理认知功能的特点,为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诊断、治疗、恢复及疗效的评定起指导意义。 方法:研究对象:2009--2013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确诊的抑郁症患者以及同期正常对照,患者组及对照组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患者组共入组297例,对照组共入组242例。评估工具:(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估被试抑郁严重程度。(2)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估被试记忆、注意、言语、执行等认知功能。(3)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主要评估注意、瞬时记忆、反应等认知功能。 结果:1、患者组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分析(RBANS)测量总分中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F=24.082,P<0.001),患者组在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语言功能和延时记忆因子中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LSD两两比较,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2、在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结果显示:患者组在N2波幅和P3b波幅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在N2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F=8.08,P<0.001),不同程度抑郁症患者之间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重度抑郁症患者在P3a和P3b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各因子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仅P3b的潜伏期与延时记忆呈负相关(P<0.05);其它各项指标无相关(P>0.05). 结论:不同程度首发抑郁患者心理认知功能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受损,其生理认知亦有不同程度受损,尤其是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
  • 摘要:目的:验证强迫症患者存在认知损害,探索强迫症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方法: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强迫症诊断标准,三名主治以上医生独立诊断,诊断为强迫症者入组,共20例.健康对照组来源于哈医大健康体检中心,均无精神症状,共入组20例.通过Y-BOCS量表评定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以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RBANS)评定入组对象的认知功能,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强迫症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学历上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RBANS评分对照组受试者(184.80±21.879)高于强迫症组(167.55±14.638)。患者Y-BOCS量表评分(27.65±4.48)与RBANS总分存在负相关(R2=0.007,P<0.05)。 结论:本组强迫症患者认知功能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且与强迫症症状严重程度存在负相关。
  • 摘要: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征,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探讨P300作为评估认知功能指标的意义. 方法:对35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持续操作测验(CPT-IP)和P300检测.P300检测:记录电极的安放参照国际10/20系统电极配位法(Fp1、Fp2、F3、F4、C3、C4、P3、P4、01、02、F7、F8、T3、T4、T5、T6),双侧乳突安放参考电极.所有电极的电阻间阻抗低于20千欧,采用的是听觉oddball法。EEG信号的处理流程包括:平均参考,0.5-30Hz带通滤波,数据分段(刺激前100ms做基线,刺激后800ms为反应),受干扰trials的剔除(士100uv为阂值),基线校正,叠加平均以及P300幅值/潜伏期的提取。P300中的P3波在头皮顶中央区最为明显和稳定,所以我们选择用P3.P4两个电极的幅值和潜伏期作为测量指标,CPT-IP包含三个分测验(两位数2D、三位数3D、四位数4D),采用变异系数d值作为测量指标。选取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35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两组受试者在CPT-IP的3组测验中,d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D(t=2.984,P=0.005).3D(t=2.532,P=0.014).4D(t=2.743,P=0.008)];(2)抑郁症组CPT-IP的d值与HAMD得分无相关性[2D(r=0.184,P=0.348),3D(r=0.143,P=0.468),4D(r=-0.128,P=0.515)],与病程无相关性[2D(r=0.288,P=0.138).3D(r=0.031,P=0.877),4D(r=-0.073,P=0.714)];(3)抑郁症组与对照组相比较,靶刺激P3(t=4.632,P=0.000)、标准刺激P3(t=4.632,P=0.000)、靶刺激P4(t=3.546,P=0.001)、标准刺激P4(t=3.168,P=0.003)的潜伏期均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靶刺激P3(t=-2.879,P=0.005)和靶刺激P4(t=-3.315,P=0.003)的幅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抑郁症组CPT-IP的d值与靶刺激P3的幅值[2D(r=0.431,P=0.022),3D(r=-0.482,P=0.009),4D(r=-0.445,P=0.018)]、标准刺激P3的幅值[2D(r=-0.636,P=0.000),3D(r=-0.424,P=0.025),4D(r=-0.420,P=0.026)]均有显著相关性,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1)从CPT-IP和P300的结果均可以反映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2)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病程、抑郁严重程度均无相关性;(3)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幅值和潜伏期可以作为评价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且P300的幅值可以反映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 摘要:目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但能否通过评估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功能,在"个体水平"区别患者和对照的研究结果尚不明确.此外,是否存在区分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特征的生物学标记仍需要更多证据. 方法:该研究根据DSM-IV的诊断标准,收集183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3例男性和100例女性,年龄27.93±9.14岁,受教育年限13.15±3.27年)和与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对照185例(72例男性和113例女性,年龄27.50±8.08岁,受教育年限13.62±3.34年)。采用韦氏智力测验和剑桥成套认知测验评估受试者的神经认知功能。该研究共纳入51个特征,其中一般信息有3个特征,韦氏智力测验有3个特征,剑桥认知成套测验评估有45个特征。该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scikit-learn机器学习API中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其中所收集数据70%的样本用来训练模型,30%样本作为测试集,完成模型预测。通过网格搜索交叉验证,寻找分类器的最优参数。此外,根据在分类器模型识别过程中,特征的重要性(GiniImportance)选择tops区分双相障碍患者和对照的神经认知特征指标。 结果:通过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神经认知特征的分析,在"个体水平"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和对照的判别准确率为75.68,F1分数为0.76,曲线下面积(ROC)为0.85。其中,tops重要特征为:大小圆测试中正确反应时(0.098),空间工作记忆重复点击(between)错误数(0.089),空间工作记忆错误总数(0.08),快速视觉信息处理平均反应时(0.059),内外空间转换校正错误总数(0.056)。 结论:该研究表明双相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通过机器学习随机森林算法,分析神经认知功能特征,可以将双相障碍患者和对照在"个体水平"相区分,同时,空间工作记忆受损、持续注意及信息处理速度的异常、转换功能的异常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重要生物学标记。
  • 摘要:目的:探讨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入组标准:符合DSM-Ⅳ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18-55岁,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共病其他严重精神疾病,共病严重器质性疾病,精神活性物质和药物依赖者,有智力发育障碍,伴明显精神运动性抑制不能配合完成认知功能评定者.合完成认知功能评定者。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入组的所有抑郁症患者评定焦虑程度,将HAMA>14分定义为伴焦虑症状组,共26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162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53例、无精神疾病家族史213例,年龄(35.30±11.76)岁,受教育年限(11.26±3.61)年;将HAMA<7分定义为无焦虑症状组,共76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8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14例、无精神疾病家族史62例;年龄(33.75±10.17)岁;受教育年限(12.83±3.20)年。两组在性别(x2=2.894,P=0.089)、家族史(x2=0.085,P=0.771)、年龄(t=-1.128,P=0.261)、受教育年限(t=1.319,P=0.189)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并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Stroop色-词关联测验、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两组认知功能。两组年龄、受教育年限及WCST,STROOP,RBANS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检验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家族史之间的差异检验用x2验。以一般资料及HAMA因子分为自变量,以WCST,STROOP.RBANS各因子分为因变量,运用多因素逐步回归对伴焦虑症状组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a入=0.05,a出=0.10)。 结果:(1)无焦虑症状组在完成分类数、学习到学会、即刻记忆、视觉广度、注意、延时记忆上的得分[分别为(2.88±2.14)分,(64.16±24.20)分,(81.78±17.16)分,(84.08±15.41)分,(106.45±20.72)分,(86.12±13.06)分]高于伴焦虑症状组[分别为(2.07±1.98)分,(54.33±27.05)分,(70.47±17.61)分,(79.76±14.63)分,(98.25±17.11)分,(79.97±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无焦虑症状组在在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百分比、单色时间、字义干扰时、颜色干扰时上的得分〔分别为(61.21±21.50)分,(17.11±6.10)分,(19.04±6.57)分,(15.01±9.11)分,(2.79±2.82)分]低于伴焦虑症状组[分别为(67.20±21.87)分,(19.21±7.18)分,(21.03±7.69)分,(17.92±10.64)分,(3.86±5.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受教育年限、年龄、躯体性焦虑、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即刻记忆28.1%的变异量(F=25.015,P<0.01);受教育年限和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延时记忆19.80k的变异量(F=31.625,P<0.01);年龄和精神性焦虑共同解释了字义干扰时13.6%的变异量(F=20.293,p<0.01)。 结论:伴焦虑症状的抑郁症在执行功能、认知加工速度、记忆及注意上的损伤比无焦虑症状的抑郁症更为严重,受教育年限、年龄、精神性焦虑及躯体性焦虑是其影响因素。
  • 摘要:目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儿童期的城市成长与神经精神疾病患病风险存在关联.目前中国正处于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由农村迁往城市,为探究儿童期成长环境对于大脑功能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新的契机.本研究拟探讨儿童期城乡成长环境对情节记忆编码和提取相关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研究纳入目前居住在城市但具有不同儿童期城乡成长经历的健康志愿者207例,其中,18岁后由农村迁往城市者117例,始终出生并居住在城市者90例。两组健康志愿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良好匹配。全部研究对象采用GEDiscoveryMR7503.0T磁共振扫描仪,完成图片情节记忆相关任务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情节记忆。本研究任务范式为组块设计(blockdesign),其中中性和负性图片全部来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分别进行编码和提取两段扫描。在编码阶段,志愿者被要求判断中性和负性图片的场景是室内还是室外;在提取阶段,志愿者要判断看到的图片是否在编码阶段曾经看到过。数据分析采用了基于Matlab平台的SPM12工具包。 结果与结论:两组志愿者在人口统计学及行为学表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编码和提取阶段,与看到中性图片相比,志愿者在看到负性图片时,海马、杏仁核、壳核以及一些皮层区域均表现为激活增强(p<0.001,未校正)。儿童期成长于农村环境的志愿者无论面对中性图片还是负性图片,其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等区域的激活均显著大于成长于城市环境的受试者(p<0.001,未校正);上述差异在编码阶段更为明显。具有不同儿童期城乡成长经历的志愿者在完成情节记忆任务时,虽然行为学表现相似,但其大脑活动情况却存在显著差别,这可能反映了儿童期成长环境对情节记忆任务的神经处理过程存在潜在影响。海马、杏仁核、前额叶等情绪相关脑区的激活在城市成长的受试者中显著减弱,而上述脑区及环路也是众多神经精神疾病的常见易感脑区。因此,提示儿童期城市成长环境可能通过影响情绪反应相关的神经环路参与影响神经精神疾病的患病风险。
  • 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及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患儿皮层形态学的特点。 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的诊断标准,对ADHD进行临床评定(包括临床诊断、亚型划分和共患病评定)。以36例ADHD患儿,及性别、年龄均匹配的36名正常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年龄8-15岁),其中ADHD患儿中有17例共患DBD(ADHD+DBD组)、19例不共患DBD(ADHD-DBD组)。以中国儿童-韦氏智力测定量表(C-WISC)、利手问卷评定被试的智商和利手状况。以磁共振成像检查收集被试的大脑影像学资料。采用Freesurfer软件研究ADHD组与对照组大脑皮层形态学特点的差异,同时分析共病DBD患儿大脑皮层形态学的特点。通过多重比较的Bonferroni法校正后,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检验水准调整为a'=6.8X10-4(即0.05/74,74为每个半球74个脑区)。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结果:本研究在36例ADHD患儿和36名正常对照儿童结构磁共振成像样本中,发现ADHD患儿存在大脑皮层形态学指标的异常,具体如下:1.与正常对照相比,全部ADHD患儿左颞上回外侧[(6716.5±819.1)mm3vs.(7591.2±657.3)mm3,校正后P<0.05〕和左前扣带回[(5222.2±802.5)mm3vs.(5801.7±665.4)mm3',校正后P<0.05]脑区皮层体积减小,其它脑区皮层体积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对照相比,ADHD+DBD组[<6481.0±775.3)mm3vs.(7591.2±657.3)mm3,校正后P<0.05]左颞上回外侧脑区皮层体积减小。ADHD-DBD组与正常对照组脑区皮层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HD+DBD组与ADHD-DBD组脑区皮层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ADHD患儿存在大脑皮层形态学的异常;左颞上回外侧和左前扣带回脑区皮层体积减小;共患DBD的ADHD患儿存在左颖上回外侧脑区皮层体积减小。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异常疾病,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标记.已经有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呈现脑形态学异常.然而,前人的研究大多基于单中心小样本数据,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利用多中心大样本汉族人群,考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皮层厚度的异常. 方法:本研究所用的被试数据采集于中国八个中心,包括66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13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每个数据采集中心都通过了本地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查,每个被试都签署了同意参加研究的书面说明。首先,基于高分辨率T1加权像,利用FreeSurfer软件提取每个被试皮层厚度指标。然后,在八个中心分别用一般线性模型统计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皮层厚度异常,同时控制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的影响。使用概率图和荟萃分析混合效应模型定量考察多中心结果的一致程度。概率图是各个中心显著差异图的叠加,值越大表明一致性越好。混合效应模型使用Hedge'g利用各个中心的T统计量和样本量计算效应值。使用随机场理论方法做多次比较校正。 结果:发现与正常被试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皮层厚度降低,其区域主要集中在前额叶、颞叶、脑岛和枕叶外侧。这些区域大致对应三大网络包括执行控制网络、突显网络和默认网络,以及视觉网络区域(图1)。 结论:本研究基于多中心单一种族的大样本数据,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皮层厚度存在一致的降低模式,降低区域主要集中在前额叶、颞叶、脑岛和枕叶外侧,对应于三大网络和视觉网络区域。皮层厚度的多中心一致的受损区域可能直接和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可能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中可靠的生物标记。
  • 摘要:目的: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精神障碍,在临床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从而造成治疗的延误.既往研究表明,单双相抑郁存在脑结构的异常改变,然而由于两种疾病病因及症状的复杂性,推测其大脑形态的改变受多参数影响,因此本研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sMRI)技术结合模式分类,研究单双相抑郁的脑灰质结构改变,寻找有助于识别双相抑郁的脑形态学生物标记. 方法:本研究纳入双相抑郁患者28人,单相抑郁患者36人,以及30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所有的受试者接受SiemensVerio3.0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采集得到的3DT1数据采用freesurfer软件进行自动化处理,经过头动矫正、去颅骨、皮层分割、拓扑结构矫正及重建过程,提取全脑66个区域(左右半球各33个)的脑灰质结构特征,包括皮层厚度、皮层曲度、灰质体积、皮层表面积。之后采用多变量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比较单双抑郁组间的特征差异,并确定用于识别单双相抑郁的最大分类权重特征组合。 结果:1、与正常对照相比,单双相抑郁患者均表现出额叶、颖叶和岛叶脑区的灰质结构异常,涉及皮层厚度、皮层表面积和灰质体积改变;2、单双相抑郁之间的比较发现,皮层厚度和皮层表面积对区分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提供了最大精度(81.25%,P<0.001),对识别单双相抑郁贡献最大的特征值集中在额叶和颖叶,包括眶额回和颖叶上中下回皮层厚度,以及额下回岛盖部和额上回皮层表面积。 结论:研究表明,单双相抑郁脑灰质结构的多个特征值均存在异常改变,提示两种疾病的抑郁状态发作有相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另一方面,鉴别单双相抑郁的关键特征值集中在与情感和认知功能调控密切相关的脑区,提示其可以作为双相抑郁鉴别的结构影像学标记,并且联合多个特征值能提供更高的识别精度,为脑结构扫描鉴别单双相抑郁提供初步支持。
  • 摘要:目的:焦虑性抑郁症是抑郁症的重要临床亚型,因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导致临床定义困惑和矛盾的研究结果.回顾现有的文献,最常用的是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作为分界.与非焦虑性抑郁相比,其抗抑郁药物治疗起效慢,疗效差,存在更高的复发率及自杀率,提示更差的预后,两组之间是否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利用基于弥散张量成像模态的脑白质结构网络构建,探讨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患者大脑局部信息处理模式和效率的改变. 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2011年9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入组的重性抑郁症患者,HAMD17项中焦虑/躯体因子分)7分为焦虑组,<7分为非焦虑组。对一般人口学资料匹配的20例焦虑性抑郁患者、20例非焦虑性抑郁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利用AAL模板将整个大脑划分为90个区域,采用FACT方法进行纤维跟踪,并结合节点模板进行脑白质网络边的构建,利用Matlab平台进一步构建所有样本的二值化和基于各向异性值加权的脑白质网络,利用脑连接工具箱进行脑白质网络及局部效率属性值的计算。最终对三组的脑局部效率进行方差分析及t检验。 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三组间在双侧楔前叶(F=11.149/9.232,P=0.00008/0.0003)、左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F=10.885,P=0.00009)、左侧扣带回后部及其侧面环绕的脑回(F=8.908,P=0.0004)存在局部效率的差异(均为FDR校正后),进一步对组间进行t检验分析,焦虑性抑郁较非焦虑性抑郁的脑局部效率在左侧后扣带回(F=4.517,t=0.00005)、双侧楔前叶(F=4.080/4.761,t=0.00002)、左侧矩状裂及其周围皮层(F=4.449,t=0.00007)的局部效率进一步下降(均为FDR校正后)。 结论:脑局部效率属性主要用来度量网络的局部信息传递效率,组间差异脑区主要集中在前楔叶及扣带回,初步结果表明焦虑性抑郁患者大脑扣带回,及其相关脑区的脑网络连接松散,存在的更重的脑网络损害。
  • 摘要:目的:焦虑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抑郁症亚型.临床上,焦虑抑郁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情绪,更差的疗效和预后,以及更高比例的自杀意念和行为.本研究采用结构核磁共振(sMRI)技术研究焦虑和非焦虑抑郁患者皮质和皮质下结构改变的异同点,初步探讨焦虑抑郁神经生物学变化特征. 方法:共纳入45例抑郁症患者和43例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其中23例高焦虑患者组成焦虑抑郁组(汉密尔顿焦虑和躯体化因子分大于等于7分),其余患者组成非焦虑抑郁组。所有受试者的影像学数据采集应用SiemensVerio3.0T超导型磁共振仪,freesurfer软件对T1结构数据后期处理分析,进行全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分割,共统计了全脑皮层厚度、全脑66个灰质区域体积以及12个皮层下结构体积,采用置换检验和协方差分析比较焦虑抑郁组和非焦虑抑郁组共同和特异性的灰质脑结构改变特点,并与临床症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所有结果均进行了多重校正。 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组表现为左侧海马体积显著减小(P=0.003),以及左侧颞下回(P=0.0002),右侧颞上回(P=0.0001)和右侧眶额回(P=0.0192)皮层厚度明显下降。未发现抑郁症患者组存在皮层厚度或灰质体积显著增大的区域。2、焦虑抑郁组较非焦虑抑郁组左侧额上回(P=0.0012).右侧颞上回(P=0.0048)和右侧舌回(P=0.0064)灰质皮层厚度明显下降,双侧尾状核(左侧P=0.006,右侧P=0.004)体积显著增大,更进一步,与焦虑和躯体化因子分相关分析发现,焦虑抑郁组患者双侧尾状核体积与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左侧r=0.494,P=0.027;右侧r=0.482,P=0.031),而非焦虑抑郁组未发现相关关系。 结论:研究发现,海马体积减小,以及额叶和颞叶皮层萎缩可能是焦虑抑郁和非焦虑抑郁患者脑结构改变的共同特点,同时焦虑抑郁患者额叶和颞叶皮质较非焦虑抑郁组萎缩更为明显,提示可能与焦虑抑郁患者更严重的抑郁症状相关。另一方面,与非焦虑抑郁患者相比,尾状核体积的异常增大可能是焦虑抑郁神经影像学上的重要标记,并且与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部常见CT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86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于同期186例正常人群的脑部CT影像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86例患者观察组,其中男性116例,女性70例,年龄20-50岁,平均(36.17±10.21)岁,病程1月至35年,平均(257.23±35.21)d.分型:单纯型5例,偏执型32例,青春型17例,紧张型10例,未分化型122例。随机选取同期186例正常人的脑部CT影像学资料做为对照组,对照组成员来源于我院职工及提检健康的志愿者,并获得所在对照组成员的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120例,女性66例,年龄22-58岁,平均(37.92±5.23)岁,两组所有成员均无器质性疾病,无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史。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同质可比性。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员均使用GELightSpeedVCT行脑部CT扫描,以听毗线为基底线,层厚0.5cm依次向上连续扫描。对于难以配合的患者可给予安定类镇静剂,CT影像图片均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并对数据测量方法进行了统一培训,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及准确性。若有意见分歧时,并以吴恩惠教授主编《头颅CT诊断学》脑萎缩诊断内容为标准。 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1);脑萎缩的发病率随年龄呈递增趋势(P<0.05);以阴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的脑萎缩发生率高于以阳性症状为表现的患者(P<0.05),而性别、性格、家族史、用药情况则并非诱发脑萎缩的危险因素。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萎缩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随年龄、病程增高,与阴性症状正相关。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病因不明的重性精神疾病,存在基础认知和社会认知损害,尤其是社会认知损害是目前研究热点.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ToM)是社会认知的核心成分,其损害可直接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识别与表达异常.而通过眼神(眼区)识别情绪是TOM中最核心的组份之一,有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区情绪识别存在异常,但其神经机制不清.本研究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眼区识别任务时脑内氧合血红蛋白浓度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障碍的脑功能基础. 方法:采用美国NIRScout16*24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进行数据采集。入组54例27-65岁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和11例25-53岁的正常被试。测验时,依次给被试呈现36张男演员和女演员的情绪面孔眼区图片,让被试进行两类判断:情绪判断,呈现一张带有情绪的面孔眼区图片,同时呈现2个情绪词,让被试判断哪个单词能更好地描述图片中人物的情绪;性别判断,相同素材,要求被试判断图片上人物的性别,每张图片呈现5s。近红外脑功能成像仪包括16个2波长(760nm和850nm)的光信号发射器,24个探测器。光源和探测器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cm,共形成58个通道,采样率为3.91Hz。 结果:行为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判断正确率(t(63)=-1.535,p=0.130)、性别判断正确率(t(63)=-0.920,P=0.361)和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患者性别判断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对照(t(63)=2.232,P<0.05),情绪判断反应时组间无显著差异(t(s3)=1.000,P=0.321)。在脑功能指标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区情绪识别任务中部分脑区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显著低于正常被试(CP<0.05),主要表现在通道1、通道2、通道14-16、通道18-20、通道22-27、通道34、通道39、通道41、通道45、通道46、通道48-58(图1-2).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性别判断任务中反应时显著长于正常被试。脑功能成像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前额叶、左侧额颞区域、顶叶区域氧合血红蛋白浓度激活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这些脑区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认知损伤的重要原因。
  •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目前临床最常见及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临床上可表现出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逐渐成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和脑功能网络的研究己成为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的一个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一种脑功能障碍疾病.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包括脑结构和脑功能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检索发现,对静息态fMRI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己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但单个神经成像研究可能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因此,需要适当的手段来解决神经成像研究中的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而元分析正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将同类的脑成像研究进行汇聚,以获得一致性结论. 目前在脑成像研究领域,研究者采用的元分析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基于效应的元分析,基于兴趣区的元分析,基于体素的元分析。其中,激活似然性评估法(ALE法)用于脑成像元分析已有十余年,方法较为成熟。该方法将众多脑成像结果进行整合,通过自动化的统计分析获得稳定的激活功能脑区。具体而言,ALE方法首先分别计算每个实验中某种条件下全脑范围内每个体素的激活可能性,然后检验体素跨实验激活的稳定性。神经成像文献中通常报告激活脑区中激活值最大的点坐标,但实际的激活脑区是由数十数百体素组成。因此在进行元分析时,需要将点坐标还原为一定体积的3D空间,以更好地模拟激活的脑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ALE方法对全脑的体素被包含在某个激活峰值点所代表脑区的可能性进行如下假设:这种可能性是以激活峰值点为中心,呈3D高斯分布。在这个分布中,靠近激活峰值点位置的体素的激活可能性高,而距离激活峰值点较远的体素的激活可能性低。以激活可能性为指标,ALE方法可以计算每个体素跨实验激活的可能性,并对这种可能性进行假设检验,从而得到多个实验中大脑激活的一致性。与以往元分析相比,ALE元分析有明确的步骤,便于操作;清晰的数理逻辑,更为客观;操作更为严谨,减少实验者的主观性,从而提升结果的科学性。同时,ALE元分析不受实验设计、范式、任务、被试数量及数据分析方法的限制,由此可以获得一般性推论。
  • 摘要:目的:脑部分各向异性(FA)和灰质体积具有高度的遗传性,同时FA和灰质量的减小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病理损害.本研究综合大样本的GWAS研究结果、蛋白质交互网络以及脑基因共表达网络旨在探讨引起精神分裂症FA减少的基因网络和生物通路. 方法:1.数据收集:纳入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未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患者77例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66例,两组受试者均完成头颅磁共振扫描及血样DNA的采集,应用阳性阴性精神症状量表(PANSS)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2.利用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路径分析 CPINBPA)软件综合精神病基因组协会(PGC)一阶段精神分裂症GWAS研究结果、蛋白质交互网络以及脑基因共表达网络去探究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基因亚网络;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究亚网络中基因之间的共表达,脑基因表达数据来源于BrainSpan;利用基因分析(gene set analysis)探究每个基因模块与FA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1.与健康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左侧前扣带回皮层、右侧前扣带回皮层、左侧后扣带回皮层、右侧后扣带回皮层和顶下小叶FA降低。2.网络分析发现含有207个基因的亚网络与精神分裂症相关,176个基因通过质量控制并共表达在四个基因模块(黄色基因模块、蓝色基因模块、棕色基因模块和碧绿色基因模块)中;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五个差异脑区的FA值进行分析,提取第一个主成分作为总FA纳入后续相关分析;在全外显子测序(WGE)数据中,与正常对照相比,精神分裂症在黄色基因模块中稀有突变(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1)显著富集(p=0.0017;pbonferron=0.0068),并且与总FA值相关(p=0.0056;pbonferroni=0.0224),而在正常对照中没有发现相关性(p=0.4627)。在全基因组单核昔酸多态性(GWAS)数据中(最小等位基因频率>=0.05),没有发现四个基因模块与总FA值相关;对四个基因模块功能富集分析也找到了一些有趣的生物通路,如MHCI类受体活性、免疫应答反应以及组蛋白甲基化等。 结论:1.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和FA减少,提示首发精神分裂症可能是脑部神经环路异常疾病;通过网络分析发现免疫通路与精神分裂症FA降低相关,进一步显示免疫系统异常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有关。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已经被广泛报道,但是以SZ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研究居多.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建立首发未用药SZ(FESZ)患者和正常人的分类模型,在个体水平进行判断. 方法:研究采集了44名FESZ患者和56名正常人的结构和功能磁共振影像,基于自动解剖标签(AAL)模板提取了90个感兴趣区域的灰质体积、局部一致性、低频振荡振幅和度中心度作为特征,并将这些有显著差异的特征作为输入,用基于递归特征消除的支持向量机对FESZ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FESZ患者大脑功能异常的脑区主要为颞极、枕叶、额眶部、额中回、壳核、楔叶和距状回,结构异常的脑区为距状回(图1),这些脑区和语言、情感、多感觉整合和视觉相关,其异常可能导致SZ患者的感知觉异常、社会活动退缩和情绪失控等。在分类研究中,局部一致性和低频振荡振幅的组合为最佳分类特征,分类准确率达到96.97%,ROC曲线下的面积达到0.998(图2)。 结论:研究发现FESZ患者大脑功能异常比结构异常更广泛。研究结果有利于加深对SZ病理机制的了解,有可能开发出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
  • 摘要:目的:前额叶腹内侧(ventralmedialprefrontalcortex,vmPFC)是精神分裂症的关键脑区.本研究拟应用基于磁共振波谱(MRS)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脑影像学技术探讨vmPFC及相关网络在精神分裂症病因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方法:共入组22例首发、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3名健康志愿者,应用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6.0)进行诊断性访谈,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系统采集被试的静息态fMRI,vmPFC的Y_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等神经递质浓度。分别应用LCModel软件系统处理MRS数据,Matlab等软件包处理fMRI数据。 结果:(1)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健康志愿者vmPFC的GABA浓度分别为(2.277±0.544)mM和(1.932±0.315)mM,谷氨酸(GLU)浓度分别为(4.072±2.600)mM和(3.707±1.357)mM,谷氨酞胺(GLN)浓度分别为(2.776±1.404)mM和(2.293±1.063)mM,N-乙酞门冬氨酸(NAA)浓度分别为(4.220±0.793)mM和(4.456±0.809)mM,其中GABA浓度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2.615}p=0.012),而GLU,GLN及NAA的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此外,vmPFC的GABA浓度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r=0.474,p=0.026),而与病程、PANSS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之间均缺乏相关性(p均D0.05).(2)以vmPFC为种子点对静息态fMRI进行功能连接分析,结果发现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vmPFC与右侧枕下回、左侧梭状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而与左侧海马旁回、左侧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左侧扣带回前部及左侧缘上回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减弱。其中,vmPFC-左侧海马旁回的功能连接减弱与PANSS的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存在负相关(r=-0.465,p=0.029)。(3)将MRS与fMRI数据进行多模态分析,结果发现健康对照组的vmPFC的GABA浓度与vmPFC-左侧海马旁回功能连接存在负相关(r=-415,p=0.049),vmPF1C的GLN浓度与vmPFC-左侧梭状回功能连接呈负相关(r=-0.556,p=0.006)。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vmPFC的GABA及GLU浓度均与vmPFC-左侧缘上回功能连接呈正相关(r=0.518,p=0.014及r=0.530,p=0.011). 结论:前额叶腹内侧是精神分裂症的关键病理脑区。前额叶腹内侧的GABA浓度增高,前额叶腹内侧与其他关键脑区的功能连接异常。研究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GABA假说。
  • 摘要: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的精神疾病,围绕其病因及发生过程有多种解释,其中神经发育假说与神经变性假说颇受关注,但目前仍饱受争议.本研究拟应用结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探索超早期及早期精神分裂症的脑灰质及白质变化特点,从而揭示精神分裂症早期的脑影像学变化规律. 方法:共入组16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19例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及严重程度。应用西门子3TMRI分别采集了被试的3D结构像及DTI图像。应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分析了灰质体积,应用FSL分析了白质的FA值。 结果:(1)分裂样精神病与健康志愿者的比较:右侧海马的灰质体积缩小,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灰质体积增大;两组白质的FA值差异均无显著性。(2)精神分裂症与健康志愿者的比较:双侧海马及海马旁回、右侧颖中回及楔前叶、左侧枕下回等脑区的灰质体积缩小,左侧颞叶灰质体积增大;双侧扣带回,右侧岛叶皮质下白质、楔前叶及额上回等脑区的FA值降低,双侧颞叶梭状回,右侧额叶内侧及颖上回,左侧颖上回及海马旁回等脑区的FA值增高。(3)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病的比较:右侧颞中回及楔前叶、左侧颞中回、扣带回及中央前回的灰质体积缩小,小脑的灰质体积增大;右侧枕叶及丘脑上辐射等脑区FA值降低,双侧颖叶梭状回及小脑,左侧楔前叶等脑区的FA值增高。 结论:精神分裂症的脑灰质与白质均是连续而逐步发生变化的过程,支持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变性假说。在精神分裂症的超早期阶段(分裂样精神病),右侧海马是唯一出现体积缩小的脑区,而脑白质未见明显异常,支持右侧海马体积缩小是精神分裂症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
  •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采用局部一致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伴发睡眠障碍的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基础状态下的自发脑功能活动,探讨该类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改变. 方法:根据ICD-10中F51.0非器质性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睡眠障碍的诊断,并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中的睡眠因子分分组,其中29例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并且睡眠因子分为2分的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为伴发睡眠障碍组(患者组),28例不符合失眠症诊断标准,睡眠因子分小于1分,且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首发重性抑郁症患者即为不伴发睡眠障碍组(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采用SPSS17.0进行人口学统计分析,两组被试者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均采用t检验分析,性别采用Xa检验分析,在Matlab平台上应用SPM5依次进行时间校正、头动校正、空间标准化、去线性漂移、滤波平滑的预处理,应用REST 1.8对两组被试者脑区局部一致性进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 结果:与不伴睡眠障碍组相比,伴睡眠障碍组右颞下回(t=4.8662,p<0.05)、左枕中下回(t=3.5621,p<0.05)的局部一致性升高,右扣带回(t=-3.3175,p<0.05)、右运动前回(t=-3.1672,p<0.05)、左小脑前叶(t=-3.034,p<0.05)、后小脑后叶(t=-3.0753,p<0.05)的局部一致性降低。 结论:首发重性抑郁障碍伴睡眠障碍患者静息状态下存在广泛脑功能异常,如颞叶、顶叶、枕叶、边缘叶和小脑,这些脑区的异常活动可能是抑郁症发生发展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为临床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摘要:目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可以调控AD发病风险,是目前最重要的AD遗传风险调控因子.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AD早期最易受累的网络,但DMN前后亚网络损害的程度的并不一致.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APOE基因多态性和aMCI对默认网络亚网络功能连接的影响,在功能网络层面寻找早期诊断aMCI的生物学标记. 方法:对105名健康对照组(APOEε2携带组32人,APOEε3ε3组39人,APOEε4携带者34人)与74名aMCI患者(APOEε2携带组9人,APOEε3ε3组44人,APOEε4携带组21人)完成多维度认知神经心理评估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其事后检验比较组间人口学信息与认知功能差异。静息态功能影像数据预处理后以后扣带回(posteriorcingulatecortex,PCC)和腹内侧前额叶(ventromedialprefrontalcortex,vmPFC)为感兴趣区分别建立DMN前后亚网络。多因素协方差分析(APOE等位基因XaMCI)检测APOE基因多态性与aMCI的交互效应对默认网络前后亚网络的影响,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用于区分aMCI和HC的功能连接预测模型。 结果:aMCI组各项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在以vmPFC为种子点的DMN前部亚网络中,APOE基因多态性与aMCI的交互作用的脑区主要位于右侧小脑后叶、左侧舌回、和右侧中扣带回(middlecingulatecortex,MCC),而在以PCC为种子点的DMN后部亚网络中,APOE基因多态性与aMC工交互作用的脑区主要在双侧梭状回(fusiformgyrus,FG)、左侧顶下小叶和左侧楔前叶。携带APOEε4的aMCI患者情节记忆功能与vmPFC到MCC的功能连接成负相关,而与PCC到左侧FG功能连接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vMPFC到右侧MCC和PCC到左侧FG的功能连接异常可用于鉴别aMCI和HC,二者的正确区分率达89.4%。 结论:APOEε4和ε2等位基因对默认网络前部亚网络和后部亚网络的影响不同,APOEε2等位基因携带者通过其保护效应调控DMN前部亚网络的代偿机制,而且默认网络的前后亚网络对情节记忆的损害有相反的调控作用。进一步提示在aMCI疾病进程中,默认网络的前后亚网络可能存在一个内在的动态平衡机制。
  • 摘要:目的:愉快感缺失(Anhedonia)指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是抑郁症的临床特征之一,其严重度预示了抑郁症的严重度、病程及预后,也是自杀倾向的一个预示指标.目前,对于抑郁症愉快感缺失的神经心理成分和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采用心理行为问卷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结合的方法对抑郁症愉快感缺失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方法:本研究选取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符合DSM-IV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抑郁症患者20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与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0例。两组被试者均完成痴呆简易筛查量表(Brief Screening Scale for Dementia, BSS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 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时间性快感体验量表(Temporal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 TEPS)的测试,同时采用一项赌博任务(the gambling task)对两组被试进行事件相关电位(ERP)数据的采集,滤波带宽为0. 1-30Hz,去除50Hz的工频干扰,半自动矫正眼电伪迹,去除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使脑电电压超过±100 uv的伪迹,对反馈出现前200ms至出现后800ms的脑电及其中的反馈负波(Feedback negativity, FN)进行分析。 结果:1、抑郁症病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EPS量表得分及其期待性、消费性愉快感缺失因子分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ERP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在获得货币奖励时存在反馈负波波幅的下降(P<0.05),抑郁症状越重,期待性快感缺失越重,波幅越低(P<0.05)。 结论:抑郁症患者存在期待性愉快感缺失,其心理生理机制主要表现为对获得奖赏的意愿降低。
  • 摘要:目的:重度抑郁是常见的多基因复杂疾病,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目前发现的易感基因较少,可解释的遗传度较低.本研究利用全基因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meta分析搜寻重度抑郁新型易感基因,并采用影像遗传、心理认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易感基因参与抑郁症的潜在机制. 方法:首先,本研究利用中国汉族人群与欧洲人群重度抑郁症GWAS数据进行meta分析,共计14,543重度抑郁患者和14,856健康对照。然后,本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选取独立的176名健康被试,研究重度抑郁症易感基因与海马容积、认知功能的关联程度。最后针对易感基因进行蛋白一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结果:通过meta分析,本研究搜索到位于染色体14q23.3的重度抑郁症新易感基因(GPI-W,P=4.2310-8,Oddratios(OR)=1.14)。影像遗传结果表明,该基因上的风险单核昔酸多态性位点(SNP)分别与海马容积(P=3.4610-3)与语言学习(P=5.1510-3)显著相关。蛋白一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所发现的重度抑郁症易感基因组成的网络紧密联接(P=0.03)。 结论:GPHN基因为重度抑郁症的新易感基因。
  • 摘要:目的:测定视网膜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是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的一种创新型诊断技术,然而目前并没有该技术诊断准确性的确定性证据.因此,本研究以用荟萃分析的方法,探究视网膜Aβ沉积的病理学检验用于阿尔兹海默病诊断的准确性为目的. 方法:运用电子检索及参考文献检索的方式,来查找与视网膜A}蛋白测定用于阿尔兹海默病的诊断效能相关的,符合于检索前既制定好的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使用第二版诊断性试验评价工具(QUADAS-2)以评估偏倚风险,并使用系统评价管理软件(Review manager, Revman)以及开源荟萃分析软件(OpenMeta-Analyst)来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去重后共计检索到493篇相关文献,但仅有5个小样本的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文献中,共计6种染色方法被使用,分别是刚果红。根据研究不同、染色方法类型不同、以及被试的诊断为确定性阿尔兹海默病或可能的阿尔兹海默病,所计算出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的结果差别极大,敏感度的范围为0至1.00,而特异度的范围为0.50至1.00,并且皆存在显著异质性。同时,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试验比值比的估计值也存在极大差异,其范围分别为0.71至11.57,0.04至1.11,0.69至297.00,并且由于样本量小及数据中0值较多,这三个指标未能进行数据合并。 结论:这篇荟萃分析表明,目前没有充足证据表明视网膜Aβ蛋白测定是阿尔兹海默病的有效诊断工具。
  • 摘要:根据Levenson诊断标准,典型的恶性症群需具备发热、肌强直、CPK升高三项主要症状,或两项主要症状,加上至少四项次要症状(次要症状:心动过速、血压异常、呼吸急促、意识改变、出汗、白细胞增多)。该患者在发病初期,肌张力增高不明显,体温为低热,CPK轻度升高,意识模糊,多汗,为不典型恶性症状群;在综合性医院抢救过程中,虽考虑过病毒性脑炎,但病前没有感冒发热病史,脑脊液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给予抗病毒及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昏迷苏醒后仍存在幻听症状,这些均不支持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患者病程长达49天,昏迷40来天,同时呼吸困难,全身呈阵发性抽搐,恶性症状群症状不典型而病情严重病程长;这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中枢低多巴胺状态、胆碱能功能亢进,导致呼吸困难和昏迷有关,ECT可能起到加重症状的作用;男性、抗精神病药物高剂量、精神运动性激越等作为恶性症状群的风险因素,极早做好预防可能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恶性症状群的发生;该患者通过抗感染及支持治疗,克服了肺部感染,度过了长达40天的昏迷,得到有效救治,早期识别不典型恶性症状群并及时救治,可以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中,二甲双胍对因使用奥氮平治疗所致体质量增加的作用. 方法: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Medline、PsycINFO、ISI web of knowledg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万方数据检索系统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有关二甲双胍治疗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中因使用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的研究,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研究.采用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11项研究,由于纳入研究起始服用二甲双肌的时间不同,以及实验设计不同,无法汇集结果进行mate分析,故对两种类型的研究进行了分组分析:1.奥氮平治疗之初同时给予二甲双肌的研究可见两组治疗终点体质量及体重指数(BMI)均较基线期增加,但奥氮平+二甲双肌组体质量[均数差(MD)=3.59Kg,95%可信区间(CI)(-6.62,-0.57)〕及BMI[MD=-1.17Kg/m2,95%CI(-2.05,-0.29)均小于单用奥氮平或加安慰剂组(p<0.05).2.奥氮平治疗至少3个月或体质量己增加才加用二甲双肛的研究又分两种情况分析:1)自身前后对照:加用二甲双肌后体质量[MD=3.26Kg,95%CI(1.03,5.49)]及BMI[MD=0.91Kg/m2,95%CI(0.36,1.46)]较基线期减少(p<0.05);2)奥氮平+二甲双肌组与单用奥氮平或加安慰剂组比较,前者治疗终点体质量[MD=-4.30Kg,95%CIC7.19,-1.40)]较后者轻(p<0.05),BMI[MD=-1.07Kg/m2,95%CI(-2.31,0.18)]亦较后者小,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9)。 结论:在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患者中,二甲双肌对控制或降低奥氮平所致体质量增加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受样本量及研究质量所限,还需更大的样本量,更高的研究质量以及更完善的分组方法来提供更好的证据。
  • 摘要:目的:工作记忆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的重要体现.患者在执行工作记忆任务中激活网络的障碍被广泛研究,但其负激活网络的障碍也对于研究疾病本质机理有很深的意义.因此本文致力于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的激活网络和负激活网络障碍进行研究,从而在大规模脑网络层面得到汇总性的结论,为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机理和对其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能. 方法:这里通过Brainmap数据库和手工文献检索,一共搜集了54篇汇报结果坐标的研究文献,这里一共考虑了3个contrast,分别是患者激活水平低于正常对照(hypo-activation),患者激活水平高于正常对照(hyper-activation)和患者负激活水平低于正常对照(hypo-deactivation)。然后通过基于坐标的定量meta分析方法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ALE)对结果分别进行汇总,得到在研究间一致性更强的脑区。 结果:患者主要在双侧的前脑岛和背外侧前额叶表现出低于正常对照的激活水平,在辅助运动区及前扣带,还有左侧顶内沟表现出高于正常对照的激活水平,在腹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表现出低于正常对照的去激活水平,也就是激活水平要高于正常对照。 结论:患者与正常对照的差异结果主要呈现在三个大尺度网络。双侧的前脑岛和前扣带属于突显网络,负责监测突显的刺激信息并协调其他网络。背外侧前额叶和顶内沟属于中央执行网络,主要负责高级的认知功能。腹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属于默认网络,主要负责和自身相关的功能,比如自传式记忆,自我监控和社交功能。有研究表明,这三个大尺度网络间是存在着相互作用的,突显网络在三个网络中扮演着动态切换的功能,可以根据自身和外界的环境信息实现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之间的动态切换,以此来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突显网络的这种切换功能,或者说是突显信息的分配功能被认为在高级认知和疾病机制方面是至关重要的,突显信息分配异常可能导致中央执行网络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影响诸如工作记忆之类的高级认知功能。因此可以发现这里meta分析得出的结果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这三个大尺度网络被串联起来,并且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工作记忆异常脑区主要就集中在这三个网络,而双侧前脑岛这个突显网络的核心节点的激活水平下降暗示着凸显网络的异常,这也进一步会造成执行网络的异常,这里主要表现在背外侧前额叶激活水平的下降,这很可能是患者工作记忆障碍的重要原因所在。
  • 摘要:研究目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丘脑皮层环路的紊乱,但目前尚无有关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对丘脑皮层网络影响的报道.本研究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比较改良电抽搐治疗(Modified 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前后精神分裂症患者丘脑皮层环路功能连接改变的异同,探讨MECT可能的治疗作用机制,有助于更好的对精神分裂症进行靶向治疗. 研究方法:纳入37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接受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组(MECT组,17例)和单纯药物治疗(DRUG组,20例),在基线入组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rs-fMR工扫描和临床评估,两组人口学、病程及基线PANSS评分匹配。同时对20例匹配的健康对照(NC组)进行基线rs-fMRI扫描。以双侧丘脑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运用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RSFC)得到所有被试的丘脑到全脑灰质的功能连接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基线时精神分裂症患者于正常对照组丘脑皮层环路功能连接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丘脑皮层环路功能连接改变的异同。 研究结果:1)基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丘脑与皮层见存在存在连接的异常,包括丘脑与双侧颗中回、颗上回、内侧额叶和后扣带回等功能连接增强,而与额上回、额中回、前扣带回等功能连接下降(未校正,簇大小多20体素,p<0.005);2)治疗4周:MECT组和DRUG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与4周结果显示丘脑与前扣带回(Anteriorcingulate cortex, ACC)、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Area,SMA)存在明显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的交互主效应(未校正,簇大小)20体素,p<0.005). 研究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丘脑皮层环路功能连接的异常,表现为丘脑与皮层广泛脑区的功能连接异常。M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均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功能连接紊乱,而MECT可能通过升高丘脑与ACC, SMA功能连接而发挥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言语性幻听是精神分裂症中最为典型的阳性症状之一.近期的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研究提出言语性幻听和弓状束结构完整性相关.但是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弓状束的异常模式存在很大的不一致性.这些不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是相对较小的样本量所造成的.受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的启发,提出连接语言网络的弓状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在言语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增高的假设.本研究希望通过4个中心的大样本数据来探究弓状束的在言语性幻听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模式及其可重复性. 方法:本研究包括209名精神分裂症被试和269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被试(HC),其中包括113名言语性幻听患者(AVH)和96名非言语性幻听患者(nAVH)。精神分裂症被试入组符合DSM-IV-TR的诊断标准,同时完成PANSS评分量表。入组被试完成了3.0T磁共振DTI的扫描。主要扫描参数如下:视野=256mm*256mm,层数=50,体素大小=2mm*2mm*3mm,b=1000s/mm2。利用FSL进行数据预处理和计算每个被试的FA值,利用Catani等人的弓状束图谱确定每个被试的弓状束。利用SPSS软件进行独立协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分析。用R语言中的metafor包进行meta分析。 结果:在整合所有中心数据的分析中,发现弓状束长段的FA值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F=5.786,P<0.01,Bonferroni-corrected)。事后比较分析发现,言语性幻听组的弓状束长段的FA值要显著高于正常被试组(图1)。非言语性幻听组在长段的FA值处于其他两组之间,但与其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弓状束的前段和后段我们没有检测到显著的组间差异。在分中心的分析中,独立协方差分析表明PKU6中心的长段FA值具有显著组间差异(F=3.352,P=0.037,uncorrected)。事后分析发现,在PKU6中言语性幻听组的长段的FA值要显著高于正常被试组(图2)。在其他三个中心上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但是长段的FA值在四个中心上显示出了一致的变化趋势(HC
  • 摘要:目的:克服传统人格特质脑机制研究领域研究策略方面的局限,遵循"以脑为中心"研究策略,采用数据驱动方法,从个体脑影像特征出发,以脑功能网络在不同个体间的变异为出发点探索并发现能够最大程度解释这种变异的人格特质. 方法:在西门子3. 0T磁共振环境下,采集123名健康成人的静息态fMRI数据,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Questionnaire,l6PF)、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收集每名被试24种人格特质特点。采用“连接组计算系统”(Connectome Computation System,CCS)对脑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数据驱动方法(Generalized ranking and averaging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by reproducibility,gRAICAR)深入挖掘被试脑影像特征,依据个体间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变异情况将被试群体划分为不同组别,并提取出不同组别被试的静息态脑活动特征,用收集到的心理学变量(来自于三种人格特质理论的共24种人格特质特点)对所有组别进行验证和解释,将体现个体间变异的不同组别的静息态脑活动特征与心理学变量关联起来。 结果:5种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楔前叶一顶下小叶网络、凸显网络、左侧额一顶网络、感觉运动网络和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强度与6种人格特质(开放性、外倾性、世故性、兴奋性、怀疑性和精神质)得分(分组)情况显著相关,即根据相应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活动程度的大小,可以将具有与该网络密切相关的某种人格特质的个体从人群中区别开来。 结论:6种人格特质(EPQ:外倾性、精神质;NEO:开放性;16pf:世故性、兴奋性、怀疑性)相较于其余18种人格特质,不仅以大脑神经活动为基础,与人格特质量表编制者主观经验独立,而且具有更强的脑影像活动特征解释力。
  • 摘要:目的:工作记忆受损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之一,并且与认知障碍密切相关.理解工作记忆受损的机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经典模型认为工作记忆由核心的中央执行模块以及从属的特定模态的存储模块构成.其中核心部分主要由额顶区域组成,负责工作记忆中较为高级的过程.实验证据表明,病人在完成工作记忆任务过程中,这些核心区域的神经活动异常.然而,这些基于任务态的研究囿于实验设计、刺激模式、对照设计的不同,使得不同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而静息态的数据采集并不需要复杂的任务,更适合研究病人的神经活动异常.鉴于此,在此项研究中,希望探明在静息状态下,精神分裂症病人工作记忆核心网络的功能连接是否存在异常. 方法:采集了来自7个不同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以及正常人的数据作为对照。为了控制无关因素,各个医院都按照相同的协议来采集。图像预处理包括时间校正、头动校正、配准、降噪滤波、空间平滑等步骤。具体实现借助于本实验室基于spm软件开发的fmri数据处理软件Brat(http://www.brainnetome.org/en/brat)。选取之前Simon等人发表的基于荟萃分析方法找出的10个工作记忆核心网络节点作为我们的种子区(Rottschy et al.,2012),计算两两之间平均bold信号的皮尔逊相关值来构建10*10的功能连接网络。对各个中心两组样本年龄性别匹配,然后对所有功能连接做双样本T检验。为了融合各个中心的结果,采用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荟萃分析方法。以每个中心第一层分析所得的T值(或者效应值)作为输入,输出是融合后的效应值,然后通过P值来判断效应是否显著。 结果:通过荟萃分析的方法,找到了4条在不同中心一致降低的功能连接,分别是左侧额下回/前外侧额叶((1_IFG/caudal_1_PFG)和左侧脑岛(1_AI)、左侧额下回/前外侧额叶和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分(1_IFG_pars_oper)、右侧顶下沟(r_IPS)和左侧额下回岛盖部分、右侧顶下沟(r_IPS)和右侧额下回岛盖部分((r_IFG_pars_oper)之间的功能连接(图一)。 结论:本研究采用了多中心大样本数据,通过合理的统计方法,获得了可靠一致的结果。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工作记忆核心网络在静息状态下减弱,可能表明工作记忆障碍是由额叶、顶叶、脑岛等区域之间协同调控的机制异常所致。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工作记忆认知障碍潜在的生物学标记。
  • 摘要:目的:大量的证据表明BD和SZ岛叶存在异常.激活似然估计荟萃分析表明腹侧AIC(vAIC)的作用与调节情绪有关,而背侧AIC(dMC)与认知控制有关.本研究中,使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分析BD、SZ和HC三组vAIC和dAIC的rsFC.我们假设vAIC和dAIC存在不同的ANCOVA分析结构,如ACC、PFC,BD会显示独特的连接模式在ACC和vAIC,SZ显示主要的异常连接出现在认知相关的脑区. 方法:入组的46例BD和68例SZ,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BD和SZ的标准采用临床访谈的方式完成。所有BD和SZ受试者都不符合其他的DSM-IV轴I障碍诊断。选择66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使用GESignaHDX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序列采用T2-平面回波成像-梯度回波(EPI-GRE)序列:TR/TE2000ms/30ms,翻转角900,40层,视野24*24cm,矩阵64*64,层厚3mm,层距0,扫描时间8min。基于数据驱动的聚类技术产生的全脑功能连接(FC)图,将双侧AIC种子点被进一步分为两个亚区:vAIC和dAIC。其次,以AIC双侧相应的亚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进行随后的全脑FC分析。 结果:1.VAIC的功能连接:ANCOVA结果(P<0.05)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vAIC和前扣带皮层、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右侧尾状核之间存在功能连接。Posthoc分析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HC组相比,BD组中vAIC与前扣带皮层、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强,SZ组中vAIC与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增强。与BD组相比,SZ组中vAIC与左侧MFG的功能连接增强(校正后P<0.017)。两组间比较未发现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2.DAIC的功能连接:ANCOVA结果(P<0.05)显示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dAIC和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右侧尾状核之间存在功能连接。Posthoc分析两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HC组相比,BD组中dAIC与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强,SZ组中vAIC与双侧额极和丘脑、左额中回(MFG)和海马、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增强。与BD组相比,SZ组中dAIC与左侧MFG的功能连接增强(校正后P<0.017)。两组间比较未发现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3.与HC相比,BD,SZ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与各自的症状评分在探索性分析中,没有发现组显著的相关性。 结论:BD和SZ的AIC亚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既存在相似又存在不同的组间效应。Postho。比较中,与对照组相比,BD组中vAIC和前扣带皮层、SZ组中vAIC和dAIC与右侧尾状核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相比,BD和SZ组中vAIC和dAIC共有的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额极和丘脑、左侧IV}G和海马。BD和SZ组中这些共有的功能连接异常可能导致了两种疾病己存在的相似的情感和认知功能障碍。此外,BD和SZ的直接比较中,SZ组的vAIC和dAIC与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这些结果表明独特的AIC与左侧额中回的功能连接模式可以区分BD和SZ.
  • 摘要:目的:探索认知训练对社区健康老人大脑白质可塑性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一项随机、盲法评估、平行对照试验.48名来自于上海市普陀区甘泉街道的非痴呆老人被分配至以下3组:(1)多领域认知训练组(n=17):训练内容包括记忆、推理、策略、视觉空间等;(2)单领域认知训练组(n=17):仅涉及推理,包括瑞文推理、汉诺塔、数字推理、图形推理、文字推理等;(3)对照组(n=14).认知训练为期12周,每周2次,每次1小时,采用面对面小组形式,每组10~15人.认知训练前以及训练结束后一年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及头颅磁共振成像扫描.认知评估工具包括可重复的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量A套(RBANS-A)、Stroop字色干扰测验(CWST)、视觉匹配和推理测验、彩色数字连线测验(CTT).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西门子3.0T Trio Tim磁共振成像仪,其中弥散张量成像(DTI)扩散敏感梯度方向64个,扩散敏感系数(b)=1000s/mm2.DTI数据分析采用FSL5.0.8进行预处理,采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TBSS)进行全脑体素水平比较. 结果:(1)三组被试基线RBANS总分及因子分、CWST颜色或字义干扰时间、视觉匹配与推理得分、CTT-1完成时间、CTT-2完成时间及全脑体素水平部分各向异性(FA)、平均弥散度(MD)、径向弥散度(RD)和轴向弥散度(AD)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2)三组被试DTI指标纵向变化的总体趋势为队下降(差异峰值接近右侧颜下回的白质)、MD(差异峰值位于左侧矢状层)和RD(差异峰值位于右侧扣带束海马部分)升高,AD则既有升高(差异峰值位于右侧脐服体毯)也有下降(差异峰值位于左侧钩束)(FWE校正P<0.05).(3)三组被试干预前后DTI指标变化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但全脑体素水平RD比较发现多领域认知训练组与对照组在顶叶后部白质(左侧放射冠后部,接近左侧楔前叶和顶上小叶)时间X干预组别交互作用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396个体素,FWE校正P<0.025 )。事后分析显示:对照组干预结束后一年该差异脑区较基线FA下降、MD和R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0.010),AD较基线无明显变化(P=0.695);多领域认知训练组干预结束后一年该差异脑区AD较基线有下降趋势(P=0.055),而FA, MD和RD与基线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224~0.430). 结论:多领域认知训练可能对社区健康老年人的大脑白质完整性有积极影响,对延缓增龄引起的顶叶后部白质完整性下降有着潜在作用。
  • 摘要:目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期男女患病率的比例为9:1,随着年龄增长女性患者比例逐渐增高,至成人期约为1:1.文献指出ADHD成人在临床表现、亚型分布及共患病等存在性别差异.此外,儿童期ADHD的研究指出患儿脑电特征存在性别差异,提示ADHD男孩与女孩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病理机制.然而ADHD成人的脑电研究中很少纳入女性患者,性别差异研究尚不充足.本研究旨在探讨ADHD成人的静息态脑电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方法:选取5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成人ADHD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以及45例年龄、性别、智商相匹配的健康成人,其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使用128导EGI(ElectricalGeodesicInc.)脑电记录系统记录被试在安静闭眼状态下的脑电信号,采集时间为6分钟。数据预处理后通过小波分析提取频谱信息,选取δ(1-4Hz)、θ(4-8Hz)、α1(8-10Hz)、α2(10-12Hz)、β1(13-18Hz)、β2(18-22Hz)及β3(22-30Hz)波段,分析各频段的绝对/相对功率。统计时选取4个区域,分别为左侧额叶区(F3.FC3.F7)、右侧额叶区(F4.FC4.F8)、左后部脑区(C3,T3,P3)、右后部脑区(C4,T4,P4)。采用混合设计协方差分析,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数、IQ作为协变量,比较脑电指标在两组间的性别差异;同时探究SAS.SDS水平与脑电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的β3波绝对功率存在"组别*性别"交互作用(F=4.465,P<0.05),即ADHD女性的β3波绝对功率在全脑显著高于正常女性,尤左侧顶叶为著[(1.06±0.44)uVvs.(0.69±0.15)uV,P<0.01];而ADHD男性与正常男性无显著差异。在α2,β1,β2波段存在"组别*区域"交互作用(α2:F=3.029,P<0.01;β1:F=3.857,P<0.01;β2:F=4.534,P<0.01),即ADHD组的绝对功率在左侧顶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α2:(2.36±1.00)uVvs.(1.90±0.79)uV;β1:(1.61±0.60)uVvs.(1.28±0.50)uV;β2:(1.18±0.43)uVvs.(0.93±0.34)uV,P<0.01],未发现性别差异。脑电与焦虑、抑郁数据相关分析,正常对照组的SAS与右侧顶叶β2绝对功率呈正相关(r=0.413,p<0.01),而在ADHD组未发现此种相关性。 结论:成人期ADHD的脑电仍然存在异常,且存在性别差异。ADHD成人α2绝对功率升高可能反映出异常的顶叶区域功能抑制,β1,β2绝对功率升高提示中枢神经兴奋性异常增高,且焦虑情绪可能对ADHD患者的脑电活动存在影响。女性ADHD患者顶叶β3波绝对功率升高,处于高觉醒状态,而男性无此种差异,提示ADHD男性与女性可能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
  •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的缺陷以及脑默认网络内部及与其他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异常.目前对于成人ADHD患者默认网络与执行功能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ADHD患者默认网络的功能连接特点及其与执行功能尤其是抑制功能的关联性. 方法:对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门诊、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37例成人ADHD患者(男22例、女15例,其中混合型7例、注意缺陷为主型30例,)及31例年龄[(27.06±5.55)岁vs.(26.18±3.98)岁]、性别、智商[(121.73±10.73)vs.(123.13±7.08)]与之相匹配的正常对照在静息态条件下进行静息态fMRI扫描。1.应用GIFT软件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获取默认网络成分,对两组重建的每个被试的默认网络成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的两组间差异;2.以上述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区作为感兴趣区域(ROI),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计算其全脑功能连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差异;3.采用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成人版(BehaviorRatingInventoryofExecutiveFunction-AdultVersion,BRIEF-A)评定两组被试的生态执行功能(ADHD组34人,对照组28人),比较两组差异,并通过相关分析探索BRIEF-A问卷总分及抑制因子分与上述1,2步中存在组间差异的脑功能连接的相关性。 结果:1.与正常对照相比,成人ADHD患者在默认网络内的双侧楔前叶的正功能连接减弱[(1.10±0.60)vs.(2.22±0.83),594mm3,P<0.05,A1phaSim校正];以该楔前叶区域作为种子点的全脑功能连接比较发现,ADHD组较正常对照在双侧楔前叶与左侧背外侧额中回的正功能连接显著增强[(0.31±0.15)vs.(0.13±0.11),6858mm3,P<0.01,A1phaSim校正]。2.成人ADHD患者的BRIEF-A自评问卷总分以及抑制因子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153.06±20.10)vs.(88.46±14.94);(17.05±2.80)vs.(10.14±1.82);p<0.001];相关分析发现,在ADHD组中,默认网络内部的楔前叶正功能连接值与BRIEF-A自评问卷的总分(r=-0.392,p=0.022)以及抑制因子(r=-0.435,p<0.007)呈显著负相关;而在正常对照中,未发现显著相关性。 结论:1.成人ADHD患者存在默认网络内部以及其与背外侧注意网络间的功能连接存在异常。2.成人ADHD患者执行功能较差,其抑制功能缺陷可能与默认网络内部连接异常有关。
  • 摘要:目的:儿童期创伤(Chil dhood trauma)许多精神疾病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显著相关.尽管如此,其中的生物学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近来有研究显示儿童创伤可能与个体成年后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异常有关.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检测伴儿童期创伤健康成人的默认网络功能状态. 方法:采用儿童期创伤量表(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 CTQ)评估受试者儿童期创伤暴露(Childhood trauma exposure, CTE)史,共纳入24例伴儿童期创伤及24例性别、年龄匹配的不伴儿童期创伤的健康成人。对所有研究对象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数据分析采用基于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 ReHo)和种子点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方法。两组比较时将受试者当前的抑郁和焦虑状态作为协变量以排除其效应。 结果:与不伴儿童期创伤的健康对照相比,伴儿童期创伤的健康成人双侧颖上回、双侧顶下叶、右侧岛叶ReHo值显著下降,同时右侧额上回、右侧小脑、左侧颖中回以及后扣带ReHo值显著升高。功能连接分析中以后扣带为种子点,伴儿童期创伤的健康成人右侧颖中回、双侧顶下叶功能连接(FC)显著降低,而右侧小脑及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功能连接显著升高。 结论:本研究显示儿童期创伤可导致个体成年后静息态脑功能尤其是默认网络功能异常,这些改变即使在健康人中也早已存在,可能反映了伴儿童期创伤个体对精神疾病易感的生物学特征。
  • 摘要:目的:突显网络主要由前扣带回和岛叶构成,有整合感知觉,产生刺激不相关的思维以及内在形成目标和计划的作用.前期研究发现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岛叶的灰质皮层厚度、白质微细结构和静息态功能异常.而OCD是否存在突显网络功能连接异常尚不明确.谷氨酸是人脑内兴奋性神经递质,己被发现与健康人群的前扣带回静息态功能直接相关以及在OCD患者的前扣带回浓度下降.但谷氨酸与OCD突显网络功能连接的关系尚不明确. 方法: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入组至少2个月未用药的18至54岁的右利手OCD患者83例以及72例健康对照。两组间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采用3.0T西门子磁共振扫描仪采集数据,扫描顺序为:首先进行常规扫描获得全脑矢状位和横断位的T1加权定位像,然后为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MRS)成像,最后为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fMRI)扫描。基于LCmodel6.3软件的分析方法得出背侧前扣带回(dorsal anteriorcingulate cortex,dACC)和双侧前后岛叶5个感兴趣容积(Volumes of interest, VOI)谷氨酸(Glutamate,Glu)、谷氨酞胺(Glutamine,Gln )、谷氨酸复合物(Glutamine+glutamate, Glx), N-乙酞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的绝对和相对浓度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分析OCD组与健康对照组代谢物质浓度的差异,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异常的代谢物质浓度与Yale-Brown强迫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Q)的相关性。选取MRS研究结果阳性的背侧前扣带回和/或双侧前后岛叶作为种子点,基于Matlab 2012的DPARSF和Rest 1. 8软件进行种子点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分析,并进行两样本t检验分析OCD组与健康对照的差异。最后提取种子点与异常脑区的FC与异常代谢物质浓度做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1.MRS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OCD患者dACC的Glu.Glu/Cr,Glx,Glx/Cr水平显著减少(P值均<0.05);双侧前后岛叶谷氨酸等神经代谢物无明显异常,其中左前岛叶和左后岛叶的Glu/Cr水平有下降趋势(p值分别为0.087和0.07)。OCD患者dACC的Glu和Glu/Cr水平分别与左后岛叶的Glu和Glu/C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Cp值均<0.05)。OCD患者ACC的Glu/Cr和Glx/Cr水平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侧岛后叶的Gln/Cr和Glx/Cr与性别负相关(p值均<0.05)。2.fMRI结果:以dACC做种子点,与健康对照组相比,FC值显著增加的脑区:左丘脑;FC值显著减少的脑区:左岛叶(体素中心MfVI坐标x=-30,y=-36,z=15)、额下回、颗下回、顶叶、双侧小脑(p<0.05,A1phaSim校正)。3.双模态结果:提取dACC与左岛叶的异常FC与dACC的Glu,Glu/Cr,Glx.Glx/Cr水平以及左前岛叶和左后岛叶的Glu/Cr水平做Pearson相关分析,可以发现dACC与岛叶下降的FC与dACC的Glx水平呈正相关(p<0.05),但与左前后岛叶的Glu/Cr浓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强迫症突显网络背侧前扣带回谷氨酸浓度明显下降,左后岛叶谷氨酸水平有下降趋势,且两者存在显著正相关。强迫症突显网络内背侧前扣带回与左岛叶功能连接水平明显下降。强迫症背侧前扣带回谷氨酸复合物浓度与突显网络下降的功能连接水平呈正相关。该研究结果支持突显网络谷氨酸浓度与功能连接水平的下降在强迫症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
  • 摘要:目的:探究停止信号任务中p(response signal)与go RT与前额叶血流动力学变化有无相关性. 方法: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m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V)酒精使用障碍诊断标准,拟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21-65岁酒精使用障碍患者16例作为实验组,应用AUDIT量表筛选出16例21-65岁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进行停止信号任务及NIRS测量,并记录测验结果.对取得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健康组goRT与右前额叶Z分数任务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03,p>0.05,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患者组goRT与右前额叶Z分数任务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为-0.004,p>0.05,指标间相关性不显著。健康组p(response/signal)同右前额叶Z分数任务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014,p>0.05,相关性不显著。患者组p(response/signal)同右前额叶Z分数任务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4,p>0.05,相关性不显著。 结论:停止信号任务中p(response/signal)、goRT与右前额叶学流动力学变化无相关性。
  • 摘要:目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位居全球疾病负担前列,既往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表现出额叶、顶叶和颞叶等广泛区域的皮层厚度以及多个皮层下结构体积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神经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大脑作为一个整体,皮层和皮层下结构通过白质连接及多种神经递质互相影响结构和功能,然而目前对其相关关系所知甚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脑结构影像技术,探讨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皮层厚度和皮层下结构异常改变的规律和相关性. 方法:本研究纳入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36人,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相匹配的正常对照41例。所有的受试者均接受3.0T磁共振扫描,得到的T1数据经过freesurfer软件后期处理,经过头动矫正、去颅骨、皮层分割、拓扑结构矫正及重建过程,得到全脑皮层厚度,以及与认知情感调控过程密切相关的12个皮层下结构。采用置换检验和协方差分析比较首发抑郁症患者组和正常对照脑结构改变特点,并进行皮层厚度和皮层下结构体积相关关系的分析,所有结果均进行了多重校正。 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左侧壳核(P=0.007)体积显著下降,右内侧眶额回(P=0.0015)、右侧颞下回(P=0.0011)、右侧岛叶(P=0.0035)以及右侧顶下回(P=0.0283)皮层厚度显著变薄。进一步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有四个皮层下结构体积(左侧壳核、左侧苍白球、左侧杏仁核和右侧尾状核)与全脑11个区域皮层厚度的比值显著大于正常对照,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组11个差异脑区的平均皮层厚度与皮层下结构体积呈正相关,而正常对照组为负相关。 结论:结果表明,局部脑结构的异常改变可能影响抑郁症的情绪和认知功能调控。同时与正常对照相比,抑郁症患者部分区域的皮层厚度和皮层下结构体积的相关关系发生显著改变,这种相关模式的改变发生在疾病早期,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 摘要:目的:既往研究证实哮喘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功能息息相关.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roup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GCBT)在改善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哮喘管理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GCBT干预哮喘的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检测哮喘患者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的变化,探索GCBT干预哮喘的潜在神经生物学机制. 方法:42例(平均年龄51. 88岁,男18例)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及57例(平均年龄45. 63岁,男23例)健康对照者接受了基线期临床评估及脑磁共振扫描,临床评估包括:一般情况、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 ACT)、健康状况调查问卷(Health surveyquestionnaire, SF-36)、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 SDS)、中文版简式健康焦虑量表(Chinese version short health anxiety inventory,CSHAI)、20项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TAS-20)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其中21例哮喘患者参与了为期8周的GCBT,脱落4例,剩余17例均完成第二次(<8周末)临床评估及磁共振扫描。所有受试者磁共振扫描序列包括4分18秒T1加权3D-MPRAGE序列以及7分14秒脉冲ASL(pASL)序列,通过对动脉血做磁标记作为内源性失踪来测量CBF.影像数据使用SPM12及ASLtbx软件包进行处理,使用rest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哮喘患者的右侧小脑后叶CBF显著下降,且下降的CBF值与TAS-20中因子2(情感描述或交流困难)呈显著负相关(r=-0.371,P=0.02)、与CSHAI总分(r=-0.401,P=0.011)及疾病可能因子(r=0.499,P=0.001)呈显著负相关。而下降的CBF值与病程、ACT,TAS-20总分及因子1和因子3.EPQ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哮喘患者GCBT治疗后ACT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01).同时,哮喘患者接受GCBT后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及中央后回CBF较治疗前增加,而枕叶CBF下降。将治疗后与治疗前CBF差值与临床评估差值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左侧额上回CBF差值与ACT差值呈显著负相关(r=-0.509,P=0.037)、右侧额叶CBF差值与TAS-20总分(r=0.493,P=0.044)及因子1分(r=0.576,P=0.016)差值呈显著正相关。 结论:本研究首次基于ASL的方法发现哮喘患者可能存在CBF的异常,主要表现在右侧小脑后叶,且该区域CBF的变化可能与哮喘患者情感描述及健康焦虑的神经生理学机制相关。另外,左侧额上回CBF的变化可能是GCBT改善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潜在生物学靶点,且右侧额叶CBF的变化也可能与GCBT干预后哮喘患者情感识别困难的变化相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