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13-09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69条结果
  •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增长,区域经济总量获得较快发展的同时,区域内的差距也曾一度出现不断扩大的趋势.2007年以来,由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措施,使得山东省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针对当前东中西部各区的发展的现状,利用泰尔公式研究当前东中西部经济的发展状况,根据最新的政策环境,进一步的探讨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在当前新的政策形势下(蓝色经济区和城际轨道交通的方案的实施),应该更加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把政策的帮扶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找出适应各区自己的发展路子,促进山东省各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产业互动,使东中西各区的经济能够协调发展,以使我省经济能够更加高效的发展.
  • 摘要:本文建立在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人口地域结构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交互作用的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度模型,揭示了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耦合的主要因素及耦合关系,并从时空角度对耦合度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人口地域结构与区域经济系统要素耦合的机制复杂,而且关系紧密;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与人口规模相反的规律,全区可划分为协调、磨合、拮抗和低水平耦合等4种类型.总体而言,山东省人口地域结构与区域经济耦合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以拮抗类耦合性为主.
  • 摘要:都市农业旅游因其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使其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都市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运用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系统梳理我国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脉络和整体态势,剖析我国都市农业旅游发展形态的演变过程:单极核结构(mononuclear)、圈层结构(circle)、组团结构(cluster)、复合圈层结构(circle+cluster),探究促进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农、旅、文三位一体化,三大产业融合,高新技术开源节流.
  • 摘要:区域碳收支核算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开展县域空间碳收支分析不仅有助于系统建立区域碳平衡分析的理论框架,而且对于县域空间碳补偿及低碳发展策略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2009年中原经济区各县市的统计数据,对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碳收支与碳平衡状况进行了核算分析,并提出了基于区域协调及低碳发展的主体功能区优化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2009年,中原经济区碳排放总量约2.1亿吨,其中能源消耗占80%;碳吸收总量为1.3亿吨左右,其中农作物的碳吸收量最大;碳补偿率为63%;(2)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碳排放量最高和最低的地区分别是郑州市市辖区和沁县;碳吸收量最高和最低的地区为蒙城县和义马市;碳补偿率最高和最低的地区是卢氏县和义马市;(3)中原经济区县域空间的碳平衡存在显著差异,碳吸收量的分布具有“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碳排放量的分布呈现“从市辖区向周边县(市)逐渐降低”的规律;(4)县域空间碳补偿率的差异明显.这主要与区域的碳吸收水平及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碳补偿率的高低与人均GDP密切相关,人均GDP越高的地区,碳补偿率往往越低;(5)本文初步提出了基于碳补偿和区域公平发展的中原经济区主体功能区优化方案,将中原经济区划分为碳汇功能区、碳收支平衡区、碳排放强度控制区和碳排放总量控制区四个区域,并提出了各类区域低碳发展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 摘要:随着数据采集技术及研究理论、方法的不断革新,时空间行为研究日益呈现出研究数据多源化、研究方法科学化、研究对象个体化、研究主题应用化等趋势,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导向越来越具有社会意义.面对“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基于高精度个体行为数据的时空间行为研究及智慧出行应用成为提高交通规划与城市管理精细度和动态性的重要措施.本文致力于构建基于GPS的时空间行为研究与智慧出行管理的思路框架,综合考虑城市空间、居民活动与交通出行的相互影响机制,从时空间角度深入挖掘居民行为的时空规律及决策机制,预测、模拟居民活动-移动需求,构建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智慧出行规划与管理体系,建立智慧出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出行信息发布和出行决策支持.研究分为数据采集、时空行为分析与智慧出行应用示范三个阶段.选取北京市上地-清青河地区作为示范地区,2012年实施了基于GPS和互联网的居民活动出行调查,收集了大规模居民活动-多动数据,对城市居民时空行为模式与决策机制进行了分析、挖掘.面对时空行为研究与智慧出行应用示范的新需求和新趋势,从数据采集、时空间行为分析、智慧出行应用示范三个角度,讨论了时空间行为研究在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民用航空运输的发展受到军事、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民用航空网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将中国航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及以前的起步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50~1979年的严格管制阶段;第三阶段,1980~2000年,改革发展阶段;第四阶段,2001年以来开放竞争阶段.同时,利用数理统计以及拓扑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航空网络的规模增长以及结构变迁进行解析,总结出中国民用航空网络演化的六阶段模式:(Ⅰ)分散发展阶段;(Ⅱ)网络连通阶段;(Ⅲ)回路联系阶段;(Ⅳ)核心架构阶段;(Ⅴ)结构复合阶段;(Ⅵ)有机疏散阶段.其中前四个阶段已经完成,后两个阶段因区域差异而正在交错进行中.
  • 摘要:契丹族是一个游牧为主兼营狩猎的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自四世纪中叶起,契丹族集中生活在以今内蒙古赤峰市为中心的松漠地带.过着以畜牧田猎为主的游牧生活,狩猎是他们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即使在辽建立政权后,享国二百余年,契丹人的狩猎生活从未停止过.本文以契丹族狩猎习俗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契丹人生存的地域环境,以期说明孕育契丹文化的区域环境优势.其次根据文献和考古资料,对狩猎的基本形态进行梳理、总结.最后探讨契丹族的狩猎习俗对辽代的政治、军事、民俗、文学的影响.根据系统的研究探讨,可以看到,契丹文化是在坚持本民族特征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汇聚外来先进文化,兼收并蓄,最终形成独特的北方草原文化,并初步提点契丹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 摘要:首都北京是一座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经历着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大变革,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阶段.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城市建设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城市内部及其毗邻地区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表湖泉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地关系处于极不和谐的状态.历史时期北京平原上湖泊众多,地表泉数以百计.历史时期由于永定河冲积扇的地下潜水水位较高,在潜水溢出带周围出露了数以百计的下降泉,成为平原上众多湖泊的主要水源补给,并满足了城市规划、园林设计、运河漕运、游憩休闲的需要.随着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永定河冲积扇的地下潜水水位迅速下降,原来分布在潜水溢出带周围的数以百计的下降泉已经全部枯竭,位于其下游的许多湖泊也随之干涸消亡,北京平原地表水系被彻底改造,城市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在北京城面临的更大一轮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北京城建设成为一座拥有优美人居环境的生态城市,并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充分体现出文化古都的特色,从历史的时间尺度和地理的空间角度,系统地研究和复原历史时期北京平原地表湖泉水系的空间分布与变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 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动态后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滨水区的历史演变、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的建设案例分析为例,提出其当前滨水区生态修复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和建设对策,认为城市滨水区建设不应只考虑环境美化作用,而是要综合植被、土壤以及植物等各方面条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做好当地生态资源调查,考虑城市特有的生态环境,建设一个生态和谐,环境优美的新山西形象.
  • 摘要:利用汾河上游流域1960-2007年的降水量、平均气温资料,对水分盈亏量序列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分析其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汾河上游气候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阶段性特点;气温变化是四季和年平均气温总体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冬季尤其显著;从年代际的变化来看,冬季气温逐年代均为升高,其余季节和全年则以1980年代为低温阶段,具“V”字形变化特点;降水变化特点为年降水量和春、夏、秋季降水量呈微弱减少趋势,冬季降水量呈现微弱增加趋势.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和降水的逐渐减少,汾河上游流域的水分越来越匮乏.汾河上游各季和年均温均在1998年附近出现了由冷到暖的突变,水分盈亏量在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由多向少的突变,表现出气候旱化的趋势,造成汾河流域地表水逐年减少,这对流域生态安全、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 摘要:在针对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中面临的河流断流、地下水严重超采、废水大量排放污染地表水、煤炭等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和植被覆盖率过低等严峻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系统和整体角度出发,采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对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系统保护和修复,从而进一步改善水环境与生态系统,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 摘要:早在史前时期就已经出现“城”,汾河流域的“城”主要集中于下游地区.秦汉时期不断向北扩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始出现具有军事性质的“镇”.因战争频发,汾河流域的城镇体系处于停滞不前状态.这一时段汾河上游被羌胡所占,基本没有发展.隋唐五代时期汾河流域城镇体系得以重建,较之前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宋元时期,“镇”的含义逐渐有所变化,许多交通要冲之地、商业集散之地也成为“镇”.从长时段对汾河流域城镇的发展及分布进行分析之后,可以看出汾河流域城镇发展延伸方向是从南到北,从下游到上游.其布局特点是以太原、临汾为中心的城镇聚落群分布.汾河流域城镇的发展和变化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因素,也与交通、民族、政治、文化等方面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 摘要:在山西经济发展过程中,汾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取汾河清徐段5个采样点,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和汾河底泥中铅、镉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微量汞、砷、铬、铜含量.根据国家水体环境质量标准及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汾河水体及底泥中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个采样点水样中铅、铬等含量分别为0.0005-0.0055mg/Kg、0.0000-0.0002mg/Kg,低于国家水体环境质量标准的0.01mg/Kg、0.001mg/Kg,水体重金属铅、镉、汞、砷、铬、铜含量均达到国家地表水水质Ⅰ级标准.五个采样点底泥中有一处底泥的汞含量为Ⅱ类土壤标准,其它底泥重金属铜、锌、铅、镉、砷、铬、汞含量均达到Ⅰ类土壤标准.通过调查反映汾河流域清徐段水体及底泥未见重金属污染.
  • 摘要:目前,由于缺少流域综合管理,汾河流域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跨地区的流域性特征.因此,推行流域综合管理势在必行,它是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基本趋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迫切需要.本文评估了汾河水环境质量现状、剖析了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分析了总量控制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并从面源污染控制、总量分配技术、总量控制因子和环境管理政策体系方面,分析了总量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汾河流域未来水环境管理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初步设计了总量分配方案的制定、评估与优化技术;明确提出了氮磷污染控制的建议,以期能为未来山西省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管理战略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 摘要:本文对唐代水利管理法规《水部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唐代通过设立水部,加强水利的统一管理,以现有河流为依托,进行水资源开发进行农业灌溉,并规定了用水的先后顺序,起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的目的.
  • 摘要:构建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对1995-2010年中国家庭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STIRPAT模型将家庭碳排放总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P1的权重为2.2777,P2的为0.4750,A1的为0.2153,A2的为-0.3891,A3的为0.6582,T的为0.2465,其中影响因素P1对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最大;(2)利用LMDI分解模型对单位消费的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加和分解,考虑各影响因素对单位消费的人均家庭碳排放贡献值和贡献率,t期计算时,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因素对其起到推动作用,间隔计算时,消费结构效应对其影响最大,分阶段计算时,各影响因素效应都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再上升”趋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个转折点;(3)将STIRPAT模型与LMDI分解模型进行比较,两种模型均可以对家庭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STIRPAT模型易于计算,LMDI分解模型易于操作,STIRPAT模型结果简洁易懂,容易解释,LMDI分解模型可以对不同形式、不同时间、不同阶段的碳排放进行解释.
  • 摘要:与空间分析中的其他研究领域相类似,数字地形分析领域在已有大量算法的基础上仍并不断有新算法被提出,但这些新算法大多未能“走出实验室”,即新算法常停留在文献中,而未能被应用领域的用户所实际应用.本文以数字地形分析领域的一个新的多流向算法为例,分别开展了算法误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和算法并行策略研究,探讨新算法“走出实验室”所进行的探索.具体包括,在流向算法误差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构建了一套能模拟典型复合地形条件的人造面,并推导出相应的单位汇水面积的理论值,从而可有效评价流向算法误差,应用结果表明了新多流向算法的有效性;在算法并行策略研究方面,在已有的单流向算法GPU并行策略的基础上,改进其存在的冗余计算问题,基于图论提出了新的GPU并行策略,应用结果表明,新的并行策略使得原本具有复杂递归计算特点的多流向算法可更有效地利用台式机内的GPU设备,取得了更高的加速比,大幅缩短了运算时间.
  • 摘要:本文介绍了城乡关系和城乡发展转型的特点和城乡发展的过程,讨论了城乡发展转型对地理学研究的影响,为城乡土地优化配置与城乡空间重构提供参考.
  • 摘要:文化地理学拥有实证研究范式和规范研究范式.中国人文地理学受科学主义的影响,属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个案非常丰富,但是属于规范研究范式的研究尚在起步.本文立足国际地理界关于文化区尺度转化的四个理论,选择北京前门-大栅栏商业社区为研究区域,评价该商业社区在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得失.通过景观记录法、问卷调查、访谈,获得一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从施坚雅的结构主义角度评价,该商业区部分抹杀了高端商业社区的特征,从而忽视了商业区文化是城市功能系统整体中的重要部分;(2)从泽林斯基超有机体理论的角度评价,该商业区文化空间营造过程中,如果突出优秀商业文化精神,则不会与北京城市文化矛盾,这使得商业区在认同北京文化精神的同时,也具有自己的文化精神空间表达;(3)从索尔的景观论角度评价,该商业社区突出北京形象,而抹杀了北京内部的地方特征,全市同质性的文化景观建设,不利于城市文化的良性发展;(4)从索加的后现代理论评价,目前商业社区的改建,没有给自主的、自下而上的文化景观创新留出空间.
  • 摘要: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情和教材将教学思想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本文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了应用细化理论进行地理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策略及具体的案例分析.
  • 摘要: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实施,对高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势,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为改革传统地理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途径,而且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特征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能力,对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而现代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近代天津发展取决于城市功能的合理定位,濒临海洋确保航运安全,带动经济腾飞,遵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经验,优先发展轻纺工业,瞄准市场急需,适销对路,确保投资效益的高回报.城市合理规划,建筑风格汲取国际经典并恪守中华文明,具有保护价值与观光内涵.重视教育,人才辈出,为北洋,南开,清华和西南联大等校高等教育做出贡献.城市包容,厚德,乐观,向上,是现今城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学习榜样.
  • 摘要:在高中学校开展地理社会实践调查,应当注意在经济、信息、科技、师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地区差异,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当地开展活动.如高一年级是开展地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的起步阶段,可以开展一些诸如城市化过程中居住地的变化、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等感性的、认知的研究活动;在高二、高三年级,地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就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可以开展一些诸如农业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状况的变化、工业化建设与环境的关系、城郊农业的产业化、科技化、市场化等与本地区紧密相关且有一定指导性的研究性问题,对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由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由一些松散的、碎片式的认识上升到系统的、完整的理解和剖析,可以确定的题目如“拆迁后农民收入和支出的变化及原因分析”、“现有耕地的使用现状和发展研究”、“城市化对商业兴衰影响的探讨”等.
  • 摘要: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地理教师们开始进行多角度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如教师全盘放手,学生自由讨论缺乏适当的引导;课堂信息量过大,学生理解不深;探究流于形式,没有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只有学生不断加强学习,老师筛选有用信息,开展有效的探究,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摘要:本文从学生认知心理特征和教师教学方法入手,以典型高考题为素材,结合其所涉及区域的发展现状,有效创设案例情景,对比分析高考地理试题在课堂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最后通过专家点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说明用典型高考题还原为课堂案例的做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 摘要:本文探讨形成性评价在生态课堂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的设计策略,以及评价结果的反思.将形成性评价正确的应用于地理生态课堂,使课堂教学效果稳步提升,并成为促进教师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从生态课堂的概念和地理学科的具体特征入手,探讨地理生态课堂建设的各个方面,对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各个方面进行思考.在这些环节中,与以往的区别在于更注重对课程标准的把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设计的人本主义思想,更关注教学的科学性、逻辑性、生成性、趣味性和生态性,为地理生态教学献计献策.
  • 摘要:流域为自然地理区域类型之一,历史流域问题以特定流域空间为范围,具有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立体维度.历史流域问题各种各样,但具有一些基本属性,即具有系统性、特殊性和差异性等.历史流域学是以历史流域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之下的区域历史地理的分支学科,其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目前作为对立分支学科已初具雏形.基于历史流域问题的本质属性,历史流域学研究应吸收借鉴先进的理论方法,秉持科学的学术研究观念.历史流域学研究应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分析为核心,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秉持整体研究与综合研究的观念以及多学科与跨学科研究的观念.
  • 摘要:当前,如果中学地理教学脱离了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就会阻碍他们健康、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发挥地理学科地域性、综合性、生活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改革传统的地理教学,让地理教学回归生活已迫在眉睫. 中学教师对回归生活地理教学仍存在理论认识不足,实践操作把握不到位等问题.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理念如何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采取什么策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采用新型地理教学理念,以地理新课程标准为准绳,结合生活教育的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论述. 在基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际调查、课堂观察及走访相关的地理教育专家,并结合自己实际体会指出了中学回归生活的地理教学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分析发现,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体现在广大中学地理教师对回归生活地理教学的理念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导致在实践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教学内容设计的偏差、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学方法不适宜及教材处理欠灵活等.最后,再对我国中学回归生活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之后,尝试着提出如立足生活,创设生活情境;积极引导,回归生活;创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资源库;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设计最佳教材组织方式等解决策略.
  • 摘要:“正确阐明人地关系”是我国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本文试图从分析地理学家研究的人地关系有关成果入手,探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对素材选择与组织的影响.
  • 摘要:在当前我国高等师范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调整中,伴随着新开出许多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同时,也都共同面临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时数被大量压缩的现象,只有摆正课程的定位,采取实践教学和基础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提高专业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旨在提高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质量.
  •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中学地理课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理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不但顺应了社会的发展,也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大力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贡献.
  • 摘要:当前我国新课改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点睛画龙,质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则是用“关键词”引入主题,建立一条“思考路线,让学生自己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 摘要:伴随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加快,主要阐述了河北省旅游业优先发展的价值,研究一体化对接与产业升级的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近期亟待采取的发展建设策略.
  • 摘要:SRTM是由美国国家测绘局和国家宇航局联合实施的一项全球地形测绘计划,SRTM数据是目前能够免费获取的全球范围的地形数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研究5RTM数据精度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本文以华北某地区的1:5万地形图为参考数据,对SRTM DEM进行高程精度分析,并提取地形因子,研究SRTM高程误差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各个样区高程误差随着海拔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地形结构复杂的山区误差值较大,而在地势平缓、坡度较小的平原地带误差值较小;高程误差与坡向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燕山浅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建立区域性生态资源数据库的大体流程,主要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建立拓扑关系、输入属性和注记、数据库检查等关键步骤.利用建立的生态资源数据库对研究区域1987、2000、2010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别为171.21、198.70和202.02亿元,其中林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在不断增加,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在不断下降.保持土壤、维持生物多样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原材料生产和提供美学景观等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不断增加,食物生产、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等单项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减少.
  • 摘要:北京中轴线辐射区主要指二环路以内的老城区.针对旧城区土地资源极为紧张,传统景观特色逐渐弱化,仿古建筑的建设带有明显的盲目性,街区商业气息过浓,胡同环境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应当保持中轴线的对称魅力,将城市的古典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融合,突出北京文化的固有特色,积极整治北京的胡同环境.
  • 摘要:人类文明的历史实质上就是“流域文明”的变迁,人与流域的关系是发展的主线.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只能顺从于流域环境,人与流域处于原始和谐状态;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类改造流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人类开始在流域内开垦土地,种植庄稼,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人类开始治水,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人与流域的关系,人类已开始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流域.农业文明时期,灌溉农业的出现使粮食产量增加,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水利事业的繁荣.工业文明时期,从依靠水作为动力的机器,到蒸汽机、电气、计算机等,人类对流域的依赖性进一步弱化,人类在与流域的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流域资源的过度开采,资源的瓶颈制约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化造成的污染导致流域环境恶化,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生态文明的提出,为人与流域的关系勾画出一个崭新的前景.而流域生命健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途径.
  • 摘要:教材是课堂教学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材主干内容结构与教材体例的设计编写不仅影响到教师的教,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教材的设计与编写能在多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对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人教版和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教材设计为例并对其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在教材主干内容的设置上,人教版清晰而明确,编写思想统一,能够抓住教学的重点,而鲁教版则在兼顾全面的知识点的同时影响了突出重要知识点的实现,显得零散而琐碎;在教材的结构和具体的形式方面,人教版以案例分析为中心,结合活动、图表、知识窗等多种方式,循序渐进地突破教材内容的重难点,问题探究的设置也都贴近现实生活、紧扣教学章节内容;而鲁教版的设置,虽然也有情境问题、图表、知识窗、活动等多种形式,但是它们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突破的作用,均不如人教版的效果明显.
  • 摘要: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转型,我国迫切需要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特别是离岸金融中心和市场的建立.针对我国学者对离岸金融的研究主缺成功案例的现象,选取以避税港型(簿记型)离岸金融中心为特色的马恩岛为例,分析其离岸金融发展的特色,并探讨其对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及市场的模式以及区位选择的启示及意义.
  • 摘要:研究性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是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理解究性教学的教育实质与教育意义的前提下,针对人文地理的学科和教学特征,对《人文地理》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客观要求、研究性教学内容选择、实践过程进行了理性分析,对《人文地理》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育效应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 摘要:我国城市的住宅需求已开始由数量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由短期重建转向长期保有和经营.在此背景下,急需推动以长寿命、高质量为政策导向的住宅供给模式的转型.为了解决长寿命住宅与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以及初期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托于SI住宅体系(结构主体和填充部分相互独立)的新型技术政策模式,即“立体上地”模式.该模式将长寿命住宅的结构部分与填充部分区分开来,并将结构部分视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即立体化的土地.“立体土地”作为由地方政府或社会团体管理的公共资源,以少于70年的合同期出让给开发商或居民.这种理念是对城市土地资源的拓展,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大幅增加空间资源的总量,还有助于地方政府对空间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有助于解决土地管理中卖地生财问题,有助于形成高质量的城市资产和景观环境,有利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开发和住宅生产模式的转型.
  • 摘要:空间是界定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维度之一,同时也是所有思想模式的重要框架.地理学作为一门空间科学,一直将空间作为核心概念和四大传统之一.地理空间研究对地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地理空间内涵与学科内分异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地理学空间研究的两个转向,即从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以及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研究表明:地理空间是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但其内涵在不断发展之中,且地理学三大分支所关注的地理空间差别极大;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一个转向是由自然空间转向社会空间,其包括地理空间研究重点的转变,以及对空间本质认知的转变两个方面;地理学空间研究的第二个转向是由现实空间转向虚拟空间,这里的虚拟空间包括感知空间和网络空间两者;地理空间由自然向社会的转向反映了与人类发展的同步性,而由现实向虚拟的转向则反映了与技术进步的一致性.
  • 摘要:区域是地理知识应用与能力展示的平台.区域地理思维方法的养成与区域地理知识的学习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教师要把握好区域地理教学每节课的宝贵时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取策略促进“由要素到区域”、“由位置到成因”、“由规律到应用”的区域地理思维方法的养成.
  • 摘要:自由经济区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发展至今表现出数量持续增长、类型不断丰富、影响逐步扩展、功能趋于综合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促进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制度创新的重要平台.本文回顾了自由经济区概念内涵,总结了典型的自由港——香港的自由经济发展经历了自由港经济的兴起阶段、加速发展阶段、多元化工业深化发展阶段,综合型自由港发展机遇阶段,各发展阶段都存在推动其发展演化的内外部动因:投入要素、产业发展、目标效用;外部动因:环境、政策、市场.
  • 摘要: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经济总量不断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发挥其作用成为“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发展重点.滨海新区适于选择“高端集聚,内外联动,一体多元,领先示范”的经济发展模式,始终把带动区域发展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对内增强实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外加强联系、搞好服务,寓开发开放于强化聚集辐射功能之中,通过改革创新扩大聚集和扩散效应,做到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加快自身发展,通过加快自身发展带动整个区域发展.
  • 摘要:20世纪60年代,台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经济型特区并通过不断转型升级为自由经济示范区,对台湾的工业和经济发展都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本文清晰地梳理了台湾出口加工区发展演化的脉络,通过对出口加工区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出推动其发展及每个阶段转型的重要动力因素.
  •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的中心城市等级的划分,得出广东省的6个旅游中心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珠海.计算其他地级市与这6个旅游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借助修正过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旅游经济隶属度和旅游断裂点模型进行计算,并与江苏省、浙江省的旅游经济联系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省旅游经济联系还不够密切,有进一步提升的潜力.本文还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把广东省的旅游空间划分为一个一级圈(广东省旅游经济圈)和三个二级圈(广州旅游经济圈、深圳旅游经济圈、珠海旅游经济圈).并且指出加强旅游交通建设的重要性和促进全省特别是非珠三角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并保持全省旅游发展相对平衡的必要.
  • 摘要: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的视角,对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临海工业带建设在京津冀区域中实现以天津滨海新区为引擎的区域一体化的途径.
  • 摘要:时尚产业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而备受瞩目.纽约是公认的全球时尚之都之一,在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从最初的“血汗工厂”发展至今,其中的经验值得城市规划者们借鉴和学习.产业的发展伴随其空间组织的演化,最终影响城市结构形态.本文对纽约时尚产业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成衣兴起阶段、产业集聚阶段、设计显露阶段、时尚进化阶段的产业形态和空间组织进行归纳.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个人四个行为主体出发,探讨这一过程的动力机制.最后还对中国城市的时尚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
  • 摘要:当代人们在择房时除考虑其方便效用外(距地铁、CBD较近等),更注重其舒适效用,即周边的自然环境(湖景、公园绿地等).本文不再以单个城市景观为研究对象,而是选取深圳市71个公园及6473个住宅样本进行分析,旨在使结果具有普适性.通过HPM、spss19及GIS分析,研究发现:①城市公共资源对房价的影响顺序为:距CBD的距离>距公园的距离>距学校的距离>距主干道的距离>距地铁的距离;②距公园的距离平均每增加1%,房价下降0.041%,即距公园距离每增加1km,标准住宅房价下降2.092万元;另外,pm2.5值每增加1%,房价下降0.228%;对于“海滨公园”这类特殊公园,可带来0.327%的房价增值.③深圳公园的平均影响半径为1.73km,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缓冲分析,推算出深圳公园绿地可促进4.12万hm2的土地增值.该研究对于绿地外部经济内部化、政府管理及决策制定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摘要:本文依据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和贸易理论,采用文献归纳等方法,总结归纳与探讨韩国自由经济区的发展演化特征与动力机制,为整个自由经济区发展演化模式及动力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 摘要:运用泰尔指数测度2000-2010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山东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分析各个区域之间及其内部的差异.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镇化水平差异在2009年之前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2009年之后差异开始减小;(2)相比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异,三大区域110内部的差异较为明显,构成了总差异的主要部分;(3)三大区域内部、区域间差异、总差异都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西部内部差异最小.这说明山东省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由不均衡向均衡方向的发展,经济水平和区位条件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山东省应该继续坚持“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 摘要: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存在响应机制.本文引用“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这一概念,以山东省1953-2010年数据为基础分析全省范围内响应强度的时序变化规律,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山东省17地市的响应系数为基础,分析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强度的时空分异规律并划分类型.研究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强度呈增长趋势;空间分异呈现东高西低、沿海高内陆低、济青沿线高等特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进程基本呈协调态势,但也存在较大波动,仍需通过城市化继续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摘要:以天津市各个城市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天津市8个城市区域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空间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提高天津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
  • 摘要:遥感技术是对湿地进行监测研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是研究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采用遥感(RS)方法,系统探讨了天津地区湿地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天津湿地总面积在夏季(9月)达到最大值,约占天津市总面积的16.7%,且总体变化与月降水量变化十分相似.自春季(5月)到第二年冬季(2月),河流湿地面积呈一直上升的趋势;水稻田湿地自夏季(9月)达到最大值后就消失了,而盐田湿地面积则基本没有变化;湖泊库区湿地面积在夏季(9月)到秋季(11月)一直处于减少状态,秋季之后开始增加,变化幅度为23.2%;坑塘湿地面积较为稳定,只在夏季(9月)减少为平时的44.4%;沼泽湿地面积变化呈抛物线,最大值出现在秋季(11月),变化幅度达6.8倍.研究结果,对合理选择遥感影像时相,科学认识和规划管理以及湿地资源利用和修复,提供了重要科学信息基础.
  • 摘要:在湖泊富营养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水污染治理难题的今天,富营养化预测模型已取得较大发展.介绍了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计算过程,并综合论述了学者们在预测水体富营养化时水体中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联合各种算法的优化情况,并从中可以看出:1.足够多的样本是BP神经网络进行学习训练的关键.2.各种联合模型比普通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更加准确,有效.3.多种联合模型并未运用于水体营养化评价方面.4.联合模型优化的BP人工神经网络必将具有巨大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 摘要: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的探究适宜性调查发现:高中地理“必修2”的探究的广度最大,“完全探究”性最强;“必修3”的“部分探究”性最强.高中地理(必修)内容都比较适宜“结构式探究”,尤其“必修1”和“必修2”全部内容都适宜“结构式探究”;但适宜“自由式探究”的内容不多,相对来说“必修1”的略高些. 探究性较强的内容共性特征:内容选择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学生熟悉或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综合性较强;资料容易获得;是教学重点;且地理专业性不强;探究难度不大. 从探究形式来看,适宜“归纳探究”的较多,尤其“必修2”;适宜“演绎探究”的不多.从具体的探究形式看,“案例分析型”、“问题为中心型”探究的得分率较高;“体验型”和“科学实验型”探究的得分率普遍较低.
  • 摘要:从文化空间的定义分析作为切入点,通过文化空间因子对北京遗产旅游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进行相关遗产旅游解说.从聚落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四个方面,对北京遗产旅游环境进行详细讨论与解说.研究认为:(1)对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体现遗产所处的四种不同环境,就要让身处其中的人可以真实、全面的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信息,感受其历史文化内涵.(2)现状环境中重点建构筑物分类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提供物质空间环境,同时合理的功能保留与功能置换,保护与延续原住居民生活,让公众参与到保护与整治过程中来.
  • 摘要:汾河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汾河文化的诞生、发展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历史时期,汾河文化逐步形成了晋中文化、临汾文化和运城文化等三大文化区域,其重心也由汾河下游逐步向中上游迁移,并最终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流域文化体系.同时,汾河文化进入调适期也与汾河自身的衰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河而生的文化体系,不仅仅受流域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重要影响,更与流域本身存在深刻的关联.
  •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实地勘察分析,探讨1128-1855年黄河南泛对夏邑县的城池建设、城市防洪建设、城址变迁及境内河流水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元至大二年(1309)、清康熙四年(1665)、康熙六十一年(1722)夏邑先后3次因河决而城陷;黄河南泛促成了河堤、护城堤、城墙等防洪系统的修筑与完善;现今夏邑县典型的“环城湖”天龙湖也是受黄河泛滥而形成的.夏邑城市形态受黄河影响深远,是研究黄泛古城城市形态的典型案例.
  • 摘要:近年来,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景观格局及其动态研究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而对流域景观格局的研究,是揭示流域生态状况、空间变异性特征、以及与生态过程相关的区域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汾河作为山西人民的母亲河,其生态安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为此,本文以汾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对其2000-2008年这9年间的景观格局以及景观类型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构成汾河流域景观主体的是农田、草地、林地等自然景观类型,尤以农田景观为主,景观类型变化甚微.(2)汾河流域整个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减轻.汾河流域整体景观向规整变化.(3)各种景观类型中草地景观破碎化较为严重,景观形状复杂.农田景观破碎化有所减轻,相反水域和荒漠的破碎程度加剧.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性学科,伴随着生态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领域迅猛发展,主要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景观斑块在空间上的排列,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又是各种自然与人为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作用的结果,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之一.区域景观格局对区域生态过程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作用.流域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流域内景观格局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叠加作用的结果,而流域内景观格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流域内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过程的发生、发展,维系着流域的生态安全.目前国内学者也对黑河流域、太湖流域、岷江上游流域、石羊河流域等流域景观展开了许多研究.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和流域生态学的理念,以流域为研究尺度,利用汾河流域两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信息源,在GIS和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对2000-2008年之间汾河流域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以期为流域景观生态的改善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牧马河为滹沱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阳曲县西北角与静乐、忻府交界的五庆沟.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水文学》、《环境保护学》、《景观学》等原理,论证整治忻州城南牧马河并将其开发成人工景观水域的可行性.借鉴忻州城北南云中河治理美化工程的典型案例,提出打造牧马河滨河景观绿化休憩带,还原城市河道水系的绿色生态效应,给忻州城市发展注入更多的生态自生修复、环境良性循环、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理念.研究发现营造牧马河水环境还有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改善忻州城区的扩展方向过于单一,部分交通要道过于拥堵的局面,对整体提升忻州城区的人居环境以及市民幸福指数,创造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共处的宜居城市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从事于“人类活动的空间组织和社会与环境关系”研究的科学.然而,二战后,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以及缺少量化研究方法,德国传统地理学被认为是一门缺少理论和分析方法的描述性学科,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与危机.经过对传统地理学痛苦反思、批判和孤独探索以及和英美等国家的国际化交流,德国人文地理实现了复兴与发展.目前德国主流地理学主要形成空间分析、行为科学、后结构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四个研究流派,但最核心和本质的特征是其传统自然与社会科学一体化统一地理学的新发展.正是由于多尺度、多时段和多因素的综合性和跨学科特征,使地理学成为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地区冲突、跨文化和跨地域发展、灾害、健康和虚拟空间等问题的成效显著的理论与方法.
  • 摘要:“胡焕庸线”作为反映中国人地关系的重要地理大发现之一,备受推崇.然则,在新的剧变的中国社会经济背景下,“胡焕庸线”及其所表达的地理意义是否稳定,亦备受关注.本文在GIS的支持下,构建了改革开放以来四次人口普查的县级空间数据库,对“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数量、分布格局进行统计、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胡焕庸线”两侧人口数量94.6的大数一直稳定,但东南半壁人口微减、西北半壁人口微增,西北半壁具有较快的人口增长速度.(2)中国人口空间集疏格局与胡焕庸先生当年描述仍然基本一致,但两侧人口密度梯度均向高值演进,东南半壁高值梯度的频数显著增长、西北半壁中高值的频数显著增长.此外,东南半壁人口负增长区域显著扩张、西北半壁人口多表现为正增长.(3)影响“胡焕庸线”稳定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变迁、人口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因素.其中自然环境本底决定了“胡焕庸线”的稳定特征,但是人口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对“胡焕庸线”稳定性的干扰也非常显著.(4)未来时期,“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密度梯度及集疏格局将进一步演化,西北半壁的人口份额依然保持增长态势.以期为人口地理学研究以及区域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 摘要:为准确把握区域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变化情况,本文以浙江省为例,利用2002-2011年浙江省及2011年浙江省各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从耕地投入强度、耕地产出、耕地利用程度及耕地可持续状况四个角度出发,选取12项评价因子构成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对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状况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水平时序变化明显,近十年来呈现波动性增长这一变化特征;耕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差异性明显,呈现北高南低的态势;其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发展水平及政策性因素是引起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摘要: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内蒙古自治区近五年统计年鉴的人口信息,分析内蒙古近五十年来人口变化情况,介绍了在人口信息系统中,通过三维模型显示,罗伦兹曲线,人口潜力等方法分析内蒙古人口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用计量地理学中的主成分分析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内蒙古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模型,最终得出结论,经济、自然、交通等因素对内蒙古人口分布产生巨大的影响.
  • 摘要:本文在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基础上,以2005-2010年两岸进出口贸易额与碳排放数据为样本,通过估算部门碳排放强度,测算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对两岸贸易隐含碳净转移进行LMDI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间,大陆各部门的碳排放强度要显著高于台湾相应部门的碳排放强度,两岸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主要来自于化学工业、金属工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等部门,两岸贸易使得全球碳排放量减少了231.11-341.64百万吨.不仅从部门角度,为两岸控制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提供了理论依据,还从全球碳排放角度,为促进两岸贸易深入发展提供了环境意义上的支持.
  •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培养的科学素养己成为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地理科学素养是公民构成其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标准下,提出了培养人才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育和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成为中学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我国高中地理课程改革提供了培养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新的契机,地理课堂教学是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探讨中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及其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