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国际休克·脓毒症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国际休克·脓毒症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国际休克·脓毒症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广州
  • 出版时间: 2013-03-01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国际休克·脓毒症高峰论坛暨第九届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介绍了尽管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组织加盟拯救脓毒症战役行动,创伤后脓毒症的发生率及其引发的病死率仍未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为此脓毒症的预警研究应运而生。介绍了心率特征;营养标志物;急性期反应蛋白及细胞因子;免疫功能指标可用于预测脓毒症的发生。常规临床指标;评分系统;急性期反应蛋白;细胞因子及粘附分子;免疫功能指标;血管活性及免疫调节神经肤;凝血系统指标;心肌损害标志等可用于预测脓毒症的不良结局。通过预测创伤后脓毒症发生与否,可以将创伤患者预先划分为脓毒症发生的高危组和低危组,如能对脓毒症发生的高危组患者实施早期的干预性治疗措施(该措施无疑比经诊断为脓毒症后再实施治疗措施更加靠前),则可在“萌芽”状态有效遏制脓毒症的发展进程,从而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对于己经发生脓毒症的患者,也可通过对其不良结局(如MODS、死亡)进行预测,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不良结局的高危组和低危组,如能对高危组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控及加强治疗措施,则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最终降低脓毒症的病死率。针对在该领域存在以下几个尚有争议的观点:预警指标越新越好;预测方程式中预警指标越多越好;因果关系指标优于相关关系指标;预测方法优于指标选择,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筛选准确度更高(不一定最新)的创伤后脓毒症预警指标,包括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手段发现早期生物标志物;建立多指标联合应用的预警公式以指导临床应用。
  • 摘要:目的:利用Treg荧光单标小鼠以及成功繁育的Treg-Th17双标小鼠,针对LPS和Zym致炎条件下Treg亚群的变化进行了体内研究。rn 方法: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引进Treg和Th17荧光单标小鼠(即C57BL/6背景的Foxp3-GFPKI小鼠、Foxp3-RFPKI小鼠和IL-17A-GFPKI小鼠),按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al pathogen free,SPF)级动物饲养标准进行。室内温度控制在20℃-26℃,湿度50 %-60%,照明采取12h昼夜交替的方式;小鼠的饮食由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配制;饲养期间密切观察小鼠生长情况。依照遗传学规则进行将Foxp3-RFPKI小鼠和IL-17A-GFPKI小鼠进行配对繁殖,筛选Treg-Th17荧光双标小鼠(即IL-17A-GFPKI-homo-Foxp3-RFPKI小鼠)。利用该双标小鼠制备该小鼠LPS体内致炎模型,即将双标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实验组再分为LPS处理24h和48h组,各自按lOmg/kg剂量尾静脉注射LPS(Sigma,055:B5),继续饲养至LPS处理后24h和48h两个时相点,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等渗盐水;同时利用Treg荧光单标模型制备Zym体内致炎模型,分组条件同上,各自按腹腔注射Zym(溶剂为1×PBS),剂量为60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与上述模型体积相等的1×PBS。在LPS和Zym处理24h组和48h组,取相应组别小鼠淋巴结和脾并制备细胞悬液anti mouse APC-CD4和PECYS-CD8染色,流式细胞分析各组别中CD4+Foxp3+和CDB+Foxp3+的百分数变化。rn 结果:第一批7只子2代小鼠中有3只小鼠(2a1早)为所需纯合子,自交3代连续基因分型结果均为Foxp3 RFPKI-homo-IL-17A-GFPKI,而且小鼠生长状态正常;LPS致炎处理能诱导明显的荧光,对照组CD8+Foxp3+低于CD4+Foxp3+(P<0.05),但LPS各处理组CD8+Foxp3+的表达明高于CD4+Foxp3+,尤其是LPS处理24h组更是如此(P<0.01或P<0.05),但对照组与LPS处理48 h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Zym致炎后各时间点CD4+Foxp3+的比例取明显高于CDB+Foxp3+(P<0.05)。rn 结论:本实验培育的Foxp3 RFPKI-homo-IL-17A-GFPKI小鼠具有相同的基因表型和稳定的遗传学特征,是一种能够有效实时监测机体Treg-Th17平衡变化的模式动物和全新在体研究平台;机体遭受LPS刺激后,CD4+Treg亚群的作用明显弱于CD8+Treg亚群,但Zym刺激却能使CD4+Treg亚群的作用明显上升并使CD8+Treg亚群的变化减少。其原因和机制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索。
  • 摘要:目的:吴茱萸碱对酵母多糖介导炎症反应条件下Treg的影响.rn 方法:提取体内、体外炎症模型B6KI小鼠的淋巴细胞,通过PE-antimouse CD4及其PE同型对照、PECY5-antimouse CD8a及其PECY5同型对照染色后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rn 结果:各组别全血CD4+Treg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Zym only组和Zym+Evo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