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三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第十三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第十三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兰州
  • 出版时间: 2017-08-18

主办单位:兽医导刊杂志社

会议文集:第十三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我国家禽业养殖历时30多年的快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各个鸡种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生产成绩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日益复杂的疫病是影响生产成绩的主要瓶颈.对于白羽肉鸡来说,由于国内大环境的影响,禽流感(H9亚型),非典型性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大肠杆菌病和鸡毒支原体等疫病依然是肉鸡疫病控制的难点.当然,肉鸡容易发病与肉鸡自身的特点有关,从肉鸡的生理特点来看,肉鸡生长速度快,心血管等组织器官的发育满足不了肉鸡快速生长的需要,导致抗病力较差;从疫苗免疫抗体保护来看,肉鸡饲养周期短,整个饲养周期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疫苗免疫应答差.、白羽肉鸡4+ 免疫减负方案与传统肉鸡免疫程序相比有两个方面的优势,总之,白羽肉鸡4+免疫减负方案实现三减两增,减疾病、 减成本、减应激、增效价、增效益,该方案是为白羽肉鸡量身定制的方案,最适合于白羽肉鸡疾病防控的需要。
  • 摘要:鸡病的预防措施。鸡场建造.鸡场建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位置,其与交通干线、公共场所、养殖场、屠宰场、动物隔离场所以及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等的距离符合国家规定.鸡场周围应有围墙和运出鸡只的专用通道,鸡场内生活区应和养殖区分开并有隔离设施,各养殖栋舍间距离在5m以上或有隔离设施,各入口处的消毒池和消毒垫应符合要求并每天更换消毒液.免疫失败的主要因素包括疫苗质量、药物干预、接种时机、营养状况等。
  • 摘要:规模化奶牛场存在三大疾病,如代谢疾病、乳房炎、蹄病.这三种疾病给奶牛场带来很大的损失,怎样做才能降低损失,这是工作的重要目标.现在很多专家在说如何治疗疾病,但是这样做治标不治本,现在规模化奶牛场管理需要的是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蹄病一旦发病需要很长时间治疗,因此应该从以下细节控制蹄病的发生,下面就蹄病发生的分析及预防加以分析,并介绍预防方法,以供参考.
  • 摘要:随着养牛业规模扩大,犊牛及保育牛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特别是腹泻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犊牛早期的生长发育和保育牛生产性能的提高.致病原因由于饲养条件较差以及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导致消化道致病菌的大量产生而引起犊牛和保育牛腹泻;以及由于感冒而引起腹泻,由于感冒同时继发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转移而引起腹泻;由于哺乳奶牛感染致病菌,犊牛吃带致病菌的奶引起的腹泻;保育牛由于长途运输因应激导致条件性致病菌暴发而产生腹泻;以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也可能导致犊牛及保育牛发生腹泻.犊牛长途运输应采取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使犊牛长途运输应激性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保障犊牛长途运输(国内)后的成活率达96%以上。总之,养牛技术中各种疾病的控制与牛场的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水平、防疫意识与切实可行的预防治疗措施等方面是密不可分的。
  • 摘要:鸽常见的线虫病主要有蛔虫病、毛细线虫病、四射鸟圆线虫病等.鸽蛔虫病鸽蛔虫病是由禽蛔科禽蛔属中的鸽蛔虫寄生于鸽小肠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鸽蛔虫虫体特征.鸽蛔虫虫体淡白色,呈圆柱形,两端狭小,角皮具有横纹,颈部具有侧翼.头端钝,口孔圈有3片唇.背唇有2个双乳头,侧腹唇各有1个乳突和2个小乳突.食道简单,后部稍扩大.雄虫长23.2~34.6mm,尾部削尖,具有狭小的尾翼.肛前吸盘类圆形,与肛门距离为0.34~0.40mm,尾长0.48~0.56mm,交合刺长度1.76~2.04mm,尾乳突14~15对.本病常发的鸽场要定期驱虫。驱虫药可用:左旋咪唑,按每千克体重20~25mg,混料每天1次,连用2d;阿苯达唑,按每千克体重10~25 mg,混料每天1次,连用2~3d,均有较好治疗效果。
  • 摘要:动物检疫是按照我国动物防疫检疫有关规定,对国内生产流通或进出国境的动物及其产品、运载工具进行相关检查.其检疫的对象为动物疫病,重点是人兽共患疫病、危害性大且目前预防控制有困难的动物疫病、急性、烈性动物疫病和国内尚未发现的动物疫病.动物检疫不仅能为预防和控制疫病提供可靠的方法、方式,还为维护社会公共卫生环境及动物生产安全提供有效的措施,尤其是我国对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食品安全问题也收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做好动物检疫工作对保障动物生产及产品安全和人民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基层动物检疫工作受到重视,政策上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在基层动物检疫工作中,还有一些问题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物检疫的效果.本文对常见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对策,为动物检疫及相关人员提供参考.针对基层的养殖环境制定有效的宣传措施。首先,利用各种手段向全社会大力宣传动物检疫的法律法规、动物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主要说明动物检疫的目的和意义,动物检疫对象,也就是动物疫病对人类的危害、对社会的影响、对生产者的损失等。加强动物检疫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术培训,定期对其进行动物检疫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针对基层的检疫对象特点,组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 摘要:目前农村千家万户的散户养猪模式正在遂步减少,部分村屯甚至已经消失,取代散户的是年出栏100~1000头小型猪场和年出栏千头以上的中大型养猪企业.农村小型猪场与年出栏千头乃至几万头的大型猪场和养猪企业在饲养管理上不同,大型猪场有固定的专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而小型猪场往往是夫妻搭档,有的还兼职其他农活,因此农村小型猪场存在不少管理上和技术上的问题,现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小型猪场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必须要做选址工作,小型猪场在开工之前,先选择几个拟建地点,然后请当地畜牧兽医部门和环保部门、国土部门专业人员落实可建地点,并由环境保护部门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方能开工建设。建设之前尚需专业人员对猪场进行规划设计,绘制各功能区布局平面图和施工设计图。引进优良的瘦肉型种猪,自繁自养的猪场必须到大型猪场选择优秀的瘦肉型种猪。母猪选择长大二元杂或大长二元杂, 公猪选择杜洛克, 这样就可以生产“杜长大”或“杜大长”三元杂商品猪。制定一份生产计划。根据生产目标制订月份,季度和年度的生产计划,充分利用好能繁母猪,有计划淘汰低产和年老母猪,有计划引进新的后备母猪,这样安排生产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选择大型饲料集团的优质饲料,后备种猪和生产种猪均需使用种猪专用饲料。大型饲料集团的饲料质量更有保障,优质饲料单位价格可能比较高些,但其产生的养殖效益也比较高。种猪专用饲料根据种猪各个时期的营养需要, 能充分满足种猪繁殖对营养的需求。
  • 摘要:搞好养牛场的各项防疫,是控制牛病的关键.而良好的防疫,来自于严格的防疫制度和严密的防疫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编制牛场的防疫制度和防疫计划,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牛场防疫制度的制定,防疫制度编写的内容.场址选择与场内布局.饲养管理.饲料、饮水符合卫生标准和营养标准.检疫.产地检疫、牛群进场前的隔离检疫、牛群在饲养过程中的定期检疫.
  • 摘要:介绍了猪场人员现状.近年来,各行业人员招聘较前几年都更困难,猪场工作有其特殊性,员工招聘就更为困难,主要有这些原因:首先,猪场相对封闭,防疫要求人员不能随意出入,而且猪群每天要吃喝,饲养员一定要有替班者才能休假.其次,猪场地处偏远,感觉上会比较孤独.再次,猪场气味比较难闻.对多数求职者来说,宁可收入少一点,也不愿去猪场工作.管理猪场,需要技术也需要艺术,但是最关键的是管理者的德行。管理者需要淡化自己的利益,带头执行场内规章制度,才能有效的聚集优秀人才。
  • 摘要:全媒体时代,多技术、多渠道、多平台的信息发布已是常态,传统媒体正在向多媒体、跨媒体等方位发展融合,加强了科技期刊的交互性和扩展性,为更好地服务行业、服务期刊媒体,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以下称'分会')于2017年8月10-11日在丝绸之路重镇兰州隆重召开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期刊编辑学分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7年中国畜牧兽医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章提出了六个主题,包括现场考察借鉴,品味见证反思,顺势而为,促进期刊特色发展之路,朴实的恪守,担负起历史的使命,强化交流,会员发展见成效,畜牧兽医科技期刊任重而道远,与时俱进推动科技发展。
  • 摘要:最近,受杀虫剂氟虫腈污染的'毒鸡蛋'风波在欧洲持续发酵,目前包括荷兰、比利时、德国、英国、法国等在内的近20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通报发现了问题鸡蛋.此次'毒鸡蛋'事件,算得上是近年来欧盟所发生的又一起最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会导致荷兰乃至欧盟的家禽养殖业遭到重创,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容易引起人们的消费恐慌与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据报道,此次事件缘于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德国等的部分养鸡场涉嫌使用了荷兰一家名为'鸡之友'的农场杀虫服务公司含有氟虫腈的杀虫剂为鸡场消杀螨虱,从而造成鸡蛋污染后被检出氟虫腈残留物.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广谱杀虫剂,可以杀灭跳蚤、螨和虱等生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有中度毒性'的化学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大量进食含有高浓度氟虫腈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如肉、蛋、奶等)可引起肝脏、甲状腺和肾脏等的损害.欧盟法律规定,氟虫腈不得用于人类食品产业链的畜禽养殖过程.据了解,目前我国对于氟虫腈的检测主要在农药、蔬菜领域,蛋类和肉类的氟虫腈限量,在监督抽检中并不包括。既然氟虫腈禁止作为兽用杀虫剂用于食品动物,就应当以“零容忍”的态度,对待将违禁杀虫剂用于畜禽养殖生产过程的行为,并参考各主流国家组织制定的限量标准,加强食用农产品的监督抽检,以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同时,作为国内生产企业,更应加强自律,健全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有了解相应的法规要求,制定管控措施,排查执行情况,综合进行危害分析,才能实现全过程可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摘要:就当前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H7N9流感的防控、禽流感流行现状与防控、我国人间主要人畜共患病的流行及防控、口蹄疫流行近况与防控注意事项以及我国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控策略等方面做了大会报告。目前我国发现的人畜共患病有120种左右,仅在十年的时间内就增加了几十种之多,且未来还有逐年增加之势,如何控制其增长态势,是未来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对近年来疫情上升原因进行了分析。
  • 摘要:总体形势当前疫病的形势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病种多.2017年上半年,全国共报告发生84种动物疫病.其中,一类动物疫病6种,二类动物疫病46种,三类动物疫病27种,其他疫病5种.2017年上半年病死率24.64%,比2016年全年的14.80%高出近10个百分点.分布广.今年上半年,全国有20个省份和新疆兵团报告发生一类病;除西藏外,其余省份和新疆兵团均报告发生二、三类动物疫病.防控难.散养和中小规模养殖场所占比例依然较高,防疫主体责任难以完全落实到位;部分疫病受当地生产模式和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基层队伍建设面临困难,防疫措施难以完全落实.今后要全面免疫,监测评价;加强活禽交易市场管理;养殖场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疫病净化;监测及技术攻关。
  • 摘要:人间感染情况研究表明人感染H7N9的地理范围不断扩大,病毒在禽间的地理范围更广泛;随着活禽市场的关闭,病毒沿着家禽运输和交易的路线隐形传播,持续扩散到没有关闭市场地区,包括尚未发生疫情地区.二、家禽监测情况今年,H7N9疫情非常严峻,特别是变异毒株的出现,H7N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报告了7起.目前全国有湖南、河南、河北、天津、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7个省份报告8起,家禽高致病性H7N9疫情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90%以上,特别是陕西榆林暴发的H7N9禽流感疫情,扑杀了家禽120多万只,损失惨重.关于全面免疫。分析了H7N9 流感的流行趋势,在广东、广西免疫基础上,秋季在全国范围进行全面免疫。关于防控策略。当前污染面太广,剔除计划难以有效落实,拟调整防控策略,增加免疫手段,下一步将制定发布H7N9防治指导意见。
  • 摘要:流感病毒结构模式流感病毒免疫原性主要由HA决定,H亚型相同即可起保护作用,N亚型对免疫保护也有一定作用.不同H亚型无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同一亚型的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可能不同,因而使保护力存在差别,疫苗株与流行株抗原性差别越大,免疫效果越差,做好疫苗免疫,严把最后一道防线,活禽市场实行1110制度,是防控禽流感的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消毒工作,及时消灭病原。
  • 摘要:人和脊椎动物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又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疾病称为人兽共患病.资料显示,全球约有200种人兽共患传染病,而我国有120种左右.仅十年的时间,人兽共患的传染病增加了几十种之多,而且人兽共患病还会增多,有逐年增加之势.按病原体分类。有病毒、细菌、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埃立克体、无形体、真菌、吸虫、绦虫、线虫、原虫等。按传播途径分类。呼吸道传播的人兽共患病,TB、禽流感;消化道传播,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皮肤粘膜接触传播,如钩端螺旋体病。按病原体寄生宿主分类。以寄生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 动物是主要宿主,通常在动物中相互传播,偶然机会病原体侵入人群,引起人的疾病,如狂犬病、鼠疫、布鲁氏菌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以人为主保存病原体的人兽共患病: 通常在人间传播,偶然感染动物,如人型结核病、阿米巴病、甲型流感;某些病原体在人和动物中均可寄生、保存,分不清孰轻孰重的人兽共患病: 如日本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
  • 摘要: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FMD)病毒引起的以感染偶蹄动物为主的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的疫病,偶尔见于人和其它动物.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兽药管理条例》以及一类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规定,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陆生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不得对发病动物采取治疗措施.病原微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avims),直径23~25nm,圆形或六角形,20面体,无囊膜.目前,我国仍是口蹄疫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流行情况比较复杂。O型、亚洲I型、A型3 种血清型口蹄疫病毒并存,猪牛羊等易感动物都有感染。其中,O型呈地方性流行,亚洲I型持续多年无疫,A型零星散发。加之,周边国家或地区常年发生口蹄疫,境外疫情传入风险极大,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来自境外的O 型、亚洲I型、A型变异毒株以及C型、SAT1型、SAT2型、SAT3型等其他血清型口蹄疫传入风险较大,控制和消灭口蹄疫的工作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任重道远。总体来说,近期口蹄疫防控面临的形势是内忧外患,血清型复杂、毒株繁多,有效防控迫在眉睫。为此,应有清醒的认识,科学应对。
  • 摘要:棘球蚴病俗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由带科、棘球属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棘球蚴寄生于羊、牛、骆驼、猪、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肺等组织器官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OIE将棘球蚴病归为全球通报的传染性疫病,归属为多种动物共患病;WHO将棘球蚴列为17种被忽视的热带病之一,同时也被列为被忽视的人兽共患病,成为全球早期预警系统优先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疾病之一.在中国,棘球蚴病属法定上报的传染病,已被列为中国今后重点防控的寄生虫病之一.可采用的方法有切断病原。双相切断病原法;单相灭绝病原法。综合防控。普及防病知识(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虫卵不玩犬);强化防疫监督;定期驱虫;疫苗技术。
  • 摘要: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由多种杀伤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叫猪肺疫、锁喉风.临床上以败血症、咽喉及其周围组织急性炎性肿胀,呼吸困难或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特征.该病分布很广,常继发于其他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呈革兰氏染色阴性,有两端浓染的特性,能形成荚膜.有许多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抵抗力不强,干燥2~3d死亡,在尿液及粪便中能生存10d,在腐败尸体中能生存1~3个月,在日光和高温下立即死亡,1%的火碱及2%来苏儿等能迅速将其杀死.总之,猪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条件菌,广泛存在自然界,在气侯发生剧变的夏末或秋初,病原通过病猪分泌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用具等,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传染。常呈地方性流行。本病与不良因素有关,如饲养管理不当、受寒、感冒、长途运输等均能促进本病的发生。有时寄生虫病也可成为重要诱因。因此,加强猪的饲养管理,注意猪的营养,可提高猪的免疫力,从而增强猪的抗病能力,这样就可防止本病的流行,使猪得到健康的生长。
  • 摘要:在养鸡生产中,寄生虫病是影响鸡生产性能和鸡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在生产实践中最常见的鸡寄生虫有球虫、绦虫、栖架螨.养鸡户在发现自己养的鸡生长慢、消瘦、免疫力低、产蛋率低、死淘率高等症状时按细菌、病毒病投药治疗或者调整饲料配方都效果不明显,往往没有认识到,鸡的体内外寄生虫可能是产生以上现象的罪魁祸首,下面分别对这三种鸡寄生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对发生过栖架螨的鸡舍,在鸡舍空置时进行细致的杀虫是最好的方法,可以使用药效较高的杀虫剂,对鸡笼、墙壁、地面、屋顶等进行喷洒,对水线、料槽进行彻底清洗;带鸡杀虫则需要使用对鸡低毒、药效持续时间长,而且杀虫效果较好的药物进行喷洒,如溴氰菊酯等。喷洒时注意避开饲料和饮水,必须做到对栖架螨可能隐藏的每个角落都要喷洒到,必要时用刷子涂刷药液。一般情况下,第一次喷洒杀虫药物后间隔一周需再施用一次,因为栖架螨从虫卵变成成虫的全部发育过程需一周完成,第二次用药可以杀死第一次用药时侥幸逃脱的虫卵。
  • 摘要:由内蒙古自治区兽医学会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兽医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届一次学术交流大会'于2017年8月15日在呼和浩特成功召开,会议指出今后将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强化学会管理班子,强化社会往来,扩大学界与企业界的联系,深化学会改革,推动学会发展。
  • 摘要:在我国畜牧业迎来绿色发展窗口期,面临难得机遇的时刻,9月9日上午9时,2017全国绿色养殖发展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政策研究、行业协会、科技管理、科研机构、新闻媒体等部门单位及全国各地养殖企业的代表共计6000余人参加大会.会议分析了我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探讨了绿色养殖发展的方向.李院士指出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等研发畜禽生物制品,是解决畜禽疫病和饲料抗生素问题的根本技术途径。呼吁社会各界相互支持使生物经济走上生态、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共同为中国绿色养殖事业的美好未来做出贡献,通过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活动,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生物新经济有望引领人类生产生活迈入新天地,开辟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谯教授详细介绍了饲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研发与应用展望。安全的、高效的、有竞争力的新型生物饲料的开发是生产市场的强烈需求,更是绿色养殖的发展方向。
  • 摘要:母犬后天性尿失禁(Acquired urinary incontinence,AUI)是去势母犬的一种长期后遗症,之前有研究报道称该后遗症发生率高达20%左右.已报道的风险因素包括:犬品种、中大体型、断尾和肥胖.有研究表明,与无尿失禁母犬相比,患病母犬尿道较短,尿道张力较低,且膀胱镜较靠后.在英国进行的一项为期5年的队列研究表明,去势母犬10年AUI累计发病率为10%,但美国和英国之间AUI发生率可能存在区域性差异.Howe等对性成熟前去势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了评估,发现仅有2%的性成熟前去势患犬发生了尿失禁(随访期为41个月).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尿失禁发病率,及其与年龄、体重、紧急性OHE 和行OHE前产仔次数之间的关系,虽然已知OHE可能会导致AUI,但其发病率相对较低。
  • 摘要:猪乙型脑炎又称之为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以蚊蝇为传播媒介,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也是目前一些规模养猪场感染较为普遍的一种疫病.据对一些发生过猪乙型脑炎的养猪场户调查,虽然养猪全年均有发生猪乙型脑炎病例的可能,但据调查统计的发病数据显示,约有近半数以上的猪乙型脑炎病例则多发生在蚊蝇活动猖獗的秋季,这就充分说明,秋季是猪乙型脑炎发病的一个高发期,因此,规模养猪场户在秋季养猪则应务必高度警惕猪乙型脑炎的危害.应选择好养猪场的场址并建好猪舍. 应经常保持环境卫生以减少蚊蝇滋生. 在蚊蝇活动高峰期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应科学地做好猪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注射。
  • 摘要: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由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也是常说的猪气喘病.本病一年四季均易发生,但在寒冷、多雨、潮湿、或气候骤变时比较容易发生;易感动物仅见于猪,但哺乳仔猪及小猪最易感;主要通过呼吸传播为主.秋冬猪气喘病时治疗的原则是敛肺平喘,滋阴润肺,温肾纳气。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加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不能乱用;要有选择性针对本病敏感的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较好。青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对本病没效,不要应用。首选泰乐菌素注射液:肌内注射,大猪一次12 mg, 中猪:10 mg,小猪:6 mg,连用12 d。也可选用林可胺类抗生素配合中药治疗效果也不错。总之要根据猪的症状选择敏感的药物对症处理。
  • 摘要:肌肉风湿也叫风湿性肌炎,主要侵害活动性较大的肌群,是一种全身性变态反应的疾病.临床上常突然发病,反复发作,骨骼肌、心肌、关节囊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侵袭部位随时转移,有游走性串痛的特性,在较寒冷的东北地区,马、牛等役畜和猪等在冬、春季多发.多因家畜受寒,潮湿,贼风侵袭,使役后大汗淋漓而又受风着凉,体力过度消耗而染病.实证日久不愈,转为慢性时,则为虚证型痹症。邪气未除,正气已虚,证性复杂,多侵害肝肾气血,须仔细辩证。此时主症为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不太拘谨,腰脊板硬,呼吸气短,食欲减少,口色淡,舌苔薄白,迈向虚缓或沉细。治宜滋补肝肾,益气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 摘要:猪肺丝线虫病是由后圆线虫寄生于猪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内引起的猪的一种线虫病,以肺膈叶多见.本病呈全球性分布,猪是后圆线虫的唯一宿主.其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如下,2017年5月初,大足区珠溪镇潘某养猪场存栏有270余头体重20~25kg不等的仔猪,该批仔猪是在35d前在外区县调入,引入后经过隔离观察数天后免疫了猪瘟、口蹄疫疫苗,免疫后未出现副反应现象.10d前该养殖场陆续出现部分猪只阵发性咳嗽现象,潘某随即到市面兽药店购买了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莫西林粉进行投喂,严重的猪使用替米考星、氨茶碱等注射液肌注,但通过连续5d的治疗不但没有好转,发病猪出现咳嗽、消瘦、皮肤苍白等情况逐渐增多,甚至在发病后的7d开始出现死亡情况.直到潘某找到笔者前去诊断时已出现5头猪死亡,部分仔猪仍阵发性咳嗽、采食下降、呼吸困难、鼻腔内有脓性黏稠液体流出、贫血等症状.)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定期驱虫。可选用下列药物治疗。治疗后5d后该养殖场再无出现因猪肺丝线虫病引起的死亡和发生。通过询问和场地查看了解到该养殖场从进猪到发病近30d 未安排给全群仔猪驱虫,加之场地环节差,粪便有时就地在场地的土壤泼洒,导致土壤肥沃,蚯蚓较多,场地圈舍离土壤较近,而蚯蚓是猪肺丝线虫的中间宿主,所以该场发生肺丝线虫的疾病风险较高,引起猪大量发病和死亡。
  • 摘要:猪乙型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流产、死胎和睾丸炎为特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多发生于7~9月份蚊虫孳生繁殖和猖狂活动季节.南方地区可长年发生.2016年8月2日,我县嫘祖镇某养猪户自繁自养的猪群发病.发病猪只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到41℃左右,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眼结膜潮红,脉搏每分钟110 ~ 120 次, 母猪、公猪和大多数仔猪呼吸正常,通过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为乙型脑炎,搞好日常管理工作。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每到夏季来临,还要做好消灭蚊蝇工作。消灭蚊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做好各种疫苗免疫接种。为预防猪乙脑发生,在蚊虫开始活动前一个月,要对易感猪只进行乙脑预防接种,4 个月以上幼猪每头每次皮下或肌注2ml。流行季节前,即每年5 月份前进行后备母猪乙脑苗注射。做好疫病监测。每季度要对主要病种进行实验室监测,查找分析疫病风险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
  • 摘要:猪瘟是一种病毒,可经各种途径感染.猪丹毒是一种杆菌,多由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猪肺疫是猪巴氏杆菌,多由呼吸道感染.猪瘟对青霉素, 磺胺类药物,抗猪肺疫血清, 抗猪丹毒血清无效;对抗猪瘟血清有效。猪丹毒对青霉素药物有特效; 抗猪丹毒血清有效, 对抗猪瘟血清, 抗猪肺疫血清无效。猪肺疫对青霉素, 磺胺类药物, 抗猪肺疫血清有效。抗猪丹毒血清,抗猪瘟血清无效。猪瘟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主要是搞好预防工作,猪丹毒用青霉素治疗有效,猪肺疫用青霉素20 ~60万单位,蒸馏水10ml,稀释后肌肉注射。肌肉注射10% 磺胺嘧啶,10~20 ml/ 次。
  • 摘要:荨麻疹又名风团或风疹块,是机体受内、外因素刺激而引起皮肤乳头层和棘壮层血管渗出液增多的一种过敏性疾病,以患畜体表突然发生许多圆形或扁平形的疹块和迅速消散为特征,并伴有皮肤痛痒.此病常见于马、牛,猪、羊,狗次之.病原与流行特点荨麻疹的变应原,分子量常较小,多为半抗原,与机体组织蛋白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作用,皮肤和黏膜为其主要靶器官,致病原因比较复杂,常见的病因有三种.分析了病原与流行特点、症状及诊断和治疗。急性荨麻疹多于短期内自愈,无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要点在于病因去除,解除过敏反应,避免不良因素的继续刺激和防止皮肤感染。
  • 摘要:2017年4月下旬,通江县诺江镇新华村何某在通江县毛浴乡购买一头怀孕母牛,此牛患有严重的瘤胃积食,笔者采用中医的原汤化原食的方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现报告于后,不妥之处,请指正.发病原因此牛是因为畜主给牛饲喂大量的玉米粉和高粱酒糟造成瘤胃积食,经多方医治无效,才卖给何某,何某购买牛后给笔者打电话说明情况,要求笔者给此牛进行医治.之前这种情况也时有发生,对于轻微的,采用消食化积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严重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如今此牛是经多方医治无效,主人才将此牛卖给何某(牛贩子).笔者前几天在人医上看到了原汤化原食,受此启发,于是就让何某用酒糟和玉米炒焦煮水给牛喂服,由于此牛病程已经较长,为防止酸中毒,要求一次性喂给小苏打100 片(0.3 g/片),于是何某就用1.5 kg 玉米和1.5 kg 高粱酒糟炒焦加入一把豇豆煮水给牛喂服,同时用鸡屎藤打成索放入牛口中让牛咀嚼。第二天何某反应,喂药后当晚,牛的肚中响动,第二天肚子就消了,效果非常好,牛开始食草。5月中旬,此牛产下一头强壮的小牛,何某告诉笔者,此方法十分有效。从西医的角度看,似乎难以理解,但是应用中医的原汤化原食的理论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而且效果非常好,是一般消食化积药无法比的。所以,今后兽医上遇到此类积食的问题,不妨大胆应用此方法,为兽医临床服务。
  • 摘要:牛布氏杆菌病(也称流产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属引起的以感染家畜为主的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本病列为必须通报的传染病之一,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动物.流行特点牛布病主要侵害乳牛,黄牛和水牛发病较少,一般母畜较公畜易感,幼畜具有一定抵抗力,性成熟的牛最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该病主要传染源.该病可通过饲料、饮水、饲养工具、蚊虫叮咬等直接和间接传播.主要采用淘汰病畜来控制该病的传播与扩散。宜从疫病的传染源、传播媒介、易感动物、生态环境等多个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来控制该病发生。
  • 摘要:新产奶牛指刚生产完小牛但还没有进入挤奶区的奶牛,此时的奶牛身体比较虚弱,需要进行将近1~2个星期左右的护理或治疗才能正式进入挤奶区.新产奶牛之所以会发生无名高热,一般认为跟子宫或产道感染有关.接产人员在助产时动作生硬、粗暴,使奶牛产道受损严重;部分奶牛产后胎衣没有及时排出、滞留体内,子宫发炎、恶露不尽;兽医在进行新产牛护理时检查不仔细或者治疗不彻底,一部分亚健康奶牛被转栏进入挤奶区.以上都是新产奶牛和部分产奶牛发生无名高热的诱因,在生产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巡栏工作,及时发现病牛。合理选择药物,科学制定治疗方案。加强新产奶牛的护理。
  • 摘要:绵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和羊快疫相似,又称'类快疫',又因病死后其肾组织易于软化,故又称'软肾病'.其病原为魏氏梭菌又称为产气荚膜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河北省临城县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绵羊发生本病,在当地兽医诊治无效,后经本院诊治,使羊群很快恢复健康,2017年夏秋季节,雨水较多,天气潮湿,温差较大,牧草生长茂盛.临城县某个体养羊户饲养的180多只绵羊,其中,两年多的羊13只,其余的均为8~12月龄的羊,膘情较好.8月3日早晨放牧时,羊群精神状态良好,到中午有2只羊在放牧时突然死亡,当日下午又有1只突然死亡,还有3只羊精神沉郁,不愿吃食.请当地兽医前往诊治,怀疑是吃了去年水淹时丢弃的坏白面中毒,应用解毒药物之后病情未明显好转,遂于8月5日带病死羊来邢台市兽医院诊断与治疗.羊群由于前一段时间不断下雨,没办法放牧。但几天后天气晴朗,高温高湿,使羊的机体处于过度应激状态,抵抗力严重下降,不足以抵挡毒素的攻击,况且该羊群未免疫过肠毒血症疫苗,这是此次绵羊发生肠毒血症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认为,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三联苗”或“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狙、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是必须的。放牧时要到高燥地方放牧。夏季多雨天,应该少抢青,让羊群多在青草萌发较迟的地方放牧,更不能让羊饮到下雨后低洼处的污水。这样才能利于控制本病的发生。
  • 摘要:黑山羊支原体肺炎是由多种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以高热、咳嗽,胸壁和胸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和纤维素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病程呈急性或慢性经过,病死率较高.该病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有的地区也发生,尤其是饲养山羊较多的地区更常见.对养殖山羊的地区影响较大,如疏于管理,未采取具有针对的方式防制,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将经历的一例黑山羊支原体性肺炎的诊断与防制过程进行阐述,供广大同行参考.淘汰病情较重的羊只,并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全场使用氢氧化钠和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将发病羊只进行隔离,并对假定羊只进行免疫接种山羊支原体肺炎疫苗。对发病羊只使用药物进行治疗,使用药物有5% 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VC 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土霉素注射液,替米考星注射液;板蓝根煮水供羊饮用。2周后回访,该羊群经过防制7d后死亡率和发病率均有所下降,10d后基本稳定,最终死亡羊只60多。
  • 摘要:犬常见的原虫类寄生虫病主要是球虫病和梨形虫病.犬球虫病犬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科等孢属中的多种等孢球虫寄生在犬肠道内的一种常见寄生虫病,其中有犬等孢球虫、新芮等孢球虫、俄亥俄等孢球虫等.虫体形态.犬等孢球虫的虫卵呈椭圆形,平均大小为37μm×28.5μm.卵壁光滑,无卵膜孔、卵囊残体和极粒.孢子囊为椭圆形,有孢子囊残体,无斯氏体.本病的预防关键是消灭犬体皮上的各种蜱。治疗可用盐酸盐酸吖啶黄或三氮脒等药物。此外,使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也有一定效果。
  • 摘要:兔肺炎克雷伯氏病是由肺炎克雷伯氏菌引起的以肺炎和其他器官化脓性炎症为特征的散发性疾病.病原及流行病学肺炎克雷伯氏菌为肠道、呼吸道、土壤、水和谷物等的常在菌,当兔体抵抗力下降或其他原因造成应激时(如忽冷忽热、空气不洁、长途运输、饲料的突然变换等),可促成本病的发生.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兔均对本菌具有易感性,但以断奶前后仔兔以及妊娠母兔发病率最高,危害也最严重.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多为散发.可肌内注射链霉素(首选药),每千克体重2万单位, 每日2次,连续3d。也可用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注射液等。在用药的同时,应注意尽快补充恢复兔群体质,也可适当使用微生态制剂,尽快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功能,促进兔群恢复健康。
  • 摘要: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发病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其特点是侵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发病动物表现发热、皮肤奇痒、精神沉郁等临床症状.近几年,毛皮动物在养殖过程中有以猪的副产品为饲料原料饲喂毛皮动物的情况,如果饲喂的猪的副产品感染伪狂犬病毒,饲喂毛皮动物后很容易引起发病.2016年8月河北省正定县某狐、貉养殖场发生伪狂犬病,现将该病例的发病及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伪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猪有专门的疫苗,目前多应用基因缺少弱毒活疫苗。但是猪上应用的弱毒疫苗对毛皮动物的安全性、保护率等尚未有相关实验和相关报道,所以该病在毛皮动物场发病后,仅能采取对症治疗措施,控制继发感染,减少死亡。这就要求养殖户在养殖毛皮动物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猪的副产品,养殖场中也不应该饲养猪,防止发生伪狂犬病,造成毛皮动物的大面积死亡。
  • 摘要: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nzyme-link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检测细胞因子免疫学检测技术,是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基础上与细胞培养技术充分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可以在体外检测单细胞水平培养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的新型检测技术,此技术可以快捷、简便的对细胞因子分泌量进行定量,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学研究的主流技术.由此可以预见,该检测方法在动物免疫研究领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是,此项技术尚未形成标准化,对细胞含量、细胞浓度、孵育、显色时间等优化条件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因此,在检测工作实践中,总结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提高检测水平,对提高ELISpot技术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对各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的检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随着ELISpot 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技术在动物疫病诊断的领域也将更加广泛深入,近几年利用ELISpot技术对猪蓝耳病、口蹄疫的研究层出不穷,ELISpot技术即将成为基础实验室及兽医诊断实验室的标准技术。试剂质量、细胞质量、人员操作、主观判定等都是影响此项检测技术结果准确与否的主要因素。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操作细节对ELISpot在兽医领域的研究和诊断意义重大。
  • 摘要: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ly pathogenic avianinfluenza,HPAI)是由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属A型禽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OIE将其列为应报告动物传染病.AIV分为若干亚型,其中H5、H7亚型多为高致病性强毒株,最近的研究表明,H5型禽流感病毒与以前相比已经更容易使哺乳动物致病,并更广泛的在鸟类中传染,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感染禽流感病毒的猫、老虎和雪豹,禽流感的宿主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本研究采用H5N1 亚型禽流感二价疫苗(Re-6+Re-7) 对1500只鸡群进行免疫实验,通过分析免疫抗体水平检测评估表明,采用H5N1亚型禽流感二价疫苗(Re-6+Re-7),在试验中能诱导出较高的免疫抗体,表现出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效果。免疫抗体跟踪检测结果显示该二价苗在二免前Re-6和Re-7抗体合格率都可以达到90%以上,且两种抗体90%以上保护率长达205d。研究也发现,免疫抗体评价最好在首免三周以后采血检测,才能真实评价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否则可能会出现免疫效果达不到标的现象。
  • 摘要: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osis)细菌引起人与动物共患的变态反应性传染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畜牧业经济.历史上,布鲁氏菌病在我国曾经是危害极为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解放后,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得到高度重视,被列为二类法定传染病.从我国不同年代家畜布病感染状态分析,在上世纪50-60年代家畜感染布病明显高于70-80年代,自70年代后开始下降,80年代末期已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90年代初期平均感染率除羊外,牛和猪都达到我国规定的控制标准.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始于50年代中期,我国始终重视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人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然后是60、70年代对高危家畜进行疫苗防治,发病率明显下降,取得了显著成果.由于实验动物数量有限,该实验结果只能初步说明问题,下一步将进行大批量动物试验,以期获得更加可靠的数据。虽然说布病检测的血清学方法比较多,但目前还没有一种检测方法是在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还是快速简便等方面都兼顾的诊断方法。有结果表明ELISA 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在检疫中用敏感性较高的RBPT 初筛,用特异性较好的ELISA 确诊,以得到较好的效果。由于阳性畜的漏检,为扩散蔓延病原提供了条件,阴性畜的误杀又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大规模检疫时,可以用价格低廉、敏感性强、操作简单的方法先初筛,然后用敏感性、特异性好的诊断方法复检。
  • 摘要:近几年,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与日俱增,动物疫病形势复杂化,基层动物疫病防控部门做好动物疫病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因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血清、尿、饲料等样品筛检中.ELISA试验看似简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较多,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弱板、白板、花板等不正常现象或假阳性、假阴性等异常结果.笔者对ELISA测定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要想做好ELISA试验需三个方面着手.检测试剂应选择正规厂家、灵敏度高、一般来说,一周内测定的4℃~ 8℃冷藏保存,一周后测定的-20℃冷冻保存,长期保存多次测定的样品要分装冰冻保存。此外,只要操作者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专心细致,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大大降低异常结果出现的概率,体现ELISA试验的优越性。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