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
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

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09-18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圆明园管理处

会议文集:数字化视野下的圆明园(研究与保护)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18世纪,通过传教士的书信,圆明园引发了欧洲人对中国园林的震惊、向往,随之一度掀起了中国园林热.20世纪以后中国开始有更多的人关注圆明园,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勘测遗址.1930年以后研究论著增多.1980年以后,进入研究高潮,针对圆明园的历史、建筑、造园、旅游、文物保护等方面发表论文、专著.进入21世纪后,引入了"总体史"的理念,采用多种类型的研究方法,揭示出这座皇家园林的独特性.今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通过虚拟复原的手段,可以将圆明园辉煌壮丽的形象展现出来,同时建立数字档案馆、网站,发布研究成果.这样的做法不仅适用于圆明园,而且可以成为"大遗址"保护与展示的新途径.
  • 摘要:本文结合"数字圆明园"项目的研究实践,介绍了圆明园复原研究和数字化再现工作所实现的基础史料数据库、全景复原三维模型、公共参与的互动平台等三项主要成果,展示出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阐明文化遗产的研究应坚持共享性、专业性、持续性和开放性原则,使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以直观准确的方式传递至公众的视野,在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历史文化知识需求的层面上,寻求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
  • 摘要:随着国力的日益强盛,对于是否重建圆明园,社会各界始终给予高度关注并经常掀起热烈的争论.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化还原出一个虚拟圆明园,已成为社会的广泛期待.本文利用基于分布式网络服务器技术的三维GIS平台CityMaker,建立了基于网络的圆明园数字化虚拟复原平台,并通过CityMaker的数据生产和管理技术形成了一套专业的遗址数字化虚拟复原标准和工作流程,建立起基于网络的面向公众的圆明园数字化虚拟复原权威数据集,实现了公众数据与专家数据的选择性互通;在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基于网格的数据多级无缝拼接技术,保证了海量数据的三维空间关联、网络发布和顺畅浏览,为真正意义上实现基于数字地球的文物、古迹、遗址保护复原研究信息集成共享与展示平台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2003年,在圆明园勘察并发掘了31处桥涵遗址.本文摘要介绍其中六座石桥——鸣玉溪桥、碧澜桥、慈云普护一孔石桥、渔家乐桥、如意桥、南大桥遗址的考古勘察与发掘资料.这是圆明园被毁之后,首次对该园桥涵遗址所作的科学发掘工作,希望这份资料能对圆明园遗址未来的保护与合理利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 摘要:1999-2009年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组成了以郭黛姮教授为带头人的学术团队,采用多种视角和方法,对圆明园的历史、建筑、山水、植物、匠作、图档以及遗址保护问题展开了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并先后参与了多项圆明园保护工程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文对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历程、具体方法、侧重点以及主要成果进行论述,指出圆明园是一个宏大的研究领域,堪称古典园林中的“四库全书”。清华大学课题组通过十年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相对于圆明园研究本身来说也仅是沧海一粟而己。从2009年开始,郭黛姮先生领导的团队又开始新的征程,致力于“数字圆明园”的建设,在以往十年研究的基础上作出新的探索。相信假以时日,一定可以作出令人瞩目的新成果,把圆明园这个特殊的研究领域推到更高的高度。
  • 摘要:近年来,对长春园遗址进行了调查,并对宫门区和含经堂寝宫遗址作了全面的考古发掘.本文结合清代有关历史档案和文献资料,对长春园的宫门区及含经堂寝宫建筑组群的营建年代作了初步考证,对长春园的营建年代有了基本认识.
  • 摘要:圆明园盛期是一座奇花异卉充斥的大型皇家植物园.为了再现盛期圆明园梦幻般的山水、花木以及精美别致的建筑空间,"再现园明园"课题组在进行建筑复原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证、复原、设计、三维空间生成等过程再现了圆明园植物景观.为了最大限度地贴近圆明园各个历史时期的造园风格,展现不同时期的园林风貌,植物景观研究特别关注考证植物种类及配置方式两个环节.通过查阅"花果树木价值则例"、样式雷图档、四十景图、御制诗文以及同时期的植物专著,确定园内可以使用的植物种类.然后结合山石、建筑、水体以及园林空间、整体意境进行植物配置.最后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整体氛围的调整,根据场景的主要观赏面,对遮挡主体建筑的花木进行取舍,从而,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能够与灵活多变的建筑群体相配合,营造出了多个风格各异的经典园林空间,再现了盛世名园的繁盛光景.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杏花春馆景区为例介绍整个植物景观设计研究过程.
  • 摘要:始建于康熙朝末年的圆明园历经近150余年的不辍经营,园内山水、建筑格局屡有变迁,但庚申焚掠将"万园之园"付之一炬.幸好,样式雷世家所庋藏的图文档案全面、真实地记录了圆明园营建工程.本文通过对现存样式雷传世图档的整合梳理,关照相关文献,尝试将圆明园更迭历史划分为雍正末年、乾隆初年、乾隆末年、嘉庆末年、道光末年、咸丰末年六个阶段,采取图示语言廓清各时期的园林面貌,以期直观呈现其兴衰更迭,从而为进一步挖掘圆明园景区造园艺术奠定基础,为完善其变迁历史提供有利依据,也为添补雷氏家族各代成员的供职业绩提供充足佐证.
  • 摘要:一个国家的文化财不仅是那个国家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人类文化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韩国文化财保护运动变迁过程的简单概述,并选择了典型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原实例来说明韩国文物保护管理政策所取得的成就.
  • 摘要:文物建筑存储着大量信息,采集、处理、存储、管理和发布这些信息,需要借助于现代的数字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总结已有的研究和实施项目的基础上,本文尝试以圆明园为例,探索如何应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物建筑综合信息系统,并提出文物建筑信息数据标准化的问题供大家讨论.
  • 摘要: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数码技术日趋成熟.今天已经有能力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数字圆明园,更有能力通过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复原圆明园的全貌.但是在保护的同时,如何向人民大众展示中华民族这一瑰宝也是有现实意义的.而利用互联网展示圆明园的美景,无疑有着众多的优势.通过网络三维展示技术,可以更加完整地了解圆明园的整体面貌.本文通过对几种现在流行的网络展示方式的分析,对比他们的优缺点,希望找出一种或几种可行的网络展示方案.技术不过是手段,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又起到对大众教育的作用才是目的.指出最容易实现的网络展示方式是Web3D和全景照片方式。但是他们之间又各有利弊,不能全面地反映圆明园的全貌,如果两种展示方式能结合起来运用的话,那将是展示圆明园前世与今生的最好方式。
  • 摘要:冬至祭天仪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中,通过对冬至祭天仪式历史渊源、仪式内容、表演场地、相关建筑及人员等方面的研究,对相关建筑进行了测绘及建模,并运用智能仿真技术捕获和编辑人体动作,制作仿真人物,模拟冬至祭天时古人的出行路线及乐舞表演.最后,本项目利用数字技术,将作为物质载体的古代建筑与作为非物质载体的祭天仪式进行了实时模拟和重现.本项目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完成.
  • 摘要:以往有碍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中国古代建筑外部空间序列的研究和成果,大多依赖于照片、图纸和文字等二维载体,而"时间"作为序列的核心,无法恰当表达.随着三维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研究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成为可能.天津大学、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天津市天砚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坤成基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研发多媒体演示系统——《清西陵泰陵外部空间序列研究》.该成果是一个开放的数字信息系统,不但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综合性整理,而且是深入研究和文物管理的重要工具,还可以极大地提升文物展示与利用的深度及广度.这次文保研究部门与社会企业间的成功合作,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探索了一种新的途径.
  • 摘要:洛阳地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对这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人们一直十分重视,并积极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洛阳地区文化遗产资源概况的分析,总结了对其进行保护的经验,指出要紧紧抓住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利时机,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思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环境,加强文化遗产的考古发掘与调查研究工作,洛阳片区的文化遗产,体现了洛阳作为古都所具有的独特的城市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洛阳片区文化遗产保护既有着辉煌的过去,也面临诸多问题。文化遗产保护任重而道远。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文物工作者将会努力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展示和传承工作。
  • 摘要:怎么看待圆明园遗址的那次历史事件?150年来,这一直检验着人们的立足点:如何对待圆明园遗址?向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人历经100多年的探索,选择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这个"命题",并依据主题思想规划了主体形态.人们在前无模式的情况下,经过艰难的实践,已见到了圆明园遗址公园一部分的雏形.2000年,政府公布了《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并积极推进.今天,已经和正在改善着园内外的环境、社会及经济等三个效益,这是事实,当然,有不如人意之处,也还有些不同意见,但目的只有一个,即把圆明园遗址的事业办好.为此,仍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研究,积极交流,求同存异,建设圆明园遗址公园.笔者认为园林是人类远离原始自然,重新向往自然,再造自然,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命题”符合圆明园遗址的历史文脉,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依然属于园林遗址性质,综合了相关行业要素,但不宜照搬某个行业的全部要求,外来概念也要结合实际。
  • 摘要:"再现遗产(Re-relic)"是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导,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放式科研平台,通过严谨的复原研究和数字技术,对建筑遗产进行虚拟再现和综合信息管理,达到支撑学术研究、考古发掘、保护工程、日常管理、民众参与的目的."再现圆明园(Re-圆明园,Re-Yuanmingyuan)"是Re-relic系统的第一个实践项目,通过建筑历史、考古、园林、VR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工程和视觉艺术等多学科的协作,完成了圆明园中22个景区共55个时空单元的复原研究和三维再现,展现了圆明园从1740年到2010年间持续演变的立体面貌,以及圆明园基础史料数据库和"Re-圆明园"主题网站的初步架构.本文对"再现圆明园"第一阶段科研工作的技术框架、工作流程、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后续工作计划进行了总结和详细阐释.通过实践,迫切地感受到建立同一目标高效协作平台的重要性,希望相关的保护管理部门、档案收藏单位(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科研单位以及私人收藏者)和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打破单位、行业界限,围绕我国建筑遗产(特别是国家级重要建筑遗址)进行协作和重点攻关,开展跨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和学术交流,形成一个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综合集成的“科学严谨,信息共享,持续维护,面向社会”的开放创新平台。使遗产保护从“孤芳自赏”走向“普天同乐”,在不触及遗产本体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增值,缓解保护与城市发展、社会建设要求之间的矛盾;并充分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开放式地收集民间遗存信息、保护动态和保护资金,实现全方位的公众参与。
  • 摘要:20世纪初,以伊东忠太、关野贞为首的日本建筑史学专家开始了中国建筑实地调查及研究.他们的研究活动以及成果,在各自的著作和论文中得到了公开.但是,这些著作并没有反映出他们收集到的资料的全部成果.伊东忠太于1905年,在沈阳故宫发现了《营造法式》,把它的抄本带到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很遗憾,经过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这个抄本已不知去向.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的清朝图纸,近几年经大田省一等人的整理,已经摄影制版,并且结集出版.目前,东京大学建筑史教授藤井惠介等人正在整理关野贞摄影的玻璃板照片等资料.本论文将当今日本对中国建筑史料的收集和研究、整理状况作一综述,之后,再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方向作一分析.指出通过留学生教育,培育出通晓中日双方建筑界的年轻人才是今后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最大期待。当然,中日建筑界无论老少,保持长久地交流关系,互相抵砺切磋,是中日建筑史研究发展的必由之路。
  • 摘要:1792-1994年,英国访华使团的礼物总管约翰巴罗为了安装天文仪器,在圆明园居住了大约25天.因为所见有限,巴罗对圆明园的描述十分简略,只有正大光明殿有成段文字.作为一个好奇的外人,他的资料是第一手的,也可以提供一些不同观点.本文翻译了巴罗对正大光明殿的描述之后,指出了他的眼界局限和偏见;又比较了焚烧圆明园前英法联军成员的一些记载,指出咸丰时的正大光明殿和乾隆时的同和异.这些资料,应当有助于构想圆明园的原貌.
  • 摘要:"再现圆明园"的"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储存圆明园相关资料、数据、信息的数据库,提供录入、检索、管理、四维查询等服务.它综合了文献资料的管理与查询和现状信息的记录与分析功能,并具有为考古发掘、保护工程和日常管理提供支撑的潜力.它针对圆明园资料类别多、属性各异的特点,将档案文献划分为9大类:针对圆明园档案资料年代复杂的情况,制定了8种时间录入和查询方式.在"再现圆明园数字档案馆1.0"中,尝试了使用4D-GIS界面进行档案的录入和查询,使各类档案能够附着在一定的空间位置和时间节点上,以提高科研准确性和研究深度,并与公众网站相结合,促进知识普及和公众参与.
  • 摘要:作为园明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在乾隆嘉庆年间建成,并且达到了全盛。本文主要阐释了萼辉园、交辉园、春和园、西爽村、含晖园、南园、绮春园的历史.通过史料考证,逐一详细探析由交辉园到大学士傅恒春和园、成亲王永理西爽村、庄敬和硕公主含晖园,再到更名南园、绮春园的历史变迁,并确定主人更迭的次序和确切时间,并依据史料解析从交辉园到绮春园,园中景区与各时期景致的承袭关系,从而对绮春园的历史有了更确切的了解.
  • 摘要:Re-圆明园是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导,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放式科研平台——Re-relic系统的第一个实践项目."Re-圆明园"通过严谨的复原研究和数字技术,对圆明园进行虚拟再现和综合信息管理.科学严谨的复原设计研究是整个项目的重中之重,本文以项目实践为基础,选取 "坦坦荡荡"景区作为实例,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尽可能全面的综合总结基础上,通过对历史档案、历史图片(样式雷图)、文献记载、景观绘画(圆明园四十景图)等大量基础史料的互相印证与比较分析,结合实地勘测和最新考古成果,探讨"坦坦荡荡"景区在建筑复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期望在研究总结圆明园建筑设计和清代官式建筑设计异同的同时,力求复原设计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历史原貌,展示出更为真实可信的圆明园.
  • 摘要:圆明园九州清晏景区以北的园林景观,显现出田园风光特色,并强调了中华民族的"耕织文化".文章研究了形成这样特殊的园林风格的历史背景及文化渊源.进一步分析了为什么要建圆明园,为谁而建,怎样建园以及建园主人的文化背景,从而论证出形成这种风格的必然性和时代意义.文章结尾处探讨了圆明园中田园风格的现代价值,并用现代手段合成了北部田园风光效果图,与大家共赏.
  • 摘要:圆明园是我国写意山水园营造的巅峰之作,是平地造园的集大成作品.圆明园的实物遗存除了各景点的遗址外,最有价值的就是仍较为完整的山形水系.这是圆明园保护的重要部分.圆明园因借自然低洼地势,挖湖堆山,创造了变化丰富、风格多样、往复无穷而又整体统一的山水空间.园内山的高度虽一般在10米以下,但连绵不绝,气势逼真,并成为划分园林景观空间的重要介质.园中以水景为主题,水面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圆明园的整体景观意象为烟水迷离、萦回变幻的江南风光.圆明园体现出中国园林的显著而典型的空间流动美感.圆明园的掇山理水是写意山水园空间营造的典型代表.它包含各种丰富多变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山水空间,与园中园的造景特点和功能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和空间感受.而从全局看,圆明园的山水空间又形成了一个气脉贯通的整体.
  • 摘要:Re-圆明园是由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导、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的一个开放式科研平台——Re-relic系统的第一个实践项目.本文以项目实践为基础,以含经堂景区为实例,详细介绍在Re圆明园的基础研究中,为了力求最大限度地复原出历史原貌,展示出真实的圆明园的复原过程.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相关的历史档案、文献记载、样式雷图档、考古发掘报告、景区实测地形图为基础,结合相关清代官式建筑做法,对各景区的地形及建筑进行复原研究.
  • 摘要:三维影像等新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带来了新的契机,它突破了以往保护和展示相互矛盾的瓶颈,超越传统保护和展示的理念,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采集、整理和保存文化遗产信息,为专业人员提供更翔实的研究资料,并且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化手段修复、复原古建和文物等文化遗产,并且以VR、AR等互动方式展示给观众,帮助观众欣赏和理解文化遗产,把握遗产地的场所精神,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虚拟现实场景的搭建,从记录文化遗产数据、支持文化遗产研究、体现紫禁城场所精神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三维影像等新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中的应用.
  • 摘要:为解决圆明园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瓶颈和矛盾,利用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技术,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信息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实践,对圆明园遗址公园中的遗存、档案等基础数据库、遗址分析评估系统、遗址环境检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以及面向大众的遗址空间的网络展示等方面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圆明园的研究、保护和展示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方向.
  • 摘要:本文对盛时圆明园的地位、功能、历史文化价值等作了概括性的探讨,同时针对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及后期的多次遭遇,对遗址的变迁脉络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热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下,圆明园遗址保护建设6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最后,结合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好形势及遗址公园的现实情况,就圆明园遗址"十二五"时期的保护及发展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十二五”期间,将坚定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邀请各领域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取得专家支持,规避舆论风险,全力以赴确保圆明园遗址保护、利用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 摘要: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其建筑和园林艺术综合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等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又综合了西洋风格的园林和建筑艺术,可以说它是一座世界少有的园林和建筑艺术的宝库.文章分析了圆明园的造园艺术风格,并由此而认为圆明园的艺术审美教育作用大于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因而认为圆明园应该在严格考证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恢复重建部分建筑,教育人们理解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 摘要:北京西北近郊海淀地区,清代康乾盛世鼎力营造的以圆明园为中心的十余座皇家园林,素有"三山五园"美誉,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园林荟萃之区.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紧相毗连,统称圆明园.本文通过概括叙述圆明二园的盛衰情状及其造园艺术成就,详细记述了圆明园于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焚烧劫掠后的遗址所遭到的进一步毁坏,总结了1949年北京解放后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整修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遗址保护等方面不尽如人意的诸多困惑和问题,笔者完全支持用现代数字化技术,较为全面地再现圆明三园的盛期形象,并在条件成熟时,分别在遗址公园里选择若干个风景区向游人进行展示,以充分发挥圆明园遗址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史料、借鉴和教育作用。
  • 摘要:现代测绘技术已大量应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领域,本文即是在拟定圆明园西洋楼景区复原方案的契机中,比较不同仪器测绘技术的测量能力,根据已有的工作案例探讨其数据利用方法,并在海晏堂测量试验中初步尝试了对三维激光扫描文件的整理与测量.作为西洋楼景区复原工作的前期准备,兹罗列了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与手工测量等测绘方式的测量能力与使用方法。其中,现代测绘技术的优势应该得到肯定与重视。由于技术发展上的一些瓶颈,现代测绘技术仍不十分完美,然而其优势的潜在价值却不容忽视。如三维激光扫描与全站仪,在测量工作中最大程度地减小了人为干扰的工作误差,并形成了不触及文物本体的测量模式,其高效海量的信息采集能力也为手工测量所不及,虽然其间多有冗余数据,但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其测量能力会使整个测绘学体系产生巨大的进步。
  • 摘要:BIM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和储存可以应用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本文根据Revit Architecture软件自身的特点以及古建筑的传统测绘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了BIM应用于古建筑测绘中的一些优势.包括在数据记录方面,能更直观、清晰、准确地根据模型建立信息,并在记录信息的同时就可以轻松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整理.这不但对于记录古建筑信息有更强的优势,同时也有利于对古建筑整体结构的阅读与展示.在不同古建筑的数据模型共享方面,通过族的制作,可以通过设定一些参数,记录一种固定的构件形式,在其他古建中若遇到相同的形式,只需调用族文件,更改为它的固有数据即可.这不仅节约了资源,对建筑构件类型的分类研究也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各个时期众多古建筑的精确测绘与整理,类似基因库的古建筑构件库的形成是有可能的.在数据的统计方面,只要建模准确,便可以系统准确地统计出希望得到的各方面信息,无须额外的计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