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
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

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5-04-10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5年同济大学城市与社会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法国大城市街区的空间与社会动力目前具有哪些显著特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法国大城市街区的类型学,并且指出这些不同街区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其中特别借鉴了埃德蒙·普雷特塞耶(Edmond Préteceille)对巴黎大都市区的研究.其次,聚焦于三种街区类型和三种空间及社会动力类型,均通过里昂的案例而展现.先考察绅士化街区和"自发性"或"计划性"的城市绅士化过程,继而研究通常位于大城市周边的、自2000年以来成为城市更新重点对象的街区.在这二者之间,还展示了更为"普通"的街区案例,其由另外的空间和社会动力所驱动.本文对法国大城市街区及其近期转型的介绍,有助于细腻地刻画"国际城市"的双元化模型(既是社会的也是空间的),也有助于了解在这些街区的转型过程中,公众逻辑和居住逻辑是如何联合的.
  • 摘要:在全球化、产业升级与区域竞争的背景下,城市更新在世界各地成为持续热潮而备受关注,不仅因其在改善住房条件和环境质量方面的显著成果,更突出的是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包括绅士化、社会空间的极化与隔离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各大城市纷纷致力于以旧城为核心的更新改造,相关实践和研究多侧重于物质空间的评估,而较少关注社会空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北京为例,聚焦于旧城(首都功能核心区)这一城市更新的核心地域范畴,尝试从社会空间和社区发展的视角对旧城更新的得失进行思考.研究全面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至今北京旧城更新的三个阶段,利用普查数据和典型社区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探讨了新时期旧城更新浪潮中社会空间转型的主要特点,进而对聚焦于大规模空间生产的更新途径,及其带来的社会-空间发展失衡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推进旧城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 摘要:本文旨在考察在中国和英国的城镇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社区行动所起的作用.要想保证全球变暖的程度保持在工业化以前的2℃以内,全球碳排放量必须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且在2050年前要将排放量缩小到比2000年的水平减少50%至85%(IPCC2007).因此向低碳经济和社会转型是极为必要的.这也将是人类在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最困难的挑战之一.而且,由于75%左右的碳排放量来自城市化地区,而城市又是技术和社会创新的核心,因此城镇将在这个转型中起到核心作用.虽然各种社会角色和因素都会影响这种转型,本文主要关注社区行动在中国和英国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希望能从它们的经验中为这两个以及其他国家汲取有益的教训.本文从理论上探究了这些行动的意义、潜在的困难,以及社区行动在支持和促进低碳转型中的机遇.本文还特别考察和对比了中英两国政府推行的低碳社区计划.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低碳转型的背景;第二部分构建了社区行动在支持低碳转型中的作用的概念化理解;第三部分简要解释了对比的基础;第四部分回顾了中英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经验;第五部分对两国经验进行了对比,并简要总结和思考了对两国及其他国家的教训.
  • 摘要:"斯图加特21"城市更新计划旨在重建德国斯图加特市中心的铁路交通网,这项宏大的构想堪称当今欧洲之最,但2010年围绕着这个项目的规划和具体实施却产生了未曾预想的政治性危机.作者梳理有关"城市特大工程"的学术争论并探究这些工程深嵌于其中的社会结构性因素,从而使得"斯图加特21"的发展脉络与随之爆发的大规模抗议能够被更好理解.文章力求对以下三个关键性命题予以阐释:①"斯图加特21"是当代城市特大工程发展的一个典型性案例;②除了传统的规划视角,此类工程的规划或实施背后的社会性因素诸如社区参与、政党博弈和权力制约等应该被重点关注;③在斯图加特爆发的大规模抗议冲突,尤其是由此衍生出的社会政治性影响,深刻地体现当下环保主义介入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民粹化及邻避主义隐忧,这也为各国政府在日后推动社会治理政策提供了一种警示.
  • 摘要:旧城更新的指导思想是,延续其原有社会网络以保持场所归属感.对经济落后时期城市居民自建形成的老街区进行改造是旧城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老街区是社区的一种形式;社区内的社会活动是现代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并且对维持社会网络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公共空间是居民社会活动的"行为容器".本文基于社会网络角度,结合住区规划理论与空间句法相关理论,针对西安市八仙宫老街区的公共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指导老街区公共空间治理,促使其自我更新.
  • 摘要:社区日常空间与社区历史记忆是社区存在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灵魂.在城市更新中,社区日常空间与社区历史记忆的保留,对社区这一独特的社会生命体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力图以"时间-空间-行动者"分析框架,通过山东省滕州市接官巷历史街区更新改造规划的具体实践,探讨在城市更新改造规划中,如何尊重与保护社区的日常空间及其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如何以规划的手段构建与延续社区的历史记忆.
  • 摘要:城市居住性历史街区不仅是需要保护的建筑遗产,也是聚集了一定人群的城市社区.本文在分析居住性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中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探讨如何加强公众参与,将"社区营造"的理念与方法运用到居住性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过程之中.并以杭州湖边邨历史街区为例,从"社区营造"的视角探讨其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转型与重构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其中尤以"南南流动"下的跨国移民族裔区的出现最为典型.本文采用第一手调研信息、文献资料、媒体报导等,结合长期田野调查,运用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近年备受关注的广州非洲族裔聚居区的空间重构特征与演化机制.研究发现,广州小北路等地非裔聚居区,即所谓"巧克力城"的兴起归因于"跨国商贸主义":表现为跨国商贸者跨越国界展开商贸活动,以族裔经济区为基础和载体,推动地方重构的进程.这一社会空间机制受到从全球到地方多个尺度下的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影响,其中以地方政府管制力的影响最为突出.在此背景下,近20年来,广州"巧克力城"的演化经历了兴起、繁荣、衰退和重构等不同阶段的社会空间演化,体现当代全球要素与地方要素互动的即时性与不稳定性.同时,在政府管制"战略"之下,非裔"移民"通过更具"流动性"的生存"战术"予以应对,造成非裔社会空间在广州乃至更大尺度上的扩散之势,以此建立新的动态平衡.据此,本文强调"跨国商贸主义"下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即时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将其视为未来中国城市的"新常态".
  • 摘要:作为开埠影响下的公共性文化标志之一,现代城市公园成为了19世纪晚期以来上海市民户外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在这些公园中诞生了具有特色的"市民健身组织",并迅速发展,影响至今.本研究基于社会调研方法,针对上海复兴公园内39支市民健身组织中高频大规模的复兴九子协会、杨氏太极一队等六支进行调查,采用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ing analysis)的"密度""结点度""中心度"等量化指标就健身组织的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归纳了公园健身组织的行为规律性及其社交网络的自组织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公园游憩在转型期背景下对市民社交网络的重塑作用.
  • 摘要:如今的学院和大学已成为重要城市的主要雇主、房地产持有者和监管人员,也是教育和卫生保健的主要提供者.曾几何时,它们并没有在这些城市发挥如此显著的作用.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迫使保持清醒,冷静地审视我称之为"大学城"的兴起及其意义.大学城的概念突显了高等教育机构和城市发展之间日益紧密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芝加哥大学的案例研究来说明以学院、大学和随之而来的医疗中心为核心的社会行为方所发挥的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代美国这些对社会行为者的考察尚未深入.由于相对低廉的土地价格,以及公民的政治影响力较弱,在面对高等教育的逐利开发时,城市校园周边的少数族裔社区成为最弱势的地区.本文结尾对大学城及其对国家的影响力进行了广泛探讨,从而解释为何必须将高等教育和国家及金融部门放在一起,作为重要的制度催化剂来促进21世纪城市的增长和发展.
  • 摘要:一座城市就如一个人一样,有自身的形象与内涵,城市场景和气质就是对其形象和内涵的一种学术性表达.城市本身必须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这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成败.然而,在当下中国城镇化推进中,城市个性与特征变得越来越模糊,"千城一面"现象越来越普遍,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本文借鉴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新成果"场景理论",提出"城市气质建设"的思路,以便规避和解决中国城镇发展中出现的同质化问题.场景理论认为,生活文化设施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城市场景,场景中不仅蕴合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和价值特征.这种文化与价值特征正是城市气质构建的依据.本文认为,考量一座城市的发展水平,不仅要看城市的GDP、市政配套、生态条件,以及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而且更要看这座城市一脉相承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特征,这是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精髓,也是城市气质形成的基础.
  • 摘要:社区发展是当今城市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认识和理解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城市,社区以居委会的形式存在,为居民的自治组织,接受所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居委会是新中国的产物,在解放前被称为保甲制.在社区空间内保甲和居委会如何运作?二者之间具体有怎样的联系和差别?本研究从福柯的谱系学研究方法和视角出发,把从人们的口述记忆、历史记载和当下生活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采集到的偶发的、不连贯的文化话语碎片以叙述的方式展现出来,考察水亭门街区如何被想象、构建、记忆和阐释,形成今天老百姓的日常居住空间.本文发现居委会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的功能基本丧失,居委会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身份存在认同危机,居委会与居住其中的居民距离遥远,已经成为政府的附庸.
  • 摘要:拉兹迪奈(Lazdynai)是20世纪70年代早期,维尔纽斯西北部最早建成的大型居住区.它因为其独特的城市布局而闻名,并在1974年获得列宁奖(这是第一个针对大规模住宅项目的奖).同年进行的一次社会学调查显示,超过90%的居民不会搬到维尔纽斯的其他地区,他们非常幸福,并以自己的居住地为傲.之后,专家和游客纷纷到来,并在地区中央竖起一座庆祝列宁奖的纪念碑,这一纪念碑也被列为国家遗产.40年后,基于对70年代搬至拉兹迪奈并从此居住下来的居民的定性访谈,笔者进行了一次人类学研究.研究显示一种集体记忆已经形成,而40年前当地文章所写的赞美该地区的评论,现在仍被居民沿用来谈论他们的地区.在快速变化的背景下,这更像是一种防御性的怀旧机制.尽管遭到一些批判,但拉兹迪奈仍是令人向往的大型居住区.可以认为,生活环境的物理特性对于居民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公众意见,以及这些意见可以由居民和外来者在日后进行甄选、保留和诠释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种意见可以充当一个地区获得复兴的基础.
  • 摘要:近年来,历史城市以及城市中的历史区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们不再仅仅只是单纯的文化遗产,也被视作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城市遗产是一种活态遗产,基于景观学的方法在城市遗产保护中得到应用与推广,该保护方法整合了自然与人造环境,有形与无形的遗产要素,以及时间、空间与社区居民.根据2011年UNESCO提出的《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的建议书》,历史性城镇景观(HUL)被定义为"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经历史层累积淀而成的城市区域".HUL是一种社会空间,人们在这里居住,人与空间不断发生着相互的作用,不同的社会团体对他们所在的社会空间的理解也有所差异,因此他们所珍视的价值也有所不同.HUL方法起源于空间研究,时间与空间均被考虑在内.该方法并不排斥有利于城市区域价值与重要性的变化.但在该方法的实际应用中,社会因素往往被忽略,然而正是人赋予了城市区域以价值.本文将以北京什刹海地区为案例,探讨从明代至今该地区在空间、景观与社会方面的变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的社会人群使用不同的空间进行活动,使得该地区具有了复合的功能;同时,同一空间也可能承载了不同的人群与活动,使得该地区的场所氛围更为多样混杂.这些人群与活动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只有通过对于这些变化的历时性考察,才能真正理解什刹海地区历史性城镇景观的价值.
  • 摘要:本文是对全球城市里转变中的阶级分层作出初步思考的文章.过去有关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讨论,基本上都是聚焦于国家层次的问题,而鲜有在城市的层面上去研究相关的课题.这可能跟一种对城市生活的假设有关,认为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很强,他们的身份与认同均属过渡性质,因此对于城市重构的过程给当地居住人口所造成的影响及其社会含义,便没有加以注意.大概也是这个原因,有关全球城市社会分层的研究,偏向于分析移民工和劳动市场分层的状况.当然,研究员也会留意一下经理及专业人员的情况,但甚少会全面地了解劳动市场的转变对地方的阶级结构的冲击.在全球化的压力底下,更常见到本地人在逐渐失去其优势的情况下,出现社会张力和不满.而这些不满已不再只局限于低技术和低工资的一群,而是扩散到年青的大学毕业生和被替代的中年管理人员.本文以近年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例,探讨上述问题.香港这个个案有其参考性,因它给机会反思香港的发展与周边地区息息相关.以前的研究集中于分析香港如何推动珠三角的社会经济转变,而较少倒过来看看,内地发展怎样对这个特别行政区带来影响.
  • 摘要:本文运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城市新移民社会网络闭合对互助行动达成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城市新移民在剧烈的社会流动和环境变迁中,以强关系为主的亲属网络规模越大,越有可能达成群体内的互助行动,而网络密度的高低与互助行动的达成并没有显著的关系,揭示隐藏在城市新移民互助行动背后的逻辑,以此来眺望帮助城市新移民应对资源获得困境、度过危机以及维持日常生活运行的可能路径.
  • 摘要:提出并看重任责、威胁、承诺、结构运作及聚点等概念的社会博弈论,关注现实世界中真实的博弈进程.它能够有效地将包括时空结构在内的社会性因素纳入到分析之中,以解释或预测博弈的结果或"解".社会博弈论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伴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超大型城市酌空间规划和社会治理亟须将社会博弈论纳入其考虑的范围之内.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