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业>2010年首届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年会
2010年首届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年会

2010年首届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年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0-08-17

主办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

会议文集:2010年首届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冰激振动是渤海重冰区导管架平台的主要危害.渤海重冰区导管架平台在腿柱上安装了抗冰锥体,基本解决了平台冰激振动问题.主要阐述了抗冰锥体的基本抗冰原理和设计方法,分析了渤海各类典型导管架平台抗冰锥体的设计实践,对渤海重冰区导管架平台和抗冰锥体的设计提出了建议:目前己建成的渤海重冰区平台的成果对今后平台抗冰锥体的设计优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议跟踪监测评估这些平台抗冰锥体的实际应用效果。渤海重冰区平台的总体布置应充分考虑加装抗冰锥体所造成的影响,确保平台达到预期的抗冰效果。建议渤海重冰区的重要平台和新型平台在设计阶段进行必要的模型试验,并进行深入的抗冰性能综合评估,优化平台总体设计。目前渤海重冰区平台抗冰锥体采用的均为简单圆锥形构造,建议可在抗冰锥体上增加附属构造,以加速冰中裂纹的生成,诱导冰的弯曲破碎过程,降低冰力;另外可在抗冰锥体与平台主体结构之间安装弹簧、橡胶等弹性与阻尼构件,降低冰力的动力效应。渤海重冰区平台冰激振动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除在设计上改进平台结构的抗冰能力以外,还应采取减轻平台振动的补救办法,如在重冰期用破冰船破冰和用平台临时冲水设施冲冰等。
  • 摘要:伴随着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发展,业务范围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项目管理的目标和难度也较传统的管理悄然发生了变化,如何因地制宜适应新条件下的项目管理,使之高效率、高质量的达成项目管理的目标,本文仅就一个新领域,多单位协作,多界面管理的工程实例上的积累的项目管理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实践中应用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的三控制原则,并对信息与合同等方面的管理提出建议,提出要与设计的有关机构加强沟通。
  • 摘要:海上油田开发的总体方案需考虑到油田各开发阶段的调整。海上油田的调整措施多样,方法各异,都需要进行修井作业。介绍了我国移动式修井平台的应用概况,分析了多功能支持平台在我国海上油田的修井作业模式,影响海上油田修井装备选择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油田井数、常规修井频率、程建设费用及维护保养费,油田寿命、油藏后期调整要求、油田海域水深、固定式修井装备的、移动式修井装备的动复员费用和作业日费,对我国多功能支持平台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必须加强多功能支持平台和多功能钻井平台的研究和技术更新的步伐。
  • 摘要:流花11-1油田水下输油软管更换项目,原设计方案是:先关停全部生产井,并拆除全部已受伤的旧软管后,再铺设新软管,原计划油田需停产3个月.在详细设计阶段,项目组经多方努力,多次与承包商讨论优化施工方案,最终成功实现在流花11-1油田维持基本正常生产的情况下更换全部生产软管.最终优化方案的主要特点是:在更换软管施工过程中始终保留一条管线维持正常生产,由此取得的经济效益最显著.其次是工作界面清晰.新管铺设施工主作业船的工作任务独立,并达到丝毫不受其它辅助工程船的工期延误影响,从而有效地缩短了主作业船的工期,为节省项目工程投资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因优化设计实际节省施工费用为52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在更换2条13.5"生产管线期间(2008年7月3日-10月5日)油田实际产出原油85.3万桶,增加净利润4.88亿元人民币.
  • 摘要:本文通过一个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合理的调整影响泵汽蚀余量的几个因素,包括原油储存舱顶部氮封压力、降低原油外输泵安装高度、降低沿程损失等,从而达到了合理选择原油外输泵的目的,经多年实践检验,该方法切实有效。
  • 摘要:涠洲6-1油田复产项目首次使用国产复合软管用于海上输气,本文对国产复合软管在该项目中运输、铺设、运行方面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总结,本项目复合软管适合采取边挖沟边铺设的方式,复合软管运行期主要需要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内压,二是内衬层压溃,三是垂向稳定性,以供同类项目借鉴。
  • 摘要:本文针对渤海地区采油平台新增桩腿方案的基础条件、主轴间距、桩腿设计及海上安装等关键条件与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该类方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用SACS软件对新增桩腿及上部组块进行结构强度分析,并应用ANSYS软件对局部杆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经实践证明,通过新增桩腿,一方面可以外挂井槽以便缓解井口槽紧张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扩大甲板面积,满足了工艺设计的要求,提高了平台的功能;实现了增加平台产量,缩短海上钻井作业工期,节省钢材用量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降低油气田开发成本。
  • 摘要:根据海油总的规划,到2010年要实现渤海"3000万方"、总量"5000万方"的油气当量的宏伟目标.为实现渤海"3000万方"这一目标,今后两年在渤海油气产量的年均增速还将保持在37%左右.为了尽快地进行边际油田的开发,油田建设工程设计研发中心展开了"渤海边际油田井口平台标准化"设计,采用四一模式开发,尽量依托现有设施,降低开发成本:一套导管架,一条混输管线,一条注水管线,一条供电电缆。根据各油田井口物流性质的特点,确定标准化的工艺流程,从而进行标准化设备的选型和采办,平台组块结构标准化、布置方案和预留空间和移动设备的撬块化设计和软连接等,文章还对平台上的原油处理系统、消防系统、二氧化碳系统等进行了介绍,渤中26-3WHPB无人井口平台的设计是采用了标准化理念设计的一个应用,这种设计理念在渤海湾的边际油田开发工程中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 摘要:渤中34油田是渤海二十年前投产油田之一,随后不断有小油田发现,并相继建成投产.近年来在距BZ34-2EP三公里处发现BZ34-1油田,开发方案为新建一座CEPA中心平台和一座WHPB无人驻守平台并对老平台进行改造,渤中34区域改造大思路为渤中34小区块油田改造后将并入新建的34-1CEPA平台,各系统处理后输送到友谊号储存外销。改造内容包括214EP油田、海底管线/电缆、长青号单点、友谊号单点及FPSO等。本次改造过程中,改造内容之多,改造方案变化之大是改造项目中少有现象。如今这座油田经改造后和新建油田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油田产量不断攀升,系统处理统一规划,减少了污水排放点,利用了平台多余气,达到了节能减排的良好效果。
  • 摘要:旅大32-2PSP平台是国内第一个自主设计、建造和安装的,集生产、储油和外输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储油一体化台,是一种新型开发模式的探索。该平台利用主体结构作为载体有效围成储油能力为1万2千多方的方形储油罐,该储油罐与平台结构连为一体相互影响。地震时,罐内液体的对罐体和平台的影响是设计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同时,该问题没有相关规范可遵循。因此本文就利用地震响应谱理论和SACS软件求解平台罐体处各阶振型对应的地震加速度并拟合地震激励,利用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模拟在地震激励作用下储罐由内液体的响应,从而得到罐四周液体的动压力情况,解决了大型方罐地震液体晃荡问题.
  • 摘要:海上油气生产设施使用了大量动力运转设备,比如往复式压缩机/泵,离心式压缩机/泵,燃气机和透平机等,这些设备运行时不同程度地会引起设备部件和与之相连的管线及结构基础的振动,相比较而言来自往复式压缩机上的振动影响更为突出.本文从分析解决往复式压缩机组海上平台同层甲板布置的振动问题入手,对比了结构动态振动分析与传统的静态或准静态结构振动分析各自适用范围,并以结构动态振动分析方法在锦州25-1南油气田海上平台的应用实例阐述了开展结构动态振动分析的具体实施步骤和在海洋工程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引入结构动态振动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 摘要:随着我国第一批海上平台陆续到达设计服役期,需要对其状态进行评定以确定其现状是否满足继续使用的要求.本文以埕北油田B区钻井生产(D/P)平台为例,依据APIRPSIM《海上固定设施结构完整性管理的推荐做法》对导管架结构的状态进行了评定,为平台继续服役提出了改进措施,并为平台后期服役的监测重点作出了指导,本文根据SIM对埕北B区DlP平台导管架进行了结构评估。评估依据的检测数据与原始设计数据对比,存在腐蚀减薄的构件减少,经分析认为是原始建造材料控制正公差所致。如果这样直接以检测值与原始设计数据比较来判断腐蚀状态不妥。因为建造材料同时存在正或负公差的验收允许值。因此建议服役期间的结构评估应以建造过程中的实测数据,或者该平台的第一次检测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这样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没有质疑。
  • 摘要:在进行渤中26-3WHPA设计过程中,由于船舶资源的无法锁定,设计了首个上下水平分层的6腿导管架平台,提高了海上浮吊资源的适应性,确保项目顺利开展.由单一的"蓝鲸号"吊装,改为"华天龙号"和"蓝疆号"都可以吊装,实现了对船舶资源无法锁定时的一种变通.设计过程中:集思广益,多次比选各种吊装方案,包括上下分层、工作间局部成块、设备后安装、双船合抬等方案,多次召开审查讨论会,最终确定上下分层方案,为以后在船舶资源受限时的项目,开拓了思路。
  • 摘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在海上平台通讯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海上平台的视频监控系统在油田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逐渐成为各种监控系统的主要链路方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通讯在海上平台钻井防爆工业监控系统中应用方案,简要的介绍了无线通讯在海上平台钻井防爆工业监控系统中应用的优势及发展方向和海上钻井平台的环境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详细的介绍了无线通讯在海上平台钻井防爆工业监控系统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该系统的构成、功能.
  • 摘要:近岸段海底管道的抛石回填设计是一个较为少见的课题,有些工程中仅考虑单块块石的稳定重量,设计者笼统的给定一个块石重量的范围值,比如护底块石10kg~100kg等,对施工方的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结合实际工程介绍抛石回填的计算和级配方法,本工程采取预挖沟后对管道进行抛石填埋覆盖,一方面可防止冲刷对管道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使管道避免遭受环境荷载直接作用。回填覆盖的材料不能仅利用原土回填,因为在台风季节的强烈风暴作用下,原土覆盖层可能被冲掉,管道容易被掘出管沟,所以一些港口护岸工程设计规范中也规定了回填的石料不成片状、无严重风化和裂纹,必要时可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情况对石料强度要求作出规定,一般情况下抛石天然抗压强度不低于3OMPa,且在水中浸透后的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因此,本工程的近岸段通过抛石回填覆盖的方法,确保管道使用期内,在波浪、海流等环境荷载作用下的能够长期保持稳定,而抛石回填的设计,即分析确定回填采用的块石级配和重量尤为重要,认为回填的块石应该加以级配、分级考虑较为合理、完善,因为回填级配良好的块石才可能更好的防止波浪、海流的淘刷,保证海底管道的长期稳定.此研究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摘要:为了减少海上隔水套管钢材用量和施工量,本文提出了新型组合式隔水套管结构.新型组合式钻井隔水套管结构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地提高了隔水套管的整体抗冰能力,具有施工便捷,且节省大量工程费用.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新型隔水套管抗冰能力计算模型,开展了新型组合结构隔水套管与常规结构方案的抗冰能力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能够为该新型隔水套管组合抗冰能力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 摘要:目前国内大多数海上油田基本上是每个中心平台建一个电站独立供电,随着油田生产负荷的不断增加,各电站电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油田生产及持续开发,通过电力组网技术共享各电站冷备用机组,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本文以SZ36-1Ⅱ期、旅大油田及SZ36-Ⅱ期电力组网设计为基础,系统总结了电力组网设计各项技术,包括中性点接地方式、稳定性分析、继电保护计算、无功补偿、小电网励磁涌流抑制等.通过这些技术总结,可以优化电力组网设计,更好的保障平台安全生产,为油公司提供更大技术支持.
  • 摘要:采用整体加密油井的模式提高海上油田采收率,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因此项目面临多项技术挑战,包括钻井防碰、供电能力不足、如何充分利用原有设施以降低投资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技术创新,开发了"定向井防碰地面监测及预警系统"、"外挂井槽技术"、"海上模块钻机滑移共享技术"、"轻型可搬迁模块钻机技术"等一系列新技术;在解决"现有处理设施能力不足"、"供电能力不足"等一系列技术难题中所采用的工程方案也都是独创性的方案.
  •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型的外挂井槽设计方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结构形式、施工方案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总结了该方案设计的特点.外挂井槽技术作为一种海上平台增加井槽的方式,有效利用原平台上部设施,减少重复建设.同时通过水上连接,降低了安装难度,节省安装时间和费用.与新建一个井口平台相比,外挂井槽方案大大的节省费用,对依托老平台开发而空间不足的油田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
  • 摘要:双金属复合管在国外陆上和海上油气田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其在国内陆上油田气开发项目中也得到了迅速推广,然而,其在国内海上油气田项目中,尚无应用先例.本文从应用背景、产品类别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双金属复合管是由外碳钢材料和内抗腐蚀合金钢材料按机械或冶金的方式制造而成的钢管,它结合了外碳钢材料高强度和内合金钢材料抗腐蚀的优点.文章还提出必须在寿命计算和现场焊接中注意的问题,如管道铺设中的无损探伤工艺、铺设的弯曲半径等,以推动其在国内海洋石油开发中的应用。
  • 摘要:在我国海洋稠油油田的中后期开发中,加密井网仍是提高采收率的最佳方案之一,本文就绥中36-1一期调整工程开发项目WHPJ平台外挂井槽结构的前期研究、设计优化以导向桩结构的运用做了详细的阐述,随着已服役平台投产年限的增加,平台将面临减产问题,为弥补产能不足需要在平台上增设生产井,而很多老平台的预留井槽不足,无法满足新钻调整井的要求,绥中36-1WHPJ平台外挂井槽技术是稠油油田二次开发的科技亮点和难点,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扩大平台空间,又可避免水下焊接,并对平台本身的结构、刚度没有太大的影响的用于海洋平台二次开发的外挂井槽结构,另外还介绍了定位导向装置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类:水下导向桩、水上导向桩、水上卡子三种方案。水下导向桩方案易于导管架的海上安装操作,但涉及水下作业,风险较大,最终采用了水上导向桩进行导管架海上就位。文章对此次外挂井槽技术的实施表示肯定,外挂井槽结构作为老油田再次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势必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运用空间。
  • 摘要:南海东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除已投产的番禺30-1气田及已进入开发阶段的荔湾3-1、番禺34-1/35-2/35-1等气田外,深水区和浅水区还发现了较多的潜力构造.已发现的气田和构造大多数分布在离岸250-400公里、水深190-1500米的海域.由于气田规模、水深及离岸远等原因,独立开发存在技术难度大、经济效益差的问题.采用在深水区气田设置水下生产系统,在浅水区建设中心集输处理设施的工程模式,实现深、浅水天然气的区域性开发,既可以满足深水区气田开发的依托要求,也能提高浅水区气田开发的经济效益.集输处理工程由浅水区中心平台、浅水区油气混输管道、陆上天然气处理终端组成;位于深水区的气田采用水下生产系统开发,由深水区油气水混输管线回接到浅水区中心平台.本文以将用于荔湾3-1、番禺34-1/35-2/35-1气田开发的"南海深水天然气开发工程"工艺系统为基础,阐述深水气田开发中心平台工艺系统设计关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工艺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具体包括了中心平台油气脱水系统压力和增压设备配置的研究、深水气田井口压力和登平台压力的研究、节能降耗设计的问题等,采用深水油气水混输管道回接至浅水区中心平台进行分离脱水,然后通过浅水区油气外输管道输送至陆上终端进一步处理的工程模式开发的深水气田,中心平台工艺系统设计时需关注深水气田井口压能的利用、深水气田最终采收率、深水油气水混输管道多工况流动状态、浅水区中心平台压缩机配置、浅水区油气混输管道管径及压力、浅水区中心平台重量等关键因数,需要将深水区气井能量、深水油气水混输管道、浅水中心平台、浅水油气外输管道、终端进站压力作为统一系统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中心平台工艺系统设计操作参数。
  • 摘要:深水油气田开发的经验表明,水下生产系统即使很简单的水下维修作业都会变得非常昂贵.由于深水维修的作业资源稀缺和成本高昂,为保持经济性,油气田开发不仅要求要有高的产量,同时对生产设备的可靠性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任何因生产设施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关停都是不能接受的.将可靠性保障(Reliability Assurance)设计方法应用于水下生产系统(SPS)设计中,可以有效保障设备的可靠性.本文将以AKPO油田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设计为例,来介绍可靠性保障设计方法在深水水下生产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同时简要介绍LW3-1深水气田水下生产系统在基本设计阶段的可靠性设计情况。LW3-1深水气田生产设施包括深水部分和浅水部分,其中深水部分主要包括水下生产系统、深水海管和深水保障设备系统,浅水部分主要包括浅水中心处理平台、浅水集输海管、陆上天然气处理终端,水下生产系统包括四条生产回路,四条注水管线和条注气管线组成,为了提高水下生产系统的可靠性,项目组根据可靠性保障设计要求首先通过对水下生产系统所有节点设备进行可靠性和维修性(RAM)定量分析,找出各单元设备故障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达到系统可靠性要求。在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保障计划(Reliability Assurance Program---RAP,对影响水下设备可靠性关键的三阶段:设计,制造和测试,制订详细质量控制计划,通过广泛的测试和质量监督,消除可能的设备故障隐患。该油田投产近一年的水下生产系统平稳运行,使得对可靠性保障设计方法优点和水下生产系统可靠性提高有了信心。对未来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水下生产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样板。
  • 摘要:本文针对海上油气田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边际油田滚动开发和节能降耗的生产需求,结合海上油气田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以涠西南油田群WZIT、WZ12-1油田、WZ11-1N油田和WZ11-1油田为例,对实施海上油气田电力组网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电力组网减少海上设施发电机开机台数,提高单台发电机组的负荷率,提高发电机机组效率,降低透平机的损耗,节约能源,同时正在实施的WZ11-1N油田开发工程项目,利用该电网供电方案取得了节能降耗效果。
  • 摘要: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工程发展的需要,海上平台标准化设计近期成为工程设计和研究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以试图以渤海井口平台为切入点,重点探讨海上平台标准化的意义,总结我国前些年采用平台结构标准化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海上平台的标准化设计推荐做法,并阐述采用标准设计的局限条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拓展应用海上平台标准化设计的建议.海洋平台结构设计的标准化有效缩短设计和材料采办周期、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结构标准化和结构优化的关系、对于固定式平台,除结构设计的标准化以外,还不少的研究空间,希望引起业内的重视。
  • 摘要:研究背景与意义核能是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清洁能源,它是利用动力反应堆中的核裂变反应所产生热能来提供发电动力.核电能量密度高,一公斤铀235经过全部裂变后,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相当于2400~2700吨标准煤,能缓解对燃料气和柴油依赖;其次采用核能发电能降低发电成本,如目前海上采用燃气轮机的发电成本约为1-2元/kwh,而陆上核电成本仅为0.4元/kwh;核电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能源,它不排放大量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固体废渣。采用海上核电站较现有平台电站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不仅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海上平台用电负荷需要,而且能有效降低油气田开发成本。建设海上核电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渤海油田远景规划存在较大电力需求空间,伴生气无法满足电力需求、海上现有电站以燃气轮机为主,运行成本较高、海上油田群电力系统组网。文章还提出了具体的核电站的设计思路,并提出就政策法规、环境条件、方案细化、技术问题、配电系统的设计等方面的建议。
  • 摘要:本文叙述了研发平台及海底管缆电子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技术路线;论述了电子信息系统中三大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应用; 电子信息系统是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研发的一项综合性油田生产设施管理系统平台,利用完工资料和海区现场调查提供的资料,构建平台及电子管缆电子信息系统的数据库,为系统的运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分析了电子信息系统在渤海及其他海区实行以及专用勘察数字信息标准化的可行性.通过平台及海底管缆电子信息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上工程设施数据管理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建立了海上设施信息“档案馆”,为项目设计提供了数据辅助,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为管缆的综合管理提供了手段工具,为海上设施的电子信息化建立了基础。通过平台及海底管缆电子信息系统的应用,油田水下设施勘察及综合管理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 摘要:荔湾3-1气田是中国第一个深水气田,由中海油与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2006年4月,第一口探井荔湾3-1-1井钻探成功,海域水深1350m至1500m,2009年哈斯基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委托马来西亚Worley Parsons开展了该气田深水部分基本设计,目前该部分基本设计工作已近尾声,即将进入工程建设、采办、建造、安装实施阶段.本人2009年有幸到马来西亚参与了这部分工作,为了总结自己的收获,本文在对外方设计理念理解的基础上,仅从海底管道专业角度对气田开发模式比选、水下设施布置方案比选以及荔湾3-1气田最终确定的水下设施布置方案进行介绍,以供同行参考。
  • 摘要:陆丰13-2导管架和番禺30-1导管架均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寿命分别为10年和30年,投产时间分别为2005年11月29日和2008年5月,2008年8月检测发现,陆丰13-2导管架-45m以下至泥面以下,牺牲阳极已不能满足设计寿命要求.2009年9月检测发现,番禺30-1导管架EL(-)65m以下至泥面以下,导管架保护不足.正常情况下,导管架下水初期所需极化电流比较大,性能优良的阳极可满足要求,极化状态后达到一个稳定状态,导管架表面会形成致密的钙质沉积层,所需阳极电流迅速降低,阳极消耗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对阴极保护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 摘要:海洋油气田开发建设中,海底电缆作为平台间的"纽带",为生产平台、中心平台或FPSO提供电力和通讯支持,其中,海底电缆的敷设是一项连续作业又具有高风险的海洋施工作业工程.本文较为详细的阐述了锦州25-1南平台间海底光电复合海缆的敷设、光纤受损及修复经过,并初步的浅析了海底光电复合海缆在敷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为后续海上海缆敷设施工更好的规避敷设风险和逐步完善现行的敷缆工艺提供参考.
  • 摘要:文昌14-3A和文昌8-3A两座导管架安装后在套管回接时发现导管架与钻井基盘存在较大错位,套管不能正常下入.偏差尺寸如下:文昌14-3A导管架:约90cm文昌8-3A导管架:约73cm为解决套管的下入问题,经研究确定将导管架最接近基盘的水平层套管导向筒切除,待套管安装后再重新设计安装管卡固定即可.
  • 摘要:针对蓬莱19-3油田FPSO(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单点系泊塔YOKE臂以及支撑浮筒损坏情况进行介绍,对损坏原因的分析做要点描述,对后期的紧急维修做简单介绍,籍此做为典型案例,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 摘要:WHPA平台振动的主要原因是穿梭油轮超过限制海况条件靠泊平台,平台振动影响结构安全,同时对钻井作业构成安全隐患.故此,对平台振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通过油轮靠泊分析、系泊分析理论计算、油轮靠泊模型试验,得出油轮靠泊生产储油平台产生的撞击力及系泊平台时的撞击力、系缆力,确定油轮靠泊的限制条件.通过现场实测数据浅析油轮靠泊对平台造成的振动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降低油轮靠泊对平台引起的振动,对海上靠泊平台的设计,护舷的选型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涠洲11-1N油田开发工程项目于2009年9月18日实现第一口并排液,比ODP计划提前73天;整个工程建设实现安全无事故人工时125万,工程项目组被湛江分公司评为2008-2009年度节能减排先进集体;工程质量优良,项目费用获得较好控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项目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有效利用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勇于尝试与创新,科学组织与管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导向,进行各种尝试与创新.不仅有效地控制成本、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而且体现了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要求.涠洲11-1N油田开发工程项目组在浅水海域开发步入成熟阶段之后的更进一步的创新,对于同类的海洋工程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摘要:文昌油田群海缆投用以来,先后发生了3起绝缘击穿事件,第一起的故障点在海缆接线箱内,另外两起的故障点都在两平台之间.本文介绍了文昌油田群海缆的概况,分析了导致海缆绝缘击穿的可能原因比如距离长、环境水深、耐压测试较多、经历了多次倒缆、外力、操作问题、电缆质量、供电系统谐波等多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海缆故障的方案.
  • 摘要:在海上油田开发工程中,对于平台上少量间歇性的可燃性气体泄放通常进行冷放空处理,但需对泄放气体在大气中的扩散进行分析,以保证平台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本文运用Fluent软件对涠洲6-8WHPA平台冷放空气体排放设计进行了模拟计算与分析,通过对泄放气体爆炸极限、重组分扩散及风速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和校核,进一步保证了涠洲6-8WHPA平台冷放空设计的合理与平台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 摘要:文对陆丰13-2DPP平台结构设计特点,及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启示进行了总结,陆丰13-2油田调整项目结构专业基本设计工作内容包括导管架结构、甲板组块结构、生活楼、栈桥、老平台改造等.陆丰F13-2DDP平台导管架结构滑移下水重量达到11000吨,还需要进行平台结构波浪动力分析、导管架拖航状态的船舶运动和稳性分析、导管架滑移下水分析、导管架漂浮和扶正分析、桩腿连接有限元分析、导管架静水压溃分析等比较复杂的分析.甲板组块分块及吊装方案优化也取得重要成果,旨在为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 摘要:本文介绍了南海东部海域惠州油田遭遇台风之后快速复产工程总体技术方案,并对详细设计方案中的软管和临时浮筒的选择和布置方案进行了介绍.通过研究和使用动力定位FPSO实现了油田的快速复产,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的实施对类似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海底管线的堵塞、泄漏、刮伤、拉断等问题对海洋油田的安全生产和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分析海底管线发生故障的原因、方式及损坏情况,采用相应的技术和资源对海底管线实施抢修,尽快恢复海底管线的正常使用,实现油田的安全生产及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本文根据湛江分公司海底管线的维修情况,总结并介绍成功应用的海底管线抢修技术,包括机械高压管卡法、直通搭桥法、旁通搭桥法等。
  • 摘要:在海洋工程领域,除了熟悉的导管架平台以外,还有一些为海上设施服务的工程船舶,例如运输船、起重铺管船,其中比较熟悉的浮式生产储油装置(FPSO)也是该领域的重要设施。在海洋工程船舶使用中应充分考虑到腐蚀对船舶强度的影响,本文依据船舶总纵强度计算理论,以"BH221"驳船为例,介绍了实际工程中总纵强度计算的方法及关键步骤;并通过对"南海盛开号"船体的分析研究,针对结构换板或加强的技术手段,提出了自己对有效增加老旧船舶总纵强度的建议和看法:依据船体测厚报告和总布置图,确定需要更换的板材和构件、计算出更新后的船体对船底板的剖面模数,中和轴到船底板的距离、对于腐蚀情况比较轻的截面,可以视具体情况在局部增加纵骨或扶强材的尺寸、一般有三种增加纵骨或扶强材尺寸的方法:更换人截面积的纵骨或扶强材;在原有纵骨或扶强材上焊接新的纵骨或扶强材;减小纵骨或扶强材的间距,增加其密度。
  • 摘要:本文针对海上油田的放空气体,设计了六种轻烃回收流程,并对这六种轻烃回收流程进行分析对比,本文针对南海海域某一油田放空气体,以回收放空气体中C3+组分轻烃凝液为目的,进行了轻烃回收工艺流程的设计。这部分气体压力为600kPa,温度为60℃时,质量流量为1482kg/h.具体工艺包括冷剂制冷、膨胀制冷、混合制冷,通过对轻烃回收流程行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外加冷源制冷法流程C3-B适合在海上平台和FPSO应用,混合制冷法流程C3+EXP-B较为适合在路上终端应用,若平台或FPSO上有足够的空间,也可应用混合制冷法流程C3+EXP-B。
  • 摘要:依据早期实践经验结合当前海洋石油开发的新形势,结构设计以新的理念提出可搬迁导管架的设计与应用,对常规的导管架进行修改,包括在结构布置中导管是竖直的,即导管架的大腿是直的。组块与钢桩连接不设过渡段。导管与桩之间的环形空间不灌浆。节省防漏浆的封隔器和灌浆作业,同时便于导管架搬迁时钢桩与腿柱的分离。导管与桩在顶部连接采用分辨式皇冠连接构件。钢桩直径控制在4260英寸之间。导管架采用4腿柱式或6腿柱式结构,吊装重量分两级:导管架的吊装重量控制在300吨和600吨,组块的吊装重量控制在700吨和1200吨,全部吊点都采用外露型合理布置,导管架和组块安装就位后不切割吊点,以便重复使用。研究、改进水下施工工艺,包括钢桩附近清泥、钢桩切割等水下施工工艺。优化防沉板设计,便于导管架拆除时水下切割作业。配合可搬迁导管架的设计,研制适用的切割工具—切割钢桩。以新的结构形式应用于开发工程中,以引发与实现设备设施重复利用和有效地降低工程造价,为开发边际油气田,即实现退役平台导管架的搬迁和重复利用.在遵循常规方法和走依托开发模式的基础上,研发与应用新技术开发边际油气田,达到预期的开发效益.而实现简易设施方案的关键是实施简易结构设计。
  • 摘要:本文在介绍集肤效应电伴热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用于渤南油气田海底混输管道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建立的工艺模型分析了应用后的效果.理论分析及模拟计算表明,集肤效应电伴热用于海底管道是可行的,为海上高气液比、高凝、高黏、高蜡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离不开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具有拖航工况,其拖航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着平台的经济性能和作业效率,而浮箱的拖航阻力接近平台总阻力(其余部分为推进器阻力).当平台设计方案确定后,浮箱的主尺度将不能改变,其拖航阻力将取决于浮箱端部形状.本文采用FLUENT对圆形、尖角形等几种常见端部形式的浮箱拖航阻力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两种组合端部形式浮箱,分析其拖航阻力.结果表明,浮箱端部形状对拖航阻力有明显影响,采用半圆形浮箱的拖航阻力将比矩形倒角浮箱减小约67%,组合端部1的浮箱拖航阻力可减小约62%,该研究结果将为今后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船型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海洋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海上结构物的体积也越来越大,为了达到设计的承载力,导致钢桩尺寸和入泥深度的增加,这需要更大能量级别的打桩锤完成这些任务,本文涉及的两个导管架的打桩工作分别是WHPA导管架和PSP导管架,其中WHPA导管架为4腿导管架,钢桩直径84寸,要求入泥100米;PSP导管架为8腿导管架,钢桩直径96寸,要求入泥101米,本文结合旅大27-2/32-2项目导管架的打桩过程,对计算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并分析目前国内最大能量级别的打桩锤-MHU1900S液压打桩锤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使用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以在110米左右水深的海底进行原油输送管线的漏点修补为中心,介绍了在惠州油田快速复产中开展的补漏夹具的研发、设计和不断改进,并通过饱和潜水作业成功实施的过程.文中对惠州油田常用的几种修补方法进行了比较,对补漏夹具的设计安装要点和作业程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 摘要:适合边际油田开发的简易结构型式的平台比较多样,筒型基础无论是独腿平台还是3腿柱导管架平台都以新的形式在CFD18-1和JZ9-3W油气田成功地实践.筒型基础的施工特点是:基础结构的下沉和拔起施工简便,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强.CFD18-1/JZ9-3W筒基平台的安装过程为能源发展油建公司承揽边际油气田筒型基础结构平台海上施工积累了经验。
  • 摘要:随着变频器产业的飞速发展,变频器在海上石油钻井领域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变频器在电动机的拖动部分,目前用的方式最多的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拖动方式.一对一方式即一台整流器加一台逆变器拖动一台电动机的方式,一对多方式即线一台较大整流装置可以供应多台逆变装置,通过一条直流母线可为每一台逆变器提供能量,从而使逆变器反馈的能量可以彼此互相利用.本文就石油钻机交流变频传动中共用直流母线的原理及应用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事实证明其发展迅速,具有很多优点,是以后电力驱动钻机的发展方向.
  •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交流变频控制系统在南海西部WZ11-1N平台修井机上的应用,介绍了修井机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介绍南海西部W11-1N平台电驱修井机的交流变频控制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对修井机采用变频控制技术的应用作总体的阐述。修井机变频控制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转盘变频控制柜、泥浆泵变频控制柜、绞车变频控制柜、PLC综合控制柜、司钻控制台、泥浆泵本地控制箱、有源滤波器。修井机需要控制的主要设备是绞车、转盘、泥浆泵。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与以往的柴油机驱动系统对比,充分显示出其在修井机控制方面的优势,对其他平台的修井机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摘要: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内,中国海域钻井隔水管的下入深度主要参考国际公司采用的经验值.这个值主要是根据经验得来的,没有一套成熟理论可供使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偶然性,国际上及我国的渤海和南海地区曾因钻井隔水管下入深度过小,造成承载力不足而导致井口失稳、下陷等复杂事故,经济损失非常大;但是钻井隔水管设计下入深度过大,则可能造成锤入困难,影响工程进度,(投资过高).钻井隔水管的主要作用是:隔离海水、形成钻井液循环通道;海上钻井井口的持力结构;后期保护油气生产通道。在满足工程和钻井需要情况下,减少隔水管下入深度,从而降低管材用量,减少打桩工期,缩减对大型浮吊资源的占用时间,能减少投资,为油气田提前投产做出贡献,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隔水管下入深度设计和控制技术非常必要,并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 摘要:C平台钻机模块项目于2008年10月14日正式启动,2009年4月16日完成陆地建造和调试.在船舶资源异常紧张的环境下,项目组"不等不靠",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利用建造场地优势在不使用浮吊的条件下完成了全部模块的陆地装船,大大降低了项目风险;项目组在海上安装资源锁定后,充分准备,确保了船舶在台风季节的高效作业,仅用时4天就完成了全部海上安装作业,不但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更有效避免了政治外交风险.
  • 摘要:小橇块组合式模块钻机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模块钻机型式,它具有安装、拆卸灵活,搬迁方便,海上安装运输不依赖大型驳船、浮吊设备等特点.通过对崖城PFA小橇块组合式模块钻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为后续的小橇块组合式模块钻机设计积累了设计经验.
  • 摘要: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在渤南二期油气田开发项目中的成功应用创造了多项新纪录.这是国际上第1次采用铺管船法安装的集肤效应电伴热海管系统.本文较为全面的讨论了在集肤效应电伴热海底管道的铺设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和创新,管线伴热方法通常有电伴热带、蒸汽管线、集肤效应伴热。集肤效应电伴热系统(Skin-effect Trac吨System,以下简称SECT),就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的集肤效应产生热量,以达到伴热的目的,本次成功应用在国内海底管道系统中首次开发了带孔锚固件。为了保证电伴热系统海缆和“热管”的连续性铺设的要求,本项目在常规的锚固件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两大方面的改进:首先是设计了不同的开孔数量和开孔的位置,其次,增加了直管端的长度。该结构形式的锚固件在国内海底管道系统中应用尚属首次。首次应用斯科特特种变压器将平台3相电源变为2个单相电源,解决了单相大用电负载对电网三相电源平衡的影响。
  • 摘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水下生产系统就在我国南海油田开发中开始应用,而南海油田开发水下生产系统的应用都是在合作油田,由外方作业者主导委托国外公司进行方案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目前水下生产系统在中国南海油气田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中海油非常重视水下生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流花4-1油田是依托流花11-1油田开发的第一个300米水深的自营油田,其开发方案也是采用水下生产系统,总体开发方案由中海油研究总院主导完成.本文就对水下系统在流花4-1油田开发方面的有关技术包括材料选型、管汇选型、采油树选型、收发球系统、电力系统等和计量方案、施工方案等进行介绍,水下设施的安装与施工方案是项目的一个重点,涉及安装施工方案和计划、船舶资源、作业工具租赁与购买等,水下设施方案的设计阶段要考虑有关施工可利用资源及经济型。为了减少管汇重量,采用脐带缆分配单元、电力分配单元单独安装:脐带缆、电缆方案考虑可利用船舶资源能力等。
  •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LD32-2PSP平台桩基础的方案设计.LD32-2PSP平台浮托重量超过10000吨,并长期频繁靠泊5000吨外输油轮,对桩基承载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整个桩基方案的设计过程:经多种桩基础设计方案的比选,最终确定的8主桩方案钢桩入泥深度达到115米,为渤海海域入泥深度之最.并对LD32-2PSP平台深桩可打入性分析和判断深桩方案是否可行进行了重点描述.最终的工程实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旅大油田的开发节省了大量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海油逐步加大渤海海域油气勘探开发的力度,渤海油田的海上开发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渤海海域己经发现和开采了许多油田,新油田的开发采用依托老油田的开发模式是比较有效且节约成本的方法,但依托开发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新老平台的设备和系统共用就是问题之一,绥中36-1油田I期调整项目就存在新老平台火炬共用的问题。目前,海上油田还没有进行过新老平台火炬系统校核研究。本文就绥中36-1油田I期调整项目中,新建的中心平台CEPK、井口平台WHPK两座平台与老井口平台WHPAI栈桥连接,因此存在是否可以和WHPAI的火炬系统共用的问题.根据API RP521规范要求,应用专业的火炬计算软件Flaresim程序,分别校核各种工况的马赫数、热辐射强度、火炬分液罐尺寸及背压,得出新老平台在正常工况和堵塞工况下可以共用火炬系统,在火灾工况下满足一定条件也可以共用火炬系统,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泄放气体先进入新平台的闭排系统预分离,再去老平台的分液罐、建议平台的压力容器选用较好的隔热保温材料,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80mm。
  • 摘要:国内项目后评价工作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采用项目自身前后对比来评价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但往往由于评价机构缺乏用于横向比较的数据资料,因而缺少相对系统的、量化的、客观的评价体系.2009年,有限公司聘请美国独立项目分析公司(IPA公司)针对尼日利亚OML130 AKPO油田开发工程项目进行独立项目分析.本文通过对美国独立项目分析公司(IPA公司)评价方法的解读,结合该公司对于尼日利亚OML130AKPO油田开发工程项目独立项目分析的具体结果,发现美国IPA公司的项目评价方法,具有资料数据采集标准化、数据分析处理模型化、横向对比分析定量化和工作周期相对较短的特点,比如在与同行业项目进行大量数据资料横向对比、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墓准评估分析、拥有包括不同地区和业务类型的近万个投资项目的数据库、建立和使用统计分析模型,进行基础研究和行业项目基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不同的项目分析之中、具有严格的工作流程、较短的工作周期,强调与客户签署保密协议、将项目分析定位于项目管理研究与咨询,文章进而得出对中海油的启示,提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海外投资的参与力度、对于大型项目开展项目独立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深水气田的开发,由于水深和距离的影响,海底管道尤其是油气混输的管道需要面对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本文以荔湾3-1海上气田的天然气管道设计为基础,根据软件模拟计算结果对管道的流动安全保障进行设计,解决一些浅海管道设计过程中不会出现的问题,如管道启动时滞液量的平衡,管道输送参数变化对平台的影响,管道清管流程操作等,并总结出深水天然气管道设计过程中应给予关注的问题,指出管道启动时滞液量的平衡对管道下游的化学药剂等相关工艺设施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化学药剂储存量的规模,因此深水油气混输管道设计必须要对管道的滞液平衡工况进行分析。由于高差的影响,管道输送参数变化可能对平台液体处理规模造成的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应避免管道输送参数的大幅变化,若需要变化,尽量分步小幅度进行。清管操作是生产过程中保证管线安全的重要方案之一,深水油气混输管道由于起点和终点高程差较大,清管操作时形成的段塞相应也较严重。为降低清管操作对下游工艺设计的影响,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清管操作。对今后深水天然气管道的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随着海洋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铺设海底管线技术也不断创新.某油田由于旧管道出现泄漏故障,重建管道路由位于原旧管线北侧距离约30米。由于旧管线经过修复后仍在运行,位于两平台中间的油轮(FPSO即浮式产储油卸油装置)单点锚链系泊设计为不解脱型。因此,该新海管的工程如何铺设靠近油轮海底管段成为迄今海洋石油工程中尚无先例。本文对在我国南海油田其中之一铺设海底管线工程中,针对穿越油轮锚系实现水下穿越铺管技术方案所采取的关键技术加以介绍和评论.该穿越技术的成功实践迄今在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尚无先例,解决了我国海底管线铺设中要求水下穿越的重大技术问题.对我国的海洋石油相关工程技术提供成功的宝贵经验。在工程设计期,经过多方多次的技术交流和论证探讨,大胆提出了通过运用水下拖拉管段技术实现管线穿越油轮底部的总体技术方案。然而,在详细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具体海上作业施工过程中要克服许多困难,技术创新体现在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结合总体铺管方案,充分发挥铺管船作用,采用正向拖拉技术方案、使用小型工作船实施铺管始起缆(拖拉缆)的铺设,大大减低铺管船工期、运用水下吸力锚技术实现拖拉管准确限位等。
  • 摘要:在前期研究阶段,通过区域规划,共享工程设施资源,显著的减少投资,经济、有效开发边际油气田和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锦州25-1南区域开发和渤西南联网供气的海上实践,是在渤海油田通过区域规划,实现单独开发没有效益的油田得到开发,实现节能减排和油气资源综合利用的典型案例,文中对其进行了介绍包括原油中转外输和天然气处理中心、区域供电中心和天然气局域管网,并且经过区域开发使得绥中36-1电站的燃料气问题也得到解决,还提到了渤西南天然气局域管网的形成。
  • 摘要:海洋石油的开发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目前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但同时在高速开发的形势下,油田工程建设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尤以大型浮吊资源最为紧缺,为解决该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建设的经验,对油气田建设开发中的工程方案提出了采用一体化整体建造、一体化整体安装的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可实施性的论证分析,同时考虑到将来深海油气田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对双浮托安装模式研究的建议.供参考.
  • 摘要:深水天然气田开发中,水合物抑制是一项关键技术,用作水合物抑制剂的乙二醇系统是深水天然气生产处理工艺的关键系统之一.全球天然气田已投入的乙二醇系统中多套装置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工艺系统结垢和腐蚀现象,结垢和腐蚀产物在容器、换热器、管线、阀门等处沉积,造成系统堵塞,工艺介质的腐蚀性加上沉积/堵塞导致的乙二醇循环不畅,使腐蚀问题进一步恶化,从而大大缩短了设务的运转周期。因此,结垢和腐蚀问题是影响乙二醇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本文从乙二醇系统的结垢和腐蚀机理出发,提出优化工艺系统设计和操作的解决方法,根据以上的数据及分析,气藏水中带来的矿化物、循环带来的固体腐蚀机械杂质,酸性气体腐蚀及氧腐蚀,是造成乙二醇系统腐蚀及结垢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矿化物及固体腐蚀机械杂质的去除、酸性气体腐蚀及软腐蚀的解决方案等,从而提高工艺系统设备的可靠性.
  • 摘要:AKPO油田是位于尼日利亚的一个深水油田,该油田采用FPSO加水下井口的开发模式,由Total担任作业者.本文简要介绍了该油田的开发模式,借此了解目前世界上深水油田的开发方式,希望对我国的深水油气开发有所借鉴.文章介绍了该油田的钻完井、生产设备和油田生产方面的内容,并介绍了该油田采用全海式独立开发方式开发,即FPSO加水下井口加原油外输浮筒方式,采用混合井网开发,共实施44口各类开发井,其中包括22口采油井、20口注水井,2口注气井,全部采用水下湿式井口和采油树。
  • 摘要:本文对国外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中所采用的基础型式进行了较详细的调研,对比分析了各种基础型式的优缺点,总结了各类基础在深水的应用情况,并根据我国南海深水油气开发中可能采用的工程开发模式,讨论了适用的基础型式,为我国深水油气田工程设施及基础的前期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深水中的基础结构是将海上浮体或水下生产系统系留在预定水域的专用工程设施,可能贯入海底一定深度,也可能直接坐在海底泥面。深海基础所承受的荷载比浅水显著增加,且主要是上拔和水平荷载。目前国内外深水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采用的锚固基础型式主要包括重力式基础、桩基础、抓力锚、吸力式基础、垂直承载板锚(VLA)、吸力埋入式板锚(SEPLA)、和鱼雷锚等。在过去的20多年,深水油气田开发技术逐步发展,顺应塔式平台、张力腿平台(Tension Leg Platform),半潜式平台((SEMI-submersiblePlatform),深吃水柱筒平台(SPAR)、浮式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水下生产系统(SBS)等结构型式被运用于深海油气田开发。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南海的油气田开发工程设施的基础结构,建议在水深相对较浅的地方,可以针对抓力锚、打入桩和吸力式基础为主进行研究;随着水深的逐渐增大,吸力式基础应作为基础结构研究的重点。总之,各种基础形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基础结构作为深水油气田开发工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平台能否成功使用的前提条件,也越来越受到海工技术人员的关注,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刚刚起步,借鉴和吸取目前国外深水油气田开发生产系统基础的成功经验,研究适合我国深水工程设施的基础结构,对于保证工程设施的安全,有效地降低工程投资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主要从油田群基本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海底管道施工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技术、管理、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特别是注水管线的漂移问题,把该问题提出来并进行剖析,通过对具有共性的方面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逐步提高技术及管理水平.
  • 摘要:由于"海洋石油981"平台原井架质量问题而导致需要重新制造所引发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和影响,对合同双方都是不利的,有鉴于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阶段性总结能够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本项目的井架是一较为特殊的钢结构物件,它不同于以往的海洋固定采油平台的规模较小的模块式钻机井架;比第六代以前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也要先进许多一是技术密集型的、自动化程度高的新型高端钻机井架,井架质最问题前前后后经历颇多的曲折,希望列举的经验教训希望能为组织增加过程资产,避免以后类似项目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对重大设备系统的管控、对潜在风险要早发现早处理、选择信誉良好的承包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等。
  • 摘要:CFD18-1新建无人井口平台采用了筒型基础的结构形式,在国内的生产平台中尚无先例.筒型基础利用了负压原理,可以替代常规意义的桩基础,其贯入过程对土壤的扰动小,能很快获得预定的土壤承载力.同时实现了平台的迁移和重复利用,对于开发规模小、生产寿命短的边际油田具有特别的意义.本文介绍了CFD18-1筒型基础在修复和二次安装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总结事故原因、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严格按程序进行海上施工作业,保证了海上二次安装的顺利完成,为整个项目的提前顺利投产奠定了基础.
  • 摘要:镍矿项目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揽的世界首例集成化、模块化的大型冶炼厂主体建造工程,与传统的海洋平台和比,镍矿项目工期紧,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在整个建造过程中钢管卷制是一个重要的工作任务,自径406mm及以上的所有钢管都需要在制作车间进行卷制和接长。这项工作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站相当大的比例,针对镍矿项目中主结构管材预制时出现的焊接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如充分的焊前准备、焊接参数的合理匹配、规范焊材的保管和使用、焊工的合理操作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镍矿卷制管材焊接工艺及焊接生产中常见焊接缺陷及解决措施。合理的焊接工艺以及恰当的方法是获得良好焊缝的必要措施。做好坡口尺寸控制,提高组对质量,只有认真按照图纸的技术要求,才能保证STT打底的焊接质量;认真做好焊前预热与清理工作,减少STT和SAW焊接过程中产生气孔;施工环境满足工艺要求,加强STT的防风措施;焊材的管理及使用规范,确保焊接质量;焊接过程合理调控。依据WPS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电压等,适时调整。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采取上述的相关工艺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了焊接缺陷的产生。最终提高了焊接质量和焊接效率保证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 摘要:崖城PFA项目模块钻机是国内第一个不依赖大型海上安装船舶,由新增的两台模块式吊机完成所有海上安装工作的模块钻机.本文重点对崖城PFA项目自安装式模块钻机的技术创新进行了介绍,包括框架式吊机底座的设计、钻井水罐的刚性连接设计、钻井支持模块的架空设计、转盘撬与钻台基座的连接等,对今后模块钻机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