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
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

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1-12

主办单位: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

会议文集:全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藏药学理论是由“三因学说”“五行学说”为基础,是藏医学特有的身心—疾病—药物为一体的藏医药学思维模式,研究药物的组成基元(成分),药物在体内的转化过程等为研究内容。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藏药学理论的文献报道,综述了近代藏医界人士在藏药学研究取得的有些成果和从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今后藏药学发展思路提出新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 摘要:到目前为止,恶性肿瘤仍然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肿瘤干细胞理论及实践的成功,为人类攻克肿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其对于中医学根据自身理论特点深入研究肿瘤病因学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医学创新临床抗肿瘤治疗理念,寻找新的抗肿瘤靶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传统中医学应该加强对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争取实现临床抗肿瘤的新突破,这对于改变中医学目前抗肿瘤临床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例作为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古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中医学术发展的脉络。本文概述了体例的概念与功能,体例与学术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基于研究的客观性和应用性,重新界定了体例的概念,并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中医学术思想在古籍体例上的呈现:一书一例,体例体现一类中医文献的特质;体例从多个层面反映成书时代的学术背景;体例反映了医家的学术思想。
  • 摘要:中医药的存废之争由来已久,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要想在当今医学的发展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对医学发展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作出明智的回答。少争论,多反省,勤实践,用临床疗效来否定中医不科学;在西医为主流医学的今天必须认清西医并不等同于医学;明确医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为未来医学的发展开辟新的方向,在实践中解决医学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
  • 摘要:高血压病是是全球发病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病的治疗理念和策略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中医药疗法已经显示出重要价值。其辨治思路包括辨症状、辨病机、辨方证和辨药证这四方面。重点阐述高血压病最为常见的症状如头晕、头痛、疲乏、气短、腿沉、腰酸、膝软的病因病机。在病机规律上,火、饮、虚是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三者往往合并存在,交互为病。在方证规律上,该病常见有半夏白术天麻汤证、大柴胡汤证、六味地黄丸证等。在药证规律上,本病关键药证有天麻、生地、牛膝、川芎等。
  • 摘要: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分布特点。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文献,总结得出本病临床常见证候类型,进行证候要素分析、提取。结果:纳入文献37篇,共出现证候类型26种,提取证候要素15个。其中:证候类型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最为多见;证候要素中,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以实证为主,虚实夹杂与单纯虚证也存在,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热、气滞、痰、湿为主,虚证证素以阳虚、阴虚多见。结论:应进一步从病证结合入手,采取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横断面调查,提取证候要素,分析临床研究结果,建立该病证候诊断标准体系。
  • 摘要:目的:探索膝骨关节炎(OAK)患者的症状、影像学及关节液中标志物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及Ⅱ型胶原羟基端交联肽(CTX-Ⅱ)含量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OAK伴膝关节积液患者70例。男性12例,女性58例;年龄46~75岁,平均(59.66±9.93)岁。用WOMAC量表进行临床症状评估,用K-L分级及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WORMS)进行放射学评估,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关节液中COMP及CTX-Ⅱ的浓度。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WOMAC及WORMS积分为(57.50±8.20)分和(64.54±16.45)分,CTX-Ⅱ及COMP含量为2.42ng/ml和4.56ng/ml。选择WORMS积分四分位数中轻和严重两组,两组此较COMP有统计学差异(Z=2.04,P=0.039),而CTX-Ⅱ则无统计学差异(Z=0.79,P=0.427)。相关分析发现WORMS积分与WOMAC、K-L分级呈正相关(r=0.777,P<0.01;r=0.716,P<0.01),K-L分级与WOMAC也呈正相关(r=0.692,P<0.01 )。WORMS积分中关节软骨积分、骨赘积分、滑膜炎积分分别与WOMAC、K-L分级及COMP亦呈正相关(r=0.771,p<0.01;r=0.509。P<0.01;r=0.917,P<0.01 )。以WOMAC积分为应变量,年龄、性别、K-L分级、WORMS积分、COMP和CTX-Ⅱ进行逐步回归(F=20.327,P<0.01),OAK病情主要受WORMS积分、K-L分级影响(P=0.015:P=0.025 )。结论:WORMS积分对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WORMS积分高时,关节液中COMP含量升高。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受WORMS积分、K-L分级影响。
  • 摘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为临床重症,西医对此已有包括介入在内的相关诊治指南。中医则是根据UA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审证求因、分型论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近5年UA相关中医辨证治疗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 摘要: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并辅以手工检索和互联网检索(灰)色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均为随机对照试验,共计1010例,其中治疗组508例,对照组50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年生存率RR=1.62,95%Cl[1.41,1.85],P<0.00001;2年生存率RR=2.95%Cl[1.62,2.46],P<0.00001;瘤体大小变化评价,部分缓解率RR=1.33,95%Cl[1.12,1.571],P=0.001;进展率RR=0.51,95%Cl[0.36,0.71],P=0.0001;生活质量改善率RR=2.31,95%Cl[1.66,3.23],P<0.00001;瘤体大小变化的完全缓解率、稳定率合并统计后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提高患者1年、2年的生存率,提高肿瘤大小变化的部分缓解率,控制进展率,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炼,且患者对华蟾素的耐受性好。
  • 摘要:针刺作为治疗缺血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为阳脉及全身经脉之海,是十二经之纲领及动力。且直接入络脑,对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作用于这条经脉不同的刺激激参数所产生的治疗效应不同。其结果可以用来寻求督脉与最优刺激参数的组合。为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 摘要:目的:通过对健康成人的前臂周径、长度调查探讨确立桡骨远端小夹板规格的标准化。方法:测量符合纳入标准的599例健康成年人前臂周径的粗细和前臂的长度。根据上述测量值确立桡骨远端远端骨折小夹板规格的标准化。结果:健康成人腕关节周径、前臂中上1∕3段交界处周径及长度三等分范围内平均值之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其均值分别为:144.93±5.60 mm、164.75±5.25 mm、186.65±4.97 mm;183.26±13.18 mm、223.73±14.01mm、267.30±12.35 mm;147.80±10.51 mm、177.01±10.95 mm、213.53±7.29 mm。依据上述均值成功的得出了桡骨远端小夹板大、中、小号三种标准规格。结论:通过对健康成人的前臂周径、长度调查而确立的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规格标准有利于规范小夹板产业化、方便临床应用和提高夹板固定疗效。
  • 摘要:目的:研究常见8种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模型的特点及应用。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20只,设正常对照组和8个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模型组,记录各组动物生存情况,于术后第7天全部处死剖验,采用Nair五分级评分标准对腹膜粘连进行双盲评分并统计分析。结果:E组(盲肠+切口两侧腹壁刷擦)、D组(盲肠+右侧腹壁刷擦) 、I组(止血钳钳夹十二指肠)动物术后7天动物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模型组。G组(盲肠结扎+末端开口+滑石粉涂抹)、H组(盲肠结扎穿孔+盲肠刷擦)和I组粘连程度高于其他各实验组。结论:I组模型是较理想的大鼠术后腹膜粘连模型。
  • 摘要:目的: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及干法熬制分别提取暹罗鳄油脂,并进行油脂得率、脂肪酸得率及油脂主要成分的比较。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及干法熬制提取暹罗鳄油脂,比较油脂及脂肪酸得率,并对2种工艺提取的鳄鱼油脂进行GC-MS分析。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计算各主要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超临界CO2萃取、干法熬制油脂得率分别为32.6%,60.0%,脂肪酸得率分别为73.06%,76.78%,两种提取方法所得油脂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不完全相同。结论:干法熬制提取暹罗鳄鱼油在油脂得率方面有显著优势,超临界CO2萃取暹罗鳄鱼油脂的方法仍待进一步研究与优化。
  •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利用电子感官技术在中药贮存有效期研究领域的应用构想。尝试从传统性状评价药材及饮片质量的角度出发,论述将电子感官技术引入中药贮存有效期评价领域的可能性及可行性,建立将传统判定经验客观化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从而监测中药在贮存中的质量变化情况,指导企业的仓储管理,以确保中药材及饮片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 摘要:目的:建立脱脂哈蟆油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脱脂哈蟆油软胶囊中1-甲基海因的含量进行测定。流动相:甲醇-水(5:95);检测波长:210nm。结果:1-甲基海因在2.0832~12.4992μg∕ 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20%(RSD=0.64%,n=6)。结论:此方法的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脱脂哈蟆油软胶囊质量的指标。
  • 摘要:目的:确定三七总皂苷类脂质体(PNSN)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对PNSN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包封率为考核指标,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活性剂与胆固醇摩尔比值为1∶1,载体与药物比值为1∶1,水合温度为55℃。结论:工艺合理、适合大工业生产。
  • 摘要:本文以仝小林教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为例,阐述一种名老中医病案数据挖掘的方法。本方法设定的以疾病为中心,运用数据统计进行挖掘,其内容主要包括选取病种、确立筛选病例标准、保存病例、数据标准化、设计和填写表格、建立EpiData数据库,数据录入、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分析等。
  • 摘要:笔者曾以经方为主治愈一例持续发热两月余的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历经三次误治。现将此病例报道如下。希望能给各位同道提供借鉴、参考。
  • 摘要:Ⅳ期前列腺癌西医治疗以内分泌治疗或激素联合化疗药物为主,虽取得一定疗效,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中医扶正抑瘤法治疗该病已取得一定疗效,显现出一定优势;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更能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其针对Ⅳ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病因病机特点而辨证施治,可提高临床疗效;中医扶正抑瘤法可减少激素副作用及并发症。
  • 摘要:目的:对条目筛选后形成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考评。方法:使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对100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调查,以t检验、相关分析、Cronbach's α系数、因子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考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结果:本量表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提示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量表条目的内部一致性。同时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区分效度,总体结构效度与研究者对量表构想结构基本相符,提示量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论:本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价工具,并可以补充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评价体系。
  • 摘要:“中药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示范研究”是乳腺增生病中医外治疗法临床研究的项目之一。为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可靠,在临床试验中按照GCP精神,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加强临床试验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监查,规范研究过程,以期提高临床研究水平,探索中医临床试验发展的新思路。
  • 摘要:目的:比较逆向穿刺与顺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稳定性等,评价掌指关节处静脉输液逆向穿刺的可行性。方法: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以及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相关临床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1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的穿刺成功率高于顺向穿刺(OR=4.46,95%Cl:2.71-7.32,P<0.01);逆向穿刺药液渗透发生率低于顺向穿刺(OR=0.26,95%Cl:0.19-0.34,P<0.01)。结论:掌指关节处静脉逆向穿刺在穿刺成功率和针的稳定性上优于相同部位的顺向穿刺,可以为需要长期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病人提供一种新的辅助穿刺方法。
  • 摘要: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膈俞穴解剖定位,测量直刺膈俞穴的危险深度,分析左右、男女、身高、体重、BMI指数与针刺深度的相关性,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将20例成年志愿者按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每组各10人,BMI指数在17.8~22.9之间,平均年龄25.2±1.5岁。将维生素E胶丸固定于双侧膈俞穴上,应用MRI断层技术测量膈俞穴的直刺危险深度。结果:根据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男性组左侧膈俞穴的直刺安全深度为40.3±5.1mm,右侧为41.1±6.7mm,女性组左侧膈俞穴的直刺安全深度为29.9±5.4mm,右侧为31.6±7.1mm,男性的左或右侧的直刺安全深度皆大于女性,对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分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左、右侧各组间比较P>0.05,左、右侧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分别对左侧及右侧膈俞穴的男、女各组间比较P<0.05,男性、女性在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有差异。对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BMI指数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0.05,提示膈俞穴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及BMI指数无关。结论:直刺膈俞穴时的危险深度男女存在差别。膈俞穴的直刺危险深度与身高、体重及BMI指数无关,在针刺膈俞穴时不考虑体型因素。临床应用该穴时应注意男女的腧穴解剖特点。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眼外肌麻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眼肌麻痹恹复指数。结果:23例患者针刺治疗后痊愈11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结论:针刺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评价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远期疗效。探讨长圆针治疗的辩证思路。方法:所有患者均来自广安门医院针灸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将纳入的50例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平均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长圆针治疗,对照组给予穴位注射,每周治疗1次,3次为一疗程,一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其眉关节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疗效,并在疗后3个月随访评价其远期疗效。结果:50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1.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较疗前均有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改善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组肩部活动度评分、在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个月后随访结果,治疗组在VAS评分上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对照组出现1例肩手综合征Ⅱ期患者。结论:辩证运用长圆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与穴位注射相比,明显缓解肩部疼痛,显著改善屑关节活动度及上肢功能,远期疗效可靠,对脑卒中后康复有积极意义。
  • 摘要:神志病论治,古代医籍多有记载,用药石者甚多而针灸者较少,笔者检索魏晋至清末医籍528种,其中,神志病针灸治疗以秦承祖灸鬼法及针灸鬼穴使用者为多,本文试对其内容及理论进行探讨,以希望对神志病的治疗有所协助。
  •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 1979~2011年)、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1年)、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CBM,1979~2011年)、PUBMED(1966~2011年)中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对其治疗时的辨证特点、选穴、针刺频次、疗程、疗效。结果:纳入19篇文献中,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辨病取穴占63.2%(12/19);出现频次较高的穴位有足三里(18/19,94.7%),天枢(17/19,89.5%),关元(10/19,52.6%),中脘(9/19,47.4%),脾俞(8/19,42.1%)等;针灸治疗频率每日1次占73.7%(14/19);10次1疗程占57.9%(11/19);针灸治疗2个疗程占52.6%(10/19);疗程间隔0天占36.8%(7/19)。高证据级别文献显示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率在90.0%以上。结论: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以辨病取穴为主,主穴有天枢、足三里、关元、中脘、脾俞等;针灸每日1次,10次1疗程,一般2个疗程,疗程间隔0天,在临床上多被采用,针灸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率在90.0%以上,其疗效要高于西医的常规口服药物的疗效。
  • 摘要:中风病先兆证的研究对于中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中风病先兆证的病机关键环节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文章探讨了热毒的中医学内涵和热毒痰浊瘀血之间的关系,从热毒痰瘀互结研究中风先兆证的病理基础及主要病机,并提出其治疗原则及方药。
  • 摘要:胰岛移植能增加病人的胰岛素分泌细胞,从而有效地控制糖代谢,防止和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根本方法在于胰岛移植。本文从胰岛移植的发展历程、胰腺移植的指征、胰岛移植技术的研究、相关动物实验及临床疗效观察以及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五个方面,参考了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胰岛移植进了简要概述。
  • 摘要: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西药治疗的局限性,近年来许多医家应用中医药进行治疗,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及近十年来临床研究报道,认为中医对该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床治疗,主要从心、肝、肾进行论证,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副作用小,具有一定的优势。
  • 摘要:周仲瑛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治疗疑难杂病。糖尿病肾病的病位主要在肾,涉及肝、胃、脾、肺及心,久病入络,其主要病机在于肝肾不足、气阴两伤,瘀、热、湿、痰、燥既为其主要的病理因素,又是其病情迁延难愈的关键,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气阴两虚为本,瘀、热、湿、痰、燥等为标。治疗以益气养阴、补益肝肾为主,从湿热、燥热、瘀热、痰热分而治之,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方对气虚血瘀痰滞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3例气虚血瘀痰滞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3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疗程为30天。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6MWT距离、生活质量评分及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MWT以及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评分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两组药物对人体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影响(P>0.05),且两组药物对人体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益气活血化痰方治疗气虚血瘀痰滞型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有确切疗效,在提高6MWT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优于单纯西医常规,且对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无影响,安全可靠。
  • 摘要:目的:观察肠愈宁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肠愈宁颗粒口服,10g早晚水冲服;对照组予以口服艾迪莎1.0g,每日4次口服。2组均以8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结肠镜下黏膜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肠愈宁颗粒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与现代医学认识,结合临床经验探讨经行乳房胀痛与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联系,提高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认识,以达到早期防治之目的。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出血家兔即刻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和神经物质代谢的变化规律,探索针刺治疗脑出血即刻效应产生的机理。方法:20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mod)和针刺组(acu),每组10例。自体血二次注血法复制急性脑出血模型。针组造模成功后即选取患侧头穴(位置相当于人体“百会”透“太阳”穴)进行治疗,留针30min。留针期间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法。两组分别在造模前、造模成功后即刻和造模后1h(即针刺组针刺后即刻)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观察NAA、MTT、rCBV和rCBF的变化。结果:脑出血模型建立后,较造模前两组血肿周围脑组织NAA∕Cr降低(P<0.05),血肿周围MTT延长(P<0.05),rCBV和rCBF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组针刺治疗后,较疗前血肿周围脑组织MTT有所缩短(P<0.05),rCBV和rCBF有所回升(P<0.05),而NAA∕Cr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该时间点各指标均无显著变化,两组MTT,rCBV和r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透刺法对改善急性脑出血局部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显著的即刻效应,这可能是针刺对脑出血即刻效应产生的机理之一。
  • 摘要: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影响,完善温经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将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置于0-1℃冰水中造成寒凝血淤大鼠模型;同时治疗组给予温经汤灌胃2周。择动情间期断头处死大鼠。检测血清E2、P、T;取双侧卵巢组织,匀浆后检测ATP酶、SDH活性、ATP含量及UCP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P值。卵巢ATP酶、SDH、ATP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卵巢UCP2 mRNA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E2、P及卵巢ATP酶、SDH、ATP含量均升高,卵巢UCP2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可通过改善寒凝血瘀模型大鼠卵巢能量代谢的失调状态,恢复卵巢功能,治疗寒凝血瘀型妇科疾病。
  • 摘要: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对人体生长、发育、生理和病理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miRNA干扰技术可以作为疾病治疗的新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研究表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miRNA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从中药单体与单味中药、甚至中药复方等多个层面进行miRNA的干预研究,从而发现治疗疾病的新药物、新靶点和新途径。应用miRNA技术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既能够扩展中医药的理论内涵和临床应用,也可为新药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新途径。
  • 摘要: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体外经皮渗透情况。方法:用50%乙醇溶解银杏叶提取物,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进行体外透皮试验,用HPLC法测定接收池中槲皮素的渗透量。结果:槲皮素体外经皮渗透近似于零级动力学特征。结论: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槲皮素能够经皮渗透。
  • 摘要:目的:建立完善一口红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对药材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法,以SHIMADZU VP—ODSC18柱(1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265∶35∶0.1∶0.05)为流动相,对照品为熊果酸,柱温为室温,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采用TLC定性鉴别改进方案,Rf值为0.75,斑点分离效果好,清晰易辨,专属性较强,可作为一口红定性检测指标。熊果酸在0.5μg~20.0μg范围内峰面积(A)与对照品浓度(C)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4689.897+3446499.945C,r=0.999,n=5。精密度试验验证其峰面积RSD=1.8%,n=5。稳定性试验验证其积分面积RSD=3.5%,n=5。一口红熊果酸含量测定重复性试验验证测得一口红熊果酸含量RSD=2.8%。一口红熊果酸加样回收率试验测得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根据线性关系考察,一口红熊果酸平均含量为1.668%。结论:该方法简便,定性定量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作为一口红质量标准控制方法。
  • 摘要:目的:建立大鼠体内银屑灵与赤芍中芍药苷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分析方法,通过中药复方银屑灵与单味药赤芍药代动力学参数的比较,探讨复方与单味药对药效成分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别灌胃银屑灵、赤芍提取物后,于不同时间眼眶采血,SPE法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乙腈-0.05%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柱Phenomenex C18(4.6×250mm),柱温24℃,流速0.8mL·min-1。结果:芍药苷在1.49μg·mL-1~149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提取回收率为78.0%~83.0%:芍药苷用非隔室模型估算药物动力学参数t1/2,Cmax,AUC0-t,AUC0-Oc和MRT。结论:该法可用于芍药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银屑灵对芍药苷的体内过程有显著影响,产生的原因可能与银屑灵中的其他成分相互作用有关;并为临床使用银屑灵提供了基础。
  • 摘要: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是组成阿尔茨海默病(AD)特征性病理老年斑的主要成分,目前认为Aβ引发的神经毒性是导致学习障碍的重要病理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其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本实验用5月龄、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阳性小鼠,与同龄转基因阴性小鼠做对照,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比较不同年龄的AD转基因阳性模型鼠和阴性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异,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小鼠大脑皮质Aβ1-42的病理变化,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突触超微结构,探讨AD模型鼠脑内Aβ1-42的病变与神经元损害和学习记忆能力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7月龄AD模型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皮质Aβ1-42斑块较5月龄模型鼠增多,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电镜显示7月龄模型鼠有明显的突触损伤表现。提示Aβ1-42的沉积是影响了行为学改变的重要病理因素,其作用机制与Aβ1-42积聚继发的神经元损伤密切相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