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险法令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87篇,会议文献有9篇,学位文献有177篇等,劳动保险法令的主要作者有潘家永、李健、杨学友,劳动保险法令的主要机构有华东交通大学、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人社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延迟退休年龄立法的理论依据是退休权理论和养老保险权理论。退休权与养老保险权都是权利,不是义务,但这类权利属于社会权,是限制权利:退休权受基于年龄的劳动能力衰退...
2.[期刊]
摘要: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就业市场的蓬勃发展,灵活就业者急需纳入社会保障范畴。从宁波、上海两个城市的职业伤害保障情况中发现,灵活就业者纳入工伤保险制度仍存在概念和范围不...
3.[期刊]
摘要: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税务局,各有...
4.[期刊]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工伤认定工作规程(试行)》的通知(鄂人社规20215号)
摘要: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进一步规范我省工伤认定工作,强化工伤认定管理服务能力,更好保障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工伤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5.[期刊]
摘要: 随着"新业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入职于互联网企业的新型从业人员群体不断壮大。由于"新业态"企业用工的复杂性,工伤保险制度门槛高,商业保险保障力度不够",新业态"...
6.[期刊]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工伤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的通知 粤人社规202132号
摘要: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现将《广东省工伤保险省内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1年12月15日广东省...
7.[期刊]
摘要: 在现代职业劳动中,无论我们采取多么安全的措施,还是无法保障劳动者百分之百的安全,伴随伤病的同时还会有工伤发生的可能.而在工伤认定的过程中,工作地点、工作期间、...
8.[期刊]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对于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冠肺炎人员的工伤认定存在分歧,暴露我国工伤认定规则的系统性不足.完善我国现行工伤认定规则的体系,应当明确流行性传染疾...
9.[期刊]
摘要: 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更应该为一线抗疫英雄们撑起保护伞,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的投身于救灾抗疫的斗争。在新冠疫情期间,不仅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
10.[期刊]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关于印发《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的通知(粤人社规202055号)
摘要: 各地级以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税务局,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省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广州市南沙区税务局、珠海市横琴新区税务局:现将《关于单位从业的超...
11.[期刊]
《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解读
摘要: 2020年12月31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税务局印发了《关于单位从业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等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试行)》(以下简称《...
12.[期刊]
摘要: 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法律制度和法律适用更应该为一线抗疫英雄们撑起保护伞,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的投身于救灾抗疫的斗争.在新冠疫情期间,不仅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
13.[期刊]
摘要: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日渐完善,但是面对现实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司法解释难免显得有些滞后;同时,在现阶段,由于各...
14.[期刊]
摘要: 提高家庭承载养老责任的能力是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的必要举措.在家庭养老危机逐步暴露后,国家通过不断调整公私法和社会法规范,试图从各个角度加强对家庭养老功能的维护...
15.[期刊]
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探讨——基于平台经济头部企业的研究
摘要: 受就业形态复杂、劳动关系判定难和现行社会保险①制度门槛设置等因素的制约,新业态从业人员获得的社会保障权益与传统从业者相比明显不足.商业意外险的部分失灵和公平性...
16.[期刊]
摘要: 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影响着劳动力市场与劳动者权益.新就业形态①的出现对于当前以户籍制度和劳动关系为基础的社...
17.[期刊]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就工伤疑难案件的司法批复对我国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和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的审判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必要就相关批复中涉及的立法意图和法理渊...
18.[期刊]
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就工伤疑难案件的司法批复对我国劳动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和人民法院关于工伤认定的审判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必要就相关批复中涉及的立法意图和法理渊...
19.[期刊]
摘要: 广东广州一男子石某下班回家后通过微信处理工作事宜,突发疾病倒地,120到场后宣告死亡。事发后,其妻田某向当地社保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保局对石某的死亡情形决定...
20.[期刊]
摘要: 灵活就业是对传统劳动关系和劳动法的突破和肢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经济新业态的出现,我国的灵活就业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工作形式多样、用工关系复杂,这使得其社会...
1.[会议]
摘要: 针对当前工伤保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建筑矿山行业农民工参保难问题、遭受非工伤伤害职工权益保障难问题、工伤认定争议解决历时久而效率低问题,经分析文献资料与已有研究成...
2.[会议]
摘要: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于1986年,经过1986年7月—1993年1月—1999年1月两个阶段的发展,特别是1999年1月《失业保险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得到了进一...
3.[会议]
摘要: 本文探讨台湾就业保险法制之演进,就相关法制沿革及发展观察系与时俱进,不仅被保险人范围逐渐扩大,保险给付亦能配合劳工之需求逐渐增加.但近年来出现应否进一步改革的...
4.[会议]
劳动合同终止后对低等级工伤伤残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的影响及解决的路径
摘要: 本文从一起工伤保险待遇纠纷的小案例入手,探讨《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实施办法对低等级伤残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所造成的影响,借以保障劳动合同终止后工伤劳动者的...
5.[会议]
摘要: 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如何予以救济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建立事故致劳动者人身损害惩罚性赔偿救济制度角度。对其必要性、构成要件、...
6.[会议]
摘要: 当前,中国的经济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工伤事故发生频繁,职业病危害日趋严重,亟待建立一个适合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工伤保险制度。由于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缺失,在实践...
7.[会议]
摘要: 2009年7月24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引起了社会的...
8.[会议]
摘要: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社会保险权在珠三角地区的保障情况并没有预期理想,在一线劳动者群体中,特别是在劳务派遣群体中,社会保险制度仍然没有全面覆盖这些群体.社会保...
9.[会议]
摘要: 本文以英国谢顿案为例,分析了强制退休,强制退休有碍法律上的平等原则,在年龄歧视径路下,第一步在于取消法定退休年龄,第二步则是禁止基于合同的强制退休。英国反年龄...
1.[学位]
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垫付制度的完善——兼评《社会保险法》第41条
摘要: 先行支付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领域里的制度创新,其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纠正了工伤保险向私人保险的偏向,禁止社保基金以未缴纳保费为由行使抗辩。将未缴纳工伤保险的工伤...
2.[学位]
摘要: 在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转型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的背景下,国民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劳动人口结构不断老化,超龄劳动者群体日益增多,超龄就业现象愈加普遍,由此引发的工伤...
3.[学位]
第三人侵权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法律适用——以赖某诉某制造公司为例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模式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数量也急剧增长,伴随而来的工伤事故越来越多,劳动者与用...
4.[学位]
摘要: 本文对我国企业年金运营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提升,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导致养老费用负担加重,政府现收现付的...
5.[学位]
摘要: 伴随着我国的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外派船员的需求总体上不断提升,由于海上运输业较过去更为复杂,外派船员的专业性也是倍加重视,水平也是愈来愈高。目前,外派船...
6.[学位]
摘要: 本文对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进行了研究。作为保障工伤职工及时有效获得工伤补偿的一种制度,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制度确立近六年来仍难达其目的。任何一种制度经...
7.[学位]
劳动者参保权司法救济的实证研究——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对象
摘要: 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参保权意味着劳动者有权利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申报登记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相关的义务。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不履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使...
8.[学位]
摘要: 本文对我国工伤认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进行了探讨。工伤认定是工伤职工进入工伤救济程序的前提条件,是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关键环节。工伤认定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确认事...
9.[学位]
摘要: 劳动者在履行工作任务过程中,若遭受到来自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害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可获得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工...
10.[学位]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伤事故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并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工伤保险赔付制度应运而生,但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由工伤导致的...
11.[学位]
摘要: 我国工伤包括两类,一类是事故伤害,一类是职业病。在我国除存在第三人加害的情形,职工遭受工伤后只能通过工伤保险获得赔偿,但职业病工伤不同于一般的工伤,两者在致害...
12.[学位]
摘要: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首次确立了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该制度一经制定就受到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因其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
13.[学位]
摘要: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关于视同工伤的规定,意旨更有力地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劳动者获得工伤保险的经济赔偿,但此规定的出台不仅引起理论界的讨论,在具体...
14.[学位]
摘要: 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是工业事故救济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如何处理好此类工伤事故的救济涉及诸多利益,关系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人身利益,关系到企业的风...
15.[学位]
摘要: 船员工伤保险制度作为船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涉及宪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部门,且具有互济性、强制性的特点。但是,船员作为一种特殊的劳...
16.[学位]
摘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工伤事故不断涌现,其中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较为常见。此时,工伤劳动者根据社会法和民法的不同法律规则,具有不同的赔偿请求权。两个赔偿请求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