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聚类树脂及塑料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5496篇,会议文献有3779篇,学位文献有4297篇等,缩聚类树脂及塑料的主要作者有钱伯章、郑宁来、梁国正,缩聚类树脂及塑料的主要机构有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采用硼酸锌(ZB)与二乙基次膦酸铝(ADP)协同阻燃聚酰胺6(PA6)。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锥形量热、热失重分析、扫...
2.[期刊]
摘要: 为了提升羽毛球用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性能,研究制作聚氨酯质量分数分别为0%、5%、10%、15%和20%的5种聚氨酯环氧树脂进行性能对比实验,分别对比其基本性质、...
3.[期刊]
摘要: 在常温条件下,环氧树脂本身不容易固化,也不具有一系列优良的性能;而适当使用固化剂可以使得环氧树脂固化,通过交联反应生成立体网状结构的物质,从而使铸工胶获得一系...
4.[期刊]
摘要: 综述了CO_(2)基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PC)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PC的用途及PC的生产现状。开发生产具有生物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是实现CO_(2)...
5.[期刊]
摘要: 综述了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原理、制备影响因素和在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分别介绍了油容性单体和水溶性单体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的原理及过程,探讨了囊壁种类、...
6.[期刊]
摘要: 以在中国大陆地区申请的聚酰亚胺薄膜专利为研究对象,重点对2015年以来国外企业或机构在华申请的聚酰亚胺薄膜专利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聚酰亚胺薄膜领域的专利技术发...
7.[期刊]
摘要: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PB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系列环氧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不同环氧值的...
8.[期刊]
摘要: 合成了一种氟基封端的小分子液晶4-[(4-甲氧基苯基)二腈基]苯基4-氟苯甲酸酯(MPFB)并应用于聚碳酸酯(PC)的加工改性。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
9.[期刊]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热塑性酚醛树脂改性研究最新进展,包括热固性树脂改性、硅材料改性、热塑性聚合物改性及纳米材料改性等方法,概述了改性机理、改性条件和改性技术,分析...
10.[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民航客机货舱侧壁板材料的热解特性,利用热重(T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联用对其热解及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热重数据使用两种非模...
11.[期刊]
摘要: 尼龙66(PA66)材料的阻燃改性对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简述了PA66的阻燃策略与评价方法。详细总结了PA66阻燃改性的研究进展,包括共混改性、本体...
12.[期刊]
摘要: 环氧树脂导电胶膜作为一种新型导电复合材料,不仅克服了传统锡铅焊料污染环境的缺陷,还有效解决了当前常用液体导电胶缺胶漏胶和厚度不均一等问题,可实现电子元器件与基...
13.[期刊]
基于CO_(2)二元醇的无屈服、高强度、自修复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表征
摘要: 以聚碳酸亚丙酯二醇(PPCD)为软段,以4,4′-二硫代二苯胺(APS)为扩链剂以及对称性较好的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通过一步法制...
14.[期刊]
摘要: 在萘环/缩水甘油胺环氧树脂(质量比约1∶7.85)存在的复合物中,利用双氰胺(DICY)为固化剂,不同取代脲为固化促进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比了其...
15.[期刊]
摘要: 采用石墨烯、热塑性聚氨酯(TPU)复合改性聚氨酯注浆材料,并添加少量的粉煤灰、炉底渣及碱性激发剂制备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快硬性的TPU/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注浆材...
16.[期刊]
摘要: 以聚氨酯(PU)为基体、磷酸三甲酚酯(TCP)为增塑剂、中空玻璃微珠(HGB)和偶氮二甲酰胺(AC发泡剂)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软质PU/TCP、PU/...
17.[期刊]
摘要: 综述了近5年来的无卤阻燃聚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有机阻燃剂(如磷酸盐、磷酸酯等)、无机阻燃剂(如红磷、蒙脱土等)和有机无机配合阻燃体系(如氢氧化铝/聚磷...
18.[期刊]
摘要: CO_(2)的过量排放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度升高,气候变暖,制备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PPC)可对CO_(2)进行有效利用。PPC热稳定性差,刚性弱等因素...
19.[期刊]
摘要: 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及耐热性,一直是微电子产业的重要电介质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微电子行业的发展和5G通讯技术的兴起,从能耗要求到信号接收等方面都对降低...
20.[期刊]
摘要: 为提高聚邻苯二甲酰胺(PPA)的导热性能,同时保持其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片状导热填料碳化硅(SiC)引入PPA中。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导...
1.[会议]
摘要: 研究了以碳纤维纬编衬纬针织物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试验中,增强体结构以双罗纹为地组织,改变衬纬组织的衬纱根数及弯纱深度,编织了4种不同组织和参数的纬...
2.[会议]
碳纳米管提高环氧树脂弹性模量的微观结构机制:分子模拟与实验验证
摘要: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对其建立起结构-性能的联系,在工程应用和材料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探究了从低温...
3.[会议]
基于环氧树脂/双酚A型苯并噁嗪树脂IPN体系的力学性能及固化动力学研究
摘要: 采用同步IPN方法,制备了不同组成比例的环氧树脂/苯并噁嗪的完全IPN体系.所制得的复合材料被制成测试样条并测定了各项力学性能.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
4.[会议]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己内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己内酯增韧氰酸树脂性能研究
摘要: 采用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酯-b-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己内酯(PCL-b-PDMS-b-PCL)两亲性三嵌段聚合物混合进氰酸酯树脂预聚体中,得到了具有纳米复合结...
5.[会议]
基于FBGs的快速和常规固化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残余应变研究
摘要: 在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中,由于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树脂的固化体积收缩而产生的固化残余应变对组装设计和控制复合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概述了有...
6.[会议]
摘要: 综述了近年来基于提高PBO纤维与环氧树脂界面相容性从而提高PBO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研究工作;从PBO纤维表面改性引入高表面能物理表面或构筑化学活...
7.[会议]
摘要: 在800°C下对2.5D石英纤维/酚醛复合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热处理,最长热处理时间为20min.之后测试其残余力学性能,并利用Mouritz-Mathys模型...
8.[会议]
摘要: 目的:对密胺餐具中三聚氰胺迁移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以水、4%乙酸、50%乙醇3种溶剂为浸泡液,在不同温度下浸泡不同时间,其浸泡液过滤并用高效液相...
9.[会议]
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
10.[会议]
摘要: 本文概述了活性酯树脂固化剂近年来的技术进展以及具有联苯结构封端的活性酯树脂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探究.该活性酯固化剂较传统的酚醛树脂固化剂在固化环氧树脂时不产生...
11.[会议]
摘要: 聚醚型马来酰亚胺树脂相对于传统二苯基甲烷型马来酰亚胺树脂具有更优异的电性能及更良好的溶解性能,加工性能,用它制备的固化板材,具有和传统二苯甲烷型类似的耐热性及...
12.[会议]
摘要: 随着电子科技领域的发展,对环氧树脂耐热性能和耐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萘环的刚性和高度疏水的结构,使含萘环氧树脂具有改善的耐热性,耐湿性和低热膨胀性,并且具...
13.[会议]
摘要: 简述了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及特点,研究了不同粒径的活性硅微粉与非活性硅微粉对环氧树脂灌封工艺及环氧树脂固化物性能的影响.活性硅微粉在水中的沉降时间大于非活性硅微...
14.[会议]
摘要: 本文综述了球形二氧化硅的特点、在覆铜板中应用领域、国内外生产情况和产品规格,重点论述了球形二氧化硅在覆铜板中的应用技术.随着国内球形二氧化硅生产技术的提高,有...
15.[会议]
摘要: 埃洛石(Ha1)是1∶1二八面体高岭土系矿物,其常见形貌为中空管状结构,与碳纳米管相似.但较碳纳米管,埃洛石具有不均匀的内外表面,其管内壁为铝氧八面体层,含A...
16.[会议]
摘要: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系列云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复合聚酯,通过扫描电镜(SEM)、差失扫描量热(DSC)及热失重(TG)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材料的...
17.[会议]
摘要: 一次性塑料使用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危机,各国都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限制或禁止一些塑料制品的使用.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
18.[会议]
摘要: 一次性塑料使用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为了解决这一全球性危机,各国都在先后出台各种政策限制或禁止一些塑料制品的使用.目前全球已有60多个...
19.[会议]
摘要: 合成了几种常规苯并噁嗪树脂,对比了树脂在结构、反应活性、固化工艺参数以及浇注体介电性能、耐热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造成性能差异的原因,为其在覆铜板领域的应用...
20.[会议]
绿色高效制备Zn-Co DMC催化CO2与环氧环己烷耦合反应的研究
摘要: 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传统方法繁琐、耗时耗能且耗原材料.Zn-Co双金属氰催化剂是一类新型的可用于二氧化碳共聚合成聚碳酸酯的较为可行的非均相催化...
1.[学位]
摘要: 聚碳酸酯(PC)作为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耐冲击性能等,广泛应用于建材行业、汽车制造业、包装工程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制造和使用过程...
2.[学位]
摘要: 环氧树脂(EP)因其优异的粘接强度、耐腐蚀性、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汽车制造和电子电器等领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
3.[学位]
钙钛矿/还原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 随着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化石燃料的枯竭,发展高储能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开发高储能材料的关键是制备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及高电击穿强度的介电材料。目前很难...
4.[学位]
摘要: 本学位论文主要开展了负载型钯配合物催化剂催化羰基化缩聚合成新型聚芳酰胺的研究,论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设计、合成了具有三苯基氧化膦结构的新型芳香...
5.[学位]
摘要: 六羟甲基三聚氰胺是一种重要的树脂用原料。在六羟甲基三聚氰胺合成过程中,中间产物低羟甲基三聚氰胺极易吸附到温度传感器金属套管表面,导致表面粘附大量的羟甲基三聚氰...
6.[学位]
表面处理对注塑成型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酰亚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摘要: 短纤维增强树脂基(SFRP)复合材料具有加工方便、密度低、力学性能优异及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及体育用品等领域。聚醚酰亚胺(Polyether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