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839篇,会议文献有110篇,学位文献有249篇等,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的主要作者有王江勇、王崇明、宋微波,贝类病害、敌害及其防治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研究不同盐度对哈维弧菌生理生化和耐药性的影响,探讨不同盐度对哈维弧菌的耐药表型与携带耐药基因的变化,以哈维弧菌9H7R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盐度为5、10、15...
2.[期刊]
基于溶藻弧菌感染的合浦珠母贝转录组数据分析IAP蛋白家族的表达变化
摘要: 为探究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抗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合浦...
3.[期刊]
摘要: 牡蛎养殖是传统养殖贝类支柱产业之一,细菌性病害发生严重阻碍了牡蛎养殖业的发展。通过综述近年来有关牡蛎常见致病性细菌及其致病机理的相关研究,提出防治措施,旨在为...
4.[期刊]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新型凝集素ChPerlucin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摘要: C-型凝集素(C-type lectin)是一类能识别并结合多糖的免疫蛋白质超家族,本文首次克隆了一种新型香港牡蛎C-型凝集素基因——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并获...
5.[期刊]
摘要: 为探究河水注入养殖海域对栉孔扇贝的影响,挑选山东省荣成市爱莲湾海域的养殖扇贝为试验对象,研究其在毗邻河水(0、10%、20%、30%、50%)添加后存活率、耗...
6.[期刊]
哈维氏弧菌浸泡感染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不同组织弧菌载量的变化规律分析
摘要: 为明确哈维氏弧菌感染下,泥蚶(Tegillarca granosa)不同组织弧菌载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哈维氏弧菌浸泡感染泥蚶的方法,建立弧菌浓度计数标准曲线,记...
7.[期刊]
摘要: 为了检测和分析上海市售牡蛎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V)的基因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牡蛎中NoV的风险防控和食用安全评估提供支撑,2017年10月至2...
8.[期刊]
摘要: 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素有海珍八品的美称。在过去主要依靠野生采捕的生产方式,但是近年来生物资源量不断匮乏,难以满足市场...
9.[期刊]
摘要: 皱纹盘鲍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素有海珍八品的美称.在过去主要依靠野生采捕的生产方式,但是近年来生物资源量不断匮乏,难以满足市场...
10.[期刊]
中国海洋浮游植物和赤潮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四):长江口
摘要: 长江口海域是我国的一个典型水域,具有很高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其中包括很多种赤潮物种,引起赤潮频发.本文总结了过去40年间长江口海域历次航次调查的研究结果,比...
11.[期刊]
摘要: 中国南海是世界上最大的边缘海之一,位于印太交汇区的北端.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生态环境极其复杂,使得南海海域的赤潮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性.近20年来,南海赤...
12.[期刊]
摘要: 东海海域是我国典型的赤潮频发区,东海沿海的水产养殖业和生态系统等都受到很大影响.本文分析了 1958-2019年间东海海域内67个浮游植物调查数据,通过比较东...
13.[期刊]
摘要: 渤海是我国最大的半封闭型内海,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产卵场、育幼场和索饵场.其陆源径流丰富,环境异质性高,具有很高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其中包括大量的赤潮物种.该...
14.[期刊]
摘要: 中国是贝类养殖大国,30余年来,贝类养殖产量总体稳中有升,但部分贝类的养殖产业因疫病影响出现严重萎缩、甚至消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多种双壳贝类和杂色鲍...
15.[期刊]
摘要: 探讨广西钦州大蚝春季死亡规律,为预防春季钦州大蚝规模性死亡提供依据.利用水质检测、病害分析、病死率统计等方法,对2017年5月及2019年3-4月钦州大蚝大规...
16.[期刊]
摘要: 为探索方斑东风螺消化及免疫系统对"翻背症"的应答机制,采集了健康(对照组)和"翻背症"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方斑东风螺,采用TCBS平板计数法检测螺体内弧菌含量,...
17.[期刊]
摘要: 贝类是中国海水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海水养殖贝类病害时有发生,尤其在夏季常出现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了贝类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贝...
18.[期刊]
摘要: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技术,对其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黑沙蒿花粉粒属单粒小型花粉,具有蒿属...
19.[期刊]
摘要: 分别在广西北部湾和山东莱州湾开展长牡蛎的室内人工育苗,比较同批次亲贝在两地开展人工育苗的效果以及在南方和北方养殖的效果。长牡蛎的人工育苗于2018年3—9月北...
20.[期刊]
摘要: 【目的】测定香港牡蛎幼虫的运动速度、耗氧率、摄食率及趋光性等关键参数,为指导牡蛎人工育苗的集约化、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莱卡显微镜和显微数码测量分析...
1.[会议]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 yessoensis)类胡萝卜素积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摘要: 类胡萝卜素是生物体重要的维生素A原和抗氧化剂,在动物中不能从头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Jay,185...
2.[会议]
青蛤(Cyclina sinensis)亲环素A基因的克隆与鳗弧菌刺激后的表达分析
摘要: 青蛤(Cyclina sinensis)是我国沿海常见的经济贝类.为推动国内青蛤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开展对青蛤免疫抗病害机制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采用...
3.[会议]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夷扇贝中大田软海绵酸及其天然衍生物
摘要: 本文研究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虾夷扇贝中大田软海绵酸及其天然衍生物,并指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目前扇贝中腹泻性贝类毒素残留量的检测要求。
4.[会议]
摘要: 镉是一种最易在生物体内蓄积的生物非必需的毒性物质,具有残留时间长、能蓄积、可沿食物链转移蓄积、隐藏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由于扇贝滤食的生活特点和特殊的生活环境,...
5.[会议]
摘要: 以文蛤、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3种黄渤海主要经济贝类为试验生物,应用生物富集双箱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暴露在不同浓度的As溶液中,3种经济贝类对无机砷的耐受性.通过...
6.[会议]
摘要: 为了检验微酸性电解水直接用于鲜活扇贝杀菌净化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活品虾夷扇贝为试验对象,用不同理化性质的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受试扇贝,并用副溶血性弧茵人工浸染经微酸...
7.[会议]
摘要: 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中通常使用抗生素来防治细菌感染病,如使用过量或滥用药物,则很可能引起耐药菌株的出现,从而对养殖环境和养殖品种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细菌耐药性...
8.[会议]
摘要: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属腹足纲(Gastropoda)新腹足目(Neogastropoda)(Neogastropoda)蛾螺科(...
9.[会议]
摘要: 目的:派琴虫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海洋贝类寄生虫病,现有的检测方法或敏感性低,或检测费用高、或操作困难,难以普及推广.本研究将建立一种新的贝类派琴虫免疫磁珠分离纯化...
10.[会议]
摘要: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一种致病性嗜盐菌,常引起人类食物中毒。通过对三种不同贝类的检测均发现副溶血弧菌,其中泥蚶的检出率...
11.[会议]
摘要: 目的:对中国渤海黄海东海海域的沿海城市市售的海产品中大田软海绵污染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食用安全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和胶体金层析试纸...
12.[会议]
摘要: 目的:了解南海硇洲岛潮汐带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相关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方法:应用纯培养法分离样品中的细菌(含放线菌...
13.[会议]
摘要: 本文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中华绒鳌蟹螺原体侵染小鼠胚胎成纤维3T6细胞的特性。结果显示,3T6细胞在接种螺原体病原48-68h时可以观察到由螺原体在细胞内增殖所形...
14.[会议]
摘要: 目的: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单孢子虫、派琴虫病和折光马尔太虫的i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根据基因库中单孢子虫、派琴虫病和折光马尔太虫基因序列。设计了三对特异性引...
15.[会议]
摘要: 根据折光马尔太虫的基因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套特异性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引物,建立了折光马尔太虫LAMP可视化检测方法。该方法全部反应可在lh内完成;可通过...
16.[会议]
摘要: 根据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原理,针对奥尔森派琴虫(Perkinsus olseni)的5.8s核糖体RNA与内转录2间隔区序列,设计了6条特异性LAM...
17.[会议]
摘要: 本研究利用从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EST数据库获得的ECSIT基因的EST序列,通过RACE技术扩增,获得了ChECS...
18.[会议]
摘要: 文章对贝类病毒性疾病的基本检测方法如临床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了介绍,临床检查包括了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了样品处理及分子生物学检测过程及结果判断;...
19.[会议]
摘要: 为了探索蛤不同组织应对派琴虫入侵的差异性,本研究将感染奥尔森派琴虫的菲律宾蛤的腮组织和斧足组织进行分离,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奥尔森派琴虫培养方法在两种组织中分别...
20.[会议]
摘要: 本研究首先对我国东海,黄海,渤海部分海域养殖的菲律宾蛤中派琴虫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以发病严重的蛤做研究材料,本实验室进一步系统性建立了快速鉴定派琴虫的方法;对...
1.[学位]
摘要: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已被报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生物絮凝剂资源具备絮凝、脱色、重金属去除等典型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且能自然沉淀、适合淡水和海水处理。有研究促成本...
2.[学位]
摘要: 菲律宾蛤仔黏附污泥已被报道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天然生物絮凝剂资源具备絮凝、脱色、重金属去除等典型微生物絮凝剂活性,且能自然沉淀、适合淡水和海水处理。有研究促成本...
3.[学位]
摘要: 近年来,海洋酸化对海洋生物免疫活性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滩涂贝类中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海洋酸化国际委员会预测,本实验通过模拟未来的海洋酸化情况(pH值7....
4.[学位]
摘要: 石磺科贝类是在海水、淡水、陆地都有分布的一类生物,它们的生活区域分布于浅海、滩涂潮间带甚至潮上带,生活环境具有典型的两栖性,其皮肤呼吸能力的强弱、肌肉的结构、...
5.[学位]
基于长片段PCR扩增的贝类疱疹病毒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及变异分析
摘要: 20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出现疱疹病毒感染软体动物(一批养殖试验用美洲牡蛎)的案例,但并未对当地和全球其他地区牡蛎和贝类养殖业造成损害。然而进入90年代后,疱疹...
6.[学位]
摘要: 海湾扇贝属瓣鳃纲,异柱目,扇贝科,扇贝属,又被称为大西洋内湾扇贝。海湾扇贝原产于美国东海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在1982年由张福绥引进中国,并进行人工养殖,但近年...
7.[学位]
摘要: 山东省贝类资源丰富,养殖面积广阔,约占海水养殖面积的66%,年产量约占全省海水养殖总产量的80%,居各类水产品首位。近几年来,伴随着沿海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
8.[学位]
摘要: 近年来,我国贝类养殖种类和养殖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贝类产业已成为我国水产业的重要支柱。但是,以弧菌为主要致病菌的微生物对贝类...
9.[学位]
摘要: 我国贝类养殖中,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重要的双壳贝类之一,育珠插核过程中伤口容易受到病原体侵染,使育珠蚌的吐核率升高,甚至造成蚌的...
10.[学位]
摘要: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经济养殖贝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壳色绚丽、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高而在南方逐渐形成养殖产业...
11.[学位]
摘要: 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是一种典型的鱼毒性赤潮藻,目前已知能产生溶血毒素、鱼毒素、细胞毒素、活性氧(ROS)、不饱和脂肪酸(pol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