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水产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七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05篇,会议文献有171篇,学位文献有438篇等,鱼类、水产的主要作者有瞿建宏、陈家长、王晓蓉,鱼类、水产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了探究纳米银(Ag NPs)长期暴露下对海洋浮游动物的毒性效应,本研究通过以海洋浮游动物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为研究对象...
2.[期刊]
摘要: 为了解重金属镉在鱼体内的累积情况,给鱼体内重金属镉富集问题提供经济、安全、快速的解决方法,以我国常见养殖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为试验对象...
3.[期刊]
摘要: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将太平洋牡蛎分别暴露在阿特拉津质量浓度为10μg/L和100μg/L的海水中,研究阿特拉津在太平洋牡蛎体内的蓄积特征、组织分布和消除...
4.[期刊]
摘要: 研究表明,微塑料对生物体具有不利影响。本研究以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为实验对象,将其暴露于不同粒径(0、1μm、5μm、1μm与5μm按...
5.[期刊]
摘要: 双酚A(biphenol A,BPA)是我国近海浓度最高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类雌激素作用,对鱼类的生长与生殖系统具有潜在的毒性。小黄鱼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水...
6.[期刊]
摘要: 为揭示氧化物纳米颗粒(NPs)对离子型有机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富集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两种典型的氧化物NPs对鲤鱼富集β-阻断剂美托洛尔的影响以及美托洛尔在鱼...
7.[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三门湾海域温排水污染对水生动物发育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室内模拟三门湾核电站温排水的余氯残留和温升效应,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游离余氯质量浓度耦合下对泥蚶(...
8.[期刊]
摘要: 海洋环境中微塑料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益严重,以滤食动物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聚苯乙烯微塑料和芘...
9.[期刊]
摘要: 为验证菌藻共生用于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效果,探索高效可行的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采用固定化菌藻小球耦合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AST)处理海水养殖废水,并与常...
10.[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97%氰氟草酯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效应.[方法]参考《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测定97%氰氟草酯原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和生物富...
11.[期刊]
Zn2+胁迫对花斑裸鲤抗氧化关键基因表达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 为探讨水体Zn2+对鱼类的影响, 并筛选出有效的生物标记物, 以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幼鱼(体质量为10 g±3 g) 为试验对象, ...
12.[期刊]
摘要: 为了解废弃拆解地环境中电子垃圾相关污染物的含量水平及其生态风险,本文测试了华南某废弃电子垃圾拆解地野生鲮鱼和鲫鱼体内多溴联苯醚(PBDEs)、多溴联苯(PBB...
13.[期刊]
淡水养殖尾水生态净化湿地设计——以连云港市香河生态园淡水养殖尾水净化湿地为例
摘要: 针对连云港市香河生态园1700亩水产养殖塘尾水,秉持"节水、节能、高产、优质、生态、美丽"理念,构建31.7万m2(475亩)湿地—塘生态净化系统;采用"自然...
14.[期刊]
摘要: 为了说明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在当地市场随机采集了2种不同的螺蛳样品共8批次,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对其足...
15.[期刊]
摘要: 为探讨镉(Cd)胁迫下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血细胞的分子响应,以不同浓度的Cd2+(0,0.5 mg/L和5 mg/L)进行胁...
16.[期刊]
摘要: 在水温(15±1)℃下,将体质量(4.1±0.6)g的花鳅Cobitis taenia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放入容水180 L的75 ...
17.[期刊]
摘要: 用质量浓度为0.4 mg/mL、0.8 mg/mL、1.2 mg/mL、1.6 mg/mL和2.0 mg/mL的NaNO2以及质量浓度为0.5mg/mL、1....
18.[期刊]
摘要: 为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十溴联苯醚(BDE-209)对鱼类的毒性影响,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离体肝脏组织为试验材料,在肝脏...
19.[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三氯生(TCS)对硬骨鱼类性腺损伤作用的分子机制,通过半静态水体暴露法对斑马鱼(Danio rerio)进行染毒,将斑马鱼暴露在2种不同TCS浓度(0...
20.[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三氯生(TCS)对雌性硬骨鱼类肝胰脏损伤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半静态水体接触染毒法,将雌性斑马鱼(Danio rerio)暴露于0、0.01...
1.[会议]
磺胺二甲基嘧啶对海水青鳉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及其在胚胎体内的富集效应研究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海水青鳉在水环境中潜在的生态毒理效应进行研究,设计毒理试验,对胚胎体内SM2进行化学分析,结果表明,SM2对海水青鳉胚胎的心脏具有显著的毒性效应,...
2.[会议]
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TBE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影响以及内分泌干扰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 本文选用模式生物斑马鱼探究TBEP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内分泌干扰的机制。分析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发育影响,HPT、HPA、HPG三轴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3.[会议]
摘要: 本文以斑马鱼或者青鳉为研究对象,将斑马鱼或者青鳉胚胎(4h)经TCDD或者DMSO处理1h后清洗,培育至需要的发育阶段后使用福尔马林固定或者冷冻用于各种试验检...
4.[会议]
摘要: 在有机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机制研究中,可通过研究污染物对细胞的毒性、DNA损伤、酶的抑制等从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污染物的毒理学机制,目前应用于有机污染...
5.[会议]
摘要: 本文以中国淡水环境中常见的幼龄鲤鱼(Cyprinus carpio L。)为对象,研究了MC-LR与阿特拉对其单一和联合生态毒理学效应。结果表明,MC-LR和...
6.[会议]
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比较中国东部典型城市江苏省南京市的大米与鱼类的膳食暴露的相对重要性. 方法:在中国东部的南京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在南京市中心的市场收集...
7.[会议]
摘要: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联苯的一个以上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具有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现发现有209种同分...
8.[会议]
福建三都湾渔业环境和养殖生物体内总汞含量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
摘要: 2004年在福建三都湾采集海水样品9个、沉积物样品11个、养殖鱼类样品31个以及养殖贝类样品4个,进行渔业环境和养殖生物总汞含量测定分析。三都湾海水总汞含量范...
9.[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室内实验进行了溴氰菊酯对海水养殖生物的毒性及其积累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远海梭子蟹、日本对虾(甲壳类)的24hLC50、48hLC50、96hLC...
10.[会议]
摘要: 重金属污染仍是近年渔业环境污染的公害之一,对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研究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胁迫效应对于健康养殖及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
11.[会议]
重金属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贝类质量安全影响研究及其面临的任务
摘要: 我国是海水贝类养殖大国,2007年以来海水贝类养殖产量一直保持在1000×104 t以上,到2010年贝类产量超过1100×104 t,2011年达1134×...
12.[会议]
5种重金属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的急性毒性效应
摘要: 为了评价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采用“静态法”研究了Ni+、Zn2+、Cu2+、Cd2+及Ba2+等5种重金属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Ni+、 Zn2+...
13.[会议]
摘要: 以斑马鱼为对象,研究了TDCPP对斑马鱼的甲状腺内分泌干扰效应。受精2小时(hpD后的斑马鱼胚胎暴露于不同浓度的TDCPP(12.0,61.4,118.2,3...
14.[会议]
摘要: 本研究以非洲爪蟾胚胎为材料,建立一种快速评价污染物神经毒性——对运动神经元发育和轴突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影响的方法.rn 在FETAX试验的基础...
15.[会议]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酸(PFOA)对鲫鱼免疫细胞的毒效应研究
摘要: 全氟辛酸(PFOA)是全氟类有机化合物(PFCs)的一种,是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极强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蓄积性,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生物安全性...
16.[会议]
十溴二苯乙烷(DBDPE)胁迫对斑马鱼(Danio rerio)抗氧化酶的影响
摘要: 为了研究DBDPE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在实验室条件下开展了DBDPE对斑马鱼成鱼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实验,探讨不同浓度的DBDPE对斑马鱼体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7.[会议]
摘要: 为了评估永城煤矿塌陷区重金属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本研究以污染区的野生鲫鱼(实验组)和天沐湖自然保护区的鲫鱼(对照组)作为样本,采用双向电泳和质谱等技术对鲫鱼...
18.[会议]
微囊藻毒素在克氏原螯虾体内累积降解及对免疫相关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摘要: 在(25±1)℃水温条件下,采用半静止式生物毒性试验法,分析了不同浓度(10μg·L-1、5μg·L-1、2.5μg·L-1、1.25μg·L-1、0.625...
19.[会议]
摘要: 双酚AF(BPAF)是双酚A(BPA)的同系物之一,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光学、空间技术等领域,离体实验结果证明其具有类雌激素活性,但其对鱼类...
20.[会议]
摘要: 二甲苯麝香(Musk Xvlene,简称MX)是一种人造麝香,具有强烈的麝香气,可用作化妆品香精和皂用香精等的定香剂.由于其持续不断的输入环境,它在水、土壤、...
1.[学位]
摘要: 环境与生物的生存息息相关,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态度也由不曾关注到日益的重视。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中国也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在一系列环境污染治理...
2.[学位]
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暴露下阿部鲻假鯱鱼Nrf2/Keap1信号通路表达及响应变化
摘要: 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广泛使用及环境残留可能带来的生态效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PPCPs在环境中的假持久性以及在生物体内的累积性,可能会对生物...
3.[学位]
摘要: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人和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是促进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饲料添加剂。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现象的愈发严重,抗生素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学...
4.[学位]
摘要: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水溶性联吡啶有机杂环类化合物,其销售和使用遍及全球,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一直得到推广。PQ具有极高的水溶性和低挥发性,在农...
5.[学位]
摘要: 近些年来杀扑磷对水体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杀扑磷是一种较理想的杀介壳虫药剂,毒性强,效果好,可以用于防治大多数农作物上的蚧壳虫等害虫。因它在农产品,水体等中...
6.[学位]
摘要: 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有害藻华日益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是有害藻华中最常见且毒害性最大的一类...
7.[学位]
摘要: 在全球变暖和富营养化下,蓝藻水华暴发是水体污染的重要环境问题。溞属种类在生活史和分子机制方面对环境胁迫因素均有一定的抗性,形成适应策略,还可以通过母体效应将这...
8.[学位]
4,4'-二氯二苯硫醚对典型水生生物的毒性和富集转化效应研究
摘要: 多氯代二苯硫醚(Polychlorinated diphenyl sulfides,PCDPSs)是一类含硫类二噁英化合物,已在水环境中广泛检出,具有较强的环...
9.[学位]
摘要: 船舶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海上溢油事故也随之增加,对水生生物及周围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溢油分散剂作为处理溢油的常用手段,会加快溢油的消失速度,但加入溢油分散剂...
10.[学位]
摘要: 异噻唑啉酮(Isothiazolinone)是一类人工合成的防腐剂,具有较好水溶性,广谱抗菌性,低毒性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化工业产品。这类物质通常随着生活污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