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学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71篇,会议文献有5篇,学位文献有21篇等,韵律学的主要作者有覃芳芳、陈满铭、丁颖,韵律学的主要机构有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台湾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通过对曹雪芹《红楼梦》近体诗格律分析,发现这些近体诗在字数句数、押韵、平仄、对仗方面与近体诗格律要求对应,体现了曹雪芹严格的近体诗格律观念,也反映了作为诗人的...
2.[期刊]
摘要: 押韵是语音修辞的一种表现形式.毛不易歌词的韵脚种类丰富,根据发音口形的不同,可以把毛不易歌词的韵脚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种,其中开口呼韵脚占比最...
3.[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入境旅游接待国之一。旅游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的旅游质量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而目前我国旅游公示语翻译...
4.[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的入境旅游接待国之一。旅游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的旅游质量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而目前我国旅游公示语翻译...
5.[期刊]
摘要: 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印度英语作为研究对象,把印度英语的语音语调与标准英语进行比较,总结出印度英语变体的音段特征和超音段特征,以期帮助我国英语学习者熟悉南亚多国...
6.[期刊]
摘要: 韵律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汉英诗歌的韵律特征主要表现在:汉诗长于音韵,而英诗长于节奏;汉语是声调语言,易韵,而英语是重音语言,难韵,但各自都以其特有的优势和风格...
7.[期刊]
摘要: 《笠翁对韵》中韵脚发展到明清说唱文学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已不完全押韵.按篇目分析韵脚在十三辙、十八韵所属韵部及押韵情况,押韵篇目在明清时期及现在所占比例分别为73...
8.[期刊]
摘要: 《汉书》100篇,使用联珠者多达99篇.联珠格大量而出色的运用,不仅大大丰富了班公写人叙事的艺术手法,增强了作者行文运思的表现力,也自然对《汉书》的语言风格产...
9.[期刊]
摘要: 本文以四种版本的《风雅十二诗谱》进行对校,同时以各乐曲谱字所显示出的音乐自身的旋法特点为辅助,去印证版本校勘的结果,从而达到校异、订讹的目的.校勘结果发现一贯...
10.[期刊]
学术会议论文摘要的介入资源研究--以ISFC40中国学者论文摘要为例
摘要: 本文通过对 ISFC40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中介入资源进行分析,揭示摘要作者在构建读者联盟的过程所做的语言选择。分析显示,在利用介入资源实现人际互动的过程中,摘...
11.[期刊]
摘要: 自吕叔湘(1963)起,三音节语音段落的语法性质与韵律模式的关联研究成为韵律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1+2、2+1与述宾、定中结构关联的现象,先后有8种代表...
12.[期刊]
摘要: The Chinese lexical development and rhetoric ha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The ev...
13.[期刊]
摘要: 穷尽式研究陈第的628首近体诗,以系联法和统计法归纳陈第近体诗韵部28部,探究其韵律特点和用韵宽窄,分析其近体诗存在的借出韵情况.借韵表现为以支衬微、以侵衬覃...
14.[期刊]
摘要: 通过分析李渔《笠翁对韵》用韵现象,发现《笠翁对韵》存在东冬、支微、鱼虞、支齐、灰佳、寒删、肴豪相混现象,原因有《笠翁诗韵》《笠翁词韵》的影响以及作者方音、实际...
15.[期刊]
摘要: 对《广雅疏证》训诂术语“一声之转”“之言”“声近义同”“犹”表现的韵转情况进行梳理,探讨王念孙古韵思想在具体训诂实践中的分合情况,进而深化对王念孙古音学理论和...
16.[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闻一多和徐志摩新诗作品中倒装和错综的句法形式,结合现代语言学"零度和偏离"理论,得出新诗韵律与句法的关系,即句法是诗的基础,韵律结构通常借助句法来...
17.[期刊]
摘要: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特殊文体,士子们在行文中独具匠心地使用多种句式.各类句式的合理选用及灵活搭配不仅使文章铺陈渲染、汪洋恣肆,而且使汉语各节奏形式相...
18.[期刊]
摘要: 近几年,评价系统的应用研究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本研究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之情感系统为理论框架,同时合取了级差系统,以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的英文短...
19.[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闻一多和徐志摩新诗作品中倒装和错综的句法形式,结合现代语言学"零度和偏离"理论,得出新诗韵律与句法的关系,即句法是诗的基础,韵律结构通常借助句法来...
20.[期刊]
摘要: 职业翻译能力是职业化时代对译者提出的新要求.职业翻译能力研究对于翻译能力测评和翻译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MTI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翻译能力,...
1.[会议]
摘要: 本文以提高合成语音自然度为研究背景,以语句韵律层级的手动标注提供理论依据为目标,首先定义了维吾尔语韵律和层级,收集整理了一套适合于现代维吾尔语句子韵律层级划分...
2.[会议]
摘要: 本文利用声学语音学的理论方法对蒙古语肃北土语单词(双音节词和三音节词)进行声学分析,探讨了音高、音长、音强等三个声学参数在该土语单词中的分布模式,并与蒙古语标...
3.[会议]
摘要: 语音的韵律特征对情感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基于韵律修改的情感语音转换系统中,为了更为准确地预测情感语音的韵律特征,该文提出一种层次化的韵律分析与建模方法,...
4.[会议]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汉语的韵律与语义、语法之间的联系.通过数据分析和试验,指出语音的韵律缮是语义、句法、语用等要素的综合表现.介绍了基于句法信息进行韵律成分界定...
5.[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语法结构与韵律短语的关系,来研究语法结构如何制约着韵律短语的产生.前人的研究中提出,相对于停延来说,存在这样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单位,基本节律单元,...
1.[学位]
摘要: 桐城具有“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的美誉,桂林方氏家族更是明清时期皖桐最负盛名的文化世家之一,与“桐城派”有着密切的联系。桂林方氏不仅族裔繁多,且多以仕宦和治...
2.[学位]
摘要: 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创造性地运用大众语言而形成的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形式,即为特殊的言语形式。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不管在...
3.[学位]
摘要: 本文论述了英语语调对口语语篇连贯的作用。各语言学家对语调的定义有所不同,狭义的定义仅指语言的音高模式,而广义的定义还包括重音,韵律和速度等特征。本文仅分析英语...
4.[学位]
摘要: 区别词定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语序的不确定性和灵活性。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韵律、语义、认知的角度出发,对粘合式多项区别词定语的语序进行进一步研究。本文...
5.[学位]
摘要: 本文探索了不倒字的情况,先词后曲,先曲后词的谱曲规则、方言与音乐的词乐关系,时长与音步重音的关系。把历史、经验的东西形象成数据指标是我的理想,提出了一些新观点...
6.[学位]
摘要: 本文要研究的是汉语传统标准诗歌的音乐性与泰语传统标准诗歌的音乐性。这项研究会注意到汉泰两种语言音乐性的相近与差别。汉语的近体诗是汉语诗歌中最标准的格律诗,泰语...
7.[学位]
摘要: 现代汉语中对应的Vd、Vs除了意义上的差别外,在句法上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首先,Vd、Vs作主宾语的功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Vs较Vd能够更自由地出现在...
8.[学位]
摘要: 众所周知,韵律既是语言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韵律模式。对目标语言韵律模式的习得决定着中介语系统的质量和语言的交际成效。特殊疑问句是最常用的句...
9.[学位]
摘要: 韵律是语言的基本特征之一。没有韵律,口语交流是无法进行的,因为韵律传达说话者的语义和语用意义。作为言语的一部分,短语使用频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教学领域里,短语...
10.[学位]
摘要: 韵律学研究人类话语的旋律或节奏。它是语音习得和语音感知不可缺少元素。中英两种语言的韵律差异,常常被认为是造成学习者外国腔的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将两种语言的韵...
11.[学位]
摘要:
韵律学已经成为语言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并且在口语中极为重要。英汉陈述句韵律结构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这个研究能够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本文是对英汉陈述...
12.[学位]
摘要: 格律派诗人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尤其是自白话新诗运动以来,徐志摩倡导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创作了大量悦耳动听,形式整饬...
13.[学位]
摘要: 本文共考证娄底方言本字76个,作者的写作目的是训练自己运用汉语言文字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希望研究成果对汉语词汇史、语音史以及方言等的研究有些许补益...
14.[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全唐诗》中所收录的王建的395首诗的分析,归纳出了王建诗歌的韵例,确定了每首诗的韵脚,进而总结出王建的韵部。然后将在王建诗中出现的所有韵的同用独用...
15.[学位]
摘要: 本文结合《切韵》、《韵镜》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尝试对重韵现象的形成做出合理的解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探讨了与重韵相关的几个问题,即重韵音值的拟测、重韵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