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990篇,会议文献有29篇,学位文献有50篇等,鲶鱼的主要作者有王树林、吴江、黄二春,鲶鱼的主要机构有广西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基于性别连锁SNP特异性引物延伸反应的斑点叉尾■遗传性别鉴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摘要: 为建立一种准确和快速鉴定斑点叉尾■遗传性别方法,根据其性别连锁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设计外围引物、SNP...
2.[期刊]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乳杆菌对斑点叉尾鱼回免疫、消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摘要: 通过在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乳杆菌,研究其对斑点叉尾[鱼回]免疫、消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体质量(50±3) g健康斑点叉尾[鱼回]360尾,随机分成3组,...
3.[期刊]
摘要: 据Intrafish1月11日报道:随着全球市场对鲇鱼需求量的增加,巴西正在加紧促进新兴养殖鲇鱼产业发展.巴西鲇鱼生产商PangaBR总裁Martinho C...
4.[期刊]
摘要: 据FiS1月8日报道:越南水产出口及生产商协会(VASEP)表示,2017年越南鲇鱼出口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4%.湄公河三角洲地区鲇鱼养殖区域面积6078公...
5.[期刊]
摘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院“法罗鱼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课题组科研人员历经4年的攻关,在掌握法罗鱼性成熟关键时点、催产剂使用剂量、产卵条件和孵化方式等关键...
6.[期刊]
摘要: “荣源4号”是核桃“绿波”变异品种。2017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7.[期刊]
摘要: 给体质量(63.84±5.91)g的革胡子鲶(Clarias garepanius)腹腔注射0.2 mL浓度为4×108 CFU/mL的维氏气单胞菌(Aero...
8.[期刊]
摘要: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革胡子鲶感染维氏气单胞菌前后其脾脏、肾脏、头肾、鳃、肠道、皮肤中干扰素α基因的表达谱.结果 显示:该基因在健康(对照组)革胡子...
9.[期刊]
中草药对胡子鲶体内抗生素代谢速率的影响——以五倍子和黄芩对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的作用为例
摘要: 为研究五倍子、黄芩对恩诺沙星及代谢产物在胡子鲶幼苗体内代谢消除速率的影响,将健康胡子鲶分为单一用药组(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五倍子组、黄芩组),分别投喂等量自...
10.[期刊]
池塘养殖密度对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苗种生长、成活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摘要: 以斑点叉尾(鮰)“江丰1号”苗种为试验对象,在池塘养殖密度分别为8 000尾/667 m2(B1)、10 000尾/667 m2 (B2)、12000尾/66...
11.[期刊]
摘要: 为了提高兰州鲇的人工繁殖水平,完善规模育苗技术,本文对在不同环境和设施条件下开展的兰州鲇人工繁殖情况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用网筛孵化优于用棕片孵化;孵...
12.[期刊]
摘要: 为生产上斑点叉尾鮰病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划线接种培养、回归感染试验、形态与分子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等方法,对贵州省锦屏县某养殖场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发生的强...
13.[期刊]
摘要: 选用平均体重15.42g的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18尾,分别置于室内18个玻璃水缸中,在水温23.4~...
14.[期刊]
A novel male-associated marker for sex identification in Ussuri catfish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摘要: The Ussuri catfish Pseudobagrus ussuriensis is a promising aquaculture fish wit...
15.[期刊]
摘要: 将孵出30d、平均体质量0.043g的黑斑原(鮡)Glyptosternum maculatum仔鱼常规饲养在4个循环水养殖系统(长1.8m×宽0.6m×高0...
16.[期刊]
摘要: 从池塘条件、鱼苗放养、养殖模式、饲料投喂、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养殖环节介绍了红池塘主养技术,分析了红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
17.[期刊]
摘要: 每天早上起来,生活在陕西省潼关县黄河里的小鲇鱼开始了一天繁忙的工作.清理身上的垃圾,跟妈妈一起准备当天的食物,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摘下角膜塑型镜.嘿,还不...
18.[期刊]
摘要: 1.藕田条件田块应避风向阳,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肥而不淤,富含有机质,pH值中性,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溉排水方便;水量充足、交通便利、水质良好且无污染,符合...
19.[期刊]
摘要: 在江苏省东海县温泉镇存村东南方的横沟水库旁边,柴北平正在打理着藕田。莲藕种植在水田里,水中再放养着小龙虾,这种种养结合的模式,带来了较高的效益。据了解,他于4...
1.[会议]
摘要: 为了获取更大的养殖效益,涪陵区岩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探索了反季节养殖大口鲶试验,把大口鲶上市时间改在了夏季,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会议]
摘要: 在实施黄颡鱼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中,分析了一套黄颡鱼养殖高产高效养殖技术,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准备,鱼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节,病害防治,捕捞等,养殖产...
3.[会议]
摘要: 2014年4月~2014年8月间,在江苏溧阳用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作母本,瓦氏黄颡鱼Pelteobag...
4.[会议]
摘要: 本文从全雄黄颡鱼繁殖的催产药物、效应时间、雌雄配比、水温等方面对全雄黄颡鱼人工繁殖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繁殖技术的关键及存在问题.
5.[会议]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摘要: 通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消化道分化为明显的食道、胃、肠、肛门四个部分。食道肌肉层发达;...
6.[会议]
摘要: 测定了不同浓度、不同药浴时间及空气中不同暴露时间的条件下丁香酚对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的麻醉效果。结果显示:12.00 mg/L...
7.[会议]
摘要: 课题组通过多年来对鄱阳湖土鲶开展人工繁殖试验,观察发现鄱阳湖土鲶脱膜仔鱼在在苗种培育池中具有喜沿池底边线聚集,活动范围小的特性.为满足这一阶段鄱阳湖土鲶仔鱼对...
8.[会议]
摘要: 2015年南昌市农业科学院开展了池塘主养鄱阳湖土鲶成鱼试验,试验池塘1口,面积2700m2.放养当年培育的F1代大规格苗种(全长10cm以上)4000尾,经2...
9.[会议]
摘要: 2011年8月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元江县鱼种站对苏氏园腹(鲂)人工繁育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在人工催产、孵化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孵化出鱼苗100万尾,实现了...
10.[会议]
摘要: 易懂龄野生土鲶经池塘强化培育性腺发育成熟。采用混合催产剂型HCG+LRH-A3对49组亲鱼一次性注射,自然产卵,水泥池微流水曝气孵化。水温19-21℃,效应时...
11.[会议]
摘要: 本试验利用中性盐可以使蛋白质沉淀的原理,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对鲶鱼粘液进行盐析,再进行离子交换层析采集免疫球蛋白溶液,然后通过冷冻干燥得到免疫球蛋白冻干样品,在低...
12.[会议]
摘要: 斑点叉尾鮰,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属淡水温水性鱼类,斑点又尾鮰的人工养殖主要集中在美国东南部的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其产量约占美国水产养殖的75%。...
13.[会议]
摘要: 给胡子鲶投喂含0,75,150,300,600mg/Kg左旋咪唑的日粮一周后转喂基础饲料,分别于第0,2,4,6,8周检测血清SOD,MAD,MPO,溶菌酶活...
14.[会议]
摘要: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叶黄素200 mg/kg,并对添加叶黄素的饲料分别采用挤压机制粒和绞肉机制粒,共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挤压机制粒)、添加叶黄素挤压机制粒组和添...
15.[会议]
摘要: 利用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稻田诱杀害虫作饵料投喂胡子鲶,60d测定单尾平均重量为36.5g,比稻田开沟自然放养增重97.3%;商品率为34%,比稻田对照高29%;...
16.[会议]
摘要: 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单产高,市场销量大等优点,近几年在不少水库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发展较快,随着水库网箱养殖的迅猛发展,鱼类未完全消化吸收的排泄物加剧了水库水...
17.[会议]
摘要: 丝尾鳠池塘养殖成活率高,无鲇形目鱼类常见的相互残食现象。喜集群生活,可适当密养,生长速度较快。苗种阶段通过食性转化,可食颗粒饲料。其食性杂,饲料容易解决,重点...
18.[会议]
摘要: 斑点叉尾鮰,亦称美洲鲶、沟鲶,属于鲶形目,鮰科,属淡水温水性鱼类.我国于1984年引进斑点叉尾鮰,目前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养殖,且向美国出口斑点叉尾鮰加工的系...
19.[会议]
摘要: 近年来发展南方大口鲶养殖是我区各地带领农民调整渔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饵料、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本区大口鲶养殖一直以大水体、低密度套养模式为主,使这一名优产...
20.[会议]
摘要: Antimicrobial peptides (AMPs) ar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host innate immun...
1.[学位]
摘要: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消化系统形态学的影响。选择体重为5.11±0.03g(P>0.05)健康斑点叉尾鮰480尾,平均分成4组,分...
2.[学位]
长江上游15种常见鱼类体内5种重金属含量及水体镉暴露对南方鲇生态毒理学效应
摘要: 为了研究长江上游鱼类体内重金属污染状况以及重金属暴露对鱼类的生态毒理影响,本研究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实验1、2)和实验室处理研究(实验3)。实验1:于2012...
3.[学位]
摘要: 鱼是人类肉食消费品中较为偏好的重要蛋白质来源。本研究采用的革胡子鲶属热带、亚热带鱼类,生长快,肉质细嫩、味似淡水鳗鲜美、营养丰富。除其蛋白质含量高外尚有一定的...
4.[学位]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温(18±1℃和28±1℃)下,强力霉素(doxycycline, DOTC)在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体内的药物...
5.[学位]
摘要: 自1984年,斑点叉尾鲴被引进我国后,现已推广到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广东等全国30多个省市,并在一些省市形成了相当的养殖规模。同时,四川省也是斑点叉尾鮰养...
6.[学位]
摘要: 杂交鲶是以南方大口鲶为父本,鲶鱼为母本杂交而得,由于市场对其体色要求通常为黄色,而有关杂交鲶体色改善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以杂交鲶这个新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饲...
7.[学位]
摘要: 基因编辑技术是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ALEN)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蓬勃的基因编辑技术之一。这种基因编辑技术以其适用范围广、...
8.[学位]
摘要: 密度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指细菌用于细胞间交流的一种通讯机制,细菌通过分泌一些可在细胞间自由扩散的低分子量信号分子来协调菌群的行为。信号...
9.[学位]
摘要: 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又名黄河鲶,是黄河中上游特有的优质经济鱼类,因其肉质细嫩、刺多肉少、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的...
10.[学位]
摘要: 鄱阳湖鲶鱼(Silirus asotusLinnaeus)是江西省鄱阳湖流域本地鲶鱼(俗称土鲶)。随着人们对鲶鱼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市场需求日益扩大。但由于苗...
11.[学位]
全雄黄颡鱼蛋白质营养生理及y+LAT1基因表达调控的部分机制研究
摘要: 本研究以全雄黄颡鱼为试验动物,通过生长试验、消化试验、比较屠宰试验,结合生长性能、消化率、酶学、基因表达量等指标的测定,旨在探讨全雄黄颡鱼对饲料蛋白质、氨基酸...
12.[学位]
摘要: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亦称美洲鲶、沟鲶,为美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其产量超过当前美国淡水水产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13.[学位]
摘要:
本文对三聚氰胺在斑点叉尾鲴体内的代谢、残留及毒性进行了研究:
1超高压液相色谱(UPLC)检测斑点叉尾鲴血浆及组织中三聚氰胺含量。色谱条件:BeH...
14.[学位]
摘要: 抗体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发现使得抗体的制备更方便。抗体库技术在水生生物方面的研究应用上基本还是空白,本文对构建斑点叉尾鮰天然单链噬菌...
15.[学位]
鲶爱德华氏菌自带质粒编码的EseH、EseI和EscD在宿主细胞内的分布与致病性研究
摘要: 鲶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是一种兼性的胞内寄生菌,为革兰氏阴性,属于肠杆菌科,可导致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病,在我国可引起鲶形目鱼...
16.[学位]
三间鼠鱼(Chromobotia macracanthus)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摘要: 本文以三间鼠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人工繁育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进行了三间鼠鱼亲鱼培育的试验,不同药物催产效果的试验,温度及pH对受精卵孵化和仔鱼发育影响及胚...
17.[学位]
摘要: 本试验以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制投喂等蛋白、等脂肪、不同糖水平(0%、8%、16%、24%、32%和40%)的...
18.[学位]
摘要: 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动植物体中广泛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miRNA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在生物体发育、细胞活动、免疫功能调...
19.[学位]
南方鲶(Silurus meridionalis)Peptide YY cDNA的克隆及mRNA表达研究
摘要: PeptideYY(PYY)是一种多功能的脑肠肽,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因其氨基端为酪氨酸残基,羧基端为酪氨酸酰胺结构而命名。在哺乳动物中,PYY主要在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