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55篇,会议文献有45篇,学位文献有55篇等,毒性的主要作者有徐世文、葛亚明、丁岚峰,毒性的主要机构有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旨在探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鸡胚成纤维细胞(DF-1)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活力,ELISA法检测C...
2.[期刊]
摘要: 旨在研究玉米赤霉烯酮(ZEA)对PC12细胞自噬流阻滞的作用机制,以PC12细胞(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系)为研究材料,以不同浓度的ZEA处理24 h,CCK-...
3.[期刊]
摘要: 我国早在1987年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便出台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需求,200...
4.[期刊]
摘要: 孔雀石绿是一种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化学物质,常见的孔雀石绿都是人工化合物,用途广泛,但又充满危害,所以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孔雀石绿成了当今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因此,...
5.[期刊]
转录调控因子GntR10在布鲁氏菌感染细胞和小鼠模型中的毒力作用研究
摘要: 探讨转录调控因子GntR10在布鲁氏茵感染过程中的毒力作用.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牛种布鲁氏菌2308 gntR10基因突变株(2308△GntR10)和互...
6.[期刊]
摘要: 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一种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其物化性质或生物活性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毒性研究中,化合物大多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不同的化合物组合可能引发...
7.[期刊]
摘要: 本文研究了细菌内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不同剂量对小鼠的致热效果。采用寇氏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对小鼠的LD50,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细菌内毒素,在...
8.[期刊]
摘要: 氟苯尼考(Florfenicol,FLO)又称氟甲砜霉素,是氯霉素类的第3代广谱抗菌药物。该药最初上市时主要用于水产养殖业细菌性疾病的防控;随后,FLO迅速在...
9.[期刊]
摘要: 本文研究了细菌内毒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不同剂量对小鼠的致热效果.采用寇氏法测定细菌内毒素对小鼠的LD50,给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细菌内毒素,在...
10.[期刊]
摘要: 对槐定碱进行急性与亚急性毒性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急性毒性试验采用腹腔注射,给小鼠注射不同浓度槐定碱测定LD50,计算95%可信限...
11.[期刊]
摘要: 为了研究钙和铁对饮水型氟中毒仔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干预作用,选用健康初断乳清洁级雌雄大鼠各60只,排除环境应激反应后将雌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经过3个月...
12.[期刊]
玉米赤霉烯酮对趋化因子诱导的小鼠T细胞迁移效应和黏附与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 为揭示玉米赤霉烯酮(ZEA)免疫毒性机理,通过体外试验研究了ZEA对趋化因子诱导的小鼠T细胞迁移效应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中与细胞黏附与迁移相关蛋白的变化.以C...
13.[期刊]
摘要: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与抗感染作用,在ATRA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最大给药量,记录小鼠给药7 d内的临床症状,然后通过剖检及病理组织学观...
14.[期刊]
摘要: T-2毒素经20 d蓄积毒性试验法染毒对虾,采用LC-MS/MS检测对虾组织中游离态T-2毒素,并将染毒的虾头和肌肉匀浆液连续灌胃小鼠 7 d,检测小鼠血常规...
15.[期刊]
摘要: 灌胃给药(ig)研究桉油溶液剂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安全药理学试验以高剂量(30%)、中剂量(18%)、低剂量(6%)分别给予大鼠0.3 mL/只涂抹桉油溶液剂,...
16.[期刊]
摘要: 旨在评价抗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coli)复方中草药超微粉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分别按0.5、1.5、2.5、3.5、4.5、5.5、6.5、...
17.[期刊]
摘要: 分别采用单位加权回归法和定期剂量递增法研究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和蓄积毒性.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苯达唑-伊维菌素使小鼠出现精神沉郁...
18.[期刊]
摘要: We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and its research prog...
19.[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研究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其生物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和非转基因欧洲黑杨鲜叶作为受试物,采用限量法测定小...
20.[期刊]
摘要: 双酚A(BPA)是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对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该文从BPA暴露对啮齿动物生殖器官的损伤和神经行为毒性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
1.[会议]
摘要: 棉酚(GOS)是一种黄色多元酚类有毒化合物.棉酚的毒性主要由活性醛基和活性羟基引起.动物摄入棉酚后,通过全身血液循环到达生殖器官,引起生殖毒性.本试验主要研究...
2.[会议]
摘要: 通过检测T细胞亚群,IgA+B细胞数量,IL-2、IL-6、IL-10、IL-12,TNF-α/LITAF 和IFN-γ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gA、I...
3.[会议]
摘要: 目前,氟对畜禽肠道形态发育影响的系统研究尚未见有报道.在机体的消化、吸收和防御功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肠道却是最早和最易受到氟影响的部位.鉴于以上两个原因,本试验...
4.[会议]
摘要: 通过检测TLR4和TLR7mRNA表达水平变化,为进一步了解NiCl2或镍化合物作用于脾脏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表明,日粮中NiCl2超过...
5.[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检测雏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率(E-C3bRR)以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E-ICRR)等指标,...
6.[会议]
摘要: 本文研究三聚氰胺(melamine,MA)对支持细胞的毒性作用,从体外水平揭示支持细胞对MA刺激作用的敏感性及损伤作用特征.结果表明,MA可引起TM4细胞存活...
7.[会议]
氯化镍对雏鸡脾脏细胞凋亡与Bax,Bcl-2,Caspase-3 mRNA表达及氧化应激相互关系的研究
摘要: 通过检测SOD、CAT、GSH-Px的活性,组织羟自由基抑制能力,GSH和MDA含量,Bax、Bcl-2和Caspase-3的mRNA表达和含量,细胞凋亡率等...
8.[会议]
基于ARDRA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硫酸粘菌素残留对土壤微生物分子多样性的研究
摘要: 目的:硫酸粘菌素不能被动物机体吸收,会以原药或其代谢产物的方式排出体外到环境中,本研究旨在探讨硫酸粘菌素残留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为硫酸粘菌素的生态毒性研究...
9.[会议]
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大鼠垂体前叶GH3细胞生长激素分泌的机制研究
摘要: 目的:本课题利用大鼠垂体细胞GH3探索雪腐镰刀菌烯醇(NIV)诱导的动物生长抑制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本研究综合运用多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如Real-T...
10.[会议]
摘要: 目的:为揭示T-2毒素引起动物生长迟缓、体重下降的原因,在GH3细胞上开展T-2毒素对该细胞的毒性研究. 方法:以GH3细胞为模型,MTT试验检测GH3...
11.[会议]
摘要: T-2毒素是单端孢毒素中毒性最强的毒素,免疫系统是此毒素的重要毒性靶标.值得关注的是,T-2毒素的免疫毒性具有矛盾性和复杂性,即免疫抑制和免疫促进作用并存.毒...
12.[会议]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马度米星铵对鸡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进一步阐释其毒性分子机制. 方法:以原代培养的鸡心肌细胞为体外研究模型,20μM的z-VAD-fm...
13.[会议]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简称ZEA)除能导致动物产生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肿瘤发生、促癌作用外,还能引起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本...
14.[会议]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镰刀菌毒素对动物细菌性、病毒性和寄生虫性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进一步明确霉菌毒素的危害及作用机理.
15.[会议]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对机体产生强雌激素样作用,直接损害动物的生殖系统,导致生殖机能紊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虽然国内外学者做了很多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生殖...
16.[会议]
摘要: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本试验选取清洁级昆明系雄性小鼠93只,随机分成5组:25、50、75mg/kg ZEA处理组、溶剂对照组...
17.[会议]
摘要: 将添加"棘防E号"青贮后的黄花棘豆粉按每天10 g/kg·BW剂量从瘤胃瘘管给4只健康成年杂种绵羊投服,3只羊于实验的第22 d对提耳应激,表现为轻度转圈运动...
18.[会议]
摘要: 利用青贮技术在黄花棘豆中添加复合纤维素酶制剂进行青贮,并给4只实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g剂量投服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添加酶制剂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
19.[会议]
摘要: 利用青贮技术将黄花棘豆进行青贮,并给4只实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g剂量投服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实验羊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青贮后的黄花棘豆...
20.[会议]
摘要: 利用不同的青贮方法对黄花棘豆进行了青贮,并给12只实验羊每天按每千克体重10g剂量投服不同方法青贮后的黄花棘豆,探索不同方法青贮后的黄花棘豆对实验羊的毒性作用...
1.[学位]
摘要: T-2毒素是污染我国饲料的主要霉菌毒素,动物饲喂污染的饲料后会导致造血组织和免疫器官损伤、引起出血性综合症、出现白细胞减少、贫血、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症状,因此,...
2.[学位]
复合吸附剂对黄曲霉毒素B1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联合毒性的脱毒效果研究
摘要: 霉菌毒素是由各种霉菌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一类天然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及饲料中,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人畜的健康。据报道,黄曲霉毒素B1(AFB1...
3.[学位]
洛克沙胂暴露胁迫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及秀丽隐杆线虫毒性作用的影响
摘要: 洛克沙胂是一种有机砷类饲料添加剂,具有抗球虫和抗菌的功能,还能促进动物生长,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畜禽饲喂洛克沙胂后在体内残留量低、蓄积时间很短、胃肠道吸收少,大...
4.[学位]
摘要: 展青霉素(patulin,PAT)是由青霉属和曲霉属等真菌所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地存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1943年发现之初曾因其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被用作...
5.[学位]
摘要: 随着转基因植物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转基因技术在给人类带来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性的风险,有关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讨论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甜菜碱(...
6.[学位]
自噬阻断和溶酶体膜通透化在铅所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中的作用
摘要: 铅(Pb)是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常见污染物,一旦进入生物机体便在体内蓄积并对机体产生损伤。铅对机体的损伤呈多系统和多器官性。肾脏是铅损伤的重要靶器官,且近端小管是...
7.[学位]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骆驼宝克的毒性作用。方法:(1)宝克急性毒性预实验是在24小时内对健康昆明小鼠灌以计量分别为5000mg/kg·bw和2500mg/kg·b...
8.[学位]
马度米星铵致H9c2心肌细胞和C2C12骨骼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研究
摘要: 为探讨马度米星铵对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H9c2和C2C1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马度米星铵的毒性,检测其对细胞周期分布、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的...
9.[学位]
摘要: 霉菌毒素是真菌或霉菌代谢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粮食和土壤中均可检测到霉菌毒素的存在。霉菌毒素分布广泛,在全世界各大洲均有霉菌毒素的发生和存在。随着全球贸...
10.[学位]
摘要: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由镰孢菌属产生的一种非甾类,具有类雌激素活性的真菌毒素。目前,全世界多数国家的农作物中均检出有ZEA的污染。我...
11.[学位]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硫磺负离子饲料添加剂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和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清洁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4组,每组雌雄各10只,分别为对照组...
12.[学位]
摘要: 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是一个已知的环境毒物,同时又是一种化疗药物。研究发现砷暴露(包括饮用含砷的水或使用As2O3治疗)与...
13.[学位]
摘要: 以体外培养的新生SD乳鼠成骨细胞(OB)为实验对象,在培养体系加入终浓度为0.063mg/mL(低剂量染铝组,GL)、0.126 mg/mL(中剂量染铝组,G...
14.[学位]
摘要: 为探讨肾上腺素(E)对体外培养染铝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作用及机制,以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各培养体系中加入终浓度为0.6059 mm...
15.[学位]
摘要: 近10年来,黏菌素是目前临床治疗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最有效药物之一,临床应用持续增加,常常被作为临床重症患者的最后一线治疗希望。神经毒性是黏菌素临床应用的主要副...
16.[学位]
摘要: 以体外培养Wistar大鼠脾脏淋巴细胞为研究对象,在培养体系中分别添加终浓度为0(对照组,GC)、0.30(低剂量组,GL)、0.61(中剂量组,GM)和1....
17.[学位]
CRH、ACTH和GC对体外培养染铝大鼠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摘要: 为了探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糖皮质激素(GC)对体外染铝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健康Wistar大鼠(...
18.[学位]
摘要: 铅(Lead,Pb)具有柔软、高延展性和抗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工业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尽管全球范围内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控制Pb污染,但是每年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