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六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0篇,会议文献有18篇,学位文献有9篇等,清的主要作者有包铭新、王元林、莫艳,清的主要机构有东华大学、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沈阳故宫博物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琥珀是石化的天然植物树脂。在中国,琥珀作为装饰材料至少可以追溯到三星堆时期。随着时代发展,琥珀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清代是琥珀艺术发展的全盛时期,目前故宫博物院...
2.[期刊]
摘要: 瑷珲新城遗址是首任黑龙江将军衙门驻地,是清政府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戍守边疆、军政合一的城址。随着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深入,瑷珲新城遗址在保护利用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困...
3.[期刊]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沉寂多年的“万里茶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获得“重生”,并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万里茶道”中原段地理位置独特,沿途市镇繁多,线...
4.[期刊]
摘要: 灵川县保存有大量清代碑刻,涉及改良乡风民俗、调适经济活动、保护山林水土、维护公共事业等多方面内容,其主要受清代的政治体制、桂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因...
5.[期刊]
摘要: 清代大同与周边地区的道路交通建设是近代山西北部商路的基础.清初,商路和驿路交通重合,商路沿驿路走向分布.康熙中后期,晋蒙之间交通频繁,长城以内地区经济发展受战...
6.[期刊]
摘要: 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馆藏《(安船)酌献科》,为清初福建漳州地区造船过程中道士所使用的道教科仪书,书中"下南"航线十分明确记载了从漳州海澄县娘妈宫出发,沿途经厦门...
7.[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对晚清时期四川缫丝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别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刺激、蚕桑教育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等方面对四川缫丝业的发展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晚清时...
8.[期刊]
摘要: 顾廷龙主编的《清代硃卷集成》一书,在拔贡(江南)宣统己酉(1909年)科收录了扬州府宝应县成寿彤的硃卷.关于成寿彤的资料,相关记述很少,这份硃卷补充了成寿彤个...
9.[期刊]
摘要: 许邦光、许祖父子是清代泉州历史名人。文章就分散在泉州各地的有关许邦光父子的10件文物(包括书法、石刻、匾额等)作一考析。这对研究许邦光父子事迹,以及许邦光与福...
10.[期刊]
摘要: 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馆藏《(安船)酌献科》,为清初福建漳州地区造船过程中道士所使用的道教科仪书,书中“下南”航线十分明确记载了从漳州海澄县娘妈宫出发,沿途经厦门...
11.[期刊]
摘要: 经2013-2015年3个年度的水下考古调查, “丹东一号”水下考古项目取得重要成果,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中沉没的北洋水师战舰——“致远舰”,这是近年来我国水...
12.[期刊]
摘要: 清代呼伦贝尔地区人烟稀少,边防力量薄弱.卡伦作为清代重要的边防举措,在维持边境安宁、维护国家安全和保卫我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研究清代呼伦贝尔地区的卡伦...
13.[期刊]
摘要: 《准格尔扎萨克衙门档案》是记载关于清代准格尔历史之一的札萨克衙门档案,该档案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虽然清代满蒙汉档案资料很早以来就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关于地方蒙...
14.[期刊]
摘要: 由当地士绅和民众建立的茶亭在清末民初桂东南土地上大量存在,大都位于交通要道或崇山峻岭之间,为方便客旅行人而建。其建筑规模大小不一,部分茶亭建筑不仅规模较大,分...
15.[期刊]
摘要: 清代以来,以普洱茶为代表的云南茶叶开始广受皇亲国戚、藏族同胞及广大海内外人士的喜爱,云南茶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而云南茶叶的经营方式也随之经历了官督民营、官营以...
16.[期刊]
摘要: 清代呼伦贝尔一隅,为国防边疆重地。中俄《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界约》划定中俄边界后,呼伦贝尔地区便与俄罗斯接壤。清政府在呼伦贝尔境内设立卡伦,作为执行防守、巡...
17.[期刊]
摘要: 笔者采取现场勘查、走访调查以及科学的调查手段,包括显微照相、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对保存于南京堂子街太平天国时期的壁画进行了调查研究.包括壁画的基本信息、...
18.[期刊]
摘要: 实胜寺分三次建成——天聪九年首创玛哈噶喇佛堂;崇德元年将佛堂扩建实胜寺;大约顺治年间增建玛哈噶喇佛楼.史书谓实胜寺系“崇德六年‘松山大捷’所建”乃是误说,此说...
19.[期刊]
摘要: 在今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一带曾经有一个被叫做“五通碑”的地方.“五统碑”盖因此地早年曾立有五统墓碑而得名.据民间传说,此地早年所立的五统墓碑的墓主人是当年克勤郡...
20.[期刊]
摘要: 《连筠移丛书》问世于清道光、成丰年间,曾在晚清及民国学界产生过重要影响.随着相关史料的发掘与研究的深入,这一丛书的刊刻始末,即:其刊刻计划的起始源头、书目的策...
1.[会议]
摘要: @@ 清是我国最后—个封建王朝。在清代,中国进入一个空前强盛的阶段。北京作为都城在全国发挥着各民族政治中心的作用,为推进各民族文化的融汇和各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
2.[会议]
摘要: @@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按将军伊勒图的建议,开设宝伊局鼓铸制钱,岁铸钱九百二十余串,至清同治五年(1866年),因金相叛乱终止,宝伊局前后共铸钱九十一...
3.[会议]
摘要: @@ 我国在古钱中,以清代咸丰朝铸钱的内涵最为丰富。至今,常能总结归纳出新的现象或规律。咸丰朝,全国共有31个钱局铸造咸丰钱。分布在现代的20个省、直辖市和自...
4.[会议]
摘要: @@ 按一般的说法,清末湖北最早开始铸造铜元的是湖北铜元局,1902年秋初的事情。但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有说是湖北银元局1900年或1901年附造。rn ...
5.[会议]
摘要: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寝,占地面积318.74万平方米,始建于清入关前的公元1643年,经一百多年时断时续地改建、扩建最终完成,是一座积...
6.[会议]
摘要: 清朝对胜朝陵寝刻意保护,南北两京明代帝陵仍能继续展现她的风华。清朝入关之初,礼葬崇祯帝后,兴建思陵。又屡颁谕令,要求地方官恪尽保护明代陵寝之责。制定制度,加以...
7.[会议]
摘要: 林则徐在蒲城期间所写匾额、书稿颇多。据统计,林则徐在蒲期间共计书写匾额八块,扇面、对联、条幅以及校注文稿若干。八块匾额,上款右方多押朱文条状篆章,文为“诰,学...
8.[会议]
摘要: 吴大澂于光绪十二年(1886)十一月至十四年(1888)七月间任广东巡抚,本文对当时其幕府成员进行了考证;对其幕府开展的学术活动以及吴大澂的金石研究活动进行了...
9.[会议]
摘要: 本文考证在沁河口到武陆詹店这段黄河堤防位置的写有“御坝”二字的石碑,探讨御坝得名的缘由、时间,是否为清朝雍正皇帝亲临所写等一系列问题。
10.[会议]
摘要: 本文围绕故宫博物院馆藏丝织品文物中出现霉斑问题的情况,开展丝织品霉斑消除的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物质地及霉斑的检测,采取多种清除霉斑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选择出效...
11.[会议]
摘要: 黄瓦窑位于辽宁海城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皇家琉璃窑厂,2002年鞍山博物馆对海城黄瓦窑遗址以及对沈阳故宫、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了大量...
12.[会议]
摘要: 紫禁城内只有两处同时设有天灯、万寿灯,一是乾清宫,其丹陛上下在明代即设置有天灯、万寿灯,每年岁末有上联、上灯之仪。清袭明制,所悬挂的万寿灯联也“传自前明”。二...
13.[会议]
摘要: 在古陶瓷科学研究中,有关清代官窑的测试分析较少,这主要是因为清代瓷器中完整器较多,残片较少.但清代瓷器又是中国古陶瓷烧造史上集大成的时期,其瓷器的研究价值显而...
14.[会议]
摘要: 具有极高的装饰性和防水性两大功能的建筑琉璃构件,是在我国历代传统建筑上大放光彩的一种建筑材料。北京紫禁城宫殿是琉璃技艺精华集大成者,因此可以说紫禁城的建筑琉璃...
15.[会议]
摘要: 清代炉窑窑变现象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涉猎,这就为钧瓷自然窑变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通过实践证明炉窑的窑变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完全可以掌握的,并不神秘...
16.[会议]
摘要: 青釉是我国最早的颜色釉瓷,我国传统的青釉都以铁为着色元素.清代景德镇官窑的青釉瓷制作技术已非常成熟,官窑的陶工已能制作各种色调的青釉瓷,同时仿制的汝、官、哥及...
17.[会议]
摘要: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历经明正统、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雍正各朝的重建重修,及乾隆年间大规模的添建、改建、...
18.[会议]
摘要: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庞大的官僚机构和皇室家族在祭祀、存贮、装饰、陈设等方面都需使用容积巨大的器皿,景德镇官窑陶瓷大器以气势恢弘的...
1.[学位]
摘要: 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最初的龙图腾崇拜到奉龙为神,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中国民众的思想中,龙具有止旱降雨的神性,释道经典亦多有阐述。山西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域,降...
2.[学位]
摘要: 在中国古典艺术门类中,家具无疑是集实用和艺术为一体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述及家具,晋作家具形象万千,或易传承,典雅安逸,兼备两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风格被...
3.[学位]
摘要: 残存于湖南民间大量的小型的道教造像如闺阁少女,罕为人识。然而,作为宗教信仰的产物,道教造像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不会因为带有“物质”的假面具而改变。湖南道教造...
4.[学位]
清代湘赣地区水陆画研究——以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所藏实物为例
摘要: 水陆画这一“宗教人物画”是古代佛教寺院举行水陆法会仪式时,在道场中悬挂祭奉的一种神祇图像,用于追荐亡灵,超度亡魂,具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色彩。它是伴随水陆法会的产...
5.[学位]
摘要: 明清时期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繁盛时期,但繁盛背后隐藏着极大的隐忧。其中有外部的干扰,如巫术和巫觋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医疗市场而对医学与医生造成冲击。但更大的隐忧在于...
6.[学位]
摘要: 清代皇陵地宫随葬品是清代皇家陵寝的重要组成部分,随葬品本身及其社会内涵是考察皇家丧葬制度最为直观的研究资料之一。本文以清东陵内部资料、清宫档案、相关考古发掘报...
7.[学位]
摘要: 清人治学,重于训诂考据,倡导实证学风,而金石碑版是重要的资料来源。他们在用金石文字作为考经证史的材料时,不仅对金石的形式、制度、沿革加以研究,同时也将金石碑刻...
8.[学位]
摘要: 清代吉林城西北35公里处,有一称为大乌喇的地方,地处南北交通的要冲,“远迎长白,近绕松花”,江河纵横,物产富饶。早在清入关前,皇太极就曾到此围猎视察。入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