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行政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四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570篇,会议文献有17篇,学位文献有104篇等,外交行政的主要作者有余熙、邹建华、胡锦涛,外交行政的主要机构有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警学院维和培训部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外国专家在中国的队伍建设与服务水平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研分析
摘要: “招才引智”是助力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福建省在外国专家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提升的探索工作方面富有成效,成为向世界展现福建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然而,福建省在人才引...
2.[期刊]
摘要: 陕西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伴随煤炭资源的开采形成大量的矸石山,部分矸石山因排矸工艺、处理方式不当而造成矸石山自燃,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安...
3.[期刊]
摘要: 澳门作为一个特殊的地方政经实体,具有一般国际关系行为体所具有的共性;也有单一制国家地方政府所不拥有的外事权,或比联邦制国家次国家政府外交权更大独立性的个性。如...
4.[期刊]
摘要: 随着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有必要优化对联合国和平行动的参与.建设和平已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应当成为中国参与联合国和平行...
5.[期刊]
摘要: 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国内外多种冲突交互作用的视域,将基于国际视角的"反恐处突"议题与基于国内视角的"综治维稳"议题结合,形成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不同性质矛盾交...
6.[期刊]
摘要: 海外救助是指当本国海外公民所在国发生重大或突发事件时,本国驻外机构及其他主体对本国公民进行救助的行为.鉴于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海外留学生群体受到的影...
7.[期刊]
摘要: 国际共识经国际组织而传播,可以借助国际组织提升中国声音的国际影响力.以世界卫生组织为例,西方国家"制造国际共识"的传播机制包括:通过取得世卫组织高级职位和"金...
8.[期刊]
摘要: 国礼以实物的形式记载了新中国70多年来外交发展的历史足迹和取得的成就,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外交立场的一种媒介,也是展现中国国家形象的窗口,还是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华...
9.[期刊]
摘要: 公共卫生不是边缘性、偶发性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的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全球治理难题.作为非传统安全外交的重要形式,公共卫生外交是主权国家或政府间国际...
10.[期刊]
摘要: 科技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给媒体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普及,也给外交带来了新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紧跟时代潮流,进行了大量的公共外交...
11.[期刊]
摘要: 严复具有明显的道家情结,这一点在1918年之前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老学观能充分呈现。《〈老子〉评语》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部解读《老子》之作,集中展示了严复的老学...
12.[期刊]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贸易、人员往来、商品物流等被极大阻断。伴随物理空间的"逆全球化"和全球产业链梗阻,反映人们思维和情感的互联网舆论也陷入巨大撕裂中,各种污名诋...
13.[期刊]
外交话语的语篇构建与叙事策略——以崔天凯大使在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篇章为例
摘要: 话语信息通过媒体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的价值判断.新冠疫情期间我驻美大使崔天凯在美国主流媒体上的系列话语,及时回应了国外公众关切的话题,通过语言要素与句式功能...
14.[期刊]
摘要: 近10年以来,中国热点外交日趋活跃,在具体实践和理念建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国主动参与解决的国际热点问题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之提出的政策主张更加全面、具体,...
15.[期刊]
摘要: 党内问责思想是列宁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及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需要。列宁党内问责思想主要包括问责的主体、问责的对象、问责的环节...
16.[期刊]
中国外交70年:回顾与展望——“第七届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综述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宗旨的演变与党对时代主题的认识息息相关。党的领导是中国外交政策和战略稳定性和持续性的重要保证。中国外交思想演变离不开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以...
17.[期刊]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任免下列驻外大使:2019年4月4日一、免去史明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职...
18.[期刊]
摘要: 党内问责思想是列宁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自身建设及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需要。列宁党内问责思想主要包括问责的主体、问责的对象、问责的环节...
19.[期刊]
摘要: 政党外交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现了由不成熟到成熟、被动到主动、倾向内敛到积极进取的转变,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理论与...
20.[期刊]
摘要: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国际话语权格局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党外交国际话语权建构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会议]
摘要: @@朝鲜核危机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国际核不扩散机制产生了严重威胁,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的安全与发展利益。正如一位西方学者所言:“朝鲜核危机是中国近年最...
2.[会议]
摘要: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学习进行时》摘录讲话中具有指导意义的话语,助您理解总书记的深邃思考.我国对...
3.[会议]
摘要: 政党政治不仅是当代国家政治的主要存在方式,而且也是国际政治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政党政治建设内容丰富、方式多样,政党间国际合作交流历来就是一种重要途径,在国际政...
4.[会议]
摘要: 随着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走向了国际舞台中心,但中国外交话语的"失语"或"寡语"现象也日益凸显,引发了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中的诸多价值困惑.近...
5.[会议]
“一带一路”记者外交目标与传播模式探析——以中国人民大学“巴基斯坦青年记者访学项目”为例
摘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对沿线国家开展的记者外交活动非常频繁,各种"请进来"交流项目十分丰富,但由于发起主体和合作主体繁多,理念与路径各异,效果也差异巨...
6.[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周恩来成功开展公共外交实践的三个实例的分析,对公共外交的目的、方法、意义等进行案例分析,以对今后开展的公共外交有所裨益。
7.[会议]
摘要: 本文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15个国家29家媒体对世博会的新闻报道,发现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国家形象和上海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希望能从分析全...
8.[会议]
摘要: @@中华民国1971年退出联合国,被视为外交上的最大挫折。从1961年联合国中国代表权案以重要问题的方式处理,就是联合美国共拒中共进入联合国,政策的目标仅在于...
9.[会议]
摘要: @@1942年2月4日,蒋介石以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的身份与夫人宋美龄、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张道藩、中宣部副部长董显光以及英国驻华...
10.[会议]
摘要: @@全面抗战爆发前夕的1935年初到1936年初,中日两国先在东京、后主要在南京,分别由中国驻日大使蒋作宾、外交部长张群,与日本外相广田弘毅、驻华大使有吉明,...
11.[会议]
摘要: @@天朝体制是中华所特有的对外关系制度,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对“互市国”实行的广州体制则是其内容之一。作为封建时代特有的对外关系模式,天朝体制有其攸久的历史根源...
12.[会议]
摘要: 中美高层经济对话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美高层经济对话是国际经济协调的新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
13.[会议]
摘要: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对外宣传面临着更加广阔和迫切的发展机遇.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上任后,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提出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14.[会议]
摘要: 地区是分析国际政治和国家行为的变量。在当今世界,地区是国际事务发生和国际关系运作的空间和舞台,它能够赋予国家一定地位,是国家权力和目标的发源地,是国家利益和影...
15.[会议]
摘要: 浙江西子宾馆又名汪庄,前身为汪裕泰茶庄,始建于1927年,系安徽籍茶商汪自新的别墅,为西湖四大名园之一,后收归国有,改建成接待国内外领导来杭的下榻之所,并逐渐...
16.[会议]
摘要: 本文对软实力的理论进行分析,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四种资源:文化、制度模式、外交政策、信息渠道。对当代中国的吸引力进行评估,包括中国的文化吸引力、中国的制度模式吸引...
17.[会议]
摘要: 本文阐述了英国公共外交主要措施、成功经验,及对我国公共外交产生的借鉴与启示:第一,在保持政府原有作用的情况下强化公众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同时要强调对话互动的双...
1.[学位]
摘要: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形象提升对于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家形象作为他国对一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整体形象认知,不仅对于国家间...
2.[学位]
摘要: 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虽然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但逆全球化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各国开始更深入的思...
3.[学位]
摘要: 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虽然使得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但逆全球化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挑战,各国开始更深入的思...
4.[学位]
摘要: 青海省外事服务中心是隶属于青海省外事办公室的综合性涉外服务机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翻译,代办因私签证,因公出国服务,外事接待等。 新时期对外交流合作对地方外事...
5.[学位]
摘要: 本文从新浪微博中对彭丽媛作为中国第一夫人出访的网友评论入手,收集评论内容进行话语分析。从而了解目前国内社交网络中,传播主体到受众之间,第一夫人个人形象到国家形...
6.[学位]
摘要: 体育外交是体育手段与外交方式的结合,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在当今公共外交的视角下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因此,国内大多数关于体育外交的研究都是从公共外交展开。但体...
7.[学位]
摘要: 本研究致力于分析中国的国际形象以及中国将其软实力在外交方面的运用,同样涉及中国如何运用其硬实力在南亚地区提升其国际形象并获得国家利益。本文应用现实主义理论和约...
8.[学位]
摘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海外的中国公民人数不断的增加。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再到“一带一路”,中国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和深入。但现在全球安全...
9.[学位]
摘要: 2013年,彭丽媛陪同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等四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她的首度亮相被寄予了大量的关注,其关注点包括“第一夫人”的穿着、举止、言谈及具体开展的各项访问活...
10.[学位]
摘要: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过度排放,严重超过了环境所能承载的容纳能力,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了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碳排放问题成为了当今世界高度关注...
11.[学位]
摘要: 本论文着眼于过去十九世纪和现代中国与加勒比国家的外交关系。通过对过去和现在这些外交关系的的全面考察,我们可以展望中国未来在加勒比地区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将深入探...
12.[学位]
摘要: 格鲁吉亚与中国的交往有悠久的历史。中格两国传统友谊深厚。首先,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1991年,格鲁吉亚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双方关系...
13.[学位]
Contributions of Chinese Model of Aid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alawi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2008年-2015年中国援助对马拉维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本文第一数据来源:马拉维财政部、援助与债务部、中国驻马拉维大使馆、...
14.[学位]
摘要: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又名“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简称“海外计划”),是2002年由团中央和商务部共同发起实施的一项长期重点项目,旨在配合国家外交战...
15.[学位]
摘要: 近些年,世界各国公民的出国数量不断增长,各种情形下的领事需求也在大幅提高,这对领事保护制度构成了严峻的考验。本文透过国际法视角,主要探讨海外中国公民在领事保护...
16.[学位]
摘要: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直观反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而且对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
17.[学位]
摘要: 按照美国当代政治学学者亨廷顿的理论,世界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已波及到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的“威权政府”逐渐向所谓的“民主国家”转型,导致东南亚国...
18.[学位]
摘要: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公共事务的不断透明化,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政府的新闻信息发布朝着准确、及时、丰富的态势不断发展...
19.[学位]
摘要: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
20.[学位]
摘要: 政党外交是政党政治在国际政治领域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为各国政党宣介自己所秉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提供了一条渠道,也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开拓、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