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20905篇,会议文献有3265篇,学位文献有4638篇等,心脏的主要作者有张宝仁、梅举、肖颖彬,心脏的主要机构有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胸心外科、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国医学科学院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背景:心脏瓣膜病是心脏外科中的常见病,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是症状性瓣膜疾病的规范治疗。近年来,生物瓣膜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材料和处理方式上取得...
2.[期刊]
CYP2C9和VKORC1基因检测指导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用药的研究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CYP2C9和VKORC1基因分型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达标剂量、达标时间,探讨基因检测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随机...
3.[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床旁经胸超声心动图分析成人心脏直视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病因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心脏直视手术后出现LCOS患者的床旁经胸超声心...
4.[期刊]
摘要: 患者女,65岁,近3个月反复发热,最高体温39.2℃,伴心悸、胸闷,近1周出现间断性放射性胸痛,并持续加重;半年前因“间断性心悸、胸闷6年,加重1个月”就诊,...
5.[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全程管理模式”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208例为观察组,在抗凝治疗中采用多学科协作“一站式”抗凝门诊...
6.[期刊]
摘要: 背景心脏手术相关的急性肾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是心脏手术后的主要...
7.[期刊]
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自体心包软环三尖瓣环成形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摘要: 目的分析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自体心包软环三尖瓣环成形术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三尖瓣反流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80...
8.[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心脏大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老年心脏外科手术患者78例,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心外科手...
9.[期刊]
采用RA和SVG分别联合LIMA实施CABG治疗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情况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桡动脉(RA)和大隐静脉(SVG)分别联合左乳内动脉(LIMA)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情况...
10.[期刊]
摘要: 在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心脏会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导致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 induced heart disease,RIHD)。RIHD...
11.[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活动强化策略对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57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干预组29例。对照组采...
12.[期刊]
No-touch大隐静脉技术应用于冠脉旁路移植术中疗效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No-touch大隐静脉技术与传统技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13.[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全腔镜下行扩大心肌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55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全腔镜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患者入住...
14.[期刊]
摘要: 急性肾损伤(AKI)是心脏手术以及其他外科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公认的最佳的治疗措施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为此研究者们对AK...
15.[期刊]
构建及验证基于Logistic回归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效果
摘要: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验证其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
16.[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介入封堵(transcatheter closure,TCC)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室间隔穿...
17.[期刊]
HTK液与del Nido液在心脏瓣膜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对比分析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在心脏瓣膜手术中HTK停搏液与del Nido停搏液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收集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体外...
18.[期刊]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外科术后患者期间的出血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
19.[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卵圆孔封堵术后6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right to left shunt,RLS)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
20.[期刊]
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与胸横肌平面阻滞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华中阜外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0...
1.[会议]
摘要: EAPCI专家组系统总结了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这两种血管内影像学检查临床应用指征的现有证据,提供了关于IVUS和OCT指导经皮冠...
2.[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瓣重建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19例进行主动脉瓣重建术患者的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成像方法,超声表现特征. ...
3.[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手术效果评估价值. 方法:2010年至2017年医院经外科手术证实的5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两周...
4.[会议]
摘要: 目的:T淋巴细胞浸润是急性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中心环节,本研究拟用T淋巴细胞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早期检测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方法:将一定比例的二硬脂酰磷脂...
5.[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Berry综合征的影像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对5例诊断为Berry综合征的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CT图像及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将3例患儿诊...
6.[会议]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中操作指导及术后随访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医...
7.[会议]
摘要: 常见的左心耳形态包括鸡翅形、风向袋形、仙人掌形和花菜形。目前文献中关于左心耳封堵器脱落的相关报道十分罕见,文中病例中患者的左心耳结构与常见的四种左心耳形状划分...
8.[会议]
主动脉瓣脱垂患者病因及瓣膜置换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主动脉瓣脱垂及继发的主动脉瓣返流是左室扩大进而左心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而识别病变及合理的手术管理不仅能够给予这部分患者治疗的机会,更能够改善手术治疗的结局. ...
9.[会议]
摘要: 文中病例患者年龄28岁,因缩窄性心包炎入院,入院检查时右心不存在占位。行心包剥脱术后2个月因双下肢水肿再次入院,此时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右房内出现占位。查阅患者临...
10.[会议]
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改良Morrow术中的精准评估
摘要: 目的: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心腔、瓣膜的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对手术方式提供合理化建议. 方法:选取医院梗阻型肥厚...
11.[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人工瓣置换术后急性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6年9月于医院人工瓣置换术后即刻急性人工瓣功能异常...
12.[会议]
摘要: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迁延至心脏瓣膜或心内膜、大血管内膜的炎症病变,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器质性损害和畸形基础之上。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
13.[会议]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浆BNP浓度对原发性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围手术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预测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左室纵向应变、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对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围手术期左室收缩功能变化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0月...
14.[会议]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的收缩功能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后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情况. 方法:30例冠心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患者和30例...
15.[会议]
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房颤患者左心耳封堵术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评价
摘要: 目的:应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后左心的结构和功能.方法:18例房颤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测封...
16.[会议]
摘要: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心动图(TEE)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患者经股静脉穿刺微创治疗术前筛查、术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
17.[会议]
3D-STI技术评价慢性主动脉瓣反流(AR)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左室功能改变及并发症预测
摘要: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慢性主动脉瓣反流患者换瓣术后近期左室功能改变,探讨3D-STI技术预测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价值. 方法:...
18.[会议]
摘要: 成人肥厚型心肌病定义为影像学技术(UCG、CMR、CT)提示左室厚度≥15mm,并排除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心脏肥厚或运动员性心脏肥厚.目前常规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
19.[会议]
摘要: 文中就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大血管疾病术中应用进行探讨。术前依赖于超声心动图对于大血管、主动脉瓣病变明确诊断和充分评估。可准确定性、定量、定位、定功能、定病因...
20.[会议]
摘要: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CAPA)有3种类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需要用C-Angio、ECG、UCG、MSCT、CMR等手...
1.[学位]
摘要: 心脏病是危及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现患病人数2.9亿,心脑血管病占比近总人口20%,并居主要疾病死亡率的首位,...
2.[学位]
摘要: 目的: 1、探讨全胸腔镜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近中期效果;2、探讨影响术前三尖瓣返流(Tricuspid regurgitation,TR)程度及术后TR复...
3.[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 atr...
4.[学位]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断面调查研究及风险评估、干预策略探讨
摘要: 目的:本文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断面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总结心理障碍的综合干预措施,为PC...
5.[学位]
发病至医院大门时间(S2D)与门球时间(D2B)对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调查本地区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
6.[学位]
经导管右心房途径介入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动物实验及早期临床结果
摘要: 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其中,三尖瓣疾病因起病隐匿,初期临床症状得不到重视而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临床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较狭窄常见,而且这类患者数量...
7.[学位]
心外膜脂肪中的Activin A与胸腔镜下房颤外科消融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心房颤动(AF,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AF导致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AF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
8.[学位]
摘要: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可以占到所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30~40%,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VSD可单独...
9.[学位]
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血流恢复作用的动物及人体探索性研究
摘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10.[学位]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估中老年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 atr...
11.[学位]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断面调查研究及风险评估、干预策略探讨
摘要: 目的:本文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断面展开调查研究,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根据具体的影响因素总结心理障碍的综合干预措施,为PC...
12.[学位]
发病至医院大门时间(S2D)与门球时间(D2B)对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摘要: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三家三级甲等医院行急诊PCI术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调查本地区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的基线特征...
13.[学位]
经导管右心房途径介入三尖瓣置换装置LuX--Valve动物实验及早期临床结果
摘要: 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其中,三尖瓣疾病因起病隐匿,初期临床症状得不到重视而被称为“被遗忘的瓣膜”。临床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较狭窄常见,而且这类患者数量...
14.[学位]
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脉血流恢复作用的动物及人体探索性研究
摘要: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
15.[学位]
心外膜脂肪中的Activin A与胸腔镜下房颤外科消融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心房颤动(AF,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之一,AF导致的致残率、死亡率以及高额的医疗费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AF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电...
16.[学位]
摘要: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可以占到所有先天性心脏疾病的30~40%,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VSD可单独...
17.[学位]
摘要: 目的:在我国,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仍是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0%以上。目前我国约有2.9亿心血管...
18.[学位]
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器官保护作用的影响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内直视手术...
19.[学位]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直视下改良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研究
摘要: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作为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其发病率与年龄成正相关,且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