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三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4179篇,会议文献有644篇,学位文献有1192篇等,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的主要作者有肖冬光、张和平、王莉,微生物研究与微生物实验的主要机构有四川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为获得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肠道菌群中可有效降解褐藻胶的混合菌株,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配制培养基,以透明圈法进行初筛,DNS法...
2.[期刊]
摘要: 研制开发一种红平菇锌多糖咀嚼片,并对成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验证,旨在为产品功能营养和红平菇锌多糖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依据。以红平菇锌多糖为原材料采用压片法制备咀嚼...
3.[期刊]
摘要: 以高校同步在线翻转课堂为基础的微生物实验课程改革为研究对象,将现有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为研究型实验模块,利用同步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微生物实...
4.[期刊]
摘要: 脂肪酶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性化合物拆分,但天然脂肪酶催化效率低、对非天然底物的选择性较差。为满足工业应用需求,开发具有高效对映体选择性的脂肪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期刊]
摘要: 本文旨在分离筛选出在高盐环境中具有潜在应用可能性的菌株。在筛选耐盐酵母的过程中分离出一株耐盐菌株,采用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基因测序进行...
6.[期刊]
摘要: 采用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高产纳豆激酶的突变菌株。以前期实验室从纳豆食品中筛选并保存的纳豆枯草芽孢杆菌XD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甲基磺酸乙酯诱变试验和紫外诱变实验...
7.[期刊]
植物内生真菌F4a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以及降血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摘要: 研究植物内生真菌布雷青霉菌(Penicillium brefeldianum)F4a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及其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采用液体发酵培...
8.[期刊]
摘要: 为筛选获得稳定高效的自生固氮菌,从多个地区植物根际土壤以及淤泥中选取样品,以无氮培养基进行分离筛选,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酶活性,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
9.[期刊]
摘要: “去水增金”是国家对新一轮高校课程教学改革计划的形象化概括。基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课”建设标准,依据多年课程建设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
10.[期刊]
摘要: 作为一种新的综合教育理念和课程观,课程思政是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之举。文章就课程思政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从专业课...
11.[期刊]
摘要: 从健康成年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乳酸菌,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筛选具有抑制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
12.[期刊]
摘要: 植物乳杆菌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以及在胃肠道内消化后,活菌数降低,严重影响益生效果。本研究采用微滴喷射系统装置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
13.[期刊]
摘要: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EGT)基于其强抗氧化及体内消耗率低的特点,在人体内拥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但是在高产EGT微生物筛选和新菌株的选育研究...
14.[期刊]
摘要: 目的:为酒精棉球挤出液选择配制便捷、高效稳定的中和剂,以提高该产品中和剂鉴定及杀菌试验的检测效率。方法:取市面上3个品牌的酒精棉球挤出液,使用中和肉汤按照《消...
15.[期刊]
摘要: 为探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机制,在菌株生理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对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进行探究。实验测定了2株被膜差异菌株...
16.[期刊]
摘要: 为了弥补分类学上单纯依靠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炭疽菌的不足,基于共聚焦显微拉曼技术的橡胶树炭疽菌3个种群孢子聚类分析方法,对橡胶树炭疽菌孢子的拉曼光谱进行扫描...
17.[期刊]
摘要: 通过研磨组织、稀释分离等方法,从巨菌草的健康叶片中分离、筛选出1株具有溶磷和分泌吲哚乙酸能力的内生细菌,命名为FJU3,并对其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序...
18.[期刊]
摘要: 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法、筛选培养基培养法和16S rRNA鉴定的方法,从福建莆田盐碱土壤中分离、筛选、鉴定得到1株耐盐碱能力最强的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19.[期刊]
摘要: 为解决半夏软腐病带来的种植弊端及经济损失,采集了湖北钟祥地区半夏种植合作社的健康半夏根际土,并从中筛选到2株具有较强拮抗半夏软腐病的病原菌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性...
20.[期刊]
摘要: 为了解我国不同产地及风味腐乳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high throughput sequencing,HTS)技术,对16种不同产地的腐乳...
1.[会议]
摘要: 利用平板显色法,从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与信息中心菌种库的2835株细菌中筛选到了490株产酸菌.并通过摇瓶发酵复筛获得了7株具有产葡萄糖氧化酶能力的细菌,其...
2.[会议]
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效果评估
摘要: 目的:对新型HK-MID-Listeria生化鉴定系统的鉴定性能进行评估.方法:以传统的生化鉴定为基准方法,对分离自食品的101株李斯特氏菌野生株用HK-MI...
3.[会议]
摘要: 真菌子实体的保存是影响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及资源采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保存试剂的抑菌能力、对于真菌形态结构及大小的影响、保存的时间、保存的真菌标本DNA...
4.[会议]
摘要: 以铁氧化细菌BoFeN1和模式菌株大肠杆菌(经基因工程改造,能在细胞内、细胞外和周质空间合成羟基磷灰石)为材料,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微生物矿化及其形成微化石的...
5.[会议]
摘要: 本研究成功分离了一株趋磁螺菌,通过结合效应面法和磁学方法优化了趋磁螺菌XMS-1合成磁小体的能力。通过系统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趋磁螺菌XMS-1的矫顽力...
6.[会议]
摘要: PHA(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是广泛存在于多种微生物及其它生物体内的一种细胞内涵物,PHA具有与化学合成塑料相似的物理机械...
7.[会议]
摘要: 本研究分别以新鲜瘤胃液及瘤胃液和颗粒厌氧污泥复配作为接种物,至两套600m1自制秸秆厌氧消化装置中,保持HRT, SRT不变,不断提高上样负荷(LR)从2.5...
8.[会议]
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析煤层水中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多样性
摘要: 原始煤层水样取自寺河某煤层气并排采口,采用厌氧操作技术,按50 U罐分别加入两个200 L氮气置换的发酵罐中,加入50L培养基,其中一个发酵罐另加入寺河煤样1...
9.[会议]
摘要: 本文通过扩增培养,酪蛋白培养基划线筛选、纯化,从典型污损生物藤壶、牡蛎、贻贝、石灰虫表面筛选到4株蛋白酶产生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了4株蛋白酶产生菌的SE...
10.[会议]
摘要: 直接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的野生型菌株产量很低,根本不能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诱变育种就是为了达到所需要的高产、优质和低耗的菌种.常用的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主要有物...
11.[会议]
摘要: 本文以诱变后纤维素酶的酶活为指标,采用从土壤中筛选出来的纤维素酶产生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微波诱变的方法,对其进行诱变条件的探索,旨在筛选出高产的纤维素酶产...
12.[会议]
摘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电喷雾电离(ESI)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MALDI)两种新电离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开创了有机质谱分析研究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新纪元,...
13.[会议]
摘要: 目的:比较现有标准中菌落总数测定用培养基的差异:平板计数琼脂(PCA)、营养琼脂(NA)和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方法:食品类根据GB4789.2-2...
14.[会议]
摘要: 改进现有大肠杆菌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提高活菌滴度;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成本。非统计学优化技术,即是传统的单次单因子法(one factor at one time)...
15.[会议]
摘要: 非选择性计数培养基是固体形式的、含天然或合成成分、不含某类微生物的抑菌剂、能够保证多数微生物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标准不同、检测对象不同、培养基选择不同。
16.[会议]
摘要: 目前肠道微生物的分析方法有传统培养、基于16S rRNA基因的DGGE、TGGE、ARDRA、实时定量PCR、基因芯片、焦磷酸测序、SSCP、FIsH技术、末...
17.[会议]
摘要: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技术已经成为很多行业灭菌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与过氧化氢有关的各灭菌方法的杀菌机理,综述了国内外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现状,分析...
18.[会议]
摘要: 趋磁细菌是迄今发现的唯一能利用地磁场定向和在细胞内矿化合成纳米级磁铁矿(Fe3O4)或胶黄铁矿(Fe3S4)的原核微生物,是研究微生物控制矿化和微生物-矿物相...
19.[会议]
摘要: 海洋不仅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同时也是几丁质酶产生菌的重要来源地之一.本文从浙江省台州市海区采集海泥样本,分离出5株几丁质酶产生菌,并对其中1株产酶活性较高的菌株...
20.[会议]
摘要: 中国高等院校学科齐全,涉及的微生物资源种类多、贮藏的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仅部属重点高校就保藏微生物菌种至少4.5万余株(占国内微生物菌种总数的三分之一),微生...
1.[学位]
摘要: 木质素是一种高分子的聚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含量仅仅低于纤维素,作为苯丙烷的基本结构单元,其连接形式通过C-C键和C-O-C键相互连接,从而构成无规则的空间三维结...
2.[学位]
摘要: 在科学领域所做的实验中,保证完整的系统密封性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在生物安全和健康的医疗领域中。为了避免仪器测试系统到被外界因素的影响,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环境和理...
3.[学位]
摘要: 作为荧光纳米材料家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碳点(Carbon dots,CDs)具有类似于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能,且具有低毒性、粒径小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被...
4.[学位]
摘要: 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海洋细菌,广泛分布于世界范围的海水环境中,是多种经济鱼类、虾类和贝类的重要致病菌,其感染引...
5.[学位]
摘要: 加热杀菌是目前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灭菌技术,但是加热杀菌技术会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热敏食物品质的下降,比如色泽、口感及质地的变化,因此非热灭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尤为重...
6.[学位]
摘要: 本文通过向一类具有可替代营养的恒化器模型中引入环境白噪声干扰,建立了一类新的随机恒化器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的相关理论、方法结合不等式放缩技术定性的研究了其全局动...
7.[学位]
拮抗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合成银纳米粒子的初步研究及五株新菌的鉴定
摘要: 银纳米粒子(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光学、电子、催化以及医药领域等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过去的数...
8.[学位]
摘要: 能源、资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进一步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从海洋中寻找新的生物能源途径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海洋面积占地球...
9.[学位]
摘要: 环境中的微生物会经历各种环境变化造成的胁迫作用,导致微生物自身产生一系列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变化来响应外界环境压力。目前大多数研究旨在揭示环境胁迫对微生物的作用机...
10.[学位]
一株产卡拉胶酶南极菌Alteromonas sp.R11-5的筛选、优化培养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 本论文从85株南极细菌中筛选获得12株具有产卡拉胶酶活性的菌株,并对高活性菌株R11-5进行种属鉴定,优化其发酵条件;通过对该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克隆获得卡拉...
11.[学位]
摘要: 蝉翼表面仅仅依靠纳米锥就能高效的杀死细菌,这种新发现在杀菌表面设计领域有极大的潜能。经过研究发现,杀菌原理主要是靠锥的结构形态,灭菌效果与锥间距和锥的高径比以...
12.[学位]
摘要: 微生物天然产物是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新型活性化合物的开发与利用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炭样小单孢菌JXNU-1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具有广谱抗菌...
13.[学位]
摘要: 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是重要的植物生防细菌和植物根系促生菌,在农业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该菌的发酵水平仍然比较低...
14.[学位]
摘要: 为开发和利用细菌资源,本研究从张家界天门山表层土中分离到23株细菌,其中以不动杆菌和金黄杆菌为主要菌属。其中一株革兰氏阴性、短杆状细菌WG4T为金黄杆菌属新种...
15.[学位]
摘要: 食品灭菌技术一直是各项食品处理技术之中的重点,传统的食品灭菌技术可分为热力灭菌技术与非热力灭菌技术两类,其中热力杀菌技术应用最为广泛。但是热力灭菌技术往往会造...
16.[学位]
摘要: 脉冲电场灭菌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的研究,因为脉冲电场灭菌技术不仅有良好的灭菌效果,而且极大的保护了液体食品中的营养物质,维持了液体食品原有的风味,同时灭菌过程中...
17.[学位]
摘要: 木材腐朽是指木材因木腐真菌的侵害而引起木材糟烂和解体的现象。近年来我国木材腐朽现象十分普遍,木材腐朽给林业的加工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木材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