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法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26篇,会议文献有11篇,学位文献有17篇等,古代历法的主要作者有曲安京、王荣彬、武家璧,古代历法的主要机构有西北大学、西北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太岁避兵”戈的援部凸雕神人像,内部阴刻神鸟纹,是一对阴阳神。据铭文位置可知神鸟是“太岁”神,而神人是岁星神。营室是岁星庙,神人手持的四脚蛇和两头蛇代表岁星神...
2.[期刊]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历法“上元积年法”和“近距历元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傅仁均《戊寅历》首创的“近距历元法”以及古代历算家的历元价值观,指出对于上元积年法,“废...
3.[期刊]
摘要: 太初改历是中国历法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对后世天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在太初改历过程中,新历历元的确定十分关键,它直接决定《太初历》准确与否,目前学界围绕此问题...
4.[期刊]
摘要: 胡家草場M12出土的西漢簡中,有自題爲"曆"和"日至"的兩類竹簡,分别抄寫了自公元前163—前64年間每年的月朔日干支或八節氣所在干支,時間跨度長達百年且連續...
5.[期刊]
摘要: 《中国古代纪时考》,张衍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根据月相盈亏,三十天为一个月;地球绕太阳公转,四季交替,是一...
6.[期刊]
摘要: 一、节气词的由来我国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摸索积累了农事活动与季节气候变化之间的经验,并为其命名为二十四节气,沿用至今。商周以来,我国古代历法就是阴...
7.[期刊]
摘要: 包山楚简记载在盛公之岁和邵滑之岁的刑夷之月举行了"集岁"占.楚国历法同时行用《颛顼历》的大正和小正,刑夷是《颛顼大正》的四月,相当于《颛顼小正》的正月,是斗柄...
8.[期刊]
摘要: 天干地支纪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关于其创始人和起源史界历来有颇多争议.以目前文献资料所见,最早记载天干地支的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最初是分别用天干...
9.[期刊]
摘要: 楚国《颛顼历》分为大正与小正.屈原诞生天象"摄提贞于孟陬",是立春节气与正月合朔同时发生在岁首元旦的特殊天象,民间俗称为"首日春".此年是《颛顼大正》的戊子蔀...
10.[期刊]
摘要: 高校天文仪器馆是以展览天文仪器为主体的高校特色博物馆.建立高校天文仪器馆可以拓宽科技史研究、促进研究生教育、辅助通识课教育,深化高校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高校天...
11.[期刊]
摘要: 宋《明天历》在月亮运动中设计会周常数,用以表示月亮一个朔望月的运行距离,其数值为转终分与朔差常数之和.研究发现,会周常数与朔望月常数之间存在数值矛盾,证实《明...
12.[期刊]
摘要: 分析《戊寅元历》的日食和月食推步算法,对记载在《旧唐书》中《戊寅元历》的推算交食的常数和术文进行完整的解读和释证;阐释有关日月食计算常数的天文意义;利用文献分...
13.[期刊]
摘要: 《夏小正》传文与《公羊传》《谷梁传》等体例十分相似,这样作传的原因在于,在当时学者观念中,《夏小正》和孔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揭示《夏小正》的经传合一文本性...
14.[期刊]
摘要: 《颛顼历》起源于颛顼帝时代,"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夏商周三代演变为"三正",东周时由观象历发展为推步历,有古六历.楚国先祖源于重黎氏,称王用...
15.[期刊]
摘要: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璀璨的华夏文明,犹如珍珠般闪烁着迷人的光彩,二十四节气就是华夏文明中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16.[期刊]
摘要: 作者以历法史家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西周历法的性质,从理论上否定了以往考古界对西周历法的假设,提出了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历法模型,并以这个模型设定的既生霸、既望...
17.[期刊]
摘要: 彝族十月太阳历作为古老悠久的历法,有着显著的特点和广泛的影响.彝族毕摩文献中,十月太阳历的“年、季、月、日、时”有其自身的命名方式和内在蕴涵,并能有机地融为一...
18.[期刊]
摘要: 当年伯希和在藏经洞拣选敦煌文献时,曾突出三条标准:西域文字、有纪年和不见传世文献,故而术数与天文历法均在其视域.后来法国几代学人在这两个领域辛勤工作,屡有创获...
19.[期刊]
摘要: The record of knowing time and formulating calendar by observing heavenly bodie...
20.[期刊]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歪曲历史真相,虚化历史发展规律的政治思潮,是一种唯心史观。互联网为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的主体、受众、内容、方...
1.[会议]
摘要: 刘朝阳先生,浙江省义乌县山口富村人,物理学家,也是最早运用近代科学方法检验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末,他曾致力于中国古代天文...
2.[会议]
摘要: 关于殷商之历法,《汉书·律历志》说上古至三代有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古六历.但南北朝时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祖冲之指出:"古之六术,并同四分.四分之法,久...
3.[会议]
摘要: 东周时期的天学下达使得各地用历混乱.秦始皇统一后没有制作新历,而是将秦朝一直行用的颛顼历推广至全国以统一历法.但由于行政低效、文书不便等原因,地方实际所行用的...
4.[会议]
摘要: @@中国传统历法,即现在所说的农历,系指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而于西汉太初年间正式定型,并沿用至今的一套历法体系。民间或某些场合,也有称其为阴历、夏历、中历、...
5.[会议]
摘要: 本文考释了《宿曜经》中的“宿直月”和“宿直日”系统,分析了该系统中的具体日直宿的查找方法,并最终复原出了《宿曜经》中所隐含的“宿直”纪时历表。
6.[会议]
摘要: 黄帝历是世界最早且最精确的立法,观测到太阳绕地球一周的视运动为366日,并观测到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个主要节气。文章就黄帝历历法的完善与变迁过程进行了介...
7.[会议]
摘要: 我国是世界上历法创立最早,最为精湛的国家,在人类历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中国十二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浅谈了磁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物品,阐述了磁山文...
8.[会议]
摘要: 尼普尔历法受以南那神为主神的乌尔历法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尼普尔历法,它经过千年的酝酿发展成为标准两河流域历法.尼普尔月名是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宗教生活...
9.[会议]
摘要: 干支历法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以气论的数术学如中医、易像数、养生等推论的重要依据.然历随天定,而天又常变,故历也应随天变而常修,使新历合乎当时的天像,如此,...
10.[会议]
摘要: 在还没有历法的古代,人们根据和天象,特别一些显赫恒星在黄昏或清晨出现于天空的景象,来定农业生产和民居生活的时令。春秋时代,虽已有历法,但还很粗疏,列国用历也各...
11.[会议]
摘要: 编年缀事,诠评昭整,夏殷周分绍正十二浴十一。天下有道,不失纪序;无道,正朔不行于诸侯。文大明明历法沿革,综大统历,析回回历,(蕺)书历华,千曲晓声,博观培(垏...
1.[学位]
摘要: 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研究一直是中国天文学史中的重要内容,前人在术文解读和算法分析方面已经作了大量的工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采用通常的计算手段很难准确...
2.[学位]
摘要: 明末时期是中国传统历法复兴,中西天文历法开始初步接触并发生碰撞和融和的重要历史阶段。我们通过对崇祯以前的历法改革动议进行研究,可以揭示与改历活动有关的各种技术...
3.[学位]
摘要: 回回历法是阿拉伯天文学传入中国的产物,在明朝一直同大统历参用,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历法。在中国,回回天文学的大规模兴起始于元朝,而其汉文典籍则主要形成于明朝。前人...
4.[学位]
摘要: 本论文主要根据新发现的史料,采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的方法,结合明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对明代历法的发展进行了新的探讨和研究。全文共分基本史料、精度分析、政治社会三篇...
5.[学位]
摘要: 历法是中国古代科学史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科学史内史路径着眼于历法在天文学意义上的科学贡献及其演进。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古人使用历法推步闰朔...
6.[学位]
摘要: 明代是中西历法的过渡时期,在中国历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界已有的研究工作更多地集中于有关西方历法问题的研究,而对明代传统历法的评价,历来大都不甚高...
7.[学位]
摘要: 太阳和月亮位置的计算在中国古代历法的各类算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日月食记录包括了太阳和月亮的位置。研究交食记录中的日月宿度记录及其历法中的算法,对于正确认识古...
8.[学位]
摘要: “没灭术”是中国古代历法体系中的一个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算法。它始创于公元85年后汉《四分历》,其后历代沿袭,直到唐代高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对其进行了重大的变...
9.[学位]
摘要: 本文用数学公式化和计算机程序化的手段比较分析了宋代历法的定朔算法及精度,进而分析定朔误差的来源。主要工作如下: 1)从中国古代定朔算法模型入手,清晰梳理...
10.[学位]
摘要: 代表汉代天文观测和历法设计水平的《汉书·律历志》,历代的研究者一直给与了适度的关注,在清代达到了高峰。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律历志》算法的讨论和研究提供...
11.[学位]
摘要: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发现许多纪年、纪日的历谱。作为出土文献,简牍历谱保存了未经后人加工的原始信息,不仅为墓葬断代、秦汉纪年考证提供了可靠证据,还为我们重新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