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1386篇,会议文献有24篇,学位文献有34篇等,水的主要作者有沈素青、胡梦飞、张学雷,水的主要机构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陕西咸阳长庆子校礼泉分校、郑州大学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使命与前景
摘要: 中国海洋文化产业对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强国建设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内涵丰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给中国海洋文化产业...
2.[期刊]
摘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是新中国水库移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口述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口述史研究包括移...
3.[期刊]
摘要: 鲁中山区气候和地质特点的叠加,造成了水资源的匮乏及其所呈现的季节性特点。为了应对这一干旱频发的现实环境,鲁中山区乡民发展出多种类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泉水、井水...
4.[期刊]
摘要: 从春秋至当代,运河河道变迁超过2500余年,大致经历了先秦时期为战争需要而开凿的长江中下游区间运河及沟通长江-淮河水系的运河,秦汉至南北朝时期以后为维护统治阶...
5.[期刊]
摘要: 在持续紧张的南海局势中,“固有领土”叙事是基于历史记忆的社会建构,不相容的叙事客观上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历史记忆的路径依赖、对无形价值的情感框定、“自我-他者...
6.[期刊]
摘要: 清初的黑龙江是中国的一条内河,也是清朝东北支流中最为丰富的水系。诸多清代舆图绘示了黑龙江南北两岸的情况,其中康熙《皇舆全览图》是最早详细绘示黑龙江水系众多支流...
7.[期刊]
摘要: 总生态系统生产力GEP(gross ecosystem productivity),是生态系统固定的碳总量,作为碳循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估量的生态价...
8.[期刊]
摘要: 清代东河总督辖区主要在南、山东,掌管黄河南下汾水分流及运河泄洪,在保障河道安危、维持漕运畅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自顺治二年(1645年)到光绪二十八年(190...
9.[期刊]
摘要: 为了解决宁夏府渠道淤塞问题,"岁岁浚修"(一下简称"岁修")制度于明代就已经产生,是民间自筹自办的水利制度。清袭明制,虽然对这一制度作出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
10.[期刊]
摘要: 海洋福利水平的提高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采用模糊物元模型对2006—2019年我国沿海地区11个省份的海洋福利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
11.[期刊]
摘要: 淮河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当初,淮河本是"四渎"之一,槽深流清,颇富通航之利.然而从1128年杜充决黄河开始,因为掺杂了诸多人为因素的700...
12.[期刊]
中国运河学研究的扛鼎力作——评张强教授的《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
摘要: 1998年的时候,张强教授"准备写一部大概40万字的运河与城市研究作品,但写着写着,规模就越写越大了"。20多年过去了,从基本文献整理到历史梳理再到理论建设,...
13.[期刊]
摘要: 为了保障救援船舶在恶劣海况环境下能够安全、高效地到达救援区域,本文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开展海上救援路径规划研究.选取地形、海风和海浪等指标进行风险度量,采用GIS...
14.[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淮河流域就是水旱灾害的主要发生地,落后的科技局限了先民应对水旱灾的能力和效果,但又不忍坐视庄稼受损.在此两难境地,转而求助神灵,希望借助神力消除水旱...
15.[期刊]
摘要: 海洋文化的建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广东海洋文化作为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其建构的基础是多元的,既有自然物质基础和历史文化基础,也有政治和社会基础.其中丰富...
16.[期刊]
摘要: 泾河并非"古今都无舟楫之利"。方志表明,明代末年和清代中期,泾阳县以南的泾河中均曾一度通航。《诗经》所谓"淠彼泾舟"与《论都赋》所谓"北斻泾流",均只是并舟为...
17.[期刊]
摘要: 据《巴县志》及《清史稿》统计发现,清代重庆因受地理条件、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成为水、火灾害的高发区,呈现出频率高、破坏性大的特征.地方政...
18.[期刊]
摘要: 元代以来,海河平原的治水问题事关区域农业生产与政治中心安全。在元、明两代初步探讨的基础上,海河平原的治水事业在清代前中期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治水思想,治...
19.[期刊]
摘要: 黄河贯通时间一直是地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未能形成共识。本文在阐明新近纪以来黄河中游及邻区古湖消亡及水系贯通过程的基础上,剖析了运用碎屑锆石U-Pb年龄谱...
20.[期刊]
摘要: 黄河自咸丰五年(1855年)于河南兰阳汛铜瓦厢决口,穿运河归大清河故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此后,山东水灾甚广,连年造患,各州县受灾严重,沿岸居民皆筑堤埝自卫。每逢...
1.[会议]
摘要: 由于含咸阳在内的大西安地区,是周秦汉唐时期的都城所在,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资料均较为丰富,因此对西安附近渭河的变迁研究,在相对充足的资料支撑下,不断取得丰硕的...
2.[会议]
摘要: 大运河自兴建开始就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起了巨大作用.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
3.[会议]
摘要: 本文对先秦时期淮河流域43个湖沼进行考实,下面就目前文献所见的这43个湖沼的一般情况予以分析,探讨先秦时期淮河流域湖沼的分布及其特点。
4.[会议]
摘要: 本文试从气候的角度、农作经济类型、九州四读和分裂时期的南北对峙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淮河在中国古代南北方的分界地位这一问题。
5.[会议]
摘要: 中国地理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中占重要地位,它既肩负着传授地理知识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国民爱国意识和海洋意识的使命.可在现行的《中国地理》教材中,多重...
6.[会议]
摘要: 学术界对于洞庭湖演变的历史过程一直存在分歧,洞庭湖的扩张始于何时更是争论的焦点所在,产生分歧的重要原因是历史文献记载语焉不详且相互矛盾.《永乐大典》中保存的南...
7.[会议]
摘要: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物,原作现藏于北京故官博物院.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界各国展馆都以高科技展现城市生...
8.[会议]
摘要: 今里下河地区现存最大的湖泊大纵湖,被认为是历史上古射阳湖接受大量黄淮泥沙沉积而分化解体后形成的.然而湖区出土汉代至北宋考古遗址表明,大纵湖成湖于距今800年前...
9.[会议]
摘要: 杭州拥有的众多水体中,西湖、京杭大运河、西溪湿地等地名在译成外语后均不会引起歧义,钱塘江江名则容易被人误解.从历史纵轴上看,钱塘江江名的历史很短.更多时候,它...
10.[会议]
前近代华北乡村社会水权的表达与实践——山西“滦池”的历史水权个案研究
摘要: 本文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本文将围绕集体产权与私有产权两者的相互关系问题展开充分论述,通过历史个案研究揭示集体产权与私有产权各自的初始状态及发展变...
11.[会议]
摘要: 绍兴"三江"是个集结地名.究竟是哪三条江,历来说法不一.从地理实体看,应为东小江(曹娥江)、西小江(钱清江)和直落江(会稽江)三条江的总称,三江汇合后在三江口...
12.[会议]
摘要: 传统文献对浙东江河文明记载始于4000年前的大禹治水,而现代历史地理和考古所取得的成果,把历史延伸到了至少4万年前的海侵时期.由此,产生了全新的飞跃和认知:海...
13.[会议]
摘要: 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历史十分悠久,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佛教自公元前二年传入中国后,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交织在一起,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文...
14.[会议]
摘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永定河总与它的洪水肆虐,下游泛滥成灾联系在一起,其实"永定河在金、元之前,有灌溉交通之利,不闻有大患.明、清以降,堤防之工愈重,决溢之...
15.[会议]
摘要: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市的最大的一条河流,它广阔的洪积冲积扇为北京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域空间,它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北京城的主要水源,在历史上还为北京城的建设和...
16.[会议]
摘要: 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万里遐征",晚年到滇考察丽江之后,大胆否定了《禹贡》等典籍"岷山导江"的陈说,在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金沙江才是长江的真正源头,提出...
17.[会议]
摘要: 本文以全国范围的河流通名为研究对象,依据的资料主要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河流名称数据库收录的6万余条河流,试图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讨论河流通名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
18.[会议]
摘要: 笔者试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展现宋元时代镇江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真实面貌,探讨景观构建的外在特征与主要功能,并探寻在景观体系维护与重建...
19.[会议]
摘要: 据考古发现,距今8000~2500年前的全新世冰后期发生的“天津海浸”过后,早在2200年以前,即战国至西汉前期的400年间,七里海地域的垄岗高地上已有比较稠...
20.[会议]
试论古代江淮间施水与肥水的交通作用——兼谈安徽历史上是否存在巢肥运河?
摘要: 关于今安徽历史上是否存在巢肥运河的问题,至今未曾取得共识,成为一桩学术悬案。笔者从事研究中国运河史数十年,撰有近百万字的《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一书(中国大百科全...
1.[学位]
摘要: 龙舟,千百年来飘荡在湄公河(湄南河)上,联系着中国西双版纳傣族和泰国难府泰族的友谊与情义。同是以水为生,环水相伴的两个民族,在绵长的历史中注定与水结下不解之缘...
2.[学位]
摘要: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历史时期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是历史灾害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属于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范畴。巢湖流域独特的自...
3.[学位]
摘要: 小到生活用水、粮食生产,大到人们出行、国家发展,都与水息息相关,水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以及文明的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对水的认识,自远古时期就已开始,也...
4.[学位]
摘要: 本文对明清时期湘江长沙段的主要沙洲演变、河口与水道变迁、河流渡口设置与河港疏浚等一系列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考证与探讨。第一章首先从该区的行政区划沿革和河湖水系概...
5.[学位]
摘要: 上虞夏盖湖,唐代长庆年间由当地乡民创设。以湖域面积而言,曾经是宁绍平原地区仅次于鉴湖的第二大水利工程。该湖周长105里,灌溉周边田地1300顷,为当地的农田水...
6.[学位]
摘要: 白河是汉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一条支流,流经人口稠密的南阳盆地。历史时期,白河曾在灌溉与航运等方面对南阳盆地的农业生产、商业繁荣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河流陂堰的灌...
7.[学位]
摘要: 嘉丽泽,又名杨林泽,位于今天云南省嵩明县东南部,东经103°04′,北纬25°16′,距离县城嵩明18公里,距离省城昆明45公里。明清时期曾经是云贵高原上一个...
8.[学位]
摘要: 鲁西南湖泊群位于鲁西平原地区。北五湖和南四湖位于鲁中南冲洪积平原和黄河冲积扇平原的交接地带。这是湖泊形成的地质地貌基础。由于此区地处平原,所以形成的湖泊趋于浅...
9.[学位]
摘要: 在人类日益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对于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生态环境的研究成果很多,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地理学、经济学和生物生态学的角度。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10.[学位]
摘要: 本研究选择连环湖流域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连环湖内北津泡和九河沟的柱状沉积岩芯进行粒度、营养指标检测分析,结合年代测定,重建了北津泡和九河沟湖泊环境的演化历史,...
11.[学位]
摘要: 漳河平原段在历史上以水猛沙多,善淤、善徙、善决而著称,尤其自明初以后,自讲武城以下河段变迁尤其频繁,根据其流向的空间位置大致归纳为三种类型:其一,漳河北决与滏...
12.[学位]
摘要: 《汉书·地理志》(简称《汉志》)作为我国首部以地理命名的著作,开创了我国疆域地理志的先河。其中,共记载河流300余条,包括黄河水系60余条。记载了河流的源头、...
13.[学位]
摘要: 水系格局作为地貌特征最为直观的表达,其形成演化历史一直是地貌学研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理解地貌演化过程的关键。世界各大水系均发源于造山带内部,造山带内强烈的构...
14.[学位]
摘要: 河流是人类及众多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哺育人类历史文明的摇篮。同时,作为陆地表层最重要的造貌营力,河流强烈地塑造着各种地表景观,其形成发育记录着区域地貌和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