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歌曲属于《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五级类目,该分类相关的期刊文献有35篇,会议文献有1篇,学位文献有23篇等,古代歌曲的主要作者有魏琳、王俊文、王晓威,古代歌曲的主要机构有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等。
统计的文献类型来源于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会议论文
1.[期刊]
摘要: 《越人歌》是一首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最早收录于汉代刘向创作的《说苑·善说篇》。近年,国家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许多作曲家热衷于改编中国古代诗词作...
2.[期刊]
摘要: “声情关系论”是中国古代声乐美学的核心命题,总体来说,中国古代经典声乐理论研究叙事呈现以下五个特点:其一,情动形声既是中国古代声乐理论体系的发端也是其理论核心...
3.[期刊]
摘要: 词乐是中国音乐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篇章,自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第一部文人词选集《花间集》问世(940)后,标志着在晚唐五代时期词乐已由民间创作转向了以文人为创作主...
4.[期刊]
摘要: 琴歌与闽南语吟诵都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琴歌来源于吟诵,二者都是以诗文为对象的艺术表现形式,都具有一定的音乐性.闽南语吟诵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中古汉语语音...
5.[期刊]
摘要: 在各种文化艺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也在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传统声乐形式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既要...
6.[期刊]
摘要: 琴歌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古代诗词文化与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产物.闽南语起源于中原,保留了大量中原古音元素,用闽南语传唱琴歌,具有可行性.《长相思》...
7.[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
8.[期刊]
摘要: 本文从三部分进行论证:首先介绍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故事产生及流变;其次分析了《孟姜女》歌曲的特点,主要介绍歌曲的曲式、旋律进行法、歌词的含义;第三部分,分析五...
9.[期刊]
摘要: 中国古代,以宫廷乐为代表的雅乐和民间乐为代表的俗乐,从诞生以来就形成了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两汉时期雅乐与俗乐的关系,历来受到人们不同的评论,在汉史上...
10.[期刊]
摘要: 中国诗词歌曲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诗词歌曲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能够探清它在每个阶段所具有的艺术特点以及此特点的产生原因,有利于了解它在音乐发展的历史...
11.[期刊]
摘要: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同乐谱的记谱形式所具备的功能特征不尽相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各有侧重."曲线谱"记谱,包括汉族地区流传下来的乐谱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记...
12.[期刊]
摘要: 元散曲,是追求时尚、大众化的城市演艺经济与文人文化互动的产物.后期散曲风格的核心形态主要由两个层次组成:其一是世俗情趣风格,其二是清丽雅致风格.前者沿袭前期北...
13.[期刊]
摘要: It is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to discover and inherit the piano...
14.[期刊]
摘要: 清代歌本文献是清代歌曲发展的真实记载.通过归纳,说明清代现存歌本文献具有数量繁多与类型多样特点,并分析其成困.重点阐述清代歌本文献在继承历代歌本基础上的发展与...
15.[期刊]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瑰宝,是独具中华民族简约恬淡和含蓄婉约之美的歌曲形式,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和...
16.[期刊]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作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歌曲形式,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美学意境,在高师音乐专业的声乐课程教学...
17.[期刊]
摘要: 从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历史中的形成、发展入手,阐述了古诗词歌曲的历史演变进程;从诗词本身、诗词的韵律和演唱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行腔等方面,描述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价...
18.[期刊]
摘要: 采用民族音乐学基本方法——田野调查获得的梅力更嘎查乌拉特传统民歌的第一手资料,令人亦喜亦忧,这里的乌拉特传统民歌资源丰富,但总体生态状况令人担忧.今天的文化状...
19.[期刊]
摘要: 唐传长安古乐曲目丰富,内容广泛,调式各异,曲式结构复杂、庞大.它以原生态形式完整保存下来了千年宫廷和都市音乐,使历史遗产以鲜活的姿态展示在国人面前.研究唐传长...
20.[期刊]
摘要: 舞蹈艺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汉代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先秦时期,舞蹈艺术并非一种独立的艺术文化,而是寄身于礼乐文化之中的,服务于礼乐...
1.[会议]
摘要: @@近年来,全国举办的《青歌大赛》,特别是近几届都有一首《昭君出塞》的新歌。人们不竟赞叹,昭君出塞和亲之花,何以永不凋谢,年年开新花呢?一九六三年,笔者有幸前...
1.[学位]
摘要: 中国当代古曲专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苏芬被誉为“古曲音乐普及、推广、保护第一人”,1990年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开设古典诗词歌曲课程,自此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
2.[学位]
摘要: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音乐和诗歌作为抒情性特强的两个艺术门类,始终是血脉相关,息息相通的。可是原始时代、夏商时代和《诗经》时代的资料极其匮乏,那时候的音乐与...
3.[学位]
摘要: 中国当代古曲专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苏芬被誉为“古曲音乐普及、推广、保护第一人”,1990年开始在中国音乐学院开设古典诗词歌曲课程,自此便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投...
4.[学位]
摘要: 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种本土音乐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发展的势态冲击下,使其得以展示的平台日渐减少。文化是环境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
5.[学位]
摘要: 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从历史上看,琴乐的表演形式主要有古琴独奏、琴箫合奏及琴歌三种形式。然而,应当看到,古琴独奏形式在琴坛十分流行,但琴歌这种形式却鲜为人...
6.[学位]
摘要: 从古到今,中国流传着数以万计的民歌。在这些民歌中,女性民歌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她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充实。本文以女性民歌为研究对象,从具体作品出发,结合中国古代政...
7.[学位]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声乐作品的一朵奇葩,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随着世人对古典文化的重新认识,古典诗词变得越来越被尊重,“古词新唱”、“古曲新谱”的...
8.[学位]
摘要: 本文是笔者研究生三年声乐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入学以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逐渐竖立了正确的唱歌意识。尤其在如何更好的演绎中国古诗词艺术作品上获得了很深的感悟。...
9.[学位]
论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古今曲调的演唱差异——以《阳关三叠》、《菩萨蛮》为例
摘要: 中国是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学长河中,诗词歌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与音乐的关系极为密切。创作者将这些凝炼了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诗...
10.[学位]
古诗词艺术歌曲探究——以《长相知》《阳关三叠》《枫桥夜泊》为例
摘要: 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语言精练、立意含蓄、意境高远,同时富有节奏和音乐感。无论是汉唐诗歌还是宋词元曲,它们都是优秀诗歌与音乐的完美...
11.[学位]
摘要: 雅乐伴随着周代的礼乐制度而产生,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使用的音乐。为其王权统治服务的工具之一,在宫廷文化中持续了几千年的历史。雅乐传播到韩国后,...
12.[学位]
摘要: 本文以明清俗曲中的妇女社会生活为研究对象,通过搜集、梳理、分类大量历史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采用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历史与音乐、民俗与社会...
13.[学位]
对古诗词歌曲《关雎》的比较研究——以《风雅十二诗谱》、赵季平作曲、林海作曲三首为例
摘要: 《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开篇之作,堪称“中国第一诗”,从古至今,备受音乐爱好者和音乐研究者的青睐,有不少音乐家为《关雎》谱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但...
14.[学位]
摘要: 黄自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创作了大量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而且数量最多的是声乐作品,他的古诗词艺术歌曲,...
15.[学位]
摘要: 琴歌是古琴演奏和声乐演唱相结合的音乐体裁,是古琴音乐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通过对琴歌历史脉落的梳理、近代琴歌传承和现代琴歌研究三方面的论述,基本勾划...
16.[学位]
摘要: 古代宫廷音乐官署是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发展中唯一的管理机构,自西周至清代,宫廷音乐机构从形成、发展和演变,前后共经历了2700余年的时间,其中,魏、晋、南北朝是宫...
17.[学位]
摘要: 汉魏大曲和隋唐大曲,是中国古代音乐史歌舞伎乐时期的代表性音乐形式。但是两者,却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条件,从而在曲体结构、乐曲来源、内容、表现、使用乐器与乐律等各...
18.[学位]
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歌曲是我国声乐作品宝库里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独具特色的内容和艺术价值在声乐作品中独树一帜。中国古典诗词歌曲与时俱进,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发展,艺术魅力...
19.[学位]
摘要: 燕南芝庵的《唱论》诞生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论“唱”的专文,它对其后中国传统唱论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重新认识及其地...
20.[学位]
摘要: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繁盛的朝代,这时的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面貌。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科技等各个方面也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唐代成为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