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补缺和激活背景知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6h】

补缺和激活背景知识对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

代理获取

摘要

阅读对于把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则是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但是,许多高中生经过三年的英语学习后,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高中英语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多数高-中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不会主动去理解文本内容,也不知道有意识地去建构和激活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来帮助自己理解文本,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有的背景知识在理解文本中是一个必要的因素。对他们而言,似乎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回答问题,找到正确答案。因此尽管多数高中生在阅读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但是阅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一现象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师的关注。 自20世纪30年代,“图式”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到了60年代,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将其运用到阅读过程中。而其中关于如何补缺和激活前导是对于背景知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补缺前导和激活前导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关于阅读的心理过程的某些理论和模式。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多停留在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于中学生的研究还很少。为弥补这一空缺,笔者尝试通过实验,调查阅读前导在中国高中生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实验旨在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1.提供和激活背景知识能提高阅读理解吗? 2.激活背景知识的作用要大于提供背景知识吗? 3.激活和补缺对于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要比对于语言水平高的学生作用更大些吗? 4.语言水平较高的中国高中学生在阅读策略上的使用不同于语言水平较低的学生吗? 实验以两个班为两组,一个班为实验组,一个班为控制组。两个班因为均是在高一入学时进行随机分成的平行班,故水平相同。(可以将两个班的成绩进行t检验统计,来证明无显著差异)。根据补缺和激活背景知识的不同作用,准备两篇不同的阅读材料。分别让实验组和控制组阅读。文章A既要适合高一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又要突出文章的内容是读者所不了解的(换言之,就是读者不具备文章的背景知识)。文章B是高一学生所熟悉的内容,但文章中可能透露文章内容的名词均被我用含糊,笼统的词语代替。实验前,在无提示的情况下进行一次预先测试,以此来检验被试是否能理解材料的真实主题。然后对实验组的文章A进行补缺背景知识,必须注意不提供任何可直接用于被试答题的信息。而对于文章B要对学生进行激活背景知识,激活前导要直接点明文章B的主题,但不包括任何具体的,细节的内容,因此被试必须依赖头脑中已有的图示来理解文章。两篇阅读前导在文字上都简单易懂,不会给被试增加额外的负担。控制组不作任何补缺和激活背景知识。之后进行测试,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所得平均分以及正确的百分率,并且用t检验来证明成绩差异是否显著,以次来检验补缺和激活背景知识的作用,并利用所得到的数掘进一步检验背景知识与语言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在测试题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策略使用方面的,故还可进一步检验被试策略使用的情况。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全文的内容。第二章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综述了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关于阅读的心理过程的某些理论和模式。 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工具和步骤。第四章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最后一章讨论了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以及对教学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