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髋置换
半髋置换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专利文献62640篇;相关期刊45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实用骨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半髋置换的相关文献由187位作者贡献,包括姜玲、孙仕美、田守英等。
半髋置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2640篇
占比:99.89%
总计:62707篇
半髋置换
-研究学者
- 姜玲
- 孙仕美
- 田守英
- 夏重君
- 李志刚
- 李波
- 栾富钧
- 葛俊
- 袁家钦
- 赵德伟
- 邓怡
- 邓朝东
- 郭林
- 陈杨帆
- 韩永毅
- KIBBLE K
- PARIKH H R
- PECK S C
- 于兵
- 何居磷
- 何春耒
- 余升华
- 佟刚
- 侯平
- 侯秀秀
- 侯雅运
- 倪洋林
- 冯奕鑫
- 冯应树
- 刘云龙
- 刘剑伟
- 刘午阳
- 刘彬
- 刘志军
- 刘敏
- 刘海
- 刘潮坚
- 刘禄林
- 刘胜元
- 刘鸿飞
- 卢炜
- 卢美宣
- 卢飞
- 叶兴益
- 叶勇军
- 叶握球
- 叶育鹏
- 向阳
- 吕玉明
- 吴启冠
-
-
袁家钦;
栾富钧;
陈杨帆;
邓怡;
李波
-
-
摘要:
目的:在半髋关节置换中,内植物的选择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置换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半髋关节置换可分为双极与单极半髋置换,为此,文章系统评价双极半髋置换与单极半髋置换修复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半髋置换的假体决策提供循证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双极和单极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对纳入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纳入18个质量较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988例骨折患者,其中双极半髋置换组998例,单极半髋置换组990例;②与单极组相比,双极组患者死亡率、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局部感染、髋部疼痛、全身性并发症及手术相关信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双极组术后2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单极组(MD=1.77,95%CI:0.94-2.61,P<0.001),而髋关节磨损率低于单极组(RR=0.25,95%CI:0.13-0.47,P<0.0001),但有2项研究报道双极内植物的成本可能更高。结论:与单极半髋置换比较,双极半髋置换后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髋臼磨损率更低,髋部功能恢复更好,但双极假体是否比单极假体存在更好的经济效益,未来还需进一步评价。
-
-
袁家钦;
栾富钧;
陈杨帆;
邓怡;
李波
-
-
摘要:
目的:在半髋关节置换中,内植物的选择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置换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半髋关节置换可分为双极与单极半髋置换,为此,文章系统评价双极半髋置换与单极半髋置换修复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半髋置换的假体决策提供循证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OVID、Web of Science、Scopus、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双极和单极半髋置换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章,对纳入研究使用Cochrane手册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①纳入18个质量较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共1 988例骨折患者,其中双极半髋置换组998例,单极半髋置换组990例;②与单极组相比,双极组患者死亡率、髋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局部感染、髋部疼痛、全身性并发症及手术相关信息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双极组术后2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单极组(MD=1.77,95%CI:0.94-2.61,P< 0.001),而髋关节磨损率低于单极组(RR=0.25,95%CI:0.13-0.47,P< 0.000 1),但有2项研究报道双极内植物的成本可能更高.结论:与单极半髋置换比较,双极半髋置换后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髋臼磨损率更低,髋部功能恢复更好,但双极假体是否比单极假体存在更好的经济效益,未来还需进一步评价.
-
-
童奇乐;
林勇;
蓝芳;
林伟龙
-
-
摘要:
cqvip:目前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髓内钉治疗已成为首选[1],但常因合并骨质疏松、骨折复位不理想、术后负重过早等导致内固定失败[2]。对于初次内固定损伤股骨头或骨质疏松严重难以再次内固定的老年患者,临床上推荐髋关节置换[3],但初次置换所用的股骨柄多为近端固定,而此类患者多遗留股骨近端骨缺损,因此难以获得初期稳定性。近年来,瓦格纳型(Wagner SL)柄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挽救性髋关节置换方面应用逐渐增加,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3-4]。
-
-
KIBBLE K;
PECK S C;
PARIKH H R;
胡孔足(摘译)
-
-
摘要:
老年股骨颈骨折越来越多采用半髋置换治疗。2014年美国骨科医师协会指南推荐骨水泥型单动头假体。作者回顾性分析了2006~2018年卫生系统数据,3个治疗中心9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85岁,体重指数24 kg/m^(2)。33例90 d内死亡,45例1年内死亡。病死率不同类型假体无差异。双动头生物型固定假体最贵(US$3900.61±US$2607.54),单动头骨水泥型假体最便宜(US$2618.68±US$1834.16)。
-
-
彭印文;
李永军;
崔邦胜;
陈棉智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半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创伤程度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行半髋置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按假体类型分为骨水泥型组和生物型组各30例,对比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 d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7 d炎症因子(TNF-α、IL-6、PCT、CRP)、骨代谢(β-CTX、tPINP、BALP、iPT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应激激素(NE、E、COR)水平术前、术后第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假体手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炎症因子、骨代谢影响无差异,但生物型假体对患者的应激激素影响小,对基础病多手术耐受性差者更具优势.
-
-
周雪明;
刘彬;
陈庆槐;
吴润柏;
陈志坚
-
-
摘要:
目的 探讨半髋置换股骨柄在股骨近端髓腔不同形态固定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2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分别连续收治的75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纳入标准:GardenⅢ、Ⅳ型、骨折前尚能独立行走;排除标准:股骨颈病理性骨折、同侧髋骨关节炎、严重内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分为骨水泥组和生物组.骨水泥组行骨水泥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术,生物组行生物双动头置换术,对比骨水泥组与生物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情况,股骨近端髓腔Noble分型,股骨假体的初始位置,假体松动情况及其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10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5±3)个月.骨水泥组术中出现明显骨水泥反应2例,未出现死亡病例,术后有2例出现假体周围骨折(Vancouver分型VB2型和VC型).生物组术中出现股骨距骨折6例(Vancouver分型VAL型),术后假体周围骨折2例(Vancouver分型均为B2型),术后3个月内出现髋关节后脱位1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均为肾功能衰竭患者.股骨柄的位置安放在内或外翻位>3°为异常时,100例中仅生物组1例烟囱型髓腔出现内翻位置达4°,异常率仅为1%.骨水泥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外翻位放置,生物型股骨柄容易出现内翻位放置.术后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骨水泥组和生物组优良率分别为89%和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 生物无领矩形股骨柄(LCU股骨柄)与有领骨水泥股骨柄(Classic股骨柄)双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不同类型的髓腔中均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
谢育光;
林世湾;
吴启冠
-
-
摘要:
目的:探讨经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接诊的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优良率、手术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优良率分别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采取半髋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但临床疗效低于全髋置换,且全髋置换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快.
-
-
-
苑春超
-
-
摘要:
目的 探究半髋置换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Harri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关节松动、严重疼痛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关节置换术在有效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同时,对机体组织的损伤更小,有助于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进一步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