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作捕捉

动作捕捉

动作捕捉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6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影、电视艺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4422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演艺科技、艺术科技、影视制作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6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会大会、第十五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暨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国际会议、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教育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动作捕捉的相关文献由190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昊扬、戴若犁、吴斌等。

动作捕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1 占比:1.3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4422 占比:98.63%

总计:24762篇

动作捕捉—发文趋势图

动作捕捉

-研究学者

  • 刘昊扬
  • 戴若犁
  • 吴斌
  • 周言明
  • 黄昌正
  • 周密
  • 许秋子
  • 陈曦
  • 孙思然
  • 戴若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元宇宙虚拟人产业链分为基础层、平台层与应用层。基础层主要提供虚拟人制造所需的软硬件支持,包括显示设备及动作捕捉设备、芯片与云计算、渲染建模软件开发、内容与IP输出等。
    • 周针兵; 干静; 文心雨; 谯镜桦
    • 摘要: 外骨骼能为人类运动提供辅助力,辅助人们完成更高强度的工作,在市场中的应用日益增加,解决其人机协调性问题变得尤为重要。为评估无源上肢外骨骼在三个运动平面上的基础协调性,12名受试者模拟了3种基础负重任务。运用光学动作捕捉设备采集受试者肩肘腕关节、腕肩髋的夹角和两肘间距的运动数据,并使用SPSS对其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最后通过五级李克特量表问卷采集主观评估数据,验证主客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该上肢外骨骼对水平面任务的干扰较为明显,会限制双臂水平向后摆动;对其余运动平面的干扰较小,不影响任务的正常完成。该外骨骼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主客观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定量评估外骨骼的协调性。
    • 王涵
    • 摘要: 四足机器人对于复杂地形有良好适应性,比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有更强的探索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在四足机器人研究的各个阶段和不同方向,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作为一种测量设备被广泛使用。简要介绍四足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并说明了光学动作捕捉系统在各研究中的应用。
    • 张睿思; 潘烨
    • 摘要: 人脸动作捕捉不仅需要对人脸几何信息进行模拟,而且需要准确传达人脸表情.传统的人脸动作捕捉技术,如ARkit,基于人脸的几何信息对面部表情进行捕捉,但是很难让观众体验到角色表情变化.而最近的基于情绪的动作捕捉技术,如ExprGen,考虑使用人脸情绪进行面部捕捉,但很难对角色脸部细节进行刻画.为此,提出将人脸几何信息和表情结合的方法,对动画角色进行控制.首先,通过训练神经网络识别人脸和动画角色表情,对人脸和动画数据集图像进行匹配.然后,通过训练端到端神经网络,提取角色表情信息,获得动画角色骨骼参数.最后,结合人脸几何信息对脸部关键点骨骼参数进行修正.通过对不同人脸输入,生成角色表情定性分析;用4个演员视频作为输入,带动角色运动的吸引力和强度定量分析证明了方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 武海玲; 谭景瑜; 谷忠伟; 支环宇; 金腾
    • 摘要: 本文以融媒创新节目《两会C+时刻》为例,介绍3D超写实数字人应用于复杂直播场景时的总体技术方案、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为基于3D超写实数字人开展多元化应用提供借鉴和经验。
    • 摘要: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与网龙公司合作推出的《两会“元宇宙”访谈》,聚合了XR、Al、3D、动作捕捉、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开创了沉浸式直播与媒体访谈在重大主题性报道中的创新应用。新颖有趣的形式与内容“吸睛”度满满,成为融媒体向智媒体转型的一次有益探索。
    • 孙军; 吕连杰; 孙诗华; 李东华
    • 摘要: 目的针对机器人行走时髋关节高度与人体髋关节变化规律不相符的现象,提出一种模仿人类步行的步态规划方法,以增强机器人运动的拟人性,减少能耗损失,增强行走稳定性。方法将动捕系统采集的人体步行数据进行递推平均滤波和savgol_filter函数预处理后得到人体步行样本;对人体步行样本进行几何缩放后生成机器人步行样本,从中提取机器人运动学参数;采用五次样条插值算法,依据人体步行样本运动规律,规划机器人下肢关节参数化运动轨迹;利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一组满足三个设定目标的机器人运动学参数;将该组运动学参数代入机器人下肢关节参数化轨迹方程,建立机器人前向和侧向运动学模型,利用逆运动学求解下肢关节角度;使用NAO机器人验证步态规划的可行性。结果预处理能消除噪声点;几何缩放解决了机器人与人在肢体长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五次样条插值规划的关节运动轨迹的平均相似度为95%以上;多目标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显示:若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步行稳定性,则会以降低步行速度为代价;机器人下肢髋、踝关节翻滚角度存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变化规律;机器人物理样机的ZMP轨迹位于支撑多边形内部;机器人行走步态与人体步行样本具有相似性。结论模仿人类步行的步态规划方法使机器人行走步态具有高稳态、低能耗、拟人化的行走特性。
    • 王紫荆; 王艺霖; 王红伟; 周林; 邱静; 黄璞玉
    • 摘要: 目的目前外骨骼机器人在儿童康复领域的应用缺乏相关研究和理论支持,为评估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儿童康复的效果,对儿童外骨骼机器人步行状态下的运动功能及步态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实验招募14名儿童,对穿戴/不穿戴外骨骼状态下的力角稳定值、步态对称性参数进行测量,对比分析相关指标特征并进行简单评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外骨骼机器人行走过程均处于稳定状态且步态对称性良好。结论儿童外骨骼机器人能初步实现儿童在行走过程的辅助作用,并对不良步态进行纠正。
    • 王涵
    • 摘要: 相比于刚性机械臂,软体机械臂具有高柔顺性、安全性和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在狭小空间作业、易碎物品抓取和人机交互场景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进行软体机械臂的开发时,需用利用外部设备进行运动数据测量,光学动作捕捉系统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设备,广泛应用于软体机器人相关研究中。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软体机器人研究重点和研究趋势,以及这其中动作捕捉系统的具体应用。
    • 李金桓; 康庄
    • 摘要: 在2022年两会期间,央视网在节目直播过程中首次将虚拟数字人融入虚拟演播室系统,并且与真实嘉宾一起置身于虚拟场景中进行实时互动。本文介绍了虚拟演播室系统、虚拟数字人和虚拟场景一体化制作及相关要点,虚拟演播室与虚拟数字人的技术融合,以及虚拟数字人动作与表情的实时数据捕捉技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