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初次献血者

初次献血者

初次献血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43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大家健康(下旬版)、家庭保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输血协会第六届输血大会等;初次献血者的相关文献由142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伟胜、冯凡凡、孙振秀等。

初次献血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 占比:16.5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343 占比:83.25%

总计:412篇

初次献血者—发文趋势图

初次献血者

-研究学者

  • 何伟胜
  • 冯凡凡
  • 孙振秀
  • 张帆
  • 张英英
  • 李顺清
  • 杨桂林
  • 梁燕梅
  • 潘海平
  • 王峰

初次献血者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晓霞; 许燕花; 陈建彬
    • 摘要: 随着献血者日益增多,血站的采血服务一直在不断提升,如今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以及护理技巧也不断提升,多数医疗机构提倡优质护理服务,在实际献血服务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1-2].但是,很多初次献血者由于缺少足够的献血知识以及紧张情绪等原因,可能出现心慌、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不良反应,对其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同时降低献血的积极性并影响其二次献血,对献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3].美国一项无偿献血的调查表明,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低会减低其献血的积极性.认知干预是基于认知理论,在认知实践中产生的一种通过纠正对事物错误的认知而改变本人或他人固有思维的心理干预措施[4].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初次献血者提前进行认知干预,并且结合优化护理措施,以探讨认知干预结合优质护理在初次献血中的应用效果.
    • 陈菲娜; 陈存意
    • 摘要: 目的探讨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特性,为肇庆地区保留再次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肇庆市中心血站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数据,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初次献血者24个月内再次献血者4216例(初次献血组)和重复献血者24个月内再次献血者7118例(重复献血组)。比较两组献血者再次献血比率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初次献血组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次献血组再次献血比率为21.52%,低于重复献血组再次献血的48.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年龄、职业、文化水平、献血地点及献血次数等是影响初次献血组再次献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人口学特征是献血者重复献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肇庆市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招募策略,以保留更多初次献血者成为固定重复献血者。
    • 陈佳; 蒋继垚
    • 摘要: 输注血小板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通常被用于治疗凝血功能异常、血小板数量不足等相关疾病。现阶段,血小板供不应求,机采血小板随着献血事业的发展越发普及,机采血小板具有纯度高、污染少、输血反应发生率较低的优点。但由于人们缺少对血小板采集的了解,且血小板采集本身比传统献血更加复杂、耗时较长,对献血者血液要求较高等因素,不仅导致了献血者招募困难,也会给献血者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和负面影响,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
    • 石彩侠; 张英英
    • 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和调整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统计2017~2019年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性别、单次献血量、献血反应发生情况、采血不足量比例以及初检及复检的合格率并作比较.结果 重复献血者在性别、单次献血400ml比例、献血反应发生率、采血不足量差异以及初筛和复检合格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鼓励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是一种可持续的招募策略.
    • 石彩侠; 张英英
    •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情况,为进一步制定和调整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统计2017~2019年在本站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者和重复献血者的性别、单次献血量、献血反应发生情况、采血不足量比例以及初检及复检的合格率并作比较.结果重复献血者在性别、单次献血400ml比例、献血反应发生率、采血不足量差异以及初筛和复检合格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鼓励更多的初次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是一种可持续的招募策略.
    • 摘要: 献血是一次高尚的、光荣的、有益健康的行动,但很多人献血时会有恐惧心理,尤其是初次献血者,如何安抚、引导他们,是医护人员和献血者本人需要学习的。复杂心理影响献血1.恐惧心理文化程度高者这个群体对献血安全、献血对身体的影响多存有疑虑。疑虑来自采血环境是否安全,采血用品材料是否无菌,献血后是否影响健康等。
    • 曾繁浪; 黎世杰; 冯凡凡; 邓学成; 吴蕾; 邓阳凡; 朱艳霞
    • 摘要: 目的:通过广州地区献血者满意程度调查分析,了解献血者的需求并持续改进,为建立稳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符合本地区的献血者满意度调查表,对广州血液中心各献血固定点和流动车参与献血的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调查显示,当次献血的总体满意度为99.9%,献血者对献血环境、献血过程的服务印象满意度均在99.5%以上;对比发现,再次献血者献2U/400mL比率比初次献血者高(P=0.01);再次献血者对纪念品品种和质量满意度均低于初次献血者(P值均为0.000).结论:稳定和壮大无偿献血队伍,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和优化服务流程,使潜在献血者向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者乃至固定献血者转化,而对献血纪念品的精细化管理可作为献血者招募保留策略.
    • 杨娟; 刘福昌; 朱琳
    • 摘要: 目的 通过南昌市近3年无偿献血者献血情况的调查,建立和调整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策略,对首次与再次献血者的献血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站参加首次无偿献血的42444人次、再次献血51489人次作为研究对象.对采血量不足、献血反应、单次献血量、血液检测有反应性指标作相应的比较.结果 南昌市中心血站再次献血者采血量不足、献血反应比例均有下降、单次献血400ML比例升高、血液检测指标有反应性均降低.结论 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提高血站采血护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发展更多的首次低危献血者成为重复献血者,壮大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是无偿献血工作安全、可靠和可持续发展的招募策略.
    • 薄玉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120例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是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献血者在舒适度各维度评分与总舒适度评分上均是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者并发症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初次献血者,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取得良好干预效果,显著提高献血者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提高献血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肖达玲; 梁月娟; 何永红; 杨坤; 韦春燕
    • 摘要: 目的 探讨献血前快速饮用盐水对初次全血捐献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和献血保留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次进行全血捐献的4036名女性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129)和对照组(n=1907).观察组在献血前约10 min内开始饮用0.9%盐水500 mL,并在10 min内饮用完毕后按常规方式完成献血;对照组献血者按常规方式完成献血,不饮用盐水.比较两组献血者饮盐水前(献血前)和献血后的脉搏差、血压差、本次献血满意度评分、再度献血意愿评分和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DRVR)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献血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波动范围、DRVR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本次献血满意度评分和再次献血意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女性初次全血捐献者在献血前快速饮用盐水能够降低献血后血压波动和DRVR发生率,改善献血体验和提高再次献血意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