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出苗

出苗

出苗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园艺、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94篇;相关期刊360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种子、种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第六次全国杂草科学学术研讨会等;出苗的相关文献由335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堂、李明、刘涛等。

出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8 占比:72.3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394 占比:27.48%

总计:1434篇

出苗—发文趋势图

出苗

-研究学者

  • 王玉堂
  • 李明
  • 刘涛
  • 许明东
  • 陈中坚
  • 王刚
  • 王勇
  • 陈华
  • 陈源
  • 不公告发明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张琳玲; 戚自荣; 范林洁; 张立权; 马小福; 许林英
    • 摘要: 以马铃薯品种红美为试验材料,探究赤霉素、 光照、 温度等因素对其发芽、 出苗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对促进马铃薯块茎发芽有显著影响,马铃薯薯块用10 mg·L-1浸泡20 min,安放在恒温箱,黑暗条件下的发芽天数比对照提前16 d,产量有较大提高;光照对马铃薯出芽、 出苗以及产量都有促进作用;而20°C和常温对马铃薯出芽、 出苗无显著影响.
    • 韦冬萍; 赵晓玉; 韦剑锋; 胡桂娟; 吴炫柯; 陈梦钰; 温靖雯; 莫诒辉
    • 摘要: 从高产角度出发,探讨2—5月不同播期处理对甘蔗生长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3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出苗慢、苗数多;2月播期处理的新植蔗株高、茎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新植蔗单茎重、蔗茎产量、蔗糖含量及蔗糖产量随播期推迟而下降;3月播期处理的宿根蔗茎高、单茎重、蔗茎产量及蔗糖产量高于其他处理;两季总蔗茎产量、总蔗糖产量分别为159.15~217.07、20.91~30.81 t/hm^(2),均以3月播期处理最高,其次是2月播期处理,而5月播期处理最低。可见,3月播种的总甘蔗产量、产糖量较高。
    • 周静远; 孔祥强; 张艳军; 李雪源; 张冬梅; 董合忠
    • 摘要: 苗全苗壮是实现棉花丰产丰收的基础,但棉花属于子叶全出土的双子叶植物,播种出苗易受环境条件和播种技术的影响,一播全苗、壮苗的难度很大。棉苗顶端弯钩及时建成和下胚轴稳健生长是棉花出苗壮苗的关键,本文首次以单粒精播调控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的顶端弯钩建成和下胚轴生长的生理与分子机制为核心,系统评述了棉花成苗壮苗的调控机制。棉花种子单粒精播、适当浅播,促进下胚轴伸长、弯钩建成和展开的关键基因HLS1和COP1适时、适量表达,棉苗下胚轴伸长、弯钩及时建成,保证出土并适时展开弯钩和脱掉种壳,正常出苗。单粒精播种子出苗后通过调控下胚轴生长关键基因HY5和ARF2表达,下胚轴稳健生长,形成壮苗。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以单粒精播、适当浅播为核心,配合精细整地、提高种子质量、地膜覆盖、膜下滴灌等措施的棉花成苗壮苗关键栽培技术,为实现一播全苗、壮苗早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 崔光旭; 朱文东; 李二珍; 苗俊侠; 李建忠; 李伟; 李晓彬; 万书勤
    • 摘要: 【目的】明确河套灌区盐碱地咸水滴灌条件下适宜的食葵播种深度和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等关键参数,提出与盐碱地咸水滴灌相适应的食葵种植模式。【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的方式,布置了4个播种深度(2、4、6cm和8 cm)和3个造墒水盐调控初次灌水量(21、28 mm和35 mm),分析了以上农艺种植措施对食葵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最终出苗率先增加后降低,播种深度在4 cm时最终出苗率最高,达到93%;随着播种深度的增加,幼苗地上部分生物量逐渐减小,地下部分生物量逐渐增大。(2)当播种深度为4 cm时,造墒初次灌水量为28 mm和35 mm条件下的最终出苗率相近。随着灌溉水量增加,根系周围土体脱盐效果逐渐提升,21、28 mm和35 mm灌水量0~10 cm土层土壤平均脱盐率分别达到了37.5%、54%和62%。【结论】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水资源匮乏的重度盐碱地区,食葵种植可以采用播种深度为4 cm,初次灌水量为28 mm的种植模式,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保证食葵的较高出苗率。
    • 程慧; 王刚
    • 摘要: 以棉花品种新陆早74号为材料,开展宝路种衣剂的田间应用效果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棉种的发芽率、出苗率、苗期病害防治效果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 kg棉种使用400 mL宝路种衣剂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而且对棉花提早出苗、提高出苗率和防治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效果。
    • 耿志同; 韩玉军; 张永倩; 陶波; 马红
    • 摘要: 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kus具有生长旺盛、结籽量大和适应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多种农田中的恶性杂草,研究环境条件对苘麻萌发的影响对进一步探究其生物学特性与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试验研究温度、光照、酸碱度、水分胁迫、盐胁迫与苘麻种子萌发及埋土深度与其出苗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0~35°C下苘麻种子均可萌发,20~30°C为其最适萌发温度范围;种子萌发对光照不敏感;适应pH范围广,在pH 4~9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均在70%以上;水势在-0.2~0 MPa范围内种子发芽率最高,当水势小于-0.7 MPa时,种子萌发受到完全抑制;有较强的耐盐性,NaCl浓度为160 mmol/L时发芽率超过40%;种子对播种深度适应性较强,覆盖不超过8 cm的土层均可出苗
    • 毛俊博
    • 摘要: 为了探讨种子处理技术对早播玉米出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将2021年4月14日至6月24日作为试验周期,通过试验的方法,探讨并分析不同种子处理技术对早播玉米出苗及生理特性的影响。通过田间早播方式对玉米低温胁迫进行模拟,知晓了不同玉米种子处理技术对早播玉米的出苗情况及生理特性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玉米进行浸种,可提升玉米出苗率及植株叶片叶绿素值,在浸种基础上对玉米种子进行超声处理,可进一步提升玉米出苗率及植株叶片叶绿素值。可见,针对低温胁迫状态下的早播玉米,在播种前对玉米种进行浸种处理,可有效改善玉米出苗情况,并提升其生理特性,在超声处理情况下,对玉米进行包衣处理与未经包衣的玉米种相比,可进一步提升其出苗率及叶绿素值,改善其生理特性。
    • 李生吉
    • 摘要: 为明确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生长、病虫害防治和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品种,以6种不同拌种剂为试验材料,在播种前分别用药剂进行拌种,以研究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拌种剂对小麦纹枯病、锈病、麦蚜和麦蜘蛛均有防治效果,其中喜拌效果最佳,除了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外,使济麦22亩产量提高了129.5 kg。不同拌种剂对小麦增产增收效果不同,种植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药剂拌种试验示范,选出最佳的拌种剂,促进小麦增产增收。
    • 王娜; 王佳茜; 李国雷; 李箐; 朱琳; 李田; 刘文
    • 摘要: 【目的】对栓皮栎种子萌发和出苗特征进行逐日监测,探究其种子萌发出苗特征与自身生理生化变化过程,分析出苗不整齐机制,为精准调控栓皮栎苗木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栓皮栎种子萌发出苗过程进行动态观测,根据栓皮栎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种子形态变化特征和出苗统计量;对种子萌发出苗过程3个阶段和6个时期,测定萌发出苗的种子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以及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3种内源激素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测定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结果】1)栓皮栎种子最早在播种后第6天即开始萌发,第33天萌发结束,萌发周期为27天,累计萌发率73.6%,其中萌发中位数为14天。播种后第21天开始出苗,第60天出苗结束,出苗周期为40天,累计出苗率66.6%,其中出苗中位数为29天。出苗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栓皮栎种子日平均出苗率超过3%时,为出苗高峰期(播种后25~30天),高峰期占整个出苗周期的10%,此期间出苗种子数占出苗总数的44%;在此时期之前出苗的为出苗上升期(播种后1~24天)占整个出苗周期的40%,出苗种子数占出苗总数的11%;高峰期之后为出苗下降期(播种后31~60天)占整个出苗周期的50%,出苗种子数占出苗总数的45%。2)种子萌发过程中,先萌发的种子内POD活性较高;出苗过程中,种子出苗数量较多时种子内POD和SOD活性较高。3)出苗种子较萌发种子GA_(3)升高64%;ABA下降30.3%;可溶性糖含量下降51%、淀粉含量下降24.1%;α-淀粉酶活性下降45%,而β-淀粉酶活性升高67.7%。【结论】栓皮栎种子萌发和出苗周期分别为4周和6周,萌发和出苗周期跨度大,栓波栎出苗不整齐严重,应加强苗期管理。POD和SOD主要影响栓皮栎种子的萌发阶段;GA_(3)和IAA促进栓皮栎种子出苗,含量越高出苗速度越快;ABA抑制栓皮栎种子的出苗
    • 李辉; 段明禹; 张小微; 舒中兵; 陈浪; 陈小翠
    • 摘要: 采用不同浓度的EMS诱变剂对贵州地区主推高粱品种红缨子和红珍珠种子进行不同时间处理,分析不同浓度EMS诱变处理对酒用糯高粱出苗及株高、穗长、一级枝梗长、主穗柄长、千粒重、茎粗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MS处理浓度增加和处理时间增长,2个品种相对成苗率逐渐降低;当EMS处理浓度为0.3%,处理时间12h时,最适宜酒用糯高粱突变体的筛选;在0.3%EMS诱变剂溶液进行12h的室温浸种处理后,其对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大小为穗长>株高>一级枝梗长>主穗柄长>千粒重>茎粗。同时,本研究发现,红珍珠对EMS诱变剂处理敏感性比红缨子更高,即EMS对红珍珠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变异率影响更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