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村民居

农村民居

农村民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8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8802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致富天地、中国房地产业、灾害学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环渤海湾-泛珠三角区域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2015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等;农村民居的相关文献由425位作者贡献,包括尚守平、刘凤姣、鲍延英等。

农村民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8 占比:2.73%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8802 占比:97.01%

总计:9073篇

农村民居—发文趋势图

农村民居

-研究学者

  • 尚守平
  • 刘凤姣
  • 鲍延英
  • 刘华贵
  • 张合
  • 朱昌保
  • 李书进
  • 李伟
  • 李姜
  • 杨斌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席飞
    • 摘要: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本文以生态建筑为设计理念,通过对江南传统民居热环境缺陷的测绘分析,从民居选址、朝向和间距的设计计算入手,探索计算参数与江南农村民居生态适宜性规划的相互关系,并得出结论:当江南农村民居选址环境格局较为紧凑,背山面水,建筑朝向为南偏东15°~20°,前后间距为15 m,左右间距为6 m时,可以通过民居规划设计达到采光、通风和太阳辐射量的平衡,为生态适宜的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基础。
    • 裴俊华; 侯斌; 马云龙; 刘维珩
    • 摘要: 针对陇东南地区农村民居建筑,以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的方式对建筑形态、围护结构构造形式、建筑能耗等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测算了建筑的体形系数、窗墙比、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建筑用能情况,基于地域、技术、经济适宜的原则从改善外围护结构保温、调整能源结构、改造建筑空间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陇东南地区农村居住建筑的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 尹志勇; 孙海峰;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 摘要: 应用低成本的减隔震技术是降低农村民居地震灾害风险的途径之一。岩土隔震(GSI)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新隔震概念,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的隔震有效性已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进行了验证。为了更好地推广GSI-GBSC系统在农村民居中应用,文中在振动台试验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场地-隔震层-结构有限元模型,对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砂垫层密实度越小、砂垫层越厚,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越好;回填砂土的密实度和宽度的变化对GSI-GBSC系统隔震效果的影响不大;GSI-GBSC系统隔震效果受基底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大,基底摩擦系数越小,隔震效果越好。在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进一步提高GSI-GBSC系统的隔震效果的途径,为进一步推动GSI-GBSC系统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菡琳
    • 摘要: 我国地震灾害的发生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对靠前,属于地震多发的国家,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占比较大.从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调查报告中发现,发生地震灾害时,对农村民居的破坏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民居的建设缺乏抗震设防,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农村民居的抗震工程建设需要得到重视,通过对农村民居建设合理的改进,提高民居的抗震性能.
    • 王洪; 王成虎; 安易飞; 陈念; 周昊
    • 摘要: 青海省共和地区位于柴达木—阿尔金地震带内,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近年来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农村地区受经济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深入了解共和地区农村民居结构特征与抗震性能现状,开展实地调查,基于历史震害资料,总结区域内典型农村民居震害特点,并进行震害预测,得到不同地震烈度下农村民居不同的破坏结果.结果表明:青海省共和地区农村民居中的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房屋数量约占48%、47%,其中约68%砖混结构房屋未设置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设防措施;该地区主要农村民居基本达到Ⅶ度抗震设防要求,仅部分建造年代久的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地震烈度为Ⅷ度时,大部分房屋以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为主;地震烈度为Ⅸ、Ⅹ度时,农村民居将发生大范围严重破坏,甚至毁坏.
    • 李姜; 张合; 刘志辉; 许冲
    • 摘要: 据震害统计,房屋抗震能力是影响灾害的主要因素,抗震能力一般由房屋抗震设防水平、结构类型、建造年代和房屋层数等因素决定,通过对房屋抗震能力的综合评定,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地震灾害对策.本文通过遥感影像实现房屋基本信息的快速提取,提高房屋结构类型获取的便捷性,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并利用抽样调查得到张家口万全区房屋建造年代和层数分布特点,结合当地抗震设防水平,建立房屋抗震能力指数指标体系,阐述房屋抗震能力现状,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风险普查、风险区划等工作提供参考.
    • 陈媛媛
    • 摘要: 宁河区俵口镇,一条兴芦公路穿镇而过,公路两侧绿树随风摇曳,农村民居、民俗博物馆、红色景点、餐馆、鱼塘点缀于沿线,俨然一道亮丽的乡村风景线。这条起始于七里海大道的兴芦公路,连接了俵口镇的8个行政村,全长5.2公里。驱车行驶在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上,谁又能想到这曾是一条坑洼不平的乡村土路,糟糕的路况造成沿线周边2万多名村民出行不便,严重制约了俵口镇的经济发展。
    • 孙海峰; 尹志勇; 景立平; 董瑞; 徐琨鹏
    • 摘要: 应用岩土隔震(GSI)技术是减少农村民居震害的重要途径。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已经被证明对上部结构的水平地震反应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基于此,文中进一步研究了输入地震动对采用GSI-SC系统的农村民居隔震效果的影响,初步探讨了GSI-SC系统对不同频谱特征地震动作用下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也随之增大;输入地震动频谱特征对GSI-SC系统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大;对比水平X、Y向输入,GSI-SC系统对结构地震反应隔震效果差别不大;双向输入(水平Y向和竖向)时,对GSI-SC系统水平向的隔震效果影响较小,GSI-SC系统对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隔震效果不明显。
    • 孙杰; 李涛; 张扬; 马兴全; 赵显刚
    • 摘要: 濮阳范县是河南省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密集的地区."小震致灾"、"大震巨灾"是河南省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筑质量差,抗震性能差,其根本原因是当地经济水平较差,农村建筑普遍缺乏防震抗震设计,村民缺乏防灾减灾意识以及农村建筑缺乏抗震设防监管.通过现场入村入户调查,对范县农村民居的建筑结构类型、抗震性能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其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探讨,为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工作提供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