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衔制
军衔制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19年内共计12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军事、中国共产党、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专利文献92980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党史博览、党史天地、文史博览等;
军衔制的相关文献由95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平、欧阳青、田文涛等。
军衔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2980篇
占比:99.87%
总计:93105篇
军衔制
-研究学者
- 徐平
- 欧阳青
- 田文涛
- 鞠开
- 周伟
- 徐平1
- 毅军
- 王忠东
- 万守林
- 中国新闻网
- 佚名
- 储孔玉
- 全建业1
- 刘岩
- 刘岩1
- 刘明钢
- 刘波
- 刘洪乐
- 刘炳峰
- 刘艳
- 叶子
- 君宝
- 吴兆章
- 吴子昆
- 周立军
- 宗荷
- 尹利年
- 康月田
- 张世忠
- 张宏坤
- 张毅
- 张胜友
- 张芸
- 张英
- 张轼
- 张雄文
- 彭美
- 徐焰
- 徐超
- 徐金洲
- 恽前程
- 文涛
- 曾思玉
- 曾纪荣
- 未名
- 李光斗
- 李友唐
- 李家忠
- 李崇寒
- 李涛
-
-
-
-
徐平1
-
-
摘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0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第120师师长贺龙,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即新四军军长陈毅。
-
-
刘艳
-
-
摘要:
1965年取消军衔制后,给人民解放军组织指挥、军官成长以及与外军交往等造成诸多不便.从提出恢复军衔制问题,历经调研论证、拟制方案、提交审议、颁布实施、授衔等多个环节,前后达10年之久.在解决设大校还是设准将、兼任军职的地方党委书记是否授衔、师以上干部能否一职三衔等问题后,新军衔制得以顺利实施.新军衔制的实施,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官兵献身国防事业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激发了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
-
-
-
-
-
摘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和驻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时实行军衔制,按照中央规定,驻朝志愿军军官的配偶可以每年来部队探亲一次。那年我22岁,是一名青年军官,已经结婚,第二年便申请了一张妻子入朝证,相约“五一”让她来朝探亲。那时候,通讯极不发达,联系全靠书信来往,妻子具体抵达朝鲜的时间只能根据以往的经历推断,从武汉乘火车到北京中转到丹东,然后进入朝鲜,大约需要5—7天时间。
-
-
-
全建业1
-
-
摘要: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评定出十大元帅、十大大将及若干上将、中将、少将。当时,有1000多名将军要评衔,评定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授衔的初步方案公布后,大多数人对此都表示认可。但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对结果并不满意。有的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不是很舒服;有的人眼泪长流,两三天不吃饭;有的人跑到领导那里,说自己如何劳苦功高,索要高级军衔。
-
-
欧阳青
-
-
摘要:
1955年9月27日,金秋时节的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陆海空三军首次授衔仪式在这里举行。从元帅到将军,从将军到士兵,被授予军衔,佩戴勋章,光荣与梦想,灿烂与辉煌,在这一瞬间绽放。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横空出世1955年2月8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