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聚集场所
公众聚集场所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安全科学、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7篇、会议论文40篇、专利文献9983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中国科技纵横、中国西部科技、江西化工等;
相关会议27种,包括2015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2014年中国消防协会防火材料分会与建筑防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等;公众聚集场所的相关文献由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高峰、王万能、黄本功等。
公众聚集场所
-研究学者
- 徐高峰
- 王万能
- 黄本功
- 王军
- 石军花
- 余辉
- 刘珩
- 刘艳
- 刘艳红
- 刘铁军
- 吴传忠
- 姚士涛
- 宗友平
- 尤玉升
- 巩培爱
- 廉钰
- 张瑛
- 晓芯
- 李玉美
- 杜振煌
- 杨乃锋
- 杨新
- 杨纪亮
- 毕兴权
- 涂用帮
- 潘霞光
- 王广
- 王江舵
- 王穗萍
- 白凤领
- 碧水
- 袁静
- 郭天江
- 阮晶晶
- 陈山
- 顾言
- 马辉
- 高瑞霞
- 魏东
- 黄爱兴
- Hui GUO
- LI Shuying
- SHEN Shifei
- Yumin TIAN
- 万丽
- 丘广钟
- 东方石
- 中青
- 于东启
- 于春华
-
-
毛林生
-
-
摘要:
公共聚集场所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提供了保障,其功能逐渐增多而且也涉及不同的行业,给消防监管工作造成了困难。相较于一般性场所而言,公众聚集场所的人员十分密集,而且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特点,一旦出现火灾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应该不断提高监督管理水平,控制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风险,通过事前控制的方式预防重特大火灾,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本文将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的特点加以介绍,提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问题及有效对策。
-
-
赵永兴
-
-
摘要: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切实提升各场所负责人及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水平。5月18日,突泉县消防救援大队到突泉县扬子台球俱乐部、好邻居精品超市等公共聚集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检查中,大队消防监督员重点对各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到位,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整好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防火巡查记录是否详实.
-
-
戴琪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的数量越来越多,消防监督执法工作地位不断凸显。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行政许可工作的面临问题、解决对策等进行探讨,为规范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的办理工作,夯实火灾防控基础,以期能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
-
霍鹏健
-
-
摘要:
近年来,国家整体发展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消防部门最初建立的制度和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同步现象。目前,公共场所火灾频发,给消防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给人民群众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消防救援部门应对公众聚集场所进行专项治理,加强对火灾的监管,全面消除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隐患。
-
-
张宏卫
-
-
摘要:
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灾难性后果,加强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改进的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对火灾风险的影响权重,明确火灾风险分级标准和风险控制措施,建立火灾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某商务酒店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其相应的火灾风险等级。
-
-
-
-
摘要:
12月1日,大连保税区宏悦旅馆负责人王先生,在大连保税区消防救援大队签下"消防安全承诺书"后,拿到了"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许可证"。此举标志着"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在大连自贸片区率先试行,这也是"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下辽宁省发放的首张"营业消防安全许可证",它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营者的时间成本,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执法服务。
-
-
李心明
-
-
摘要:
火灾为公众聚集场所比较多见的意外灾害,公众聚集场所人数比较多,公众聚集场所出现火灾会损伤人们生命安全.所以,需强化公众聚集场所对应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充分保证公众聚集场所财产安全及人们生命健康.本文通过总结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危害性,研究公众聚集场所具体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尚存不足,并提出对应改进对策,进而增强公众聚集场所具体消防监督管理力度,保证公众聚集场所安全.
-
-
陆云
-
-
摘要:
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一直是消防工作的重点.社会人员活动的不断增多,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求,对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消防监督管理的重点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呈现出不同的火灾特点,有效地对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隐患特点进行分析,深入研讨火灾事故的影响因素,才能制定相应的对策,推进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文章对北京奥运场馆的消防管理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
-
-
王雲辉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聚集场所的数量与日俱增。而由于公众聚集场所人口密集度大,所以防火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所以,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避免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隐患,了解公众聚集场所防火的注意事项,是的维护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
-
吴旻
-
-
摘要:
针对各种公众聚集的火灾多发地区,并分析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公众场所的消防检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消防监督管理对策。其中,以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尤为突出,公众聚集场所因为其发生火灾事故较多、损失大、人员伤亡比例大而容易造成特大火灾的出现,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虽然在不断的处理,但仍旧还是频频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有效的加强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督,是目前消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
-
邱森
- 《2017年电气防火专业委员会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本文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细化分析,提出了当前公众聚集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同时指出了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
-
-
-
王新会
- 《2015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聚集场所越来越多,而火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主要分析了公众聚集场所烟气的危害、成因及解决的方法,减少烟气生成量,采用积极主动的防排烟设施,以期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
-
-
方燕培
- 《2015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公众聚集场所内火灾风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起群死群伤事件,社会影响大,因此对公众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火灾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提出了适合应用于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以期对此类场所的防火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
陈蕾;
刘顶立;
付壬伟
-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调查了解公众聚集场所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现状,本文针对长沙市天心区公众聚集场所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公众聚集场所人员在报警意识以及报警方法、火灾危害和火场逃生自救技能方面掌握较好,但对灭火器及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使用方面非常差;针对调查人员所在具体场所的问题显示,调查对象对自己所处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安全出口的位置关注很少;从人员特性对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得知,城市常住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高于流动人口,女性的高于男性,青年人的高于老人和小孩.针对问卷反映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灭火器、消火栓等基础消防设施的实操练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等几点建议.
-
-
毛晓杰
-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基于财产保险业务统计结果,应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公众聚集场所的使用性质和所采取的消防设施等因素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浮动厘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火灾风险评估的公众聚集场所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费率浮动厘定的方法.
-
-
-
方瑞利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对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了各类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提出适合我国公众聚集场所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对实施步骤进行了说明,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综合以上工作,编制火灾风险评估报告书,对所做各项研究分析工作的总结,应当内容全面,条理清楚,数据完整,查出的问题准确,提出的整改措施具体可行,评估结论客观公正,并在报告中明确所选用分析方法、各项数据来源、各类假设的可行性。
-
-
寇东涛;
杨眉
- 《2014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级城市形成一定规模的地下建筑公众聚集场所明显增多,大量的地下空间被投入使用,火灾隐患也不断滋生,给消防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立足实际,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地下空间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特性和突出消防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