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层开采
保护层开采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35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安全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541356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煤、煤矿安全、煤炭工程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深部煤炭开采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论坛、第13次全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学术大会暨软岩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会议等;保护层开采的相关文献由763位作者贡献,包括程远平、袁亮、路洋波等。
保护层开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1356篇
占比:99.94%
总计:541673篇
保护层开采
-研究学者
- 程远平
- 袁亮
- 路洋波
- 霍丙杰
- 刘勇
- 李志梁
- 涂敏
- 王庆
- 王海锋
- 程志恒
- 贺爱萍
- 黄旭超
- 严敏
- 俞启香
- 刘黎
- 孟贤正
- 宋锦虎
- 张创业
- 张强
- 惠功领
- 李东印
- 李振
- 李树刚
- 杜泽生
- 段志华
- 王宏图
- 王金宝
- 石必明
- 程详
- 胡国忠
- 范张磊
- 谢晶
- 赵鹏翔
- 韩刚
- 高明忠
- 黄华州
- 丁国利
- 丁洋
- 乔建永
- 于岩斌
- 于红
- 付京斌
- 付华
- 代志旭
- 何江
- 倪冠华
- 冯康武
- 冯雷
- 刘依婷
- 刘光雨
-
-
刘刚
-
-
摘要:
根据保护层选择的相关原则,优先选择无突出危险或者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应优先选择8_(1)煤层作为保护层,依据煤层赋存条件8_(1)、8_(2)煤层间距仅6.33m,且存在合并为一层区域,选择8_(1)煤层作为保护层会受到强突出煤层8_(2)煤层威胁,卸压瓦斯涌入,造成瓦斯治理难度极大,不利于防突等安全工作。因此,利用开采下保护层(15号煤层)保护8_(1)煤层,即上行开采,既可消除上部煤层瓦斯突出危险性,也可在采前预抽8_(1)煤的瓦斯,降低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和超限,改善上部煤岩层掘进的矿压状况,有利于合理进行层间的采掘衔接部署,大幅度提高矿井生产能力。
-
-
霍晶晶
-
-
摘要:
针对某矿突出低渗透率煤层群开采,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防治难题,分别对9号煤与15号煤开采保护层进行可行性论证,重点对上保护层开采与下保护层开采的实际要求与区别,在瓦斯突出强弱程度、最大保护垂距、卸压效果以及下保护层开采对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破坏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5号煤层作为开采保护层。
-
-
姬东;
张博;
贾卫东;
孙鹏
-
-
摘要:
为建立适合矿区特点的“一矿一策、一区一策、一面一策”的瓦斯治理方案,下峪口煤矿瓦斯治理方案以瓦斯综合治理为中心,在深化矿区煤与瓦斯动力灾害与瓦斯地质认识上,调整矿井生产能力与生产布局,按照“以抽定产、以风定产、工程先行、技术突破、装备升级、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瓦斯综合治理思路进行了方案优化。下峪口煤矿主要采取以保护层开采与卸压瓦斯抽采相结合、穿层和本煤层钻孔抽采相结合的井下瓦斯综合抽采方案,实现矿井“抽、掘、采”协调开采。该方案优化对具有相似条件的突出矿井的瓦斯治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及应用前景。
-
-
郝元伟
-
-
摘要:
在总结某矿1413(1)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立体瓦斯抽采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顶板高抽巷抽采、地面钻井抽采、顶板钻场瓦斯抽采、初采期间尾巷抽采、工作面顺层孔抽采和工作面采空区抽采优化方案,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现场考察。考察结果表明,1413(1)保护层工作面瓦斯治理效果显著,不仅实现了安全生产,而且可以指导其他类似条件下工作面的开采。
-
-
唐勇;
徐立鹏;
刘军;
张鹏
-
-
摘要:
为了掌握滞后保护层开采不同时间对煤巷掘进的影响,统计分析了23308工作面两条顺槽掘进期间的预测指标、回风瓦斯浓度、掘进速度。分析结果表明,23308进风顺槽掘进时滞后上覆保护层开采4~6个月,掘进期间回风瓦斯浓度为0.45%~0.79%,平均月进尺80m;23308回风顺槽掘进时滞后上覆保护层开采13~19个月,掘进期间回风瓦斯浓度为0.14%~0.35%,平均月进尺180m。通过测试邻近层3^(#)下煤层钻孔瓦斯涌出量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为后续采掘接续安排提供参考。
-
-
杜留群
-
-
摘要:
为提高孟津煤矿资源回采率、防止出现采掘接替紧张,孟津煤矿基于“110”工法,采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无煤柱开采技术在该矿二_(2)-11031工作面胶带巷进行切顶留巷试验研究。为解决留巷区段的通风和生产需要,在巷道末端向下施工回风立眼,与11030工作面切眼底抽巷连通,形成“Y”型通风系统。回风立眼的施工和应用表明,回风立眼安全、高效、快速施工完成,施工完成的回风立眼满足通风和生产需要,保证了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
-
-
张玥
-
-
摘要:
磴槽煤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矿井,开采保护层是有效预防突出的技术之一,通过对保护层开采防突效果进行考察,研究了保护层开采前后蹬槽煤矿22041工作面煤层变形量、透气性系数、瓦斯抽采量。现场实验结果表明,被保护层22041工作面在下保护层22521工作面开采后,受到采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经过充分卸压,煤层最大膨胀变形可达4.98 cm,相对膨胀变形15.09‰。被保护层透气性系数由保护层开采之前的0.06~0.2174 m^(2)/(MPa^(2)·d)增大为保护层开采后的3.4547~15.1884 m^(2)/(MPa^(2)·d),透气系数增大了57.5~69.8倍。被保护层瓦斯抽采总量达153206 m3,其中,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量达121033 m3。对被保护层在保护层开采前后的煤层变形量、透气性系数、瓦斯抽采量进行综合评价说明,22521煤层开采对22041煤层起到了区域消突的保护作用。
-
-
邱玉铭
-
-
摘要:
为解决阜生矿瓦斯治理效果差造成的采掘失调问题,保证产量达标,经决定采取开采保护层卸压消突措施。通过合理选取多个可供开采的保护层,并对各保护层从开采安全、保护效果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下保护层的铝土泥岩作为15号煤层的保护层开采。预估可完全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的同时,单个工作面可节约瓦斯治理费用1 857.82万元,掘进巷道单进水平可由每月100 m提升至200 m,矿井年产量可由80万t提升至120万t。
-
-
柴敬;
刘永亮;
王梓旭;
雷武林;
张丁丁;
欧阳一博;
孙凯;
翁明月;
张有志;
丁国利;
郑忠友;
张寅;
韩刚
-
-
摘要:
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评价及范围划定是保护层开采防冲技术应用的重要指标。以呼吉尔特矿区葫芦素煤矿上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光纤传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保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获得了上保护层开采后下伏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被保护层应力释放率及其变化特性,得出了被保护层卸压角和底板破坏深度等参数。设计了3个钻孔将光纤植入工作面底板,实现了底板煤岩体的走向90.36 m、倾向128.47 m、垂向36.45 m空间范围内的卸压效果的实时监测。获得了工作面推进从-300~+255 m的保护层卸压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上保护层开采底板煤岩体应力沿推进方向可划分为“原岩应力-应力集中-应力释放-应力恢复”4个阶段,应力集中阶段位于工作面前方60 m范围内,应力释放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8~10 m以后区域,应力恢复阶段在工作面后方58~67 m以后区域。保护层开采后底板应力释放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垂直方向上应力释放率峰值波动范围为4.2%~71.6%,应力释放率峰值随底板深度增加呈负对数减小。水平方向上应力释放率峰值位置与底板深度之间呈对数关系增大,底板深度越大应力释放率峰值滞后工作面距离越远。将应力释放率为10%作为卸压临界值,确定了2^(-2)中煤倾向卸压角为53.7°,走向卸压角为63.5°,光纤光栅和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测得的临界卸压深度分别为29.8和30.0 m,与理论计算结果偏差为1.1%~1.3%。分布式光纤测得的最大应力释放率为24.5%,光纤光栅测得的最大应力释放率为63.3%~81.0%。最后,分析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光纤光栅测试在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监测中的测试结果差异,对比了光纤测试和经验公式计算的底板破坏深度。光纤传感技术为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实现了数据采集、空间维度上对被保护层卸压效应的分布式、连续监测。
-
-
陈军;
张文清;
张振
-
-
摘要:
为了分析18125保护层工作面开采对被保护18124工作面卸压范围及保护效果,该文进行了18125工作面关键保护层回采对被保护层4煤的卸压范围的现场考察。对被保护层煤层变形量以及煤层卸压瓦斯抽采效果的观测分析表明18125工作面关键保护层开采后走向卸压角为60°,倾向卸压角为75°;保护层工作面回采后,被保护层18124工作面的压力分布为正常压力带(距离工作面前方约40m以前)、集中应力带(距工作面前方40m~5m范围内)和卸压带(超前5m至工作面后方100m)。
-
-
-
张建;
陈文斌;
焦志军;
赵彬
- 《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理论分析、软件模拟和结合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对上保护层开采条件下被保护煤层周围岩体的应力分布、煤层膨胀变形特征和裂隙发育、煤层透气性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对谢一矿5131(5)保护层开采进行现场试验研究,通过对穿层抽采钻孔瓦斯抽采浓度的测定,反映出煤层中应力分布情况,从而得出现场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吻合,保护层开采后瓦斯抽采浓度提高2倍。
-
-
任波;
薛俊华;
桑树勋;
黄华州;
徐宏杰;
武杰
- 《深部煤炭开采灾害防治工程技术论坛》
| 2014年
-
摘要:
以淮南矿区地面瓦斯抽采工程实践取得的大量资料为基础,结合物探测井和透孔成果,分析了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瓦斯抽采井井孔破坏特征、井孔受力与破坏形式及井孔破坏的影响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采动影响下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以错断和变形为主,主要发生在松散层下部厚黏土层内部和基岩段中上部的软硬性交界面;岩层的层间滑移、非均布挤压和离层是造成地面瓦斯抽采井破坏的根本原因,层面的滑移规律和岩层力学特性是井孔受力、变形、破坏的关键因素,地质条件在垂向上决定了井孔破断的位置和井孔破坏的方式,岩层厚度、岩性组合及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剪切破坏、轴向拉压破坏发生程度和位置具有控制作用,高煤炭生产强度是引起岩移破坏井孔的直接原因.在保护层开采条件下寻找采动岩移引起地面抽采井破坏的低危险区,合理布置抽采钻孔,可减轻采动对钻井的破坏作用.
-
-
-
罗孝勇;
胡敏
- 《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朱集东煤矿一水平首采C组煤,其中13-1煤层为强突煤层,矿井选取11-2煤为关键护层先行开采.保护层开采期间采用"一面三巷、一巷多用、联合治理、连续开采"瓦斯治理模式,有效的保护了13-1煤层.为进一步确保被保护层工作面安全高产高效的回采,朱集东煤矿1111(3)工作面回采期间,除了对本煤层采空区进行抽采外,主要还采用顶板走向钻孔穿透上覆15煤(不可采)层配合全程插接式护孔套管抽采上邻近层瓦斯及围岩裂隙内残余瓦斯.
-
-
余意
- 《2015年安徽省煤炭学会通风安全专业委员会七届一次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保护层开采是对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首选的经济有效的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但,开采保护层时既要治理本煤层瓦斯,还面临着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涌入保护层工作面,所以在开采保护层时瓦斯治理难度大,同时矿井进入深部开采后也面临着地温的问题,职工作业环境极差.以潘一矿东井1252(1)首采面为工程实践,采用"一面五巷、沿空留巷、Y型通风、地面钻井"的瓦斯治理模式,形成井上下立体抽采格局,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120~130m3/min,抽采率达到91%,浓度大于30%的高浓瓦斯抽采量占瓦斯抽采总量的85%,回风流瓦斯0.3~0.4%,实现了煤与瓦斯共采,为同类型采煤工作面开采提供参考.
-
-
程远平
- 《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
| 2013年
-
摘要:
随着中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突出煤层的数量不断增加,以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和强化预抽煤层瓦斯技术为代表的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受到国家和煤炭企业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中国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通过中国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严重性分析,阐述了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区域性治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保护层开采及卸压瓦斯抽采技术和强化预抽煤层瓦斯技术的发展现状,文中还总结了淮北、阳泉、郑州和沈阳5个矿区(井)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实例,最后对中国区域性瓦斯治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
- 《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
| 2013年
-
摘要:
保护层开采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煤层群时,首选经济有效的区域防突措施.但开采保护层时既要治理本煤层涌出的瓦斯,还面临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涌入保护层工作面,所以在开采保护层时同样面临着瓦斯治理的难题.以渝阳煤矿N2709工作面为例,介绍保护层工作面开采期间的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控制在0.7%以下,工作面产量大幅提高,由原来10kt/月提高到现15kt/月。安全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施工本层大孔径深孔抽放钻孔,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煤壁和落煤的瓦斯涌出,施工底板穿层抽放钻孔和回风巷布置上邻近层钻孔,有效地解决了卸压瓦斯大量的向保护层工作面涌出。降低了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来源,确保工作面回采期间回风瓦斯不超限,保证了安全生产。
-
-
欧阳建江
- 《第13次全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学术大会暨软岩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在急倾斜高突矿井煤层群开采工作中,优先合理选择开采保护层,推进瓦斯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从根本上消除突出危险,才能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生产.在选择开采保护层时应遵守下列要求:首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当煤层群中无突出危险的煤层有几个煤层都可作为保护层时,应根据安全、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综合比较分析,择优选定。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应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保护层,但在此保护层中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选择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选择下保护层,但在开采下保护层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
-
-
欧阳建江
- 《第13次全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学术大会暨软岩分会第二届理事会换届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在急倾斜高突矿井煤层群开采工作中,优先合理选择开采保护层,推进瓦斯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性治理转变,从根本上消除突出危险,才能实现矿井本质安全生产.在选择开采保护层时应遵守下列要求:首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当煤层群中无突出危险的煤层有几个煤层都可作为保护层时,应根据安全、技术和经济的合理性,综合比较分析,择优选定。矿井中所有煤层都有突出危险时,应选择突出危险程度较小的煤层作保护层,但在此保护层中进行采掘工作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选择保护层时,应优先选择上保护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选择下保护层,但在开采下保护层时,不得破坏被保护层的开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