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副瓣

低副瓣

低副瓣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58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34284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电波科学学报、电讯技术、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电子机械与微波结构工艺学术会议、第八届全国毫米波亚毫米波学术会议、2010年全国军事微波会议等;低副瓣的相关文献由833位作者贡献,包括高铁、焦永昌、李建新等。

低副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4284 占比:99.86%

总计:134477篇

低副瓣—发文趋势图

低副瓣

-研究学者

  • 高铁
  • 焦永昌
  • 李建新
  • 王昊
  • 黄进
  • 丁晓磊
  • 尤清春
  • 徐朝阳
  • 杨仕文
  • 杨文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玲珑; 徐钦; 赵起超; 张继浩; 刘宇
    • 摘要: 为满足单脉冲雷达超低空、抗干扰能力使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和差波束同时低副瓣的设计方法,采用基于二级子阵的和差网络设计,综合圆形阵面、和波束Taylor加权以及差波束密度加权技术,实现和、方位差、俯仰差波束低副瓣,降低大型相控阵天线馈电网络的复杂性和硬件成本。采用该方法实现波束宽度2°×2°的大型相控阵天线设计,实测结果表明,接收和波束副瓣电平<-28.9 dB,方位差波束副瓣电平<-20.4 dB,俯仰差波束副瓣电平<-23 dB。
    • 桂万如; 杨如意
    • 摘要: 为使阵列天线同时具有高增益、低副瓣和高交叉极化比的特性,文章通过在馈源上放置龙勃透镜来提高天线增益,对馈电网络进行幅度加窗和180°反相馈电设计,大幅降低了天线的副瓣,提高了天线的交叉极化比。
    • 张家豪; 邹祎玮; 郭庆功
    • 摘要: 为提高阵列天线的抗干扰能力,设计实现了一种Ka波段的8×8低剖面低副瓣小型缝隙阵列天线。天线通过双层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实现低剖面与小型化;利用渐变式斜极化缝隙单元与对折反向式一分八不等分威尔金森功分器实现了切比雪夫分布,从而抑制副瓣电平(SLL)。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S_(11)<-10dB的阻抗带宽约5%,工作频带36~38GHz内增益23.3dBi,水平方向SLL低于-20.2dB,垂直方向SLL低于-22dB,阵列尺寸为6.4λ_(0)×6.4λ_(0)×0.14λ_(0)。
    • 傅世强; 张宁; 房少军
    • 摘要: 提出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新型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单元天线采用叠层切角圆极化微带结构,通过八边形边界布局和顺序旋转交叠组阵技术,实现了天线阵方向性图的对称性和圆极化辐射性能的最优化;馈电网络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和最大平坦式阻抗变换器实现不等功分宽带阻抗匹配,通过改进馈电方向寻求对称结构,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制作了天线阵实物并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3.2~4.6 GHz频段内S_(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36%;在3.8~4.5 GHz频段内顶点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17%;在4~4.4 GHz频段内天线增益均在15 dB以上,最高增益达17 dB。
    • 王建; 钟春斌; 林志成
    •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子阵的稀布阵方法。子阵类型分别有2×2规则子阵和3×3九选四非规则子阵,其中3×3子阵只有4个单元被激励。同时为了降低加工难度,设计2×2和3×3子阵使用相同的TR。通过优化设计确定了阵列中间采用2×2,边缘采用3×3的布阵方法。仿真结果显示此布阵方法可以将副瓣压低至-24.5dB。与传统相控阵布阵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布阵方法具有成本低,副瓣低,结构简单的优点。
    • 杨蕊; 雷雪; 高峻; 李天鹏; 赵明洋
    •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的多功能化应用需求,设计一款双频、低副瓣并馈连续横向枝节(Continuous Transverse Stub,CTS)天线。天线采用共享口径,并联馈电与辐射枝节非均匀能量分布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双频低副瓣特性,并用平行板双工器实现高/低频信号的隔离。仿真结果显示,天线在两个频段内(17.7~21.2 GHz、27.5~31 GHz)E面副瓣电平均低于-20 dB,端口隔离度在低频优于20 dB,高频优于25 dB,增益分别为26.4~27.6 dB和30.6~31.4 dB,口径效率分别为75%~82%和85%~89%。
    • 张闻涛; 汤晓云
    • 摘要: 将驻波缝隙阵天线中的并联缝隙等效为微波电路,按照传输线方程推导了缝隙导纳的计算公式,用仿真软件提取了缝隙参数,拟合出了谐振缝长随偏移量的变化曲线、谐振电导随偏移量的变化曲线,设计了一个10单元的端馈的W波段SIW缝隙天线阵,具有低剖面、宽带、低副瓣的特性,满足引信天线设计的要求。
    • 范文颖; 侯庆文; 陈先中
    • 摘要: 针对微带天线带宽较窄的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地下煤矿机器人环境感知的宽带低副瓣毫米波微带阵列天线。该毫米波天线阵列由主辐射单元层、寄生贴片层以及空气层构成。主辐射单元采取道尔夫-切比雪夫阵列综合方法以实现低副瓣特点,空气层和寄生单元通过降低等效介电常数及增加新的谐振点有效展宽天线带宽,T形功分器馈电网络设计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HFSS仿真结果表明,天线的-10 dB阻抗带宽为7 GHz,工作频率为76.6~83.6 GHz,E面最大副瓣电平为-15 dB,H面最大副瓣电平为-24 dB,最大增益为17 dBi,满足了毫米波雷达远近距离切换和复杂散射介质回波灵敏度的应用需求。与目前的77 GHz毫米波天线相比,此天线有效降低了副瓣电平,进一步拓展了工作带宽,提高了雷达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分辨率。针对地下煤矿复杂的地磁环境特点,该天线所具有的强抗干扰能力和高分辨率等性能在地下巷道环境感知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 余思豪; 姚振东; 张智强
    • 摘要: 在利用雷达进行目标探测时,通常需要雷达天线具有低副瓣特性以便在杂波和目标中进行精确识别,从而改善雷达探测强度,提高信号质量。针对此要求,提出工作于C波段可应用于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的高增益低副瓣阵列天线,该阵列天线由64个微带单元组成。微带天线单元采用开槽嵌入式结构馈电,同时改变嵌入深度对单元进行阻抗匹配。阵列使用并联的8组天线,每组天线串联4个1/4阻抗变换线实现阻抗匹配,调控天线单元的输入功率实现阵列的泰勒加权,从而有效地将天线方向图副瓣值降低。在微带阵列天线中心设计同轴馈电结构,并对整个阵列进行参数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微带阵列天线在5.51~5.67 GHz的阻抗带宽范围内增益可达到21.2~22.3 dBi,副瓣电平大于25 dB,具有高增益、低副瓣的特点。
    • 凌晓曙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副瓣波导窄边裂缝阵列天线的设计方法,阵元采用泰勒分布。根据指标,通过传统理论分析建模计算缝隙参数,利用仿真软件调整设计参数对缝隙地谐振结构进行精细化设计,获得合适的天线阵列方向图和实物测试结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