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传播阻断地区有史经治血吸虫感染者的情况.方法 曾有血吸虫感染史并经规范的病原学治疗,治后粪检阴性且末次病原学治疗后无明确再感染史者,经县、省2级确认后,详细了解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及现病史,做相关的医学检查.结果 88例患者中男28例,女60例,平均年龄(70.1±7.1)岁,均曾感染过血吸虫,经1~4次抗虫治疗,1976~1985年连续进行了平均(24.68±7.07)次粪检,结果均为阴性;居住地末次发现钉螺的时间多数在1976年,最晚在1983年.本次调查显示患者肝脏多呈纤维化改变,Ⅲ级改变者33例(53.2%),Ⅱ级者21例(33.9%),Ⅰ级者6例(9.7%),0级者2例(3.2%);脾脏肿大6例(9.7%),肋下(24.00±8.02)mm,无门静脉内径增宽及腹水阳性者.各项指标的均值在正常范围,阳性情况ALT为6例(6.8%)、AST为13例(14.8%)、γ-GT为21例(23.9%),A/G低于1.5者19例(21.6%);纤维化指标中HA、LN、CⅥ及PⅢP阳性分别为17例(19.3%)、3例(3.4%)、1例(1.1%)及2例(2.3%).结论 传播阻断地区的有史经治人群,大部分存在肝纤维化,其中1/5~1/4人群的肝纤维化仍处于活跃状态,肝功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结合新发展晚血现象的产生,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应是今后血防工作的新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