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伊斯兰极端主义

伊斯兰极端主义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世界政治、宗教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1888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当代世界、瞭望等; 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相关文献由8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海鹏、余万里、周意岷等。

伊斯兰极端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4.74%

专利文献>

论文:1888 占比:95.26%

总计:1982篇

伊斯兰极端主义—发文趋势图

伊斯兰极端主义

-研究学者

  • 李海鹏
  • 余万里
  • 周意岷
  • 宛程
  • 施雪琴
  • 李立
  • 杨恕
  • 桂晓伟
  • 汪波
  • 王晋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伟伟
    • 摘要: 东突是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恐怖主义威胁,其妄图以暴力恐怖手段实现分裂国家,在新疆建立所谓“东突厥斯坦国”的政治图谋,为此,“东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境内外制造了一系列的暴力恐怖事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以乌鲁木齐发生的“七五”事件为顶峰,因此,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打击,英国是世界上遭受恐怖主义威胁较为严重的国家,为打击滋生恐怖主义的极端主义思想,英国自21世纪以来开展的反恐斗争重点就是其实行的一系列去极端化政策。所以,本文通过分析说明英国去极端化政策的相关内容,探讨其中对我国新疆地区去极端化政策有借鉴意义的部分,用以指导我国的去极端化政策研究及制定。
    • 毕洪业; 肖佳
    • 摘要: 在后冷战时代,宗教极端主义成为各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重大挑战,其中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影响较大.伊斯兰教作为俄罗斯的传统宗教,在促进社会稳定、巩固家庭和精神道德价值观方面发挥着积极意义,但伊斯兰教政治化也助长了激进的一面.在转型期的俄罗斯,伴随着伊斯兰复兴思潮与运动的兴起,伊斯兰极端主义也得以滋生并迅速蔓延开来.俄罗斯的伊斯兰极端主义趁转型之初联邦中央政权式微而企图推动北高加索地区独立,建立所谓的"伊斯兰国家",从而给俄罗斯国家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在全球伊斯兰极端主义泛起的背景下,伊斯兰极端主义问题在俄罗斯一直存在,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 张冠男
    • 摘要: 近年来,欧洲爆发多起由伊斯兰极端分子实施的恐怖袭击事件,暴露出其内部宗教和价值观冲突日趋激烈.历史上,穆斯林曾先后三次掀起向欧洲迁徙的浪潮,一直以来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军事、政治、宗教、社会等层面深度互动,两者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在欧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欧洲规模最大的少数族裔,穆斯林移民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和文化多元繁荣作出了贡献,但也面临与主流社会交融不畅、情感疏离、认同错位等问题.穆斯林移民与欧洲主流社会之间的隔阂乃至矛盾也对当前欧洲民意思潮、政策走向、内外关系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 许超; 姚振
    • 摘要: 为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英国反恐斗争的重点是实行一系列去极端化政策,该政策推行的背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英国多元文化主义实践的失败,制造了穆斯林少数族群与英国主流社会之间的"平行社会",使穆斯林少数族群不断被边缘化,面临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因伊斯兰极端主义兴起而出现的伊斯兰恐惧症,使英国社会产生了对穆斯林的偏见,反过来又加速了英国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兴起,伊斯兰解放党在此过程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恐怖主义组织重点袭击、"独狼"式恐袭防不胜防、错误的军事干预别国外交政策,使英国反恐陷入越反越恐的窘境.
    • 谢成因
    • 摘要: 菲律宾本土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相较于贫困、腐败、宗教冲突等菲国内因素,近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作为外部因素对菲国内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的产生起到了更突出的作用.在菲国内活动的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既包括菲律宾本土恐怖组织也包括国际恐怖组织在菲分支.菲律宾本土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双重性质"和"内外联系复杂"等特点;"9·11"事件发生前,"基地"组织在菲活动较为频繁,2014年"伊斯兰国"建立后,菲国内一些恐怖组织宣誓效忠"伊斯兰国"领导人,此后这些恐怖组织便以"伊斯兰国"在菲分支身份开展活动.在"后伊斯兰国"时代,菲律宾本土宗教极端主义恐怖组织呈现出组织发展国际化和自杀式袭击常态化等发展趋势.
    • 桂晓伟
    • 摘要: 任何极端主义行动最终都要依靠个体完成,但是既有研究主要从文本概念、法律制度、宏观结构和组织行为等视角研究伊斯兰极端主义,而较少关注个体投身其中的心路历程.本文从"个体社会心理"的微观视角,分析了"世界观的异化""存在感的缺失""极端思想的鼓动""极端组织的改造"四个要素在促使个体完成激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本文详细阐述了四个要素的基本内容、具体作用、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在重要性上的差异,以期为更好地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有益的启发.
    • 章远
    • 摘要: 当下,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扩张不仅给国际安全与国际制度带来了威胁和冲击,也对全球治理构成了严峻挑战.在“伊斯兰国”组织身上,伊斯兰极端主义集中表现为“准国家化的叛乱组织”“跨国恐怖主义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意识形态”三种威胁.在安全层面,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扩张造成了诸多恶劣影响,如挑战国家主权、加剧安全私有化、推动宗教因素的安全化等.在国际制度层面,伊斯兰极端主义影响了西方大国和国际组织的议题设定和相应决策,令国际社会难以合作打击极端主义;同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世界的“伊斯兰恐惧症”,破坏了伊斯兰教的国际形象,加剧了伊斯兰世界、伊斯兰文明与国际体系间的紧张关系.在全球层面,伊斯兰极端主义不仅侵蚀着全球治理所需要的国家间信任,还制造出许多全球治理领域的特殊难题.
    • 李立; 汪波
    • 摘要: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受到伊斯兰极端主义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欧洲国家中最早制定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战略的国家.英国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的“预防战略”分为三个不同的实施阶段,是欧洲国家中唯一经过内部再评估和修订的战略,对于指导英国政府制定打击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具体措施意义重大.同时,英国政府还通过不断完善英国国内的反恐立法、加强与穆斯林群体对话、帮助穆斯林群体提高社会经济地位、为穆斯林提供朝觐服务四种方式加强去极端化.在打击国际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方面,英国政府的打击重点主要是“基地”组织和“伊斯兰国”,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目前来看,伊斯兰极端主义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依然不可低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