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补文
以文补文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2年内共计185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专利文献33755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财政、文化月刊、河南图书馆学刊等;
以文补文的相关文献由170位作者贡献,包括梅重阳、严锡干、傅东等。
以文补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3755篇
占比:99.45%
总计:33940篇
以文补文
-研究学者
- 梅重阳
- 严锡干
- 傅东
- 朱允祜
- 程春焱
- 高占祥
- 丛石
- 严建国
- 丹冬
- 乔亚光
- 于景慧
- 于江
- 伍锐强
- 佘定喜
- 余常海
- 余酉生
- 佟维群
- 傅渝
- 兰风
- 关欣
- 刘兴戎
- 刘志
- 刘昌玉2
- 刘毓富
- 刘波
- 刘润辉
- 刘磊
- 刘积斌
- 刘红川
- 刘良初
- 刘逸
- 刘青
- 厉华
- 吕宝华
- 吴华先
- 吴栋林
- 周导
- 喻晓良
- 地泉
- 坤林
- 夏淑萍
- 孔宪楷
- 孙朝霞
- 孙进舟
- 孙重林
- 孙韬
- 孟祥林
- 尹华宣
- 崔玉山
- 巴特尔
-
-
-
蓝强
-
-
摘要:
作为人类智慧传承的图书馆,知识却不能得到完善的保存与利用.本文从图书馆“信息黑洞”表征入手,深入剖析了图书馆信息黑洞的形成原因,即图书馆在服务定位、管理以及自收支问题上的弊病,同时结合图书馆当前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消除图书馆信息黑洞的措施.
-
-
程焕文
-
-
摘要:
正中国公共图书馆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中国大陆没有"公共图书馆"。这是我个人的一个非常不著名的论断。我之所以这样说,既不是妄自菲薄或者民族虚无,也不是否定中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成就,而是在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近60年来,中国大陆
-
-
-
刘良初;
龙四清
-
-
摘要:
专业期刊是期刊的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探讨专业期刊市场化运作之路,使专业期刊走出困境,对期刊业的繁荣意义非常重大.本文就专业期刊市场化运作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一些分析,以期对专业期刊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
-
-
金元浦
-
-
摘要:
正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展开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内容产业走向新世纪文化经济世界大舞台的中心。近年来,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高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着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内容文化
-
-
傅渝
-
-
摘要:
正 我国在未实行改革开放之前,凡是国家设立的文化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事业单位,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文化机构凭籍自身行业优势,纷纷走向市场,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第三产业中举足轻重的文化产业,其体制则由事业型转化为经济实体。另一方面,有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机构改革中,根据其文化属性和行业特点,仍保留为全民所有制事业性质,它们围绕本职业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济活动和规模各异的产业项目,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进程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
-
白羽
-
-
摘要:
正 文化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普通百姓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文化馆因而也逐步形成了一个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阵地,并担负着文化的宣传指导工作。如何
-
-
谌蕾
-
-
摘要:
正 新的历史时期,作为群众文化事业的主力军——省、市政府设立的群众艺术馆及县级政府设立的文化馆(以下简称两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纷纷走向改革、探索之路。在想方设法竭力搞好群文主业,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又千方百计地积极兴办各种文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从最初搞起“有
-
-
胡小云
-
-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文化产业以其快速发展的态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广东关于建设文化大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预示着文化产业将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