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鼢鼠

鼢鼠

鼢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9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专利文献138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高师理科学刊、兽类学报、陕西林业科技等; 鼢鼠的相关文献由633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军虎、韩崇选、徐金成等。

鼢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 占比:48.70%

专利文献>

论文:138 占比:51.30%

总计:269篇

鼢鼠—发文趋势图

鼢鼠

-研究学者

  • 苏军虎
  • 韩崇选
  • 徐金成
  • 张同作
  • 王明春
  • 宋鹏飞
  • 花立民
  • 蔡振媛
  • 付和平
  • 刘荣堂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光; 狄威; 程武学
    • 摘要: 利用低空遥感的无人机拍摄草原影像,获取草原鼠害的信息,为鼠害监测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以若尔盖县辖曼乡一个受鼠害破坏程度较高的小牧场为实验区,利用DJI Phantom 4Pro无人机获取该实验区的航拍照片,处理得到春季和夏季的鼢鼠鼠害区两幅低空遥感正射影像,再使用灰度阈值分割、优选色彩纹理、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BP神经网络4种方法,对春夏两季影像的草地表面鼢鼠鼠害信息进行提取,从空间精度和定量精度两个方向评价鼢鼠鼠害提取结果,通过对比得到在春季和夏季的最优提取方法.结果表明:1)若尔盖草原春季比夏季更有利于提取鼢鼠鼠洞信息.2)在春季的影像中,从空间精度来看,灰度阈值的分割方法相较于其他3种方法是分类精度较低的.在定量精度上,基于规则的面向对象在各项指标中都是最优的,是在春季影像中提取鼢鼠鼠丘最准确的方法.3)在夏季影像中,优选色彩纹理与BP神经网络方法在空间精度上有着不错的分类效果.在定量精度上,BP神经网络在数量精度、面积偏离度和形状偏离度均是最优的,其余指标与另3种方法相比也属于较好的,是提取夏季影像鼢鼠土丘的最优方法.
    • 方青慧; 康宇坤; 张倩; 孙小妹; 张德罡; 苏军虎
    • 摘要: 为明确放牧管理模式对高寒草甸鼢鼠鼠丘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于2019年10月和2020年5月,分别采集禁牧、生长季休牧、传统放牧和连续放牧4种长期放牧管理模式下鼠丘土壤种子库,分析其密度、组成、多样性及与植被群落物种之间的相似性。结果发现:放牧显著影响鼢鼠鼠丘土壤种子库特征。与禁牧相比,连续放牧(5月)与生长季休牧(10月)模式下鼠丘的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增加(PRG>CG>NG。Sorensen相似性分析发现,5月和10月鼠丘土壤种子库与植被群落物种之间的相似性指数均在连续放牧管理模式下最大,分别为0.58(5月)和0.57(10月),大小次序为CG>RG>TG>NG(5月)和CG>TG>RG>NG(10月)。放牧会影响鼠丘土壤种子库特征,进而对鼠丘斑块的演替产生影响。
    • 徐满
    • 摘要: 通过总结近几年对木兰林区草原鼢鼠的防治经验,分析其生活习性,研究草原鼢鼠的防治方法,对林区内的草原鼢鼠防治效果进行对比。通过对各种防治方法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对比,总结出适用于木兰林区的草原鼢鼠最佳防治方法。
    • 王照魁; 武仙竹; 张自强; 李慧萍; 郭强
    • 摘要: 河南省新乡市汉代空心砖墓考古中,发现有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东北鼢鼠(Myospalax psilurus)这2种小哺乳动物标本.可鉴定标本数(N1SP)总计40件,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最小个体数(MNI)均为3.中华鼢鼠下臼齿嚼面视齿脊排列呈斜"ω"形,ml舌侧3个凹角(凹沟),唇侧2个凹角;m3、m3舌侧和唇侧均有2个凹角.中华鼢鼠上门齿宽3.00~3.10mm.上第3臼齿长2.74~3.20 mm,宽1.86~2.08 mm.下齿缺长6.50mm,ml~m3总长11.30 mm.下门齿宽2.76~3.00 mm.ml 长4.40~4.64 mm,宽2.76~3.00 mmom2长3.80~3.84 mm,宽2.36~2.80 mm.m3长2.50~2.76 mm,宽1.80 mm.东北鼢鼠下门齿釉质颜色比中华鼢鼠略浅.下门齿小于中华鼢鼠,m3后端退化状态也比中华鼢鼠明显.东北鼢鼠下齿缺长6.16mm,ml~m3总长12.58 mm.上门齿宽2.36~2.60 mm.下门齿宽2.26~2.40 mm.ml 长4.52 mm、宽2.40 mm,m2长3.80 mm、宽2.20 mm,m3长2.90 mm、宽1.90 mm.我国历史时期田野考古中,小哺乳动物标本采集及研究工作很少.新乡地区现今仍生活有中华鼢鼠、东北鼢鼠,但其在历史时期生存情况未有过考古研究.该次在新乡汉墓中发现中华鼢鼠、东北鼢鼠,是新乡地区考古中首次发现鼢鼠遗骸,同时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发现鼢鼠属材料最多的地点.本研究工作反映,小哺乳动物考古应在我国考古发掘中受到更多重视.新乡汉墓中华鼢鼠、东北鼢鼠遗存的发现,指示该地区现今肥沃的砂质耕地和林灌植被等在汉代时已经是人们稳定的生态背景和自然环境.中华鼢鼠、东北鼢鼠均是习于独栖的穴居动物,这些动物个体集中出现在汉墓中,应是当时古居民捕食及随葬文化造成的结果.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及其以后历史时期考古中首次确定古代居民对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捕食现象,以及利用中华鼢鼠、东北鼢鼠进行随葬的考古学文化现象.
    • 于梦芸
    • 摘要: 本文介绍了彭阳县林业有害生物鼢鼠的发生和成灾情况,阐述了预防和治理成效及灾害损失情况,分析了发生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林业有害生物鼢鼠的防治提供参考.
    • 邵鹏; 常华江
    • 摘要: 本文主要是针对子午岭林区器械防治鼢鼠危害现状,通过课题对比试验,结合长期防治经验,对防治工具"T"型弓箭基本原理进行说明,对鼠洞的判断、位置的选取、器械的使用等操作技术进行总结,进而推广使用,以期提升防治效果.
    • 舒景媛; 岳欣欣; 朱树声; 李晓红; 周忠义; 曹伟; 李颖
    • 摘要: 牙克石林缘草甸草原为主,东北鼢鼠鼠害分布面积较大,灾害严重。通过对当地近10年东北鼢鼠鼠害的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调查,鼠害覆盖面积约200 km^2,严重影响草场牧草产量与质量,初步估算每年牧草效益损失约1350万元。因此,要加强对草场鼢鼠的防控,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本试验通过对常见的物理防治方法和学防治方法的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分别设置使用鼠夹捕鼠及使用灭鼠药溴敌隆用胡萝卜条制成毒饵2种试验设计,在投饵方式上进行试验硏究。试验结果表明2种试验设计都能对东北鼢鼠有效防治,但插洞扩洞投药、开洞铲开洞投药法比较鼠夹捕鼠耗费工时节约50%以上,适合较大面积的鼢鼠鼠害防治。
    • 王洪昌; 涂鸣; 刘念; 曾荣; 王忠民; 佟金
    • 摘要: [目的]量化分析东北鼢鼠的挖掘活动规律、爪趾几何结构特征以及爪趾内外轮廓线特征.[方法]以东北鼢鼠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分析了东北鼢鼠爪趾的几何结构特征;对东北鼢鼠的挖掘活动进行观察;利用MATLAB软件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提取前爪中间趾边缘特征图像,并对边缘轮廓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了内外轮廓拟合曲线方程,并对曲线的曲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试验表明,东北鼢鼠前爪爪趾粗壮,尖而利,前端呈楔形,利于挖掘;东北鼢鼠的挖掘过程可以分为掘土、踢土、推土、食物或障碍处理、修补洞道等;前爪第三趾外轮廓曲率变化较小,表面光滑平顺,减少挖掘阻力,保证了挖掘的洞道表面平整;内轮廓曲线曲率变化较大,利于爪趾入土,在掘土过程中土壤易于沿爪趾表面翻转滑落.根据前爪中间趾内轮廓曲线设计了一种具有仿生结构的苗间除草铲,仿真结果显示仿生除草铲能在除草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力.[结论]研究可为后续土壤挖掘和切削工具的仿生设计提供技术参考.%[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ining activity, myospalaxpsilurus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claw and contour feature.[Method]The zokor (Myospalax psilurus)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geometric characteristic of middle toe of fore claw of zokor was examined by stereo microscopy.The burrowing activities of zokor were observed using HD camera.The edge feature of middle toe was extracted using digital image-processing functions in MATLAB software,the equations of edge contour curves were obtained and,then,the curvature of the curves was calculated.[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re claws which are sickle-shaped,are bigger and thicker than hind claws,especially the third toe is the biggest and thickest;the burrowing process of zokor included digging,kicking soil,bulldozing,food or obstacles processing,repairing the hole,etc.The change of curvature of the upper contour curves of the middle toe is smaller and its surface is smooth,which assure smooth of surface of the inside surfaces of the hole burrowed by zokor.The change of curvature of the lower contour curves of the middle toe is larger,which facili-tate excavating soil and make the soil slide easier during the process of digging.A biometric weeding-shovel and which used in intra-row weeding machine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curve equation of the lower contour of middle toe,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ionic weeding-shovel can withstand greater force than normal weeding-shovel.[Conclusion]The study can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the bionic design of the following soil mining and cutting tools.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