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病害
黄瓜病害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园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967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中国农技推广、农机化研究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年会等;黄瓜病害的相关文献由336位作者贡献,包括傅泽田、张领先、李鑫星等。
黄瓜病害
-研究学者
- 傅泽田
- 张领先
- 李鑫星
- 温皓杰
- 李宝聚
- 王振学
- 郭蕾
- 郭鹏
- 陈合
- 陈益海
- 于生成
- 任晓东
- 冯国民
- 刘威麟
- 刘宗立
- 刘源
- 刘美琴
- 刘雪
- 吕雄杰
- 吴社全
- 廖宁放
- 张善文
- 张志武
- 李乃祥
- 李武高
- 李道亮
- 柴阿丽
- 毛富焕
- 王刚
- 王子勤
- 王广富
- 王桂清
- 王济法
- 田有文
- 白慧慧
- 石延霞
- 翟广华
- 胡伟
- 袁钰
- 邢畅
- 黄文准
- Chang Yin-dong
- WANG Jie
- WANG Kaiyun
- Zhang Xin
- Zhao Xiao-jun
- Zhou Jian-bo
- 丁品
- 丁国华
- 万莉
-
-
蒋力顺;
董志学;
胡潇;
刘志强
-
-
摘要:
针对在黄瓜种植过程中,不能及时观察出病害种类以及不合理地使用药物防治而导致减产或死亡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黄瓜病害识别方法。通过使用手机拍照的方法采集带有病害特征的样本图片,进行图像增强处理,制作了黄瓜叶面病害数据集,并研究AlexNet、VGG-16和ResNet50三种不同深度网络模型的病害识别效果,通过设计不同方案进行模型训练,找出训练效果最优的网络模型并进行病害图片检测。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黄瓜病害识别要求,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
-
邓娜
-
-
摘要:
本试验从阿拉善盟温室黄瓜生产实际和现状出发,定期对温室内黄瓜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通过生物农药的药效测定试验,筛选出能够有效防治温室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生物农药制剂,用来代替当地农民常用的化学农药.
-
-
董松;
徐晓辉;
宋涛;
刘源;
程鑫
-
-
摘要:
为解决黄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害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病害远程自动化识别方案,Android手机客户端完成图像采集和结果获取,PC服务器端实现病害的自动识别及信息反馈.采集黄瓜常见的霜霉病、白粉病、靶斑病3种病害各100幅图像,在服务器端进行预处理操作,之后提取病害颜色、形状和纹理3方面的12个特征数据,基于支持向量机实现对病害的分类识别.基于Android SDK开发病害识别系统软件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实现与服务器的信息交互.经测试,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信息交互良好,3种病害的识别率分别达95%、87.5%、90%,Android客户端自由便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黄瓜叶部病害远程自动判别,为农业物联网构建提供一种技术途径.
-
-
-
-
王海英
-
-
摘要:
在进行黄瓜种植的过程中,如果黄瓜感染病害,很可能会导致黄瓜减产,农户受到损失.因此,在进行黄瓜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黄瓜病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手段,使农户能够进行各种病害的正确认识,从根本上完成对于病害问题的治理.
-
-
王洪山;
刘海英;
李天娇;
李少龙;
赵时峰
-
-
摘要:
为探究日光温室方位角对蔬菜病害发生程度的影响,于2018年在山东莘县开展了不同方位角温室内黄瓜病害发生情况调查.结果 表明,方位角南偏东8°的日光温室内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及疫病等病害的发生程度较方位角正南和南偏西5°的日光温室明显减轻.分析温湿度数据发现,方位角南偏东8°的温室同时满足气温≥15°C、空气相对湿度≥80%的时间较正南方向和南偏西5°的温室分别缩短了32 min、43 min,有利于控制病害发生流行.
-
-
揣红运;
谢学文;
石延霞;
柴阿丽;
李宝聚
-
-
摘要:
以日光温室黄瓜为试材,分析了黄瓜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研究了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以期获得设施黄瓜减药的技术模式.结果 表明:在2017年春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74%、86.70%;2017年秋茬试验中,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4.18%、85.57%、80.91%,显著优于常规喷雾处理,且农药使用量减少了85.20%.说明弥粉法施药技术模式适合在日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防治中使用.
-
-
-
张博;
刘源
-
-
摘要:
机器人黄瓜病害采集系统是以单片机控制器为核心,由颜色采集模块、摄像头捕捉模块、单片机控制模块和蓝牙传输模块组成.系统通过机器人定时巡查,颜色传感器捕捉病斑,用摄像头定点采集黄瓜病害图像,蓝牙模块发送给远程上位计算机,计算机对黄瓜病害进行有效识别,实现黄瓜病害的早发现和早诊治的目的.
-
-
吴婧莲;
吴涛;
刘久波;
齐立
- 《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暨农药械交易会》
| 2018年
-
摘要:
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是目前黄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病害,严重影响着黄瓜的生长和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病害流行时造成减产20%~30%,甚至绝产,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害十分必要.酸性氧化电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全新消毒液,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和快速杀灭微生物的作用,目前已在医药卫生和食品加工保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拓展酸性氧化电解水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探索其对黄瓜病害的预防作用,2018年在荆州市荆州区开展了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黄瓜病害药效试验.
-
-
WANG Jie;
王杰;
WANG Kaiyun;
王开运
- 《第十二届全国农药学科教学科研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0.5%香菇多糖AS、2%氨基寡糖素AS与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对温室黄瓜病害发展的影响.泰安市房村镇试验包括以下处理:混合喷施50%啶酰菌胺WG、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SC的桶混液、60%唑醚·代森联WG、40%嘧霉胺SC、50%烯酰吗啉WP、10%苯醚甲环唑WG、69%烯酰·锰锌WP、6g.75%唑·锰锌WG、52.5%唑·霜脲氰WG等不同作用机理和防治谱的化学杀菌剂;混施0.5%香菇多糖AS、2%氨基寡糖素AS及68.75%氟吡菌胺·霜霉成SC、50%烯酰吗啉WP、25%双炔酰菌胺SC、25%吡唑醚菌酯EC等对霜霉病特效化学杀菌剂;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90.5%、82.3%和85.6%,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91.7%、82.9%和87.4%,对灰霉病的防效分别为69.3%、75.6%和78.5%,每种病害的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UDPC)相当.在泰安市宅子试验中,将不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与香菇多糖水剂、氨基寡糖素水剂和化学杀菌剂桶混液交替喷施.化学杀菌剂与香菇多糖混施对白粉病的防效(72.8%)明显低于其与氨基寡糖素混施的防效(90.6%),对灰霉病和霜霉病的防效(95.1%,90.2%)与后者的防效(92.5%,92.6%)相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