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家族史
高血压家族史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7372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健康生活、祝您健康、食品与健康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四届全国高血压临床研究新进展专题研讨会等;高血压家族史的相关文献由229位作者贡献,包括戴伦、韩绍安、马利莉等。
高血压家族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372篇
占比:99.33%
总计:17489篇
高血压家族史
-研究学者
- 戴伦
- 韩绍安
- 马利莉
- 和渝斌
- 尚晓东
- 张亚萍
- 张永生
- 张源波
- 徐亚伟
- 徐光来
- 李海明
- 李立
- 杨明功
- 此里拉姆
- 段淼
- 汪一波
- 汪晓芬
- 王媛媛
- 王晓春
- 石蓓
- 袁瑾
- 金婧茹
- 陈学清
- 陈念
- J.A.Herd
- 丁亚辉1
- 丁民襄
- 于志远
- 于文钧
- 代振涛
- 何尚浦
- 余振球
- 余晓
- 倪昔华
- 傅西汉
- 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
- 冯国梧
- 冯小燕
- 冯文
- 冯月秋
- 冯阳
- 刘丽
- 刘伊丽
- 刘力生
- 刘博伟
- 刘小青
- 刘德强
- 刘文娟
- 刘昌茂
- 刘树琴
-
-
-
-
摘要:
下期问题踏青出游如何防范花粉过敏随着气温回暖、湿度增高,加上空气中飘着花粉颗粒,不少过敏体质的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会出现全身多处皮肤红疹,也就是春季花粉过敏症。春季过敏高发,应当如何正确防范?上期答案家里没人得高血压,我也不会得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很多人觉得,如果家里没人得高血压,那自己也不会得。这个想法正确吗?
-
-
-
-
摘要:
下期问题家里没人得高血压,我也不会得吗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因此很多人觉得,如果家里没人得高血压,那自己也不会得。这个想法正确吗?上期答案高楼发生火灾应该如何自救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一旦失火,火势蔓延迅速,疏散和扑救的难度大,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
-
-
舒梅丽
-
-
摘要:
高血压属于是常见的全身血管性疾病,患者动脉血液压力过高,导致头痛、头晕、颈项板紧、心悸、疲劳等症状,对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及引发病变,例如心肌梗死、脑中风、肾衰竭等。普及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的知识可以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很大的作用。什么样的人容易的高血压?1.家族成员有明显的患高血压聚集性,患有高血压的人群中60%有高血压家族史。父母都患者有高血压的家庭,其子女发病率高达46%。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受基因控制,也可能是相同的日常饮食习惯造成的。2.根据研究发现,爱生闷气、长期抑郁、急躁易怒、攻击倾向较重的人更容易患高血压。
-
-
-
蒋飞
-
-
摘要:
目的 对高血压家族史对隐形高血压发病及心脏损害的影响作探讨.方法 研究中观察组为隐形高血压患者100例,对照组为正常血压志愿者100例;将两组对象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高血压家族史阳性率高,左心室质量指数及主动脉瓣口最大血流速度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 高血压家族史人群发病隐形高血压的概率高,并对心脏的损害增大.
-
-
-
马利莉;
王媛媛;
樊劲松;
王晓春
-
-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血清代谢指标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健康体检人员1556例,筛选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480例,根据有无高血压家族史分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n=254)、无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高值血压人群(n=226),进行血清代谢指标(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检查,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以上代谢指标及颈动IMT的影响.结果:两组间CHO、LDL-C、HCY、UA、IMT的水平,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有高血压家族史的正常高值血压组,LDL-C、UA男性与女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家族史、糖尿病、年龄是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IMT增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高血压家族史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CHO、LDL-C、HCY、UA存在影响.2高血压家族史对男性正常高值血压人群LDL-C、UA的水平的影响不同于女性.3高血压家族史增加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发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的风险.
-
-
马利莉;
王媛媛
-
-
摘要:
目的:评价高血压家族史对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2018年我院健康体检及治疗的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无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尿酸、肌酐水平检测情况以及血清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检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HDL-C、HDL-C、TC、TG、FPG以及尿酸、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血清vWF、NO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血压正常高值患者而言,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情况更具显著性,需重视并给予早期防治措施.
-
-
李青1
-
-
摘要:
一个30岁瘦小女性患者,因“发现血压升高2天”来诊,血压最高时可达190/110mmHg,没有高血压家族史。我马上给她急诊查尿常规、肾功能,发现尿蛋白++,肌酐已经300μmol/L了。这种情况,患者的预后会好吗?
-
-
丁亚辉1
-
-
摘要:
中年男性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1年前体检发现血压处于临界,但当时未予理会。2个月前再次体检,血压值为160/105mmHg,仍未使用药物治疗,患者无明显不适。目前患者坚持步行,调整饮食结构,血压控制在140/103mmHg左右,是否要药物治疗?
-
-
徐光来;
陈学清;
张亚萍;
汪一波
- 《第四届全国高血压临床研究新进展专题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探讨高血压家庭史的高血压患者遗传因素对肾脏损害影响。对止常人(I组)28例,无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II组)83例和有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III组)84例通过询问之高血压家族史、血液生化全套、尿β2-MG及超卢检测肾小动脉的检测,发现II组与I组对比病人已有早期肾损害.III组与II组病人对比则肾损害及为明显。提示高血压遗传因素可能直接参与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因此,高血压除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外,修补异常基因可能成为离血压病及高血压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