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并联电抗器
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05558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机械制造、变压器、电测与仪表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2009年第六届长三角电机、电力科技分论坛、2009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等;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相关文献由685位作者贡献,包括马宏忠、陈轩、潘信诚等。
高压并联电抗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55587篇
占比:100.00%
总计:3055697篇
高压并联电抗器
-研究学者
- 马宏忠
- 陈轩
- 潘信诚
- 高树国
- 吴书煜
- 吴金利
- 孟令明
- 钱国超
- 颜冰
- 侯鹏飞
- 吴龙
- 牟伟
- 石祥建
- 邹德旭
- 郝宝欣
- 韩兵
- 刘宏亮
- 谭风雷
- 赵军
- 赵若妤
- 刘为群
- 刘宝稳
- 汲胜昌
- 滕予非
- 钟高跃
- 陈明
- 韩焦
- 兰琦
- 冯世林
- 刘亚林
- 刘光祺
- 吴望阳
- 姚孟
- 姜国庆
- 孙路
- 张俊杰
- 张宏基
- 张庆军
- 徐肖伟
- 李献东
- 李璐
- 李钊
- 牛田野
- 王敏
- 王科
- 甘红庆
- 许东升
- 陈超
- 鲁永
- 党永亮
-
-
张文君;
王爽;
陈小月;
叶荣;
唐雨晨;
薛静玮;
杨建军;
李景一
-
-
摘要:
海底电缆较大的充电功率导致海上风电输电系统的工频过电压较严重,可采用高压并联电抗器进行限制。文中以中国某220 kV海上风电场为例,对其工频过电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利用电磁暂态计算程序(alternative transient program-electro 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ATP-EMTP)建立了海上风电场经交流海缆送出系统模型,计算了输电系统工频过电压分布,进而对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系统侧甩负荷过电压远大于风场侧甩负荷过电压;总补偿度相同时,在陆上进行单端补偿的效果略优于双端补偿。在此基础上给定了该海上风电场工频过电压限制的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方案,并计算了不同海缆长度下所需的最小补偿度,为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提供技术依据。
-
-
王超;
陈禹志;
徐攀峰;
罗来龙;
文方;
覃文继
-
-
摘要:
匝间保护是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短路的主保护,主要由零序阻抗判据和分相阻抗判据构成。在线路单相接地故障跳闸后,高抗对应相与线路电容发生低频振荡,可能导致高抗匝间保护误动。本文深入分析了低频分量对高抗饱和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匝间保护的影响,同步阐释了线路非全相状态对零序阻抗判据的影响,提出了高抗匝间保护优化方案,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所提匝间保护方案兼顾了可靠性和速动性要求,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
-
高树国;
汲胜昌;
孟令明;
田源;
张玉焜
-
-
摘要:
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声振信号特征是评估其运行状态的重要参考依据。当油箱内部重要结构件因长期振动出现松动,油箱振动形态发生改变,而油箱外部的声振特征变化程度也反映了重要结构件的缺陷程度。该文采用电抗器声振信号在线监测系统,对高压并联电抗器油箱表面振动信号和噪声信号进行持续监测。基于历史声振数据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声振特征进行预测,并对比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和门控循环单元(GRU)模型下的预测效果。计算结果表明,GRU和LSTM的预测结果均可达到较高精度,并且GRU在计算方面更节约时间,这为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状态评估和潜在缺陷诊断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参考。在验证预测模型对电抗器声振特征预测精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一段时间内的模型输出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整体误差,可有效识别油箱内部的潜在缺陷和突发状况。该文的研究结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变电站设备维护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
-
-
高树国;
张明文;
吴书煜;
孟令明;
汲胜昌
-
-
摘要:
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振动信号含有丰富信息,可以反映电抗器内部机械状态。针对一台1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搭建振动测试平台,首先,应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电压等级下的振动主频率进行曲线拟合,以R-square描述拟合曲线与实测值之间的线性度,从而确定最佳测点;然后,在最佳测点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参量融合的电抗器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电抗器振动频率以100 Hz及其倍频为主,振动大的区域主要集中于油箱四个边角,中部区域线性拟合度较高,振动特征矩阵可以反映松动故障变化规律,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所提方法可以作为检测高压并联电抗器机械状态的手段以及为高压并联电抗器长期振动在线监测提供诊断依据。
-
-
赵婧;
肖松;
罗家维
-
-
摘要:
鉴于高压并联电抗器在远距离输电线路中的重要性,通过参照变压器铁芯夹件多点接地故障的处理经验,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并介绍了一起500kV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夹件多点接地故障处理过程。在故障初期采用在铁芯夹件接地回路串接限流电阻的措施是合理有效的,为现场处理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夹件多点接地故障提供了参考。
-
-
喻华;
王睿;
何振宇;
曾燕婷;
徐唯实;
向勇;
刘豫航
-
-
摘要:
当220 kV长距离架空输电线变更为地下电缆时,输电线路对地电容增大,对地电容电流也随之增大。为吸收该类型线路在运行中产生的容性无功功率,限制系统中的操作过电压、工频过电压,保护一次设备的安全,需配置容量适宜的高压并联电抗器。立足于某220 kV变电站扩建22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实际工程,对线路保护和高抗保护的保护电压、启动失灵、解除复压闭锁、“远传1”和“其他保护动作”等相关继电保护接线原则进行探讨,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今后其他高抗扩建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
-
陈梁远;
黎大健;
余长厅;
赵坚
-
-
摘要:
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而铁心柱轴向松动是高压并联电抗器常见的机械故障,可以通过测试振动信号对其进行有效诊断。探讨了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机理,分析了并联电抗器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以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借助BP神经网络预测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信号,将预测信号与实测信号相对比,诊断并联电抗器铁心柱松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诊断油浸式高压并联铁心电抗器铁心柱轴向松动。
-
-
潘信诚;
马宏忠;
陈轩;
郝宝欣;
谭风雷
-
-
摘要:
为了实现高压并联电抗器智能化诊断,提出一种基于交叉小波变换的电抗器故障诊断方法.搭建振动信号测试平台,采集不同条件下的电抗器振动信号,对比分析了电抗器三种状态下的交叉小波功率谱,通过图谱中颜色、显著性水平曲线与相角变化对电抗器故障进行定性分析;确定了信号的特征频段,提取特征频段中RGB参数与相角信息构造特征矩阵;采用矩阵相识度量化不同特征矩阵间的差异.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压紧力减弱,D2、D3、D4频段间相关性下降,D6频段间相关性上升.此外,电抗器不同状态下的特征矩阵有明显区别,矩阵相似度指标可准确量化松动前后交叉小波功率谱中的差异.
-
-
胡晓静;
徐鹏;
王海亮;
初阳;
陈昊
-
-
摘要:
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的无功补偿设备,高压并联电抗器能够补偿输电线路的电容效应,具有调节无功和电压的作用.运行中电抗器故障将对输电网络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分析其故障成因对维护电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一起500 kV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故障,基于油色谱中特征气体成分分析、气体含量比值计算、特征气体增长趋势分析及返厂前设备特征气体计算等方法对其故障成因进行剖析.然后通过直流电阻、绝缘及介损、振动、噪声和温升试验等诊断试验进一步排查,综合运用绕组检查、铁心检查、连接部位检查、样品检测分析等研判出本次事故原因为电抗器铁心硅钢片间绝缘不良.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同类型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制造工艺管控、故障诊断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
-
严可为;
苏林;
谈东林
-
-
摘要:
德宏500 kV变电站500 kV配电装置东侧最终规模连续5回出线均需加装高压并联电抗,这给高抗配电装置布置带来了很大麻烦.为了节约工程占地,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参照标准设计,根据不同设备厂家的实际工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高抗配电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
-
-
王生杰;
林万德;
于鑫龙;
康钧;
沈洁;
王理丽;
何家欣;
王生富;
包正红;
胡梦晨
- 《青海省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中青年科技学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由于高压并联电抗器存在单绕组结构问题及局部放电试验电压高、电流大等技术难题,目前国内外缺乏有效的750kV高压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现场检测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频串联谐振技术的750kV高压并联电抗器现场局部放电试验方法,通过谐振参数的分析及计算,设计了一种科学、安全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回路,并针对青海电网的高压并联电抗器技术参数,确定了高压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回路各元件的参数.最后,提出几点本项试验需注意的问题,将对后期开展该试验起到科学指导作用.
-
-
-
Wang Jian-min;
王建民;
Zhao Ya-jing;
赵雅静;
Wang Chang-lian;
王长连;
Fan Hong-tao;
范洪涛;
Yuan Dong-dong;
袁冬冬
- 《2015全国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针对高压并联电抗器多气隙、多铁心饼的特殊结构,首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三维漏磁场计算模型,并对不同励磁条件下绕组漏磁场、漏电抗、伏安特性等电磁参数进行了数值计算与验证分析,由此得到了高压并联电抗器在不同励磁条件下的电磁特性参数分布规律和铁心接近饱和时的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电抗器建立了简化计算模型,并开发了方便、实用的二维有限元仿真软件,通过对典型产品在过励磁条件下电磁特性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对应产品的实测值的对比分析,表明绕组漏磁场分布正确、漏电抗和伏安特性等电磁特性参数的计算结果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由此,检验了计算方法或工程软件的有效性,为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开发设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计算工具与分析结论.
-
-
赵成华
- 《2018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变压器和高压并联电抗器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呼吸器硅胶更换是一项常态开展的工作,如果呼吸器损坏,会导致变压器或高压并联电抗器停运,待更换同一型号的呼吸器后才能投入运行,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影响了电网的经济运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