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重合闸
单相重合闸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工业经济、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9877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中国电子商务、中国电力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等;单相重合闸的相关文献由229位作者贡献,包括索南加乐、宋国兵、梁振锋等。
单相重合闸—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877篇
占比:99.61%
总计:19955篇
单相重合闸
-研究学者
- 索南加乐
- 宋国兵
- 梁振锋
- 邵文权
- 刘巍
- 刘新元
- 张惠智
- 张清
- 徐建源
- 李斌
- 石光
- 郭耀珠
- 万新强
- 侯贵宝
- 刘洪顺
- 刘浩芳
- 吴志恒
- 周丹
- 夏亚龙
- 娄杰
- 孙士云
- 孙秋芹
- 宋述勇
- 康小宁
- 廖泽龙
- 彭向阳
- 彭龙
- 徐成
- 慕国行
- 曾惠敏
- 李庆民
- 李清泉
- 束洪春
- 杨强
- 杨涛
- 林富洪
- 林春耀
- 林莘
- 梁文进
- 沈平
- 王俊奇
- 王文
- 王飞鸣
- 程强
- 续建国
- 胡红胜
- 苏安
- 葛蕾
- 董俊
- 薛飞
-
-
王俊平;
仉莹;
杨一夫;
吴俊敏;
周雷
-
-
摘要:
针对某500kV带有串补装置线路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过程中的零序后加速保护动作,重合不成功,依据相关重合闸后加速原理及串补装置结构的特殊性,结合保护动作、录波数据和SOE记录,分析了造成重合闸误动原因,进而深入分析可控串补装置及固定串补装置重投动作行为的不一致原因,同时对串补装置重控制投逻辑更加明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保护控制程序、修改保护动作逻辑,调整保护定值等解决的建议,为设计与运行中串补站保护配置和运维的借鉴经验。
-
-
黄超;
巫聪云;
伍红文;
田君杨;
刘斌
-
-
摘要:
对于主网侧为3/2接线的220 kV并列运行双回终端线,其重合闸方式通常设置为单相重合闸,当线路发生相间故障时三相跳闸不重合,从而降低了终端站供电可靠性.为此,将该线路重合闸方式改造为综合重合闸,提出了终端侧检线路无压先重、系统侧中断路器维持单重、边断路器检线路无压与检同期后重的改造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综合重合闸改造的技术难点,最后分析了综重改造后保护动作行为,并对综重整定涉及的风险进行了梳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综合重合闸投入运行以来未发生与重合闸相关的不正确动作事件,有效降低了终端站停电风险.
-
-
梁振锋;
张清;
宋国兵;
樊占峰;
李宝伟
-
-
摘要:
为了减轻单相重合闸重合失败时敏感负荷的电压暂降深度及持续时间,提出一种单相重合闸时序方案.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且两侧保护动作跳开故障相断路器,利用故障分量概念构建故障附加状态网络,在线路两端分别接入附加电源,计算敏感负荷节点的故障分量电压.依据敏感负荷节点故障分量电压幅值大小确定重合闸时序,幅值小的一侧先重合.线路先重合侧重合后,后重合侧利用线路电压幅值大小判别是否开放重合闸.PSCAD/EMTDC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和故障位置的影响,能够改善敏感负荷的电压电能质量.
-
-
-
于灿平
-
-
摘要:
随着跨区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快速发展,多回特高压直流同送同受的电网格局凸显,受端电网短路故障易造成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败,危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基于单机等面积定则,对比分析了三相永久性故障和单相永久性故障下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的功率冲击强弱;研究了直流换相失败对送端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机理,并结合电网区域振荡模式分析了多直流同时相继换相失败对功率冲击幅度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单相故障重合闸时间整定优化对送端电网稳定特性的影响.实际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送端电网实际振荡模式适时优化调整受端电网重合闸整定时间,可有效减小多回直流相继换相失败对电网功率冲击的影响.
-
-
温智平;
李云阁;
朱琳;
魏占宏
-
-
摘要:
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当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虽然故障相线路两侧断路器已跳闸,但由于三相线路的相间耦合电容和电感,故障通道存在潜供电流.介绍了装有并联电抗器线路上潜供电流容性分量和感性分量的理论近似计算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近似计算结果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研究表明,在通常的单相重合闸时间内(0.8~1s),无论使用恒定参数线路模型或频率相关线路模型,潜供电流的计算结果没有明显区别;但是故障通道电阻大小明显影响直流分量的衰减,可能导致重合闸失败.%When line-ground fault happens in neutral-grounded system,the circuit-breakers on both sides of the line will be tripped. However,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 still flows in the fault path due to the capacitive and inductive coupling between the faulted and the healthy phases. A novel method is presented to analytically approximate the capacitive and inductive components of the current for a line equipped with shunt reactors. Simulation proves that the approximation can meet engineering requirements. In an addition, whichever the line model is,a constant-parameter one or a frequency-dependent one,makes no difference to the secondary arc current during the normal reclosing time(0.8~1s). While the fault resistance greatly influences the DC component,which may results in reclosing failure.
-
-
梁振锋;
李文睿;
张惠智;
康小宁
-
-
摘要:
针对采用单相重合闸的特/超高压输电线路,提出了一种利用重合闸期间非全相运行故障录波数据的线路参数时域计算方法.对于非故障线路,正序、零序参数分别选择线模及零模集中参数模型进行计算.对于故障线路,正序参数选择非故障相相间线模集中参数模型进行计算.若二次电弧未熄灭,选择三相耦合线路模型计算故障线路零序参数;若二次电弧熄灭,选择零模集中参数模型计算故障线路零序参数.依据所选模型建立微分电路方程,将线路两端电压和电流采样值作为已知量,利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线路参数.采用ATP-EMTP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得到非故障线路和故障线路的正序参数和零序参数,且选择合适的模型可以提高参数计算精度,其中正序电阻、电感、电容的误差分别小于1%、0.5%、0.23%,零序电阻、电感、电容的误差分别小于0.12%、0.1%、0.04 %.
-
-
张晓迎
-
-
摘要:
在电力系统中,往往由于某些部件出现问题会造成整个系统出现故障,最终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到大片范围的供电.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方向的不断研究,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为了减少由于某些细微故障,而导致系统整体无法正常工作,一般工作人员都会在电气设备中安装计量保护装置,以控制出现故障后造成的影响范围.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机电装置往往由于自身的因素也会造成一些干扰源,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导致断电器跳闸的缘故,破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导致整个系统振荡.因此工作人员又在系统中进行优化,希望在电力系统中能够设置一个装置,可以在事故发生的瞬间,切断故障区域与整个电力系统之间的联系,以更好的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并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出现故障的区域,提高工作人员的检修效率.
-
-
-
李山;
张媛;
周利兵;
刘振国;
王建
-
-
摘要:
高压并联电抗器是长距离超高压线路的主要设备之一,因其自身故障率较高、电网结构改变、运行方式变化等原因,使高抗原始配置条件发生变化。针对某750 k V线路首端变电站高抗内部产生乙炔,给线路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对其退出运行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应用EMTPE电磁暂态仿真软件,重点计算了线路在首端高抗退出工况下和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以及非全相运行过电压。计算结果表明该线路首端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是可行的,系统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可满足运行要求,但需要将快速重合闸改为慢速重合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