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马来亚

马来亚

马来亚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6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外交、国际关系、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888篇;相关期刊261种,包括东南亚研究、东南亚纵横、南洋问题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性·性别与社会”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等;马来亚的相关文献由516位作者贡献,包括范若兰、郭梁、原不二夫等。

马来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5 占比:2.4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888 占比:97.58%

总计:25504篇

马来亚—发文趋势图

马来亚

-研究学者

  • 范若兰
  • 郭梁
  • 原不二夫
  • 廖小健
  • 林金枝
  • 乔云
  • 王琛发
  • 宋少军
  • 石沧金
  • 郑焕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孙志伟所著的《从客居到融入:马来亚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生成与嬗变》一书于2021年4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0.5万字。该书以东南亚华侨华人为典型案例,依托国际移民这一概念,从历史的视角剖析中、英两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对华侨华人,尤其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相关政策。该书既关注政策轨迹,考察相关各方政策梳理与东南亚国际关系间的互动关联;又眼光向下,专注于普通人的移民迁徙路径;更直面现实,深入分析影响华侨华人身份认同的若干因素。该书对厘清以马来亚华侨华人为代表的国际移民与祖籍国、所在国的联系具有典型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胡杨(译)
    • 摘要: 你害怕老虎吗?你知道老虎需要我们的爱护吗?世界上现存的马来亚虎不足300只。马来亚虎是体型最小的老虎之一。它可以在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部分地区找到。马来亚虎生活在森林和河流附近。下面是关于马来亚虎家族的趣闻。
    • 摘要: Sn是世界上稀有金属之一,在地壳中含量为0.004%,全球锡储量约4.80×10^(6)t,基础储量约为1.100×10^(7)t。在自然界中,Sn主要以自然元素、金属互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硅酸盐、硼酸盐等形式存在。目前已发现锡矿物和含锡矿物50余种,其中具有工业价值的主要矿物为锡石、黄锡矿、圆柱锡矿、硫锡铅矿和辉锑锡铅矿。有时黑硫银锡矿、黑硼锡矿、马来亚石、水锡石、水镁锡矿等也可以相对富集。
    • 李晓红; 杨俊芳
    • 摘要: 抗战爆发后,为了配合抗战筹赈活动,马来亚华侨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救亡运动,其中1939年的“马华抗战电影运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运动以支援祖国抗日为出发点兼顾扫除落后电影、崇尚进步抗战电影的任务,实现对马来亚电影市场上中国电影的肃清与整顿.在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交融与助推下,这场电影运动也产生了更为深远的意义:该运动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发展了马华抗战统一战线,该运动确立符合马来亚华侨的抗战电影艺术特征为大众化、战斗性和政治性,华人华侨通过观看中国影片实现启蒙自我,参与救亡祖国.
    • 寒月
    • 摘要: 在1960年代以前,峇峇娘惹在马来亚享有和马来人一样的政治特权;后来甶于政治因素,峇峇娘惹被马来西亚政府归类为华人,便再也无法享有特別的福利。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敦陈祯禄路上,有两排深百余英尺的旧时豪宅。这些建成于不列颠治世19世纪的建筑,充满了巴洛克与维多利亚风情,同时还融合了中国传统风格。这条在过去被称为“荷兰街”(Hereen Street)的地方,便是峇峇娘惹(Peranakan,又称为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的发源地。
    • 黄浪华(文/图)
    • 摘要: 一从我记事起,我就住在马来西亚(那时叫马来亚)马六甲北郊的一个叫峑都安南的小镇上。父母在那里开了一间小小的杂货店,卖些油盐酱醋、咸鱼香烟之类的日用品。这附近是马来人生活的农村,买卖对象主要是马来人^生意比较冷落,半天来不了几个顾客,维持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很难,何况那时我与哥哥已经上学。
    • 周衍丞; 李昕玥
    • 摘要: 19世纪后半期,大量华人南渡重洋来到马来亚.清政府将他们称作"华侨",视之为大清的子民.而后,在国内民族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新马华人开始建立中国人的身份认同.20世纪初,伴随着中国政府一系列侨务政策的实行,新马华人中国人的身份认同得到强化,并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到达鼎盛.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成立与国民党政权的败退让缺失保护的新马华人感到茫然无措,最终放弃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成为所在国的公民,但仍保留了自身的族群认同,完成了从"华侨"到"华人"身份认同的转变.在全球化日益增长,各地华人联系日趋紧密的今天,一种跨越国界的新型华人认同正在形成.
    • 黄炎宋(口述); 胡修雷(整理)
    • 摘要: 一最早是祖父先到吉隆坡的,他在那边做橡胶工人。后来,我祖父在吉隆坡成了家,我袓母怀孕后就回到国内生产。我父亲出生在广东,他后来也去马来亚做了橡胶工人。我小时候家里比较穷,上午陪母亲去地里割橡胶,下午才回来念书。就这样,我在一个私塾学校念了两年书。我家里共有十个兄妹,我排行老大,下面有三个妹妹和六个弟弟。我们居住在华人区,那里的人们基本上都种植橡胶。
    • 白孟宸
    • 摘要: 1941年8月1日,美国宣布禁止任何石油和石油制品输往日本。4个月之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并迅速占领马来亚等地。美国的禁运政策如何一步步发展?其对于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有何影响?国为何重视东亚?美国介入远东甚至说整个近现代美国远东政策的开始,始于美西战争后对菲律宾和关岛的占领。
    • 摘要: 1937年,李景莹出生在马来亚,很小就随父母移居泰国。1952年回国后不久,于1954年进人了由陈嘉庚倡办不久的集美侨校读书。集美侨校不但被海内外侨胞称誉为“侨生的摇篮”,在厦门、乃至全国也曾被赞誉为“体育的摇篮”和“文艺的摇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